用马克思的话说,新社会的人是“需要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
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
》,莫斯科,197,第4页。
②参见斯米尔诺夫,。。
:《苏维埃人,社会主义个人类型的形成》,莫斯Z P科,1980,第231—2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7页。
…… 190
681自 我 论
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
①。换句话说,不是单纯生存的需要,而是有自己的存在、作为一个人存在的需要。过去认为,这种个人只是少数杰出者的事(前面说过,甚至个人这个概念本身过去也是只能用于少数杰出者的一个概念)
,现在这种个人已经日益具有普遍性。当人过着奴役和贫困的生活时,他的精神力量全部贯注于怎样活下去。在个人发展的高级阶段,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为什么?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些理论家曾经提出,物质福利的增长同集体主义原则的结合将会“解除”个人苦心焦虑的反思,使个人不必思考生活和个人存在的意义。共产主义建设者难道还会有什么怀疑和“良心折磨”吗?
高尔基同这些庸俗理论家相反,他认为经受了一系列社会剧变的人类精神生活今后还会继续复杂化。
1926年,他在写作《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和酝酿这部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时曾经预言,不用过一百年,很可能要早得多,人们“将必须和不能不探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将再一次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成千成万的人都来如饥似渴地探索为什么生活而不是怎样生活得舒适一些,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②
探索人生的意义一向被认为是青年时期的一种特殊需要。但是,今天在《真理报》、《消息报》和《文学报》上争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9页。
②《文学遗产》,莫斯科,1960,第70卷,第135页。
…… 191
自 我 论781
论生活“成败”的标准,争论创造的涵义和个人在生活中的位置这些问题的人,并不是一些阅世未深的后生仔,而是忙个不停的成年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可以说早已彻底形成。由此可见,这种兴趣,不是由于无所事事才有的闲情逸致。
人类面临的任务随着人类力量的壮大而扩大。而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开始需要过去只有少数人具有的那些素质。
生活在一个复杂、活跃和迅速变化的社会中的人,他的社会积极性是多面的,是保守的教育制度所不可能预见的。为了不被生活琐事缠身和不被川流不息的矛盾信息所迷惑,个人必须保持坚定不移的内心宗旨,能够承当沉重的信息负担和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致丧失自己的认定性,同时又必须具有高度的心理灵活性和应变性,即使进入成年后仍能接受新的信息和有所出新。不如此,人就必然落后于生活。人的思维应当开放,应当面向自己所属的世界,但是又不应当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因为一个社会如果无视个性就会变成蚁群。
人应当有组织和守纪律,因为不如此就不可能发挥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的功能,人又应当富有创造勇气和发挥主动精神,因为一切新思想都是先在某一个人的头脑中产生,而后方为他人逐渐接受的。
现在,具有创造风格的生命活动不仅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但是,创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个人自身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自我教育,因此,各级学校、劳动集体和社会团体都要大力支持和发扬人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很好,真正的教育“只能在自我教育的前提下
…… 192
81自 我 论
进行。自我教育是见于行动的人的尊严“
①。
在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个人问题的理论兴趣方兴未艾,这也应该从上述的角度来看待。例如,1983年,我国哲学界推出了杜布罗夫斯基的专著《理想问题》,——该书对主观实在的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我国心理学界推出了斯托林的专著《个人自我意识》,——该书对自我意识的基本层次和基本成分、“自我”
的认识和情感思维构成及其对心理医疗和精神疗法的意义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列昂季耶夫身后发表的几部著作和穆兹德巴耶夫的《责任心理学》一书等等,也都各有一些重要的见解。
不过,重要的与其说是著作数量的增加,不如说是理论重点的变化。在一般理论和哲学层次上,马克思主义科学一向把个人视为活动主体而非客体,一向把个人视为能动的、创造的存在。但是,在多数社会学和心理学著作中,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停留在宣言上。分析决定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因素,分析个人接受各种影响和社会准则的心理机制(积分法)
,一直甚于分析个人的创造积极性、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过程。由此也造成了研究人的各门经验科学同伦理学的一定隔绝。
今天情况已经改变。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不再空发个人积极性的宣言,而也描述个人积极性本身了。他们对个人积极性的描述主要也不是从这种积极性“吸收”
什么着眼,而是从它创造什么着眼了。
因此,人们对个人的主观实在性、
①苏霍姆林斯基,B。
A。
:《公民的诞生》,莫斯科,1971,第49页。
…… 193
自 我 论981
内在世界、体验和思维构成,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反思的“自我”的组成因素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读者或许已经发现,本书考察个人主要也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着眼,不是把个人当作给定性,而是把个人当作一种寻求,不是把个人当作造成的东西,而是把个人当成创造的力量。
个人的社会历史范式和文化范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社会的特点而变化、而多种多样,但是,人的“自我”始终都是个体特性与普遍特性的合金。
“自我”的内容和价值同个体在生命活动中选择、肯定和实行的社会道德观念与原则是分不开的。
“寻找自我”
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是什么?
个人一生在结构上、素质上,包括自我意识在内,究竟是有恒定性的,还是仅仅个人觉得如此呢?我们的自我观念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什么变化呢?自我认识有什么规律以及自我认识的结果在何种程度上是客观的呢?
“自我”
形象怎样构成和有什么功能,什么是个人自主性以及自尊的条件是什么呢?个人的道德等级怎样形成,个人道德选择的实际自由有多大以及个人责任的界限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将在本书下篇讨论。
…… 194
下 篇
愿你自强不息
…… 195
091自 我 论
第 一 章可变的同一性
个人恒定性:是神话还是现实?
世界变幻莫测,我也变幻莫测,我只有个名字叫做我,叫做我的其实非只我一个,我的众多是我们,我是活的——变幻莫测。
扎博洛茨基
个人同一性,个人基本特征和结构的恒定性——这是个人学说的一个基本公设和定理。但是,这一定理在经验中是否得到印证了呢?
6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对实验心理学资料作了一番分析之后,得出了否定的结论①。
①米歇尔,W。
:《个人与评价》,纽约—伦敦,1968。
…… 196
自 我 论191
心理学家测定过的所谓稳定的“个人特征”
,并不是一些本体性的特殊本质,而是一些假定性的结构,隐藏在这些结构背后的往往是一些相当含糊不清的行为或动机的综合特征,而且,恒定的、稳定的“特征”同可变的、流动的心理“状态”的区分(例如说腼腆是稳固的个人特征,尴尬或坦然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多半也是假定的。
如果再考虑到心理测定的假定性,情境的可变性,时间因素以及其它因素,那么除了智能以外,所谓“个人特征”大多是很令人怀疑的。例如,无论是人们对待威严的长者和同龄人的态度,人们的道德品行、依赖性、随和性和对矛盾的容忍性,或者是人们的自我克制,无一不是可变性大于恒定性。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其行为也可能迥然不同,因此,根据某一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何行事,无法十分准确地预见他在另一种情境中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米歇尔还提出,认为个人现时的表现和将来的表现都完全受其过制约是没有根据的。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点认为,个人是完全受童年经验支配的,而童年经验就体现为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特性。这种观点口头上虽然承认人的一生是复杂的和独特的,实际上却忽视了这一事实:人可以根据此时此刻自己生活中的特殊情况采取独立的、有创造性的决定。然而,心理学却不能不考虑到人的非凡的适应能力及其反复思考自身和改变自身的能力。
对“个人主义的”
、非社会的心理学所作的这种批判,从许多方面说是公正的。
但是,如果个体没有一种相对稳固的、使之区别于他人的行为,那么个人概念本身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 197
291自 我 论
米歇尔的论敌们①指出,“心理特征”并不是“构成”个人和(或)个人行为的“砖块”
,而是概括出来的一些秉性(性情)
,即按照特定方式思考、感觉、行事的素质。
“个人特征”并不决定个别行动——个别行动毋宁说是取决于特定情境因素的,但它们却影响着个体长期行为的总风格,内在地彼此相互作用,同时又和情境相互作用。例如,焦虑是在有威胁的情境下容易感到恐惧或不安的倾向,平易是在诸如交际等情境中待人友善的倾向,如此等等。
“个人特征”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纯反应的,它们包含着动态的动机趋向,以及寻求或创造有利于其表现的情境的倾向。
一个具有头脑开放特征的个体总是勤于阅读,听讲座,讨论新观念,然而头脑封闭型的人通常是不做这种事的。通过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一贯性还具有年龄特点。同样是焦虑,在少年那里表现为与同龄人关系紧张,在成年人那里表现为缺少职业信心,在老年人那里则表现为对疾病和死亡过度恐惧。
即使了解个体的心理特性,也还不能有把握地预测他在某一具体情境中将如何行动(他的行动受到其个体外部的许多因素的制约)
,但是这种了解,对于说明和预测这一类型的人的特殊行为或这一个体较长时期的行为,是很有用的。
姑且以诚实这一特征为例。一个人如果在一种情境中表现出诚实,是否可以认为他在另一种情境中也会诚实呢?显
①爱泼斯坦,S。
:《生机勃勃的性格》,载马格纳森,D。
和恩德勒,N。
S。
编:《十字路口的个人》,希尔斯达莱,197。
…… 198
自 我 论391
然不可以。哈特肖恩和梅伊的著作中记述了同一些儿童(接受测验的儿童达8千多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行为:课堂上打小抄儿,完成家庭作业时作弊,游戏时弄手脚,偷钱,说谎,窜改运动比赛成绩等等。
23次这类测验的关联程度很低,这使人想到,一种情境中诚实的表现,对于另一种个别情境来说,其预测价值是很低的。但是,一经学者将几次测验结果综合成一个统一的量表,那么这张表就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了,它几乎可以预报一个孩子在二分之一的实验情境中的行为。我们在平日生活中也有这种看法:只凭一时一事推断一个人的优劣是很天真的,但要把几件同类的事联系起来,就能说明一定问题了。
然而,要想从差异心理学,尤其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人恒定性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一系列有关问题:一、这里所说的稳态性、恒定性是指什么而言?是指某一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测试指标的稳态性,亦即所谓测量恒定性(,源自拉丁文“dimensio”——I B M _ D F B E D L b d D L '“测量”一词)
,还是指个体行为的恒定性和连续性(心理学家称之为现象恒定性)
,还是指制约个体行为的某些深层心理特征、倾向、定势的恒定性(即所谓基因恒定性)呢?
二、这种恒定性的程度如何?是要看到各种互比现象的完全同一、十分相似还是仅仅具有逻辑连续性呢?
三、这种恒定性保持在多大的时间跨度内和个人发展的哪些阶段——是数月、数年还是终生呢?
四、所发生的变化,其规模、大小(恒定和变化的辩证关系)
同发生方式的相互关系如何,是缓进式、渐进式的,还
…… 199
491自 我 论
是迅疾式、突变式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关系)?
五、个人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关系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当代心理学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首先,从前的研究主要是童年期、青年期等等局部性的研究,如今则提出了研究人从生至死的整个一生的发展这一课题。
其次,认识到了把个体发展研究同变化着的历史条件割裂开来是不适宜的。如果说从前心理学家是通过似乎一成不变的社会环境研究人的发展,而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