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堪萨斯城时报》撰文说。
除却写回忆录,杜鲁门又将大部分心力投入为图书馆募集资金上。他出 席宴会,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写了几千封信。在独立城国民警卫队军械库
举办的造馆资金筹措拍卖会持续了 7 个小时。位于华盛顿的政府对图书馆不 给予任何资助,所以一切资金都须社鲁门自己筹集。这对他不啻又一场竞选
活动,而且他要在一年半筹集到 100 多万。“他计划的速度令我震惊。”玛 格丽特回忆说。
杜鲁门常说,一个人活过 70 岁,时间就是借来的。然而 1954 年春季他
70 岁时,他在工作和享受方面一点儿不减当年。5 月 28 日他在信中对艾奇逊 说,他每天工作 17
个小时写书、处理信件和接待到他办公室的“顾客”。而 他脑子里装的还不止这些:
我对世界局势颇感担忧。我们正失去一切朋友,白宫里聪明而 乳臭未干的孩子们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搞得一团糟,削弱了我们的
军事实力。他们却好像还要插手印度支那??
6 月,当欧文?伯林主演的火爆音乐剧《唤我夫人》(题材是关于珀尔?梅 斯塔的)来到堪萨斯城露天剧场演出时,杜鲁门欣然同意在最后一幕突然登
场,扮演他自己的角色。6 月 18 日晚上他在后台等待时突然肚子剧痛而病倒。 贝丝立即把他送回家,当晚他们家的灯光一直没灭。6 月 20
日,杜鲁门在科 研医院做了紧急手术,离开白宫后返回堪萨斯城定居行医的华莱士?格雷厄 姆为他摘除了胆囊和阑尾。随后发生感染,格雷厄姆忧心忡忡地说,由于前
总统对新药物“不同寻常的过敏”,已陷入危险状态。几天里人们对他的病 情极为关注。“简直像下了地狱。”社鲁门后来写道,“他们用针扎入我的 静脉,给我输了
5 到 10 加仑的抗菌素,但还是没把我杀死。”
危险期终于度过,杜鲁门康复得很快,还成了模范病号。他眼里似乎没 有愁事。密苏里西部已变成大火炉,中午时,医院窗户外面的气温计高达华 氏 110 至
114 度,而医院却没装空调。虽如此,杜鲁门则毫无怨言。院长坚 持要在他的病房里装空调,被他拒绝。他不接受特殊待遇。只是在汤姆?伊
万斯指出他若再拒绝,日夜陪他守床的贝丝就要中暑时,杜鲁门才把院长叫 来,同意立即装上空调。
“当我从报纸上得知你得了坏疽性胆襄炎时,”艾奇逊在信中写道,“我 立刻想告诉格雷厄姆医生你是怎么得的。原因是看报纸看的,看报纸的人都
逃不掉患点毛病。我的痛风根源就在于此??”
杜鲁门养病期间,艾奇逊给他寄去一本塞西尔?伍德姆—史密斯著的《缘 由》,内容描述的是轻骑兵旅那次具有灾难性的进攻。“当你对拉格兰、卡
迪甘和卢肯三位勋爵熟悉后,你就会联想到我们都认识的某位将军。”艾奇 逊说,他指的是麦克阿瑟。
艾奇逊写给贝丝的信中说:“开电梯的、我们的厨子、出租车司机、街 上的陌生人,这么多人都不断地问我总统的情况,真让人感动。人们深深地
爱他,甚至报界亦如此。”
10 万张明信片和信件飞向杜鲁门,祝愿他早日恢复庭康,他收到的鲜花 也不少,用他的话说,“可以给每一位(来医院)的顾客都送上一枝”。
7 月 6 日,杜鲁门在医院他的病房里信誓旦旦地说他要“尽一切努力” 使他的图书馆上马并尽快落成。他一迈出医院的大门就立即又投身于工作之 中。
埃德?汤普森 11 月从纽约飞来,发现回忆录的“素材”已超出所需,而 手稿离要求却还相差甚远。他婉转地向前总统建议,希望派《生活》杂志最
优秀的作家之一欧内斯特?哈夫曼来帮着润色和加工,社鲁门没答应。他写 信对汤普森说:“目前对我最重要的不是风格和如何组织材料,而是事实??
以便将我当总统的岁月描写得准确无误。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前,我希望你暂 不要派哈夫曼先生或其他人来??”
哈夫曼的出现是 3 至 4 周以后的事,杜鲁门终于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作家 帮他工作了。弗朗西斯?赫勒记得他本人从哈夫曼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尽管哈夫曼并不亲手动笔写——而且人人都干得很卖力,一周工作 6 天乃至
7 天,如杜鲁门所说,“拼出了老命”。杜鲁门在信里对艾奇逊说:“这该 死的玩艺儿经修改后比我预料的要好得多。”然而哈夫曼显然觉得前总统是
个不好合作的人,其他工作人员更不易对付,于是一个月后他要求辞去了这 一差使。
在道布尔戴的请求下,又雇用了一个叫霍索恩?丹尼尔的作家。道布尔
戴是一家出版公司,打算在《生活》杂志连载回忆录时同时出书。后来,道 布尔戴的总编肯?麦考密克也参加了减裁和润色,杜鲁门还央求迪安?艾奇
逊和萨姆?罗森曼审阅全稿。艾奇逊的意见尤为可贵。
你在描写你自己的生活和表达你自己的观点时,材料就特别扣 人心弦和有趣儿,而对谁造访了白宫及杜鲁门委员会的活动的叙述
则显得干瘪无生气,反映不出你的性格(艾奇逊在一篇颇长的信中 评述道)。
114 页第 3 行。你用了一句老掉牙的话“国务院里死教条的伙 计们”。我希望你把这句话改成“国务院里的人”,因为你的原话
不仅乏味,而且会让人对你给予政府工作人员的巨大帮助以及他们 对你的无限感激之情产生误解。
艾奇逊对杜鲁门说,他发现手稿某些地方文字粗俗肤浅,有说教味儿,
“与你的为人不符”。 写作班子对艾奇逊用不空行打字机打的好几页洋洋洒洒的评论仔细进行
了研读,然后滔滔不绝地表达了他们对艾奇逊评论的看法。 肯?麦考密克发现贝丝?杜鲁门起着比人们预想的要大的作用,因为杜
鲁门每晚回家与她探讨完稿子后,他仿佛对手稿作出的决定更加明智,判断 力也明显提高。麦考密克多年后回忆当时回忆录的写作过程时说:“我想贝
丝是杜鲁门真正的指路明灯。”
杜鲁门写作上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因为他尚未得到稿酬。按规定,他 在 6 月 30 日交付完成的手稿时《生活》杂志才付给他 60 万美元的第一次款 项。
1955 年初,手稿字数达到近 200 万,而合同上说只需 30 万字即可。经 磋商,《生活》同意接受 58
万字,但写作速度还是拖期了。希尔曼和诺伊斯 此时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堪萨斯城进行剪裁修饰。
面对庞大的手稿,道布尔戴出版公司决定将回忆录分为两卷本,故而
1955 年的上半年便集中精力攻第一卷,这卷只述及了杜鲁门任总统的头一年 零 4 个月,外加一章他童年的生活以及两章他在罗斯福去世前的政治生涯。
写作速度加快,亦发生了一些变化。艾奇逊为了帮着修改手稿,携妻子 艾丽斯赶来,住进了北特拉华大街 219 号。此事顿时成了城里的街谈巷议,
因为过去还从没有前国务卿在独立城住过,而且就人们记忆所及,北特拉华
大街 219 号也从没留过“住宿客人”。
5 月 8 日杜鲁门 72 岁生日那天,他与 2000 来人聚集在斯洛弗公园,在 乐队的伴奏下,按家乡的古老仪式,为他图书馆的破土铲了第一锹土。接着
破天荒的,他和贝丝在家里为 150 位嘉宾举行自助餐。玛格丽特写道她做梦 也想不到会见到这样的场面。她母亲伫立在她的“庇护所”的门首,迎接着
每一位客人。
6 月 24 日杜鲁门乘机飞往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 10 周年纪念活动。飞 到 14000 英尺的高度时,他俯瞰着怀俄明和落基山脉,此时他不禁想起了他
的外祖父所罗门?扬。晚上下榻在费厄蒙特饭店时,他把当时的感受写在了 日记里。
我们早上 7 点钟离家,l1 点就飞越了落基山。外祖父约凌晨 4 点钟从现在的格兰德维厄出发,五六个小时后至多能走到离密苏里 边界线以西 10 到
12 英里的地方。我们生活和置身于一个何等的年 代!午餐吃的是山湖里的鳟鱼,眨眼的功夫飞机已扎进大盐湖城峡 谷??
随着写作期限的压力日渐逼近,联邦储备银行大楼的办公室里延长了工 作时间。6 月末的几天里,一些写作班子成员夜里继续挑灯夜战。
1955 年 7 月 4 日,杜鲁门在堪萨斯城向埃德?汤普森交付了 50 万字的 手稿。交稿时他说:“过去从没有想过写本书有多么艰难。”
他的第一张支票是 11 万美元,同时还收到提取 60 万美元剩余款项的 5 张期票,其中最后一笔稿酬 1960 年 1 月前才付清。
《回忆录》连载的第一期题为“最重要的最初 18 天”,登在《生活》杂 志 9 月 25 日一期上,封面上还配了一张前总统和第一夫人站在他们独立城家
门口的照片。道布尔戴版的第一卷名为《决策之年》,5 周后也正式出笼。 当时是 1955 年 11 月 2
日,出版公司为此书的出版在米勒巴赫饭店的大舞厅 里举办了一场作者签名聚会。
杜鲁门答允为所有来宾在书上签名,令出版商大喜。“估计我得用坏两 枝在廉价商店买的 1.75 美元一枝的钢笔和五六枝我以前有的钢笔。不过我
不想(为钢笔)做广告。”杜鲁门在写给道布尔戴广告经理塞缪尔?沃恩的 信中说,“我可以参加你为道布尔戴举办的任何行动,但别让我为钢笔、蛋
糕或别的东西做广告噱头,我拒绝那样做。”
沃恩提前几天抵达堪萨斯城为活动做安排,他听人们说“我们天天都见 杜鲁门”,干吗非要参加这样一项活动呢?不免引起极大担忧。于是沃恩发 动起 D
连的老兵、童子军和所有他能想到的人,以确保凑足人数。然而他的 忧虑是多余的。聚会还没开始就有 300 多人排起长龙等着了。
第二天早上报纸的标题是《一直爆满》。 场面令人瞠目。“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杜鲁门看到人群不断膨胀,
每小时都有新人涌进时说。他签名时手都快飞起来了,一分钟竟能签 6 至 8 本书。倘若寻找他过人的活力,这便是一例。他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签,一
边签名还一边与人们寒暄。“瞧,这个名字签得漂亮极了。”他时不时得意 地说,把签好名的书递出去。
休息时,他已签了 1000 本。最终仅仅在 5 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不可思 议地签了 4000 次名字。在场的记者和出版商都惊讶得目瞪口呆。此前,道布
尔戴的肯?麦考密克曾建议社鲁门使用机器签名,杜鲁门答道:“我将尽我 的能力能签多少算多少。我使不惯机器,还是愿意用手签。”
评论家理所当然认为此书的出版是一大事件。理查德?罗维尔在《纽约 人》杂志撰文说:“哈里?杜鲁门的《回忆录》(道布尔戴版)首卷对美国
政治高潮期的内幕做了详尽的描述,建国以来尚没有哪位总统这样写过。” 人们赞扬杜鲁门对历史做出的贡献,他对总统权力的理解,他思维的清晰以
及办事细致的作风,诚如历史学家阿伦?内文斯在《纽约时报书评副刊》头 版上写的,“他既谦逊又自信的迷人的气质”。人们认为书中自传的成分过
少,多数文字读起来像好几个人合写的官方文件(在序言中,杜鲁门对协助 他的人慷慨地致以谢忱)。理查德?罗维尔追踪报道过杜鲁门多年,他在书
中绝少看到杜鲁门用自己的话表述的反映其辛辣个性特点的言辞。书中收了
18 封杜鲁门致他母亲的信,罗维尔认为类似家书的内容还应更多些,它不仅 可使人免去硬读文犊风格的乏味,还可“神奇地窥视”作为普通人的杜鲁门 的心态。
正如评论家们所暗示的,回忆录的写作介入的人太多。杜鲁门的个性已 被淹灭,有时他甚至显得干巴无味。艾奇逊的忠告应更加引起他的重视。大
部分章节都没能反映出杜鲁门本人的活力,他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他信件 语言的生动性。从很大程度上讲,这是杜鲁门的责任,因为他对此书的写作
方式未提出异议。此外从一开始他就认为他是在记录历史而不是讲述他自己 的故事。弗朗西斯?赫勒从未记得杜鲁门在撰书时管它叫“回忆录”,而只
是称“我的历史”。
人们不可避免地将他的书同丘吉尔的战争史做了比较,但不像预想的对 他十分不利。从文学的角度评判,阿伦?内文斯说,杜鲁门的书够不上那一
时代上乘的回忆录,但他强调此书却是一部“优秀的著作”。他的赞誉大于 贬损,因而他的书评也和别的评论一样,不仅成为对书的臧否,也被视为对
作者的盖棺论定。此书即使不是本世纪一本杰出的回忆录,也是由本世纪一 位最卓越的人物所撰写的出色作品。
总之,它塑造了一位最诚心诚意、最充满活力和目光最锐利的 总统(内文斯写道)??他洞察秋毫的敏锐尚未得以充分展示。??
他对总统职务的高度责任感及他要身体力行的决心同样使我震 动??他在处理一般事务中显得业绩平平,在琐事上还免不了出些
莫名其妙的差错。但他在任职期间历炼得愈发伟大,这在历届总统 中是绝无仅有的;支撑他的是他对美国史的渊博知识和对我们优秀
传统的渗透。危机来临时,他所体现的是政治家的洞察力、活力和 勇气。此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此??
第一卷和翌年春天出版的第二卷以及该书在《生活》杂志上的连载,重 新唤起了对杜鲁门的兴趣,也促使人们重新评骘他任总统时的功过。尽管他
对诸多事件的描述引起了争端——对他发难和驳斥的主要干将有吉米?贝尔 纳斯和亨利?华莱士——《回忆录》的出版是杜鲁门的名誉重新而稳固地树
立起来的开端,也是他本人异常幸福时期的开端。可以这样说,此书的出版 开创了他漫长生命中最快乐的一个篇章。
3
杜鲁门一直想有个儿子。他后来在信中对艾奇逊解释说,他之所以管成 长中的玛格丽特叫“瘦猴”就是这个原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