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说:“北方连年战火,百姓深受兵灾,不能稳定地从事生产,所以经济也就落后了。南方相对稳定,自然比北方富庶一些。官员的收入将来必定输入给朝廷所用,这样看来也是好事啊!”
赵匡胤却说:“如果他们将财富据为己有呢?自古以来一向都是有财力才会有实力去做别的事,招兵买马,哪一项不需要钱呢?”
赵普说:“臣曾经向陛下建议过,控制地方财政也是让他们俯首的一个办法。”
赵匡胤说:“我正有此意。只不过现在各地的赋税都是按照规矩送到朝廷,并没有什么地方超越法度,应该怎样将这些地方的财力控制在不会产生野心的程度呢?”
赵普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只要陛下有这个意愿,一声令下,不就可以将所有财物都收归朝廷吗?”
赵匡胤问:“你有什么好计策?”
赵普笑着说:“陛下向来节俭,每年祝寿都不会铺张,既然现在有这样的想法,莫不如就以祝寿为名,将宫殿扩建一番。让各地输送财物到京都,相信各地官员不敢不从。”
赵匡胤点头道:“我虽然向来不主张浪费,但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地方钱谷得到控制,也是个好办法,你就依此下令吧!”
遵照赵匡胤的指示,一道新的旨意便颁发给了各地州郡:皇帝马上就要过生日了,为了宣扬大宋的威仪,需要将宫殿扩建一番。各地州郡除了留下必要的经费之外,其余财富不管是货币还是珠宝都要送到京城。
各地州郡官员们都深知皇帝生活节俭,但是这一次忽然要大肆祝寿,修缮宫殿,虽然疑惑,但也不敢有半点违命,很快便将各地的钱财货币都收纳一番,马不停蹄地送往开封。
眼看各地进贡的财物连绵不绝,赵光义等人以为赵匡胤终于开窍,想要过一番皇帝的奢华生活,对赵匡胤说:“现在大宋的国力年年增长,财政多有富余,而各地又进献了不少宝物,正是您可以享受一番的时候了。宫里的仆从因为削减,只有几百人,陛下所穿的布衣也已洗过很多次了。这些财物应该马上充斥后宫,不能再让您继续过这种生活了。”
赵匡胤却说:“你以为我让各地进献钱谷是为了让自己享受吗?看一看这一次纳入国库之中的财宝,可谓数不胜数,把这些财力都留在地方长官的手中,只会让他们滋生不该有的野心。我现在将它们都收起来,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啊!”
之前因为穿着而被训斥的永康公主,听说各地进献了宝物,急忙进宫来希望赵匡胤可以赏赐自己一些,却被严词拒绝了。赵匡胤对她说:“这些财物都是国家所有,我怎么能随便赐给你呢?”
永康公主虽然委屈,也不敢再提出这样的请求,不过她看到赵匡胤所乘坐的御辇都是后周王朝时候的旧物,便说:“这些御辇都是后周之物,您一直不愿意更换,不过现在漆都剥落了,显得有些破败,不如用黄金翠玉重新装饰一番,肯定要威风得多!”
赵匡胤说:“不要说是用黄金来装饰车辇,就算是用来装饰宫殿,我也可以做到。只是黄金是国家所有,我应该为天下守财,而不是满足自己。”
虽然各地进献的财物珍宝不少,但赵匡胤依旧保持自己的艰苦作风,将这些财物都放置在国库之中。他和赵普商议着如何将这一举措继续执行下去。
赵普建议说:“各地将钱谷等物都进献给朝廷,就没有余力去做别的事情了。但是只以祝寿和修缮宫殿的名义,毕竟不能长久,要将这一要求固定下来,就必须以法令的形式颁布。”
赵匡胤点头应允,并对赵普说:“这一次让各地进献,才知道他们原来各自收藏着这么多黄金白银,如果年年积累下去,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钱谷和军队都是一样的道理,长期积累之后,一定会逐渐增长,不能不防。”
赵普又说:“早在周朝时,世宗就提出对各地的军队都加强管理,但重在加强边防的实力。现在我们要管理军队,还要从这方面入手吗?”
赵匡胤摇摇头说:“柴荣是为了方便各地的征战,所以才让各地加强军队。但现在国内逐渐太平,加强军队必然会让将领拥兵自重。我现在要加强的不是他们的军队,而是朝廷的兵力,让各个节度使都惧怕中央,而不是让他们强于中央。”
赵普说:“现在地方财力不足,也就无法屯兵了,将其钱谷收归中央,也可以控制他们的军队扩张,节度使的兵力就不足以与朝廷对抗了。”
赵匡胤说:“这还不够,还应该将各地的军队中,身强体壮、善于战斗的将士都抽调出来,组成由我可以直接掌控的禁军队伍,这样的一支队伍是全国最具战斗力的,不仅可以平定任何地方的叛乱,最重要的是可以警示各地,让他们不敢胡作非为,有任何妄想。”
依照赵匡胤的指示,于第二年,即公元965年又发布了一道法令,将各地进献钱谷作为一项常规的命令贯彻下去,确保各个州郡除了必需的经费之外,都不会储存过多的钱物,有任何特殊需要,都要向朝廷请示拨款。同时,赵匡胤也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从各地的军队中抽调出善战者,用于组建禁军。所组成的禁军由皇帝直接领导,一部分驻扎在京畿,保卫开封的安全;另一部分则驻扎在开封以外,和京都遥相呼应。
对于新组建的禁军,在管理制度上也与以前不同。赵匡胤创立的兵分禁、厢的制度,作为宋王朝的一项传统,被其继任者一直沿袭下来,成为宋朝兵制的一大特色。其中禁兵作为军队的主力部分,兵额多在百万以上,主要任务便是驻守京师,随时待命准备征伐;在京师之外的禁兵多驻守在冲要关塞,并要求做到两年一次的轮换。对于统领的将领多选择年轻无根基者,同时频繁调换,以求做到兵不识将,而将无专兵。厢兵则不同,他们主要负担筑造城池、修路、运输等杂役,是一种常备兵,由侍卫司统领。
在达到“粟帛咸聚王畿”的目的之后,地方藩镇早已失去了和中央王朝对抗的经济后盾。又加之以无法屯兵,赵匡胤真正达到了“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目的。这一举措的效果影响长远,在经过数百年的乱世之后,终于达到了“天下之权悉归朝廷”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宋初的朝政获得了一定时期的稳定,四方万里之遥,奉遵京师,实现中央的强权统治。其后世的继任者,也认识到这些举措的好处,因此以“祖宗之法”为名而效仿,在两宋三百多年的统治中,为历代君臣所恪守。
7。 倡文偃武:科举制度的复兴
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对地方权力的削减和对军队的控制之后,宋王朝的根基逐渐变得稳定起来。通过征伐而取得功勋的将领们,如慕容延钊、石守信、赵彦徽等,都不再手握大权,赵匡胤对这些人也不再加以重用,反而大量开始提拔文臣。用文臣来治理国家,提倡儒家思想,在各地建立儒馆,修复孔庙,以鼓励教化。
以半部《论语》来帮助赵匡胤治理天下的赵普,深知教化对于人的重要性,通过宣扬儒家思想,倡导诵读儒家著作,让百姓归心,更利于统治。他曾经对赵匡胤说:“乱世用武,治世用文,以前的文臣只是被当做摆设一样,并未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但要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有文臣为官,才能倡导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保证百姓都信奉忠诚。”
赵匡胤对于教育也非常在意,在赵普的建议下,他命令赵光义等在各地建立儒馆,增修了国子监学舍,希望通过文教的振兴来帮助管理国家。
因大量文臣被任用到各个岗位上,赵匡胤忽然发现朝中急缺可用的人才,便与众臣商议如何才能大量采纳人才。大臣李夷宾说:“历来世人进仕为官,无外乎荫补、磨勘、请郡等方式。荫补所面对的多是士族子弟,因为祖上的功德,而被封为各地的官员;而磨勘和请郡都是针对已经在政府中任职之人,磨勘有利于从下向上征调,请郡却只能是朝中显贵才有的资格,由自己提出想要往某地任职。这几种方式被用了几千年,已经可以满足朝廷所需。”
赵匡胤颔首道:“以前的帝王,选拔人才都只是在意其出身门第,而现在各地急缺官员,如果只在贵族中选择,范围太小了,人才的数量也不足。以前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情况了。荫补、请郡等法虽然一直沿用,但还是在士族之中选拔,更不利于真正有才的人涌现。”
宰相赵普说:“陛下所言极是,现在我朝所需要的官员,比从前多了几倍。只靠这些方法显然不足。而隋唐以来,推行的科举正可以去除荫补、请郡等法的弊病。只是连年战乱,各地的君主都将这一做法逐渐荒芜了而已。如果大宋可以将其发扬光大,势必能满足现在的人才需求。”
大臣陈靖说:“科举之法所选拔的人才,多博古通今,有真才实学,无奈每年所选中之人不过数十,要想满足现在各地所缺,尚有不足。”
赵匡胤说:“隋唐进行科举,每次只能有一二十人中选,并且对于出身寒微之人都不许参加考试,这些都不足取。既然大宋要重开金科,就应该重新设立规范,好为我所用。”
自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对于参考之人的出身都严格把关,并且选中之人少之又少。作为普通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这样的好机会显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把握的。赵匡胤提出要改革科举之后,赵普、李夷宾等人便着力从科举考试的制度、时间、录取人数等方面进行考查,寻找突破点,以便寻求更多的可以为国所用的人才。
在开科取士不久,各地的读书人都纷纷开始准备参加科举,首先是通过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之后才能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经过这两次考试之后,所选拔出来的人才将会被委以重任,到各地或朝廷担任职务,辅佐皇帝。但开宝六年的科举却爆出了一条丑闻:参知政事李烁将自己的儿子李植送进考场,并通过贿赂考试官员等方式,让他取得了最高的进士及第成绩。
此事经人检举揭发而被发现之后,民间和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赵匡胤更是怒火中烧,责问李烁身为朝臣不能秉公之罪。李烁惶恐地辩解说:“现在朝廷以科举为选拔官员的第一渠道,让天下人都来通过这条路走上仕途。原先我等为官之人,还可以为子孙博得一点福分,通过荫补等方式谋得一官半职,现在也只能通过科举。因此,老臣只能这样为犬子寻求一点荫蔽了。”
赵匡胤说:“只要你们的后人是有才之人,朝廷自然不会错过;如果只是想要依附朝廷而获得安逸的生活,那就只能是国家的蛀虫,反而让真正可以为国效力之人丧失了机会。你身为朝中的老臣,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烁认罪,同时也供出朝中官员多通过此举来获得官职,用盘根错节的官场人脉为其子孙谋福。赵匡胤严惩李烁之后,也认识到只惩处这么一个人,并不会起到警示作用。科举的巨大诱惑只能让更多的人铤而走险。他忧虑地对赵普说:“看来要想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也不是一件易事啊!权贵舞弊势必会破坏规定,所选拔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让这样的人去担任要职,又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赵普说:“历朝历代所进行的科举考试,都是通过各州的取解试和礼部的省试便可。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大多会被委任重要官职。所以,难以避免出现舞弊,甚至有权贵直接将其子孙亲戚推到进士及第之中,而让真正有才之人沦落到进士出身。这些都是无法遏止的事情。”
赵匡胤对于赵普所说的理由并不赞成,他说:“无法遏止,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去找办法来解决。如果真的要让这些人无机可乘,一定会有办法的。”
赵普说:“要不然就将取解试和省试的考官严加考核,从上而下监督。”
赵匡胤说:“仅此还不够,为了让选拔出来的人是真正有用的,我要亲自进行考试。”
赵普惶恐地说:“臣子们办事不力,让皇帝亲自来主持考试,这是罪过。”
赵匡胤说:“在举子们参加完省试之后,还要参加殿试,让我来亲自考核一下他们的帖经、墨义和诗赋。只有通过我的考试,才可以被委任官职。”
李夷宾说:“对于考试中舞弊也应该加以监督,以避免真正的有才之人不能来到天子面前,参加殿试。”
赵匡胤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夷宾说:“官员舞弊,都是看着试卷上的名字,对举子暗中加以扶持。只要将举子的名字隐藏起来,让阅卷的官员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了。”
赵匡胤点头称赞:“此法甚妙!以封弥之法,糊名以试,让那些舞弊之人再也无机可乘。”
陈靖在一旁又说:“臣曾经在省试之中做过考官,发现考生的笔迹也有很大区别。如果有人舞弊,在笔迹上做文章,就算不能看到名字,也一样可以找到他想要扶持之人。”
李夷宾说:“在考试结束之后,所有的试卷都不能立刻交付考官去查看,而是找专门的人来誊录一次,这样就可以让考官在阅卷的时候,不能通过笔迹来判断是谁的试卷了。在封弥之外,还应该辅之以誊录,这样就可以杜绝舞弊的发生了。”
赵匡胤闻之大悦,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李夷宾和陈靖,让他们仔细为科举建立完善的制度,从取解试开始严格控制考试的每一个环节,让举子们可以公平地参加科举,真正有才之人才能脱颖而出。
通过几次的改革之后,宋朝的科举开始大异于前朝,不仅考试的次数增加到三次,由皇帝亲自担任考官的殿试成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在殿试上能考中进士及第者被称之为天子门生,甚至可以官至宰相。每年的秋天各州进行考试,而隔年的春天则由礼部进行省试,并于当年进行殿试。同时,考试放宽了范围,让很多出身贫寒之人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改变人生。隋唐之时,通过科举录取的人才每次只不过二三十人,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几人。而宋代为了各地的官员所需,每次都会录取二三百人,多的时候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