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系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失败,也是以死殉国,那无疑是他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全军沦落到此是他一手造成的。

赵括从疲弱的士兵中挑选了一些精力相对旺盛的士兵,组成几支敢死队分散突围。赵括一马当先地向秦军冲去,只见一阵乱箭袭来,不多一会儿,赵括和敢死队的所有士兵就全都血肉模糊地死在了乱箭之下。

白起命令士兵挑起赵括的人头向赵军示威,因主帅阵亡而陷入群龙无首的赵军只有纷纷放下武器,老老实实地做了秦军的俘虏。

可是,面对这些俘虏该怎么办呢?白起下意识地想到一个最彻底、最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坑杀。

赵王不辨是非,中了范雎的离间计而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免去稳重老练的廉颇,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在战略战术上犯下重大错误,最终导致了赵军的惨败。范雎的离间计,为秦军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发挥了奇效。可以这么说,长平的沦陷成为了赵国灭亡的第一步。因为这一战消耗了赵国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紧随而来的邯郸之围,使赵国的军力消耗殆尽,再也没有从创痛中恢复过来。

7。 谋河间,甘罗出使赵国

战国时,秦王嬴政派遣大臣蔡泽去燕国为相,成功拆散燕国和赵国的联盟。后来燕王听信了蔡泽的话,派太子丹去秦国做人质,并邀请秦王再派一个大臣来燕国当相国。秦王打算让张唐出使燕国,却不料张唐以生病为由推辞。原因是张唐曾率兵攻打过赵国,占领了赵国的大片土地。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声称如果有人能杀得了张唐,就赏给他百里土地。而这次出使燕国恰恰要经过赵国,张唐畏惧,故此坚辞不去。

嬴政派相国吕不韦去劝说张唐,仍被张唐拒绝。吕不韦见张唐如此胆小怕事,心里很愤怒,一脸阴沉地回到府上。恰巧被吕不韦门客甘罗看见,甘罗见吕不韦阴沉着脸,心里猜测,肯定是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了。

甘罗便上前问吕不韦道:“相国大人,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吕不韦见是十二岁的甘罗,“哼”了一声,没有理他,径直朝府里走。

甘罗追过去说道:“丞相收养门客三千,不就是为了给自己排忧解难么?如今有了心事,却不告诉我,我即便是有能力,也无处使啊。”

吕不韦见他说话很有自信,就停下脚步说道:“大王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为相,三年期满,现在已经回国。为了继续双方友好的关系,燕王派太子丹来我们秦国做人质,并邀请我们再派一人去燕为相。大王决定派张唐去,占卦的结果也很吉利,可是张唐却借故推辞不去。”

甘罗见状笑道:“原来是这件事,丞相不妨让我去劝说张大人试试,或许能说通张唐。”

吕不韦有些生气,说道:“连我一个堂堂丞相都办不通的事,就凭你小小年纪?还是别大言不惭了。”

甘罗很不服气,说道:“丞相这样说未免太偏激了,我听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现在比他还大五岁,您为何不让我去试试?如果不成功的话,您再责备我也不迟啊!”

吕不韦被甘罗搅得心烦,挥手打发道:“那你就去试一试吧,碰了钉子可别怪我事先没有提醒你。”

甘罗径直来到张唐府邸。张唐接见了甘罗,见甘罗只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不由得心生轻视,张口就问道:“你来干什么?”

甘罗表现出一副哀伤的样子来说道:“我是来自相府的甘罗,特意来给大人吊丧的。”

张唐顿时气得浑身发抖,骂道:“你小小年纪,出言不逊,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吕丞相门下的。看来今天非得教训你一下不可了。”说着拾起了脚边的一根木棒。

“大人且慢,先听我把话说完再打也不迟。”甘罗急忙说道:“我可没有胡说,试问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

张唐连忙答道:“武安君英勇善战,南面攻打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威于燕赵,占领的地方不计其数,功绩显赫。我怎么敢和他相比啊!”

甘罗又问道:“那么应侯范雎和文信侯相比,谁更有权利啊?”

张唐答道:“应侯当然不如文信侯更有权利。”

甘罗听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推辞不去呢?我听说,应侯想攻打赵国的时候,武安君反对他,离开咸阳七里就被应侯派人赐死,像武安君这样的人尚且不能被应侯所容忍,你想文信侯会容忍你吗?”

张唐听了这话,浑身直冒冷汗。甘罗见状又说道:“如果你愿意去燕国的话,我愿意替你先到赵国去一趟。”张唐连忙称谢答应了,请他回去禀报丞相。

甘罗回去把情况告诉吕不韦。吕不韦听了很高兴,甘罗说道:“张唐虽然不得已答应去了,可经过赵国时可能还会遇到麻烦。我想替他先到赵国去一下。”

吕不韦已经相信了他的才能,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并把这件事禀报给秦王,说道:“大王,甘茂有个孙子叫甘罗,年方十二岁,投奔在臣的门下。他出身名门,工于心计,能言善辩。这次张唐托病不去燕国为相,经他一说就答应了,而且,他还想替张唐先到赵国去一趟,请你答应他吧!”

秦王听了,就叫甘罗进来相见,过了一会儿,就见殿下走进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来,心下不由喜欢,笑着问道:“就是你想要出使赵国吗?”

甘罗答道:“是的,大王。”

“那你见了赵王要说什么呢?”秦王好奇地问道他。

“我看他的神色,相机行事。不知道赵王反应如何,我也不能确定该说什么话啊。”甘罗说道。

秦王见他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就答应了他,给他十辆车、百余名仆从,让他出使赵国。

赵王早已听说秦国准备派人到燕国为相,心里一直很焦急,担心秦国和燕国联合起来攻打他。提前在边哨设下了重兵把守,又派人四处打听秦国与燕国的动静。这时听说秦国来使求见,连忙召见。有位官员指着一个小孩说道:“大王,那个就是秦国来使。”

赵王心里正在疑惑,只听那小孩说道:“小臣甘罗奉秦王之命,拜见赵王。”

赵王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既然是秦王派来的使者,就算是小孩也不能怠慢。赵王连忙让他在旁边坐下,心里暗暗称奇,仔细一端详,也不由心生喜爱之情。只见甘罗长得仪表非凡,眼神清朗,眉宇间露着一股轩昂之气,于是就问道:“秦国过去一位姓甘的丞相是你的什么人?”

甘罗答道:“那是我的祖父。”

“怪不得,我刚看见你就觉得有些眼熟,原来是甘丞相的孙子。”赵王问道:“你今年多大年纪?”

甘茂说道:“小臣今年十二岁。”

赵王听了不由大笑道:“难道秦国没人可派么,把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小孩。”

甘罗不慌不忙地答道:“大王不知,我们秦王用人,都是按他们才能的大小让他承担不同的责任,才能高的让他担当重任,才能低的担当小的责任,秦王认为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来了。”

赵王听了对甘罗又敬重了几分,不由得问道:“你这次到赵国来究竟有什么事吗?”

甘罗反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燕太子丹入秦为质这件事。”

赵王点了点头。

甘罗又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为相?”

赵王又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不着急啊?燕派太子入秦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入燕为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不相欺,赵国就危险了。”甘罗的表情有些夸张,赵王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烧。

赵王禁不住问道:“秦国和燕国和好,有什么目的吗?”

甘罗回答道:“秦、燕和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地盘!”

“哦,是吗,那您这次来有何见教?”赵王问道。

“大王不如给秦国五座城池扩大秦国的地盘,秦王自然高兴,你再请求他遣回燕太子,断绝秦、燕之好,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攻打燕国了。以强大的赵国攻打小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五座城池吗?”

赵王听了很高兴,心里的忧虑顿时消失了。立即赏给甘罗黄金百两、白玉一双,并且把送给秦国的五座城池之图让他带回给秦王。

甘罗回到秦国,秦王大加赞赏,说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龄啊!”于是就封他为上卿(战国时诸侯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丞相),并且把原先甘茂的田宅赐给他。赵国得知秦国与燕国绝交后,派军攻打燕国,得到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十一座城池送给了秦国。

在战国这个大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甘罗年方十二,就已经凭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并且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确实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

8。 计除信陵君,吕不韦灭东周

周王朝在周平王东迁之前叫西周,东迁之后叫东周。后来东周又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小诸侯国。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也像东周君一样,看到秦国的强大,号召天下诸侯反秦。被激怒的秦昭襄王下令,派兵攻打西周,西周君不敌,献出了全部所属的三十六座城。此时,传国宝器九鼎从西周都城运到秦国首都咸阳,秦国正式拥有王权象征的神品,西周王朝的统一君主实际上已经消失。

天下诸侯不但没有讨伐秦国,反而纷纷派遣来使祝贺。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苟延残喘的东周又扮演了西周君的角色,企图重温共主旧梦,竟在暗地联合各诸侯国图谋进攻秦国。

秦国相国吕不韦得知后,意识到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一个大好机会。于是,他急忙向秦庄襄王进谏道:“大王,自西周灭亡后,东周已是名存实亡。一直以来,我们让它苟存于世,并不是害怕它,只因进攻东周,师出无名,在道义上难免受到人们谴责,也怕因此引起其他诸侯国群起而攻之。没想到,他竟暗地联合诸侯国攻秦,大王应抓住这一灭周的天赐良机,万不能错失。”

庄襄王听闻吕不韦所说,道:“丞相所说极是,此次确实是灭掉东周千载难逢的机会。寡人正在考虑派谁去讨伐较为妥当。”

“微臣甘领此命。”吕不韦叩首道。

秦庄襄王道:“吕丞相不是在和寡人开玩笑吧?”

“微臣在大王面前,怎敢戏言。”吕不韦毅然决然地说道。

秦庄襄王关切道:“可是丞相从未带兵打过仗啊!”

“看来大王是信不过微臣!”吕不韦感叹道。

秦庄襄王连连摆手道:“丞相是寡人的股肱之臣,寡人怎会信不过丞相?”庄襄王看了看吕不韦,继续关切道:“战场上打打杀杀,不是丞相该去的地方。万一丞相此次去伐东周,有个三长两短,寡人怎么办?寡人还需要丞相在身边辅佐啊!还是另派别人为好。”

秦庄襄王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吕不韦听得心里暖暖的。可吕不韦心意已决,因为他很清楚,东周早已是名存实亡、不堪一击,自己率军前去讨伐肯定是马到成功。这么好的建功机会,怎么能拱手让给别人?

“请大王放心!微臣向大王保证,此次讨伐东周,微臣一定会完完整整地回来。微臣还要继续辅佐大王完成统一的伟业呢!”吕不韦死死抓住这个机会,丝毫不肯失去。

秦庄襄王见吕不韦执意要去,再多劝说也无济于事,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命吕不韦为统帅,领兵攻打东周。临行前,庄襄王关心地对吕不韦说:“战场上危险重重,丞相一定要事事小心,如果遇到什么阻难,不必太勉强。”并告诫吕不韦左右,一定要保护好吕相国的安全。

吕不韦回道:“大王对微臣的关爱,令微臣感激涕零。微臣绝不辜负大王的期望,不灭掉东周,微臣甘愿战死沙场。”

告别了庄襄王,吕不韦率领秦军来到了黄河边上,立即向天下发布了一篇伐周的檄文。吕不韦在檄文开篇先是盛赞周文王、周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列举东迁以来周君昏庸无能,周地人民对周君深恶痛绝。并且历数东周君乘秦国连丧二君之时,企图乘人之危,兵伐秦国,实属大逆不道。同时告诫其他各诸侯国,“顺秦者昌,逆秦者亡……”

檄文发布后,吕不韦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各诸侯国自知东周气数已尽,此时派兵声援只能自取灭亡,所以没有派一兵一卒救援东周。在吕不韦的率领下,秦军长驱直入,直取东周都城巩。面对秦军猛烈的攻势,东周王毫无办法,只有主动投降,愿意称臣。吕不韦没想到,拿下东周竟然比他想象中还要容易。

取胜后的吕不韦立马班师回朝,秦庄襄王在咸阳宫大摆盛宴,为凯旋的吕不韦及秦军接风洗尘。在宴会上,秦庄襄王夸赞吕不韦道:“此次攻陷东周,吕丞相功不可没!想不到丞相不仅治国有方,而且领军打仗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大秦拥有吕丞相这样的奇才,实乃寡人之幸,国家之幸!”

“大王过奖了,此次伐周顺利,全仰仗大王的神威。”吕不韦看了庄襄王一眼,接着道:“大王,微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大王……”

“丞相尽管说,寡人一一照准。”秦庄襄王笑呵呵地对吕不韦道。

“如今东周已灭,其国土也已成为我大秦疆土。微臣希望大王以仁义治天下,赦免东周君,赐他封地,令他建立祖庙,沿袭祭祀。毕竟没有周朝,也就是没有我大秦的今天。”吕不韦请求道。

吕不韦请求秦庄襄王赦免东周君,并不是因为他与东周君有什么私情,而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要让诸侯国的人们看到,秦国不是残忍无道的虎狼之国,他们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以此动摇其他诸侯国人们抵抗秦国的决心。

“丞相能有如此胸襟,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样做,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了我大秦的仁义,本王怎么会拒绝呢?就按丞相说的去办吧!”

“大王圣明!”吕不韦叩谢道。

在吕不韦消灭东周之后,秦国又乘势派兵伐韩。为了保国,韩国只得献出成(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求和。吕不韦将秦国原来占领的西周之地域和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