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杀到了天黑,夜幕降临。李广的阵地还岿然不动,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准备好好休息一晚,等待天亮后再战,反正李广兵团被困在重围之中,插翅难飞。
等待李广的命运,又将会是什么呢?
天亮了。
新的一天的战斗又要开始了。面对着战友的累累尸体,面对着里三圈外三圈的匈奴军队,汉军战士面如土灰,也许这里就是生命的最后归宿了。只有李广将军仍然神采奕奕,越是处境危险,他越会以一个武士的自信来重振士气。
匈奴人再度发动强攻,李广与他的士兵们英勇地一次次地挫败匈奴人的攻势。李广这支四千人的骑兵,现在战斗人员已经减少了一千人,而匈奴人的伤亡更惨重,被汉军射杀的,至少超过四千人。
左贤王已经观察到李广军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准备再次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彻底消灭汉军。
就在这个最危急的关头,李广的救星到了。
张骞的一万骑兵,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可是一支生力军啊。
左贤王一看,哎,这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虽然匈奴骑兵在人数上仍然占据优势,但是以十战一,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居然连李广的四千骑兵也拿不下来,自己反倒损失超过四千人,现在又来了一支人数更多的骑兵精锐,看来这仗更不好打了。
想到这里,左贤王毅然决定撤围,保住自己的实力最为重要。
匈奴军队撤退了,李广再一次死里逃生,这是第几次了?李广自己也记不清了。
三千多人阵亡,汉军元气大伤,不能继续追击了,也班师回国。
张骞行军迟缓,导致李广的前锋部队陷入重围,被判处死刑,缴纳一笔赎金后,免于死罪,贬为平民。李广损失了三千多人马,但同时射杀匈奴骑兵四千多人,功过相当,奇书…整理…提供下载不给予赏赐,也免于处罚。
而河西战线归来的霍去病则因为赫赫战功,再度受到重赏,增加食邑五千户。霍去病的部下鹰击司马赵破奴被封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被封为“宜冠侯”,还有一个匈奴籍的将领仆多,也因为有功被封为“煇渠侯”。
两次的河西之战,使霍去病声名远扬,越来越受到武帝刘彻的信任,恩宠有加,在军队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大有与舅舅大将军卫青平起平坐之势。
而那位迷途将军公孙敖,则因为行军延误,被判处死刑,当然他跟张骞一样,缴纳了一笔赎金,免于一死,贬为平民。
由于公孙敖的延误,河西之战虽然取得大胜,消灭匈奴军队三万多人,但是河西走廊仍然在匈奴人的手中。
武帝刘彻派李息在黄河岸边筑城,以作为进攻河西走廊的桥头堡。
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河西走廊地带最有权势的浑邪王派人与李息取得了联系,准备投降中国,李息迅速准备了最快的马车,将浑邪王的使者送往首都长安城。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浑邪王准备归附大汉帝国呢?
两次的河西战役,匈奴在河西的兵力总计损失了四万人,伊稚斜单于大发雷霆,此时单于派往河西督战的儿子也返回王庭,添油加醋说了浑邪王与休屠王的坏话,单于更加怒不可遏。派出使者前往河西走廊,征召浑邪王与休屠王马上前往单于王庭。
单于征召,究竟去还是不去呢?浑邪王对休屠王说:“你我是河西诸部落中最大的两支,两次大战,损兵折将,现在单于对我们十分的愤怒,这时你我二人前往王庭,我看是凶多吉少了。于今之计,恐怕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投降汉帝国了。”休屠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自伊稚斜单于篡位以来,处心积虑要扩张自己的势力,消除国内异己势力,要是两人傻头傻脑地前往请罪,不正中单于的下怀吗?
反了!休屠王一拍大腿,决定了。
刘彻一声不吭地听了匈奴使者的报告,心里暗自琢磨:“浑邪王与休屠王要是真心来降,那可以算是天大的喜事了;可是……会不会是诈降呢?”确实,诈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要两手准备:既欢迎浑邪王与休屠王的归附,同时严阵以待,以防止匈奴人诈降的诡计。
受降的重任,又交给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
这不是一场战役,但却比一场战役更加复杂、充满变数。波云诡谲的受降过程,霍去病再向世人展示了他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以及霹雳雷霆般的铁腕。
霍去病统率大军,渡过黄河,准备接受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投降。
除浑邪王与休屠王外,归附汉朝的队伍中,还包括了三十一位匈奴的小王,总计五万人。离汉帝国的边境越近,休屠王的心情越沉重,他开始后悔了,终于他停了下来,不走了。休屠王的反悔让浑邪王大吃一惊,休屠王手握重兵,一旦内部起讧,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浑邪王牙关一咬:休屠王啊,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既想反悔,别怪我手下无情啊。于是浑邪王假意邀请休屠王到帐内议事,休屠王不知是计,刚走入浑邪王帐内,便被埋伏在两旁的武士手起刀落,身首异处。
浑邪王迅速逮捕了休屠王的阏氏以及王子日磾(读音:密低),控制了休屠王的队伍,并将休屠王的军队并入自己的队伍中,一场可能发生的内乱被浑邪王平息了。
终于,浑邪王带领五万人临近黄河岸边,已经看到了霍去病威风肃肃、阵容齐整的汉军受降兵团了。
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浑邪王手下的一些裨王与将领,看到汉军如此强大的阵容,心生恐惧,此时一种背井离乡的悲怆之情油然而生:此去汉国,恐怕此生永不再回家乡,到了汉国之后,命运也无从得知。突然间他们感觉宛如一片片的落叶,飘散于空中,不知何处是才是安身立命之处。
这些裨王将领们突然调转马头,对着五万名匈奴人高喊:“不想归附汉朝的跟我们回去啊。”说罢扬鞭而去。
匈奴军心大乱,许多匈奴人跟着哗变,“哗——”的一声,将近一万名的匈奴人转身向后,死命地奔逃。
浑邪王试图拦截图,但逃跑的人数太多了,他也无法制止。就在投诚的最后一刻,局势迅迅恶化,变得不可收拾。
这一幕,霍去病全看在眼里。
必须要当机立断,不容许有片刻的迟疑,迟疑将意味着局面将无法控制。
霍去病单枪匹马,向匈奴人的阵营飞奔过去,昂然策马直冲到浑邪王的面前。
还没来得及逃跑的匈奴人惊呆了,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要知道汉朝政府对匈奴人是否真心实意投降是报有怀疑态度的,因为考虑到诈降的可能性,才派霍去病统率大军前往受降,如此一旦发现匈奴人是假降,汉军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现在霍去病竟然脱离大军,孤身独闯匈奴阵营。
霍去病目睹匈奴军中哗变的过程,敏锐的判断力与直觉使他确信,浑邪王的确是真心归附。此时如果置匈奴哗变于不顾,最后可能连浑邪王也会死在哗变者手中,这样一来,受降一事便泡汤了,但如果霍去病带领大军直扑过去,匈奴人在惊恐万分的情况下,恐怕会认为汉军想趁机全歼五万匈奴部众,要是发生冲突,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霍去病孤身前往,勇闯虎穴。
只要剩下的这四万人中,有几个心怀不轨,只消几支利箭,或者几柄利刀,就可以结果霍去病的性命了。但霍去病英雄般的壮举,置生死于不顾的气概,震憾了所有的匈奴人,此时的他,骑着高头大马,眼神中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的威严,身上焕发着逼人的英气,他穿行在匈奴骑兵间,如一阵风掠过。这些匈奴人在许多年以后,肯定还会记起这栩栩如生的一幕,终生难忘。
所有的人面对着这个令他们闻风丧胆的年轻人,喧哗与骚动都停下来了。同时,霍去病的壮举,也向所有的匈奴人传递了一个足以让他们安心的信息:大汉帝国,是真诚欢迎他们的投诚。
浑邪王面带愧色对霍去病说:“将军胆略真让本王折服,本王不才,致使军中哗变,幸将军火速前来,否则后果难料啊。休屠王中途变卦,已被本王斩杀,家属也已押在营中,请由将军处置。”
霍去病对浑邪王说:“现在军中哗变,请浑邪王授权本将军,处置哗变逃亡者。”
浑邪王说:“一切听由将军处置。”
霍去病手握缰绳,昂坐马上,立于秋风之中,向匈奴四万部众口传皇帝的受降诏令,表明汉政府的欢迎立场,给所有的匈奴人吃下一粒定心丸,紧张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
然后霍去病策马返回汉军营中,这时汉军所有官兵悬到喉咙上的心才落了下来,看到将军返回,全军上下响着一片震天的欢呼声,因为他们有幸成为霍票骑传奇故事的见证人。
霍去病马不停蹄,亲点了一万名强弩骑兵,前往追击匈奴的哗变逃亡者,一路穷追猛打,这些哗变逃亡者既无组织,又惊慌失措,几乎成了汉军的活靶子。一万强弩骑兵射杀八千多匈奴兵,自己无一伤亡。
霍去病凭借机智与勇敢,以雷厉风行的强腕,终于完成受降的使命,居功至伟。
从第一次河西战役到这次成功受降,河西走廊的匈奴力量彻底被扫清。谁可想到,这一个个的丰功伟绩,是由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所创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十九岁还面带稚容,可是霍去病已经成为帝国的神话,成为中国历史的不朽传奇。
霍去病再度得到皇帝的赏赐,封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汉帝国以极高的规格迎接归降的浑邪王,动用二万辆马车前往迎接。浑邪王被封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其他四位小王也封侯。
匈奴归降的四万人,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要塞之外的土地上,仍然保持了匈奴人游牧的生活习性,沿习匈奴旧俗、官号,这五地又称为“五属国”,设属国都尉,负责管理。
从此,河西走廊直到盐湖(罗布泊)一带,成为了一片真空地带,汉帝国终于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六年后,汉帝国在浑邪王的故地设立酒泉、武威二郡,并将一部分汉人迁徙到此地,又过了四年,再设张掖、敦煌二郡。
河西之战在成就霍去病一代名将的同时,使得中国的领土向西扩展了九百公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河西走廊纳入中国的范围,匈奴的力量遭到史无前例的重创,并使中国势力介入西域成为可能。
【七、漠北之战:决定性的胜利】
河南战役与河西战役之后,汉军正面的敌人只剩下匈奴的左贤王的军队。左贤王的实力基本上没有遭遇过重大的损失,而远在漠北的伊稚斜单于主力,也没有遭受重创。
河西之战结束后第二年(公元前一二零年)的秋季,匈奴左贤王部数万名骑兵再度侵入右北平,同时,伊稚斜单于也派也数万名骑兵越过蒙古大漠,进攻定襄。两路大军将右北平与定襄劫掠一番,杀死军民一千多人。
匈奴的这次报复行动,使武帝刘彻意识到,匈奴还远未被击垮。因为按照匈奴的官秩,单于之下,最有权势的依次是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这些匈奴王各有数万精兵,除了右贤王在漠南之战中损失惨重之外,其他诸王实力仍然非常的强大,特别是单于本人与左贤王。所以要彻底击垮匈奴,就必须要击垮单于与左贤王的主力。
这是两块最难啃的骨头,必将是一场空前的大决战。
为了这次会战,刘彻与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日夜研究作战方案,同时战争各项准备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战争所必需的马匹、武器、粮秣、车辆等物资都在积极筹备之中。
为配合这次空前的会战,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刘彻在国内搞起了树立典型模范的活动,号召全国人民“向卜式同志学习”,当然这是现在的叫法,当时的叫法是“布告天下,以风百姓。”
卜式是个什么人呢?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下面来说说卜式的故事。
卜式是是河南郡人,以前家境并不富裕,但他非常勤劳,到山区牧羊,几年下来,羊的数量从一百头增加到了一千头,后来又购置田地,家产更加富实。正好遇上武帝开始反击匈奴,卜式出于爱国情热的召唤,将家产的一半捐献出来,帮助边境汉军解决军饷。
卜式的义举受到了汉武帝的注意,他就派人去问卜式:“你是不是想当官啊?”卜式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又不熟悉官场之道,并不想当官。”皇帝的使者又问说:“那你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冤情想要告诉皇上呢?”卜式回答说:“我哪有什么冤情啊,我跟邻里关系好得很,人家没钱时,我就借给他,对为非作歹的人,我就教导他,大家都很尊重我,怎么会有冤情啊?”
使者很奇怪地问说:“那你无缘无故捐这么多钱,你有啥用意啊?”卜式回答说:“现在中国正与匈奴开战,我认为有贤良的人应该战死于边疆,有钱的人应该要捐出他们的财产,这样匈奴才可以消灭。”
河西战役之后,浑邪王率四万人投降中国,当时安置匈奴人的巨额费用,以及汉人从中原迁移到边地的供给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财政出现危机,府库为之一空。这时,卜式又带头捐赠了二十万钱。
武帝刘彻看民间富人捐款簿册时,发现了卜式的名字,想起了以前这个人就为前线作战捐了一半家产的那个牧羊人,这次捐款数额又是高居榜首,心里赞叹道:“卜式这个人真是贤能啊。”于是下诏,召卜式到首都长安,拜为中郎,并“布告天下,以风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向卜式学习。
可是卜式不想去当官,刘彻就让人传话给他:“我在上林苑中有一些羊,想请先生来这里牧养。”卜式没办法,只好前往皇宫的上林苑,但仍然穿着布衣草鞋,保持平民本色。
关于爱国者卜式的故事,后面还将提到。这里还是继续说漠北战役的情况。
刘彻与诸位将领商量作战计划,刘彻说:“自从赵信叛逃后,成为伊稚斜单于的左膀右臂,单于听了他的计划,将大军撤到大漠以北,以为我们不敢越过大漠发动攻击,现在我们已经集结最强大的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