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虽远必诛-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匈奴人被迫撤销了僮仆都尉,僮仆都尉是匈奴人为管理西域而设置的,类似于西域总督之职。

郑吉击破车师,降服日逐王,威震西域。至此,“断匈奴右臂”计划获得了彻底的实现,这个计划构想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被清除,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而郑吉在西域所开拓的伟大事业,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一任的西域都护。

郑吉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伟大的英雄,这与他的坚韧、顽强、勇气是分不开的。西域既是汉、匈争夺的一个焦点,同时又是一个极难管理的地区,作为中国垦屯军团的司令,郑吉手下最多时也只有数千名士兵,甚至比不上一个西域小国的兵力,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决断,都可能葬送这支力量单薄的军队,可以说,郑吉完成凭借自己超人的意志与多谋善断,在西域复杂的形势下游刃有余站稳脚跟,并最终完成伟大的勋业。

在最困难的时期,即莎车王叛变,西域南北两道诸国纷从,中国与西域的交通被阻断隔绝之时,郑吉兵团又陷入匈奴重兵的围攻之下,郑吉几乎是孤身苦斗,凭借他非凡的才能,终于顶住匈奴人的攻势。他能够成就大业的重要原因,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伟大的时代必然涌现伟大的英雄。

傅介子、常惠、冯奉世、郑吉等帝国勇士在西域这片广阔之地奋斗出一片天地,他们是开拓者,在他们之后,还有陈汤、班超这样的超级英雄,在这个勇士与冒险家的乐园中开创出更伟大的事业。

【三、姜还是老的辣:赵充国西征】

正当郑吉降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之际,老将赵充国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胜利:平定西羌的反叛。

先来说说西羌的情况。

羌族位于汉帝国的西部,所以又称为“西羌”,羌是一个大族,或称为“氐羌”,羌族虽然是一个大族,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部落繁多,羌部落又称为“种”,部落首领称为“豪”,分布极其广,在武帝时所征服的西南夷中,有不少就是属于羌部落。

在青藏高原上,还分布数不清的羌部落,其中最强大的是先零羌。

在汉匈战争前期,由于匈奴势力十分强大,羌人曾经成为匈奴的附庸,当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汉帝国途中,选择了通过羌人的地盘,结果被羌人所逮捕移交给匈奴人。到了霍去病发动河西战役之后,汉帝国控制了河西走廊,这同时也切断了羌人与匈奴的联系。

但是在武帝元鼎五年时(前112年),羌人与匈奴又勾结起来,羌人发动十万军队,对汉帝国的故安(甘肃临洮南)与桴罕(甘肃临夏)发动进攻。次年(前111年),武帝刘彻派将军李息与郎中令徐自为,率领十万大军讨伐西羌,羌人退回青藏高原。汉军将羌人逐出湟水流域,湟水是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河流,是黄河一条支流,湟水流域水草丰盛,所以武帝就把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此地,开垦种田。汉帝国随后设立护羌校尉,负责监视羌人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汉帝国发动进攻。

到了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皇帝刘询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西羌,西羌最大的部落先零羌的酋豪对义渠安国说:“我们羌人自从被你们逐出湟水之后,生活很是艰辛啊,你看能不能这样呢:你们在湟水的耕地也只是一小部分,我们就到你们耕地以外的区域放牧吧。”

义渠安国想了想说:“那也行啊。”

回国后,义渠安国向宣帝刘询汇报了这事。后将军赵充国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自武帝后数十年间,羌人之所以没有构成汉帝国的心腹之患,便是因为被汉帝国压逼进贫瘠的山区,而如今义渠安国居然轻易便将最肥沃富饶的湟水谷地许诺给了羌人。

赵充国怒不可竭,立即上书皇帝,弹劾义渠安国。然而羌人的行动非常迅速,大批大批地渡过湟水,如潮水般地涌入汉帝国的领土。

羌人虽然分布极广,但是一直是一盘散沙。然而,这次羌人涌进湟水谷地之后,却一改往日的一盘散沙的局面。在羌族最有实力的先零部落的酋豪的主持下,二百多个羌部落出现了空前的团结,他们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化解历史上各部落间的仇恨;第二,互相交换人质;第三,结为同盟,并订下誓言。

羌人出现的反常之举,引起了宣帝刘询的注意。刘询召来老将赵充国。赵充国本是陇西人,陇西一带也有羌人的分布,所以赵充国对羌人的习性十分熟悉,而且赵充国自小便立志当一名伟大的将军,对四夷之事,格外的用心,一直密切注视汉帝国周边蛮族的动向。

赵充国对宣帝刘询说:“羌人之所以容易控制,是因为羌部落极多,每个部落都有一个首领(酋豪),部落之间经常相互攻击,不能够精诚团结。匈奴人时常派人前往诸羌部落,煽动他们与匈奴联手进攻张掖郡与酒泉郡,并且承诺攻下之后,将张掖与酒泉两地让羌人居住。眼下匈奴力量衰微,更希望联合羌人的力量,所以老臣以为,这次羌人解仇结盟的事情,一定是与匈奴有关。我担心羌变远不止此,他们还要联合更多的部落,我们一定要及早做好准备,防患未然。”

事实证明赵充国的推测是正确的,一个月后,汉军情报人员打探到羌侯狼何秘密派使节到匈奴,企图向匈奴人借兵,攻击鄯善(楼兰)与敦煌。西羌有组织地联合起来对抗汉帝国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赵充国判断是:“羌侯狼何没有实力独自发动攻击鄯善与敦煌的战争,一定是匈奴的使节到达诸羌的地盘。如今实力最强的先零部落、罕部落、幵部落都解仇结盟,看来到了秋高马肥的季节,势必有变。”

宣帝听后点点头,问道:“那么现在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赵充国回答道:“陛下火速派遣官员巡视边疆的守备,并且想法设法瓦解羌族内部同盟,这样才可以在羌人未变之前挫败他们的阴谋。”

必须要有人与羌人谈判,派谁去呢?赵充国推荐辛武贤,辛武贤是酒泉郡太守,有勇有谋,对羌人非常了解。然而宰相与御史大夫却共同推荐义渠安国,最后宣帝刘询决定让义渠安国再次出使羌区。

赵充国又向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现在金城(位于兰州西北)、湟中(位湟水流域)的谷价是每斛八钱,只要储备三百万斛的粮食,羌人决不敢轻举妄动。”由于宣帝时代注意休生养息,农业连获丰收,此时的谷价已是历史低点。

对赵充国的这个建议,耿寿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耿寿昌向宣帝请求在金城(金城郡设立于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分天水、陇西、张掖各二县入金城郡)、湟水一带购置一百万斛的粮食,这已经比赵充国说的三百万斛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而最后实际储贮的数量只有四十万斛。更糟糕的是,到义渠安国第二次出使羌人区时,把所储藏的四十万斛的粮食又挥霍了一半。

义渠安国抵达羌中,设了洒席款待先零羌部落的三十多位首领,因为义渠安国曾经答应先零羌返回湟水谷地,所以先零羌的这些首领对义渠安国没有防患心。酒席过半,羌人喝得东倒西歪的,突然一排卫队手持利刃闯进来,众人心中暗呼:“不好。”酒意刚醒,便成了义安国的俘虏了。

义渠安国大骂道:“汉政府宽大,所以准许你们回到湟水地区放牧,不料你们却勾结匈奴人,意图反叛,该当何罪!”这些羌人首领当然不认罪,极力否认。义渠安国大怒,下令将几位最狡滑刁钻的羌人首领推出斩首。

紧接着,义渠安国纵兵攻打先零羌人,先零部落根本没有防备,被义渠安国斩杀了一千余人。

赵充国以和平方式解决羌人问题的希望,被义渠安国以蛮撞的方式破坏了。

一场军事冲突已经是无法避免。

在先零羌内部,并非所有的人都愿意与汉政府对抗,先零部落中有不少人归降于汉帝国,其中包括一位首领,名叫杨玉,被帝国政府封为“归义羌侯”。然而,义渠安国袭杀先零部落,逮捕部落首领的消息一传开,所有归降汉帝国的先零羌人无不感到愤怒,杨玉认为汉帝国没有诚信,于是率部背叛汉帝国,劫略其他羌民部落,进攻汉帝国的边塞,杀死边关的汉朝官员。

汉羌战争爆发!

义渠安国以骑兵都尉的身份,率领三千名骑兵抵挡羌人的进攻,结果大败而归,辎重粮草被羌人抢劫一空。金城、湟中的粮食储备本来只有四十万斛,义渠安国此役损失的粮食达到二十万斛。战争也是经济的消耗战,没有粮食,意味着汉军的处境岌岌可危。

宣帝刘询急忙派御史大夫丙吉前往老将军赵充国住处,向赵充国询问领军出征西羌的合适人选。此时赵充国已经七十五岁,但是仍然被宣帝刘询倚为帝国之栋梁。赵充国非常自信地说:“如果要带兵出征西羌,我想再也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了。”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赵充国的辉煌历程:

赵充国是大器晚成之人,生于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出征匈奴,被匈奴右贤王部所困,赵充国率百名壮士英勇突围,在最危急之刻挽救了汉军,此役赵充国身披二十余处创伤,一鸣惊人。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成都氐人反,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率军参与平定氐人之乱;之后,赵充国以水衡都尉北击匈奴,俘虏匈奴西祁王。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赵充国以后将军率骑兵深入匈奴境内一千八百里,俘匈奴蒲阴王。

无论从作战经验还是对羌族人的了解,赵充国非常自信,自己是不二的人选。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将军,他身上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勇挑重担。“老骥伏枥,qi書網…奇书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赵充国年轻时勇猛,年老时智慧,这是智勇双全的名将,平定西羌,将成就赵充国伟大将领的不朽荣誉!

宣帝刘询见老将军不顾年迈力衰,自告奋勇,十分高兴,他派人问赵充国:“将军估计羌人将有会怎么样的行动,需要派多少兵力呢?”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行动充满凶险,不容易估计,老臣愿快马驰赴金城郡,尽快将作战方案上报皇帝。羌人逆天背叛,灭亡之日不久,请陛下将此事托付老臣,不必担忧。”

宣帝刘询呵呵一笑,说:“好,就依你说的办吧。”于是调发军队前往金城,任命赵充国为征羌军总司令。

赵充国即刻启程,马不停蹄赶赴金城。

此时金城已经集结了一万名骑兵。六月,赵充国率军西渡黄河。

西部的局势是这样的:先零羌率先反叛,先零羌是羌族最强大的部落,有五万多人,其最重要的盟友是罕、幵部落,目前尚未反叛。所以赵充国必须要先将先零羌驱逐出湟水谷地,瓦解其同盟。

先零羌的势力已达黄河西岸,因此渡河必须非常小心。赵充国利用夜晚时分,派出三名校尉率先头部队衔枚夜渡,抵达黄河西岸后,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加强警戒,紧接着大军随后全部渡过黄河。清晨时分,羌人数百骑兵发现汉军的行踪时,赵充国大军已经在黄河西岸站稳了脚跟。

羌人骑兵发现汉军人数众多,不敢上前,只是在汉军阵营附近徘徊。赵充国的部将请求出击,赵充国说:“我们现在远道而来,兵疲马困,暂时不要出击。羌人人数虽然不多,然而极为悍勇,他们的习俗是以战死为荣,以病殁为凶。我们所面对的,是骁勇善战的羌骑兵,很难对付的。行军作战,务必以全歼敌军,不能贪图小利。”

赵充国派出侦察骑兵探路,侦察兵回报,在四望峡谷没有羌人的影子。赵充国听罢大喜,夜幕降临后,在夜色的掩护下,远征军连夜开拔,穿越四望峡谷,挺进到落都(青海省西宁)。

当大军穿越四望峡谷后,赵充国指着峡谷,笑着对部将说:“四望峡谷是通往落都的咽喉之地,而羌人居然无人在此防守,由是可知羌人虽然悍勇,但不懂得兵略,倘使羌人派遣数千骑兵驻守于此,我军怎么可能这样轻松便穿越峡谷呢?”

部将听了都心悦诚服。

赵充国大军的目的地是西部都尉府(青海省湟源),西部都尉府是汉政府为管辖西部羌人事务而设立的。由于羌人已经群起反叛,所以一路上必须要小心谨慎。赵充国极为重视情报,他一路进军顺利,得益于远程侦察骑兵所收集的情报。在行军途中,全军随时处于一级戒备,安营扎寨后,必定要修筑防御工事,士兵们轮番夜巡。

这种高度紧张与长途跋涉,对士兵们的身体与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但赵充国深知,保护军队的安全,就是保护士兵生命的安全,他以七十五岁高龄带军出征,这已经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与爱戴,而且他非常体恤士兵,每天都给士兵们提供丰盛的食物,将士一视同仁,所以士兵们都乐意为老将军效命。

军队抵达西部都尉府,此前西部都尉府已经遭到羌人多次攻击,险象环生。

羌人再次对西部都尉府发动强攻,赵充国下令坚壁清野,固守城池,羌人骑兵进攻时,就一阵乱箭把他们赶走,羌人骑兵虽然勇悍,但是干瞪眼想不出什么进攻方法。

羌人部落众多,原本意见就不统一,赵充国大军一来,各部落之间便相互责怪对方了:“就告诉你们不要造反嘛,现在好了,汉天子派了赵充国将军前来,赵将军现在八九十岁了(羌人说话也夸张点了,赵充国年七十五岁),用兵如神,现在就是想一决死战,人家就是坚守不出,我们可一点办法也没有。”

可见羌人对赵充国是何等的畏惧。

赵充国巡视西部都尉府。西部都尉府的监狱中关押着一名囚犯,名叫雕库,是羌人的在罕、幵部落的首领(酋豪)靡当儿的弟弟。

罕、幵两个部落与先零部落混居,关系相当紧密。当先零羌密图叛乱时,罕、幵部落有所发觉,靡当儿便派弟弟雕库秘密抵达西部都尉府,向汉都尉禀报:“先零羌可能要造反。”过了几天后,先零部落向汉军发动进攻。由于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