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割下来,这个众生非常痛苦,辗转反侧、大喊大叫,不知他是因何恶业
而遭受此报?唯祈世尊为我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这个众生曾造了极大的恶业。很早以前,人天导师、如
来、正等觉无失心如来出世。当时王宫里住着一位三藏法师,王宫上下及
内外城民都对他恭敬供养承侍,他的衣食药物非常富足。另外又来了位三
藏法师是罗汉比丘,带五百个眷属先在王宫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宫外安
住。他相貌庄严,具圣者之德行,很多人对这位三藏法师越来越起信心,
对他恭敬供养承侍。而那位皇宫里的三藏法师原来的名闻全得不到了,心
里很苦恼:这位法师没来之前,很多人对我恭敬供养承侍,自从他来了以
后,我什么都得不到了,我应该想个办法。于是,他就到城市各个地方在
很多人面前对三藏法师作无因诽谤:‘那位三藏法师已破了根本戒,他行
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邪知邪见,大家最好不要依止他,否则恭敬供养
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听到这些诽谤的人居然毫无理据地听信了他。
(师言:有智慧的人会通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而取舍,绝不会轻易地随行
和妄言。我们要常以佛及圣者的教言熏习自己,用闻思的智慧去据教据理
地判断一个人、一件事,不要以俗人凡夫之见,轻随他人,他人说:“某
某犯戒了”,你马上信口随和:“是,是,某某犯戒了”等等类似生活中
大小事情都不要这样随便。希望你们以后:第一身心要稳重,第二口要稳,
不妄加评论好坏。)以后,很多人就不再恭敬供养那位罗汉三藏法师了,
那位三藏法师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原因所在,觉得:该离开此地回到原来的
地方去了,如果让他这样无因诽谤,会因为我而造更多恶业的。就理智地
离开了,原来的那位三藏法师自然很高兴。(译者:现在,有些地方是这
样的,若一位清净戒律的法师来了,当地的人马上生个嫉妒心诽谤排挤别
人。所以,在听诽谤时自己一定要用头脑;一般来说如不是一个成就者;说
别人过失本身就是一个过失。以前藏地寺院有一位严持净戒律、相貌非凡
的比丘尼,有个男人追不上她就造谣言:‘我与她有什么什么关系……’
后来,寺院里也没观察就把她开除了,她只好悄悄去了一个山洞里修。这
样造恶业的人将来肯定会受果报的。所以,大家要善于观察。)也恢复如
前的名闻利养,可死后却堕入了无间地狱。诸比丘,当时的那位三藏法师
就是现在地狱里正受无间痛苦的众生。因他当时无因诽谤罗汉比丘,自无
失心如来至现在我的教法下仍没得到解脱。”(译者:大家想一想:自己
曾经无因诽谤他人的人,以后受果报时有没有出期?)
目犍连又问:“世尊,这个众生到何时方得解脱?”世尊曰:“将来正
觉师如来出世时,他才能得到人身,在其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得
到罗汉果位时,也是受很多人诽谤,以他无因谤三藏法师故,以后的生生
世世会受很多人诽谤。”(译者:有些被诽谤者,也自己常存忏悔,现在
之所以被谤,肯定是自己前世的业还没消尽。)
当时,听闻的眷属谛听世尊如是演说了这个众生的前后因缘,都对
轮回之苦生起了厌离心,对因果生起诚信。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就传
了相应的法。闻法后,其中有些人得到了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
有些得到了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得了金轮王位;有些得
了梵天、帝释天、辟支佛位;有些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有些不信佛法的也
生起信心而皈依了佛门。
(47)月光国王
—因地果时 同赞布施
一时,佛在舍卫城,对众比丘赞叹布施的功德说:“诸比丘,我了知
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若欲界(Kama Loka)众生能象我一样,悉知
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则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愿享用的,
即便是一口饭,也愿意布施的。只可惜众生不象我那样了知这些功德
(Punna)。(译者:如果我们能象佛陀那样了知前世后世,就不会造恶业。
现在那些高消费、养尊处优者,若能知道自己前世做了什么而报今生,今
生何所作而报后世,则肯定不会再造恶业的。但可惜的是很多愚蠢的人自
己不见便不承认,昨天的看不见,明日的想不出,只承认眼前的今日。所
以,众生造的业以胎障所迷,不知前后,就不诚信罪业与功德,不能如理
地取舍,而多是造恶,少是培福。)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今对我等赞叹布施的圆满功德与少
分功德?唯为我等宣讲。”世尊谓诸比丘:“诸位,我不仅是今生赞叹,
而且前世我也曾赞叹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汝等当谛听:很早以前,
在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月光国王,其治政年间,政通人和,百业兴盛,用佛
法持国,各方面非常圆满。这位具大慈大悲(Maha Metta; Maha Karuna)
心的月光国王,常行布施,无论谁人来取衣索食他都满其所愿,还常医众
生的病,解除其病苦。后来,一位观察天文的婆罗门,观察到这个国家将
在以后的十二年中不下雨,整个国家将面临着很大的旱灾。了知后就请问
国王该如何是好?国王就召集所有的大臣和黎民百姓,如实地对他们宣说:
“据天文观察,推知本国将在今后的十二年中,滴雨不下,面临着一场极
大的旱灾。你们中间若是财富足以维持十二年生活的话,仍可安住在本国
内;如果不能如是,则可以去异国他乡去谋生,否则,生命也是很危险的。
外出谋生者,若客死在异国他乡就不必回葬在本国;若能幸存,十二年后
地盘仍在,可以返回故里。”这样宣告后,有一部分人就离家外出谋生了,
一部分因舍不得自己仁慈的君主,就留在自己的国土上。后来,果真受到
了未曾有过的大旱灾,滴雨未下,很多人生活很困难,就去祈求国王:‘我
们该如何生活下去?’国王就命令掌管国库的人去统计现有的全部财富,
计算一下,十二年中人均每日的饭食合多少,做好准备。计算的结果是十
二年中,人均每日合一口饭,国王每天两口饭。这样基本能维持生命不致
于饿死。这样,国王仍坚持为他们宣说佛法,人民行持佛法,以行持善法
故,很多人死后都转生天界,天人就越来越多。帝释天知道天人增多的原
因有两个:一是佛出世,世间人民行善;二是人间有转轮王。他就依此观察,
人间是有转轮王还是有佛出世?观察的结果既不是有转轮王,也不是有佛
出世,而是有位行持佛法的月光国王,教人们行善,因此天人越来越多。
帝释天观察后,就想:月光国王的发心若真的清净,则应该随喜(Amodana);
如果不是这样,则应该安慰他。于是,他就变成一婆罗门的形象到月光国
王前乞食,国王自己有两口饭,他觉得:给他一口,自己留一口比较合理。
就发心给‘婆罗门’一口饭,但婆罗门仍不满足,要求道:‘国王,您能
不能把那一口也给我?国王心想:如果两口饭都给‘婆罗门’吃的话,我
自己肯定会饿死的,但不管怎样,他毕竟是个众生(在《本师传》布施中
讲过),为了众生我应该发心。他一边发愿心:‘以我布施之善根愿我将
来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一边把自己仅有的另一口饭布施给‘婆罗
门’。这时,帝释天非常高兴,觉得月光国王是真的发心。就显出帝释天
的身相,对月光国王请求道:‘您将来成就如来、正等觉时,一定记得摄
受我们。’说毕就不见了。诸比丘,当时的月光国王就是现在现前菩提证
果的我,当时我也是赞叹布施的功德,并行持布施波罗蜜多(Dana
Paramita)。所以,现在我仍是如此!”
(48)慈力国王
—以己鲜血 满夜叉愿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的森林中有 陈如
(Kodanna)等五比丘(Panca Bhikkhu)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
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今天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
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只是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
就可以了。因为原来我们一起苦行,后来,他就不少欲知足了,每天吃的
是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这些行为很
不如法。他今天来是可以,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渐渐地世尊已经
临近了,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地有的敷座,请佛入座;
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洗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手杖、钵盂并热情地说:
“果达玛,您来了,请入坐!”世尊这时心里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
的誓言,还是缄默不语。入座后,五比丘直接呼其名,直接叫种姓,语气
态度仍是有失恭敬。
五比丘总是直呼世尊之名不存恭敬,这时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
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
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听了世尊的这些话,
他们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你没有得到圣者的一
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你也没有什么增长,不同的是:你求
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就问五比
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五比丘异
口同声地答世尊曰:“见到了,见到了。”然后世尊慈祥地对他们讲:“我
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二边:一是不能过于耽著世间的享受;二是
不能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因为毕竟是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
不易成就。远离二边,当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了世尊的开示
后,态度迥然不同,对世尊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于是,我等大师、
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便为五比丘传授四谛法(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苦谛(Dukkha Sacca)、集谛(Samudaya Sacca)、灭谛(Nirodha
Sacca)、道谛(Magga Sacca),应知苦而断集,灭苦集而修道。此五大比
丘听受四谛法后,都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而欲界(Kama
Dhatu)、色界(Rupa Dhatu)、人(Manussa)、天人(Deva)等得知世尊在鹿
野苑转四谛法轮也都议论纷纷。
此时,许多众生赞叹世尊说:“佛陀为五比丘传付妙法,他们都得到
了究竟涅 (Nibbana)!”世尊告曰:“此五比丘,不但现在我以妙法使
他们得到究竟涅 的果位,往昔我曾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他们行持十善
⑴。”请问:“世尊往昔是怎样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其行持十善(Dasa
Kusala Karmani)的?请为演说。”世尊告曰:“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
有一位慈力国王,他执政时,举国上下无不安宁,百姓无争无灾,佛法昌
盛,国君圣贤,非常圆满。慈力国王具大慈大悲心,常行供施,广积资粮。
常供养沙门比丘(Samana Bhikkhu),布施给婆罗门、贫穷者、病痛者,除
此之外;还对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等有情做布施,尽量满其愿。因国
王的大慈大悲,人民也行持佛法,故任何邪魔外道都不能侵害到他国的人
民。当时,多闻天子(Vessana)的监狱里跑出了五个夜叉(Yakkha),准备
到人间来夺取人们的威力、精气、财物等。它们就到了鹿野苑,欲以传染
病来夺取人们的精血,削弱人民的威力,可它们想尽了办法,都害不到他
们,甚至对傍生也是束手无策,故心生疑惑,不知为何,就问牧童:‘为
什么我们到鹿野苑,不说害人,连傍生也害不到,原因何在?’牧童说:
‘那是自然。因为,我们鹿野苑有一位慈力国王,他以大慈悲心护佑自己
的眷属,其悲心遍及于飞禽走兽、海底游鱼,故你们是无法侵害的。’
五夜叉心想: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去找慈力国王,他具大悲心,可能
会满我们的愿。即以婆罗门形象来到国王前,祈求道:‘慈悲的国王,我
们已是很久无食充饥,现在是饥肠辘辘,您能不能想法满我们的愿,让我
们饱餐一顿?’国王很乐意地说:‘可以。你们需要什么饮食,我无论如
何都满足你们。’五夜叉说:‘我们不要别的,只需活人之鲜血。’此时,
国王有点为难,心想:我已发了慈悲心,不害任何人和傍生的,这样,只
好抽自己的血来布施给他们了。他问夜叉们:‘我用自己的鲜血来布施给
你们,如何?’他们听了十分高兴地说:‘非常好!非常好!’国王马上
让御医抽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内心十分清楚明知他们是非人,不是婆罗
门,但他们是众生,我一定要满他们的愿。御医就推脱说:‘从国王身上
抽血,我是不敢的。’皇医虽然推谢了国王的要求,但这位精通医术的慈
力国王,就照着镜子从血管里自己抽出血布施五夜叉饮用。同时,他发了
一个坚定的誓愿:‘在没满他们的愿之前,我是不断地抽自己的鲜血布施
他们。’慈力国王的善举及誓愿已感动了帝释天,他知道国王的发心清净,
慈悲心深广,但担心他身体难支;故用天人的加持方法对他作加持,使国
王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五个夜叉满愿后,慈力国王就深切地发愿:‘以
此布施血肉之善根,愿世上诸多无明愚痴未解脱者速解脱;未得安慰者得
安慰;未得度者令得度;未涅 者速涅 !’同时,又殷重地发愿:‘愿以此
善根,成熟我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五个夜叉听到慈力国王如是发愿,马
上说:‘大菩萨既然发愿成就如来、正等觉,那我们就发愿作您的首座眷
属。’(师言:众弟子们在此是应该发愿,可五夜叉喝了他的血还要在他
面前发愿,好意思吗?)(译者:由此,我也默默地思维:末法时代的如意
宝(Cinta Mani)上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