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晚熟十六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子晚熟十六年-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金云立在旁侧,心中不免暗自称奇,心道:素来从未听闻唐慎之言语之间提及过对这位洪府七姑娘动情动心,怎么今日见了她的哥哥,却说这番话?看他面露遗憾失落之色,又不像是装出来的。
  正说话间,却见一个面目清俊、举止儒雅斯文的小厮一路小跑过来,对那位洪临峰洪公子低声道:“公子快些回去吧,大公子遣人出来寻公子了。”
  唐慎之垂头,也看不清个神色表情。
  

  ☆、第四十三章     退婚之后

  那个“洪临峰”听得这话,脸色徒然一懔,便道:“出门时有些匆忙,倒是忘记家兄嘱托过今日家中有事相商。”说罢便向着唐慎之和赵金云拱手施礼,道,“唐大公子、赵公子,那洪某便先走一步,失陪。”
  “洪兄慢走。”唐慎之和洪临川回了一礼,皆道。
  等到眼见着那位自称是洪临峰的公子哥儿走得远了些,赵金云便伸手捶在身边的唐慎之右侧肩上,道:“从未听闻你对洪家那位七小姐有过什么情愫,怎么?悔了?”
  唐慎之瞧着那位“洪临峰”离去的方向看了一会,轻叹道:“有一点。”
  赵金云瞧他神情不像是在做戏,便奇道:“只是见过那位洪七姑娘的哥哥,你就后悔被人家退亲了?同门兄弟姐妹中未必一母所出,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心性情怀各有千秋的大有人在,未必脾性相投,有什么好后悔的?”
  “别家兄弟姐妹确实可能如此,不过他们洪家的这两个人,”唐慎之浅笑道,“洪七小姑娘的心性必然是和这位‘洪临峰’洪公子的心性一模一样,且不论心性,只怕是连音的容笑貌,都必定会是一样的。”
  赵金云听毕更奇,忙问道:“你何以断言如此?”
  “她方才说过,洪家七小姑娘是他的妹妹。”
  “是啊,他方才是这么说得。”赵金云点点头,问道,“那便又如何?”
  唐慎之眨巴眨巴眼睛,继续道:“他的随从方才来回他的话里可是,他们洪家的大公子派人出来寻他回去,而他自己也承认,他自己是洪临峰——云之你可知道,这位‘洪临峰’洪公子在他们洪家是排行第几的吗。”
  赵金云略一惊,倒吸一口凉气,道:“你的意思是说……”
  “太宰府嫡亲长孙洪临峰,是太宰老大人的嫡亲长孙……上无长兄、也无长姐,云之兄啊云之兄,你道他方才那个‘洪临峰’,居然有所谓的‘家兄’遣人来找,那么她在自己家中到底应该排行第几呢。”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唐慎之觉得自己突然有点儿想喝些酒。
  “他,他就是……唐慎之,你觉得她就是……”赵金云着实吃了一惊,今年的诗魁榜首,竟是西城洪家稚齿未脱、乳臭未干的洪七小姑娘,而他刚才,作诗输给的,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正是。”唐慎之知道,她就是与自己新才退亲没有多久的洪家七小姐。可是他却从未料想过,洪家年幼待字闺中的洪七小姑娘,居然是这样的一个女子。纵然早就听闻这位七小姐自小便能识文断字,是家中从小当做男儿一般将养长大的,但是传言多半不真,并不能作数。唐慎之从来也只不过当这是东城洪家教养孩儿们在世人面前自夸时候所作的挡箭牌罢了。
  好像,有一点,他后悔了。
  “云之啊,走走走,叫上子衡一起,咱们去醉仙阁里喝上几杯。”只是一瞬间的失神,唐慎之那副玩世不恭、吊二郎当的死模样有摆在了自己脸上。
  “为你再失窈窕佳人?”赵金云睥睨他,打趣儿道,“上一回你失了心尖上的夏家小妹,酒醉之后惹出了多大乱子?还是罢了吧,这次再要多喝几杯,天晓得你还要再折腾出些什么幺蛾子……
  “非也非也,”却见唐大公子摆手,笑得格外张扬、格外欠揍,“并非为我,实则乃是为你云之兄痛失诗魁榜首哇。”
  “唐慎之你!我与子衡都忙得很,要吃酒你自己去吃吧!”赵金云面上颜色一变再变,“纵是你醉死在酒楼里头,也没有人会赶过去给你收尸。”
  “哈哈哈,”成功调侃了洪临川后,唐慎之似乎心情变得大好,笑道,“好好好,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是酒仙也难回。”
  话纵然如此说,赵金云赵大公子却也依旧还是提步跟了过去。
  ——
  事情发生在多年以前,却让当时就跟唐慎之交好的韩子笑兀自记挂了小半辈子,将近半生都无法释怀。
  那年诗会过去之后不久,他“金鳞才子”唐慎之的唐家一门却以惊人的速度败落,而玩世不恭、出身名门之后的唐大公子,自此便彻彻底底地沦为一介布衣无异,最终沦落到了变卖田产、祖宅的地步。
  好在唐慎之这个人素来都是没心没肺,旁人也看着他不甚难过。不过在那之后,酒楼茶肆之中却再难见到昔日逛来晃去的唐大公子在各处逗留。唐慎之自此断绝多方应酬小半年,躲在破旧宅子里闷头苦读了一些程子,原本唐慎之的祖父尚在人间之时,他唐大公子便已经参加过会试,于是乎借着东风这样闷着头读书读了一段日子,来年开春竟考中了贡生。无奈因是罪人之后,等到秋闱殿试的时候又遇诸事不顺,折腾了多日,直到最后也只是落得了一个嵦岭县的县丞的副职。
  无论如何,能再得以有机会回到嵦岭县,唐慎之心中多少还是觉得既有些酸涩、又有些欢喜。
  只是他的祖母,原唐府上的太夫人与老太爷生前情深意重,念及夫君尸骨未寒、不过短短数载,情伤未愈,断不肯离开京郊外元邑城去往异地他乡。因而无论如何听人劝说都是不肯离开故地,前往孙儿任职之所颐养天年。老母亲既然都是铁了心的不肯走,那身为儿子自然更是不能离去,单留着母亲放在故地徒然不管。因而唐慎之的父亲也只得留在元邑小宅陪伴奉养母亲。他本也为着自己无力重振家族、只得眼见着唐府败落了惭愧不堪,也心觉无颜离了这边,跟着儿子去往新地就任,再加上私心想着唐慎之的生身母亲毕竟出身于嵦岭县,自己与她往昔便已经心有嫌隙芥蒂,母亲更是与其翻了脸、撕破了情面。但是好歹他们娘家的家族在嵦岭还是有些位置的。唐慎之若是前往嵦岭县之后,说不得总有相见的时日,母亲娘舅家的人自然也是会有所照应的。唐慎之的父亲大人更是深深觉得自己不能前去,他自己的母亲大人更加不能一同前往。眼瞧着二老劝说不动,而唐慎之父亲的续弦、那位绝色艳丽的继母则是又时值犯了旧疾,致使小产,行动不得。此时唐慎之的任职批文已经下来,行程不能再耽搁,于是他便自行离家,只带了随身的侍从唐侍墨一人,连钱粮都没带够便匆忙上路,前往嵦岭县上赴任去了。
  

  ☆、第四十四章   上任后的巨坑

  到了嵦岭县后,唐慎之唐大公子连生身母亲娘家的居所都未来得及去上一趟、娘舅家的亲人也还没有来得及一一寻访一番,就快马加鞭直奔嵦岭县。行至嵦岭县上,见到了顶头上司县太爷,县太爷和蔼可亲,自然少不得为他接风洗尘。
  这位县太爷五十有余、六十不到的年纪,笑起来像个佛爷。奈何处理事务颇有些细思慢理,凡遇到各种行动皆是“有条不紊”,以至于有些政务纠葛是拖了大半年都无法给出个结果。
  见到唐慎之年少风流、少年得志,县太爷心道可是找到了一位帮手,暗喜之余不由感念圣上体恤怜下,又想起自己手上诸多焦头烂额的事务,顿觉五内不安。只是眼见着这位得力帮手看上去身子骨儿有些孱弱,心道先得找几个好郎中给他调理调理,也好早日多为他分忧解劳。
  不过说来倒也奇怪,自来到嵦岭县中当上县丞之后,经过几番调理,唐慎之的身子倒也真是慢慢将养得不错,短短三五月间便基本恢复如初,只是早年间患上的头痛旧疾却无法根除,除此之外,连早年间原以为再不可得的身手体能也是找寻得回来,遂将随身侍从侍墨喜得不行。县太爷便更是高兴得紧,转而把县中大小事务一概全部推给他去处理。
  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翻着黄历过日子,不知不觉,已逾经年。
  这一日,天气甚好,也并没有什么差事要办。与往常一样,唐慎之唐大人站下东窗下练字。
  未至晌午,便见自家侍从慌慌忙忙地跑进内室里来:
  “不好了公子,公子不好了!”
  话音未落,一本《嵦岭县地志初考》便砸上身来。
  “好好说话,本公子哪里就不好了。”唐慎之眼皮都未曾抬上一抬,提起笔来,继续落墨。
  “……现在真的是不比以往了,凡出手必命中,要这么好的身手留着是御敌用的,拿来对付自己人干嘛……”唐侍墨心有不满地暗自嘟囔着,像《地志初考》类的这种大部头书籍古文,砸在身上可是很疼的,也不知道公子知不知道。
  再或者,他根本就是故意的吧。唐侍墨撇撇嘴,心中很是不快。
  听着贴身侍从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嘟噜些什么,唐慎之蹙眉道:“你说得什么,大声些。”
  “我说昨儿半夜里有人听到西边儿林子里突然一声巨响,今儿晨起过去人看时,说是瞧见那地方炸出来一个好大的坑,里头的东西全炸飞了炸没了,公子你要不要赶紧派人过去看看?”侍从唐侍墨这才抬起头来,很没好气儿地说道。
  “巨响?炸出好大的坑……”唐慎之皱起眉来,放下手中的狼毫笔,问道,“可有人伤亡吗?”
  侍从唐侍墨吸吸鼻子,回道:“听闻倒是没有。”
  唐慎之心头一松,道:“备马,带上几个人,咱们过去瞧瞧。”
  “哦。”随身侍从临渊应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去。却被自家的大人再次叫住:
  “唐侍墨。”
  唐侍墨转过头来,问道:“干嘛?”
  唐慎之伸手指一指地上,道:“把地志初考捡起来再走。”
  唐侍墨眉毛一挑,道:“我不捡。”
  唐慎之蹙眉,声音高了些许:“你说什么?”
  “凭什么支使我来捡它?”唐侍墨回道:“地志初考是你自己砸过来的,要捡的话你自己过来捡。”
  “你……”唐慎之伸手摸起近处另一本地志初考,抄在手里眼看着就要砸将过去。
  “你再砸一本过来,我还是不捡!”唐侍墨哼了一声,一溜烟儿就窜出门去,道,“我先下去备马了,东门儿上等你。你行动快些啊,不要磨磨蹭蹭。”
  唐慎之眼看着他溜出门去,继而悻悻地放下手上的地志初考,眨巴眨巴眼睛,然后闷闷地离开桌案,走过去,弯下腰,低头垂手将躺在地上的那本《嵦岭县地志初考》捡起来,先拍一拍、再擦一擦,而后又走回去将之落在案头放好,口中自言自语道:
  “越发地没规没矩、无法无天,都惯得你这小子成了什么样子……”
  却听得门外贼贼的声音传进来:
  “有其主必有其仆。”
  

  ☆、第四十五章  林中再相遇

  唐慎之带着一行人马来到事发现场的时候,已经是时值刚过正午。
  太阳正盛,日头正毒。
  人也好,马也好,一个两个的都是汗流浃背。
  唐慎之偏身下马,三两步走到那个巨坑前面。俯身向下望去,果真很大很深的一个深坑。
  “哎呦,这么深,不会是盗墓挖坟的人干的吧……”近身侍从唐侍墨也跟着探过头去,仔细向下张望。
  唐慎之想了半刻,问身边随行的民兵领头人道:“这是昨夜什么时辰出的事情?”
  领头人回道:“听附近居住此地人家说,听到巨响声约莫着是子时左右。”
  “啧啧啧啧,正值夜半出来这种事,扰人清梦啊,这群盗墓的可真是没安善心……”小侍从唐侍墨抱着胳膊,在一旁喋喋不休道。
  “你闭嘴!”唐慎之怒斥喝断侍从,面有愠色道,“非要闲话就给我滚回县衙里头待着去!”
  唐侍墨缩缩脖子,往后退了一步,站到自家大人身边,倒是狠狠地剜了唐慎之一眼,却再也不敢多嘴多言只字片语。
  唐慎之喝退侍从,转过头来继续问道:“可知道这下面都有些什么吗。”
  民兵领头人听了这话,摇一摇头,回禀道:“唐大人,这一带就是一片林子罢了,且这片林子多少年来也皆是充来作阻挡风沙之用,连能结果子的树木都很是稀缺。附近也并无什么值钱之物埋藏于此,就算是连墓碑坟头都很少见的。”
  唐慎之点点头,心想这一带纵是有人埋藏于此,也多半不会是什么达官显贵、乡绅富豪,带不了多少的贵重之物,想来挖坟盗墓之辞是很难说得过去。
  “派人下去看看,底下都是什么,再探探可有少了些什么。”唐慎之交代下这句话,便四下里瞧着周边环境,踱步走向背后的一段山脉支脉。
  听了这话,随身侍从唐侍墨便按耐不住,一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着,道:“我先下去看看,回头上来告诉大人。”
  走了不远的唐慎之侧过头来,要笑不笑地看着他,道:“你就这么想遇着个盗墓挖坟的?也罢……你下去的时候小心些,不要给什么东西活捉了去。”
  唐侍墨嘿嘿一笑,应声道:“大人尽管放心罢了。我系牢绳索再下去,保证好好地下去、好好地上来。回来后把在下头看见了什么统统讲给大人你听……只是,大人可千万莫要走得太远了,倘若是小的真在下头遇到了什么,我赶紧喊你,你快来救我哈。”
  唐慎之又瞪了他一眼,却再三看了看系在他腰间的绳索是否结实牢靠,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又重新向着背后的支脉走过去。
  会是什么呢?必定不是图得什么财富宝藏,但若是深林狩猎,似乎也并无此可能……
  难道,真的只是天奇异象?可是地动山摇的事情他也多少见过一些,像是这样突然从地上凭空一声巨响、炸出一个大坑来得事情,却是从来见过未见、闻所未闻。
  ……似乎不像人为,但似乎也不是天灾。
  唐慎之正满心狐疑思忖,行至一处草木茂盛处,忽听得近旁有些悉悉索索的声响——
  “谁?是谁在那里!”唐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