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马利诺夫斯基的出色指挥引起了最高统帅部的重视。12月,被任命为南方方面军司令。 然而,马利诺夫斯基作为南方方面军司令指挥的第一次战役却没有成功,1942年初,德军突破勃良斯基和南方战线的防御,其坦克集团军则已冲向顿河下游地区,准备包围南方方面军主力并予以消灭,打开通向高加索的道路。在顿河的大转弯处,苏军的防线被突破了。马利诺夫斯基立即将西南的3个军投入战斗,并动用第二梯队实施反突击,力图阻止德军的进攻,但由于兵力薄弱而未能取得成功。马利诺夫斯基被迫在顿河下游强行渡河,将部队撤到高加索。尽管造成这次作战失利的原因很多,但他作为方面军司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2年8月,马利诺夫斯基被降职,担任斯大林格勒以北地区作战的第66集团军的司令。 这次战役的失败及降职,使马利诺夫斯基在成功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这次打击伤害了他的自信心,损害了他的个性。酷爱军事历史的马利诺夫斯基知道,对于优秀的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来说,没有自信心意味着什么。他以前也曾多次说过,军队的顽强和对胜利的自信心决定着战争的胜利。马利诺夫斯基并未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尽力承受这次创伤,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保持原有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他的指挥能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阶段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六部分马利诺夫斯基 元帅(2)
刚出厂的坦克开往前线
斯大林格勒的军民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守住了城市并且与最高统帅部派来的部队一起对德军实施了反包围。马利诺夫斯基当时担任第2近卫集团军司令。希特勒为解救被围的德军,派出了最优秀的坦克部队指挥官率部前往营救。马利诺夫斯基奉命迎击。他正确地判断战场形势,在苏军已牢固地守住阵地之后,适时地组织2个机械化军的突击,击溃前来营救之敌,确保苏军对被围之敌的歼灭。在这次战役中,马利诺夫斯基还表现出过人的胆略与智慧。在打退德军的第一次进攻之后,他的坦克部队的燃料行将耗尽。面对德军的反扑,马利诺夫斯基显得异常镇定,果断地下定机智而冒险的决心,让坦克从掩体内开出,在德军面前摆开阵式,让敌人看看是在同谁作战。他的自信征服了敌人,德军果然不敢冒险进犯。德军总部得到报告说整个草原上布满了苏军坦克。就在敌人与总部联络是否进攻的间隙里,马利诺夫斯基补充了燃料。在后来的科捷利尼科战役中,他的部队勇猛顽强,势如破竹向前推进了150公里。这次战役后,马利诺夫斯基在1943年2月重新被任命为南方方面军司令,指挥部队参加了罗斯托夫战役。1943年3月,马利诺夫斯基任西南方面军(1943年10月改为第3乌克兰方面军)司令。此后马利诺夫斯基还指挥了扎波罗热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战役和别列兹涅戈瓦托耶 鼓峒蟹蚩ㄕ揭鄣纫幌盗姓揭郏渲凶钗錾氖怯胪卸夹拦餐富邮凳?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1944年5月,马利诺夫斯基被任命为第2乌克兰方面军司令。8月,马利诺夫斯基同托尔布欣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秘密准备并成功地实施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有着巨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完全解放摩尔达维亚,把罗马尼亚从战争中拖出来并使之倒向盟军。这次战役显示了马利诺夫斯基善于组织围歼敌集团军群的战役的才能。德军对这次战役也十分重视,曾专门召开高级会议研究计划,声称将不惜一切代价保雅西。如果丧失了这一地区,巴尔干的所有国家都将面临陷落的危险。为此,他们在那里布置了重兵集团。与马利诺夫斯基、托尔布欣对峙的是弗里斯纳指挥的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有51个师(旅),90万人,6200多门大炮,500多辆坦克和700多架飞机,力量相当强,平均每9公里1个师,在较重要的雅西、基什尼奥夫等方向达到每7公里1个师。不仅如此,他们还占有有利地形。战役还未开始,马利诺夫斯基等人就与敌人展开了斗智。当时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的部下多次要求教训敌人,并要求最高统帅部加强力量,他也非常想这么做。但作为高级指挥员,马利诺夫斯基知道要从全局、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为了迷惑德军,使其相信苏军并未特别重视这一作战方向,避免双方投入重兵集团造 成持久战,因此不能加强力量,同时也不能轻易进攻。他的考虑与最高统帅部不谋而合。最高统帅部不仅没有给他增派部队,反而把他的几个师调到大本营预备队中。这一招果然奏效,德军以为苏军无力对其突击给予反击,只是在固守雅西前部的高地,便大胆地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预备队调往其他作战方向。德军显然已被迷惑住了。马利诺夫斯基在战役的准备过程之中,针对战役的特点,将部队的兵种进行了改编并使之完善,指挥部下寻找令德军猝不及防的新方案,要求部属准确、勇猛、灵活机智地而不是亦步亦趋地组织战役。马利诺夫斯基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军事原则。例如,为打破德军的多层防御,决定不像以往的战役那样以空军的突击为先导,而是运用步兵和空军同时发起攻击。为加强战役的突然性,使德军加深犹疑,削弱其抵抗信心,他在短时间内秘密地进行大量军队的重新部署。为隐藏主攻方向,他让工程兵设置了大面积的平地伪装,布置了上千门大炮模型。为使其更加逼真,还让炮兵摧毁了德军在这一方向上的永久火力点。这些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进攻前10天内,集中了优于敌人的兵力,而德军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连在进攻前一天苏军进行的火力侦察,也被当成“不安分的俄国人”的一般偷袭。德国最高统帅部直到最后还认为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只可能进行区域性的进攻。由于计划周密、措施得当,战役进行得很顺利,苏军第一天就突破了30公里,第二天中午攻占了雅西。随后苏军继续向敌纵深突破,包围盘踞在基什尼奥夫的18个师。马利诺夫斯基不失时机地投入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到9月2日,雅西—基什尼奥夫的德军全部被歼。这次战役丰富了苏军实施包围战役的经验。同年,马利诺夫斯基 获得苏联元帅军衔。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后,马利诺夫斯基又先后指挥部队实施了德布森、布达佩斯、维也纳等战役,并解放了这些地区。1945年7月马利诺夫斯基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参与指挥并实施远东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指挥的后贝加尔方面军对打败日本关东军起到了重要作用。后贝加尔方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穿过沼泽,翻过大兴安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日军纵深地区。在方面军第一梯队大胆使用了坦克集团军,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为表彰他的贡献,苏联政府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从1945年起,马利诺夫斯基先后担任后贝加尔—阿穆尔军区司令、远东部队总司令和远东军区司令。1957年后任国防部长直至逝世。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马利诺夫斯基十分重视新武器、新技术的发展,认为只有深入研究新武器对战争艺术的影响才能确定武装力量建设的总方向;认为核武器的出现使得未来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成为核火箭战争,但最后的胜利,仍然是武装部队各军种联合行动的结果。 马利诺夫斯基一生驰骋疆场,转战欧亚,立下许多战功,受到多次嘉奖,曾荣获5 枚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1枚苏联“胜利”最高军功勋章和多枚其他勋章。两次获“苏联英雄”称号。著作有:《警惕地保卫和平》、《胜利的伟大意义》和《俄国士兵》。 1967年3月31日,马利诺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刘平)
第六部分马歇尔 五星上将(1)
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组织者”的马歇尔将军,战争时期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荣膺美国五星上将军衔;战后时期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959)于1880年12月31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尤尼恩敦。幼年时期的马歇尔调皮但并不聪颖,学习成绩不佳。父亲的“棍棒教育”、哥哥姐姐和同伴的冷嘲热讽可谓家常便饭,母亲则总是对他关怀备至。 马歇尔于1897年9月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入校伊始,即以在“刺刀事件”(高年级学员以命令新学员蹲坐刺刀尖来取乐,结果刀尖刺入伤寒初愈的马歇尔的臀部,血流如注,而马歇尔并未向校方报告)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沉默而赢得大家的佩服。在校期间,马歇尔认真钻研军事课目(军事课目成绩优异而其他课目成绩一般),正确履行军事职责,严格参加军事训练,重视进行战场考察,逐渐成长为拥有最高学员军衔(第一上尉)的优秀学员。不仅如此,马歇尔还是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马歇尔曾深有感慨地说: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不但给了我与人相处的日常行动准则,而且还给了我一种军事遗产——荣誉与自我牺牲精神”。1901年9月毕业,并于次年2月获得少尉军衔,赴菲律宾服役。临行之前,马歇尔与伊丽莎白•;卡特结婚。在菲律宾服役期间,马歇尔体验到严明纪律和恢复控制的重要性并获得实施整顿的有效经验。矜持、内向和拘谨,似乎成了马歇尔的独特风格。 1903年夏季,马歇尔回到美国里诺堡服役。1905年,马歇尔奉命领导美国西南部荒漠地区的勘测绘图工作,因工作出色而获得四个月的休假。 1906年底,马歇尔被选送到步兵与骑兵学校(次年改为陆军军官进修学校)学习。1907年3月,马歇尔晋升为中尉(他称“晋升中尉的时候”是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马歇尔被选送到陆军参谋学院学习。1908年毕业留校,担任教官至1910年。1910年至1913年,马歇尔先后担任国民警卫队教官和步兵连长。1913年,出任菲律宾军区美军司令的副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马歇尔已在陆军担任军官12年,在美国14个不同的部队驻地服役,2次在菲律宾服役,2次在国民警卫队服役,不仅如此,马歇尔的服役经历还证明他是个优秀军官。但是,直到1915年马歇尔仍然只是中尉。处于苦恼之中的马歇尔只能向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院长致信诉说:“步兵中晋升工作的绝对停滞不动使我做了一俟工商业情况好转即行辞职的暂时打算。”院长爱德华•;尼科尔斯复信劝他坚持不懈,并确信马歇尔“将成为陆军最高级的军官之一”。1916年5月,马歇尔调任西部军区司令詹姆斯•;贝尔(后为陆军参谋长)的副官。已在陆军服役14年的马歇尔终于晋升为上尉。 1917年4月,美国参战。马歇尔调任远征军第1步兵师参谋(临时军衔为中校)。6月,在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潘兴约定的第1步兵师战术演习中,代理参谋长马歇尔(师长和师参谋长均不在)的言行引起了潘兴的注意。 1918年7月,马歇尔调任远征军司令部(驻地在肖蒙,所谓“肖蒙帮”即因此得名)参谋,晋升为上校。战争时期,马歇尔没有直接指挥过作战行动,而是参与制定作战计划,对司令部工作实施某些改革,保证指挥官实施有效指挥。
第六部分马歇尔 五星上将(2)
马歇尔与陆军部长史汀生探讨美国陆军的作战问题
战后,马歇尔调任潘兴的副官,帮助撰写战争回忆录。马歇尔的能力也引起了战时曾在美国陆军任职的某些富商的注意。1919年,有个富商建议马歇尔去摩根财团任职,许诺最低年薪2万美元,遭到马歇尔的拒绝。1920年,马歇尔失去上校临时军衔,成为年薪仅3千美元的少校,但仍然留在陆军服役。马歇尔认为军人在军中服役决不是为了金钱。 1921年,马歇尔晋升为中校。1924年7月,马歇尔调任驻中国天津的美国陆军第15步兵团代理团长,稍后改任副团长。在此期间,马歇尔实际主持全团的工作,熟悉和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军官(人称“中国帮”)。1927年,马歇尔返回美国,担任陆军军事学院教官。是年9月,马歇尔因爱妻伊丽莎白突发心脏病去世而痛不欲生。此后不久,马歇尔调任本宁堡步兵学校副校长。马歇尔进行教学改革,主张授课要简明扼要,演习要形象逼真,调配富有改革精神和工作能力的军官担任教官和系主任;用“小黑皮本”考察和记载能力突出而有发展前途的军官。有不少此间出身的教官和学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成为美军名将,如:布莱德雷(兵器系主任)、史迪威(战术系主任)、柯林斯、霍奇斯、李奇微等。1930年10月,马歇尔与凯瑟琳•;布朗结婚。1932年,马歇尔调任某部营长,后升任莫尔特里堡驻军司令(团长)。 1933年底,对“肖蒙帮”颇多怨恨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将马歇尔调任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师师长。此举几乎葬送了马歇尔的前程,但马歇尔只能努力工作,耐心地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临。新任陆军参谋长马林•;克雷格是“潘兴的人”,对“肖蒙帮”自然要另眼看待。当然,除此之外,能力和实绩更是马歇尔获得晋升的重要原因。1936年8月,马歇尔晋升为准将。9月,马歇尔调任第5步兵旅旅长。1938年夏,克鲁格调马歇尔任陆军助理参谋长兼作战计划部部长。同年10月,马歇尔晋升为陆军副参谋长。总统决定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一事,意味着马歇尔将越过比他资深的20位少将和4位准将而获得晋升。 1939年9月1日,德波战争爆发。马歇尔在陆军部宣誓接受少将永久军衔和上将临时军衔并就任陆军参谋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没有进过西点军校而担任陆军参谋长的将军。 至此,我们不妨对美国陆军参谋部做一番考察。陆军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