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道-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我都很用心地去体会,沉醉在一种思维的盛宴里。他们的文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一切,甚至是与他们同类的,都成了我热切关心和追踪的东西,同时,我也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偏见的人。看见胡雪岩,我很鄙弃地说,铜钱眼里翻筋斗的人,俗气。看见曾国藩,我气愤地说,扼杀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汉奸。于是,毕业后,顺着自己理想主义的追求,我进了政府机构,可是,事实并不如学校的教导所说。
  当我又进入学校之后,已经是三年后了,与原来读理科不同,这次我学的是文科,而且是文科中的显学——经济学。我相信个人,相信个人可以守护自己的利益,我不再喜欢那种借大家名义说自己话的腔调。我开始更尊重个人,更强调个人的自我判断。在毕业的时候,我真正开始接触两个人,一个是胡雪岩,一个是曾国藩。或许,到那时候才真正接触到他们有点晚,但幸好,我真正接触到了他们。像被洗脑一般,我的思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想自己可以像胡雪岩那样在铜钱眼里翻筋斗,想自己可以像曾国藩那样,从一个农村的小伢子成为高官。我接触着生活现实的一面,彻底地俗化自己。
  那时候,媒体正在爆炒胡雪岩和韦尔奇,批判“红顶商人”的言论正当道,而举国的企业家和媒体都在推崇韦尔奇。胡雪岩成了韦尔奇的反面,成了韦尔奇的对立者,成了中国传统糟粕在经济领域的代表。看看各种各样的评论,什么“要做韦尔奇还是要做胡雪岩”、“明里韦尔奇,暗里胡雪岩”、“游走在韦尔奇与胡雪岩之间”等等,不一而足,大多数人都将胡雪岩视做现代管理的对立面,视做应该抛弃与打倒的传统。各个地方“红顶商人”的披露屡见不鲜,只要是亦官亦商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先以“红顶商人”的大帽子罩住,然后便是在应有之义上一通批判,肯定不会有错,而且很时髦。胡雪岩被认为是“红顶商人”的始作俑者,是他们的祖师爷,自然逃脱不了干系,注定了陪葬的命。
  而曾国藩死后的命运,与他有生之年相比,一点也不输于灿烂,一点也不输于波折,一点也不输于跌宕起伏。先是被认为儒家的最后一位圣人,直追孔孟,誉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然后是被骂做汉奸;然后是刽子手;然后是唐浩明的《曾国藩》后兴起的学“曾”。媒体也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争论。
  这样的熙熙攘攘看得多了,吵闹过后,热闹过后,自然而然地有一种反感,反感而后有批判,要批判然后有思考,我不禁思考起这两个人来:胡雪岩和曾国藩。
  他们两个,论出身,都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算不上什么名门,都是草根,只有靠自己去打拼,一步步自己进行积累,以取得一点成绩。
  胡雪岩,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钱庄的跑腿,做一些擦桌子倒夜壶的事情,即使在钱庄,他也是底层人了,比他好的何止千百,除了那些穿短打的,长衫里面胡雪岩恐怕是最末的了,但是,数十年后,胡雪岩成了财神,那些许许多多比他起点高的人,依旧在原来的地方踏步不前,甚至有的一代不如一代。
  曾国藩,湖南湘乡荷叶塘的一个农家子弟,几次考试不中,最后一次,以同进士被录取。在朝廷中步步如履薄冰。后来书生带兵,从中谋得了自己的位置,一家两人封侯,成为天子之下的第一家,他自己,一个人影响了湖南数百年的运数,一直到现在。死后被皇帝谥为“曾文正公”。
  “红顶商人”,是由“红顶”和“商人”两个词组成,不论你是先“红顶”而后成“商人”,还是先“商人”而后得“红顶”,都表明了一种事态,那就是官与商的结合。这自然是不好的,但放在胡雪岩身上来讲,难道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 57 */


  《人道》 第四部分
  后记:那两个改变我的人(2)



  商人都是追逐利润的。马克思说:“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胡雪岩由一个商人而戴上红顶子,于他自己而言是极不愿意的,于他的利益而言又是必需的。于是,从这个行为中,我们能窥探到的实质是:当时朝廷对经济生活的严格控制,当时朝廷对社会生活的严重干涉,当时朝廷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让普通的百姓战战兢兢,让百姓不得不将过多的注意力转向朝廷。正是这些控制和干涉,使得处于其中的胡雪岩不得不去适应,采取与官府合作,戴上红顶子。其实,当时的其他商人无不是如此。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胡雪岩的行为不过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的行为。
  从胡雪岩的起步看,他靠的是支持王有龄;从胡雪岩的发达看,他靠的是投靠左宗棠。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吗?
  在高阳的《平步青云》中,胡雪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这是否就是胡雪岩成就的真正原因所在?即使高阳作品有演义的成分,我们也可以把握和分析胡雪岩的成就。
  首先,他靠的是自己。靠王有龄也罢,靠左宗棠也罢,都是靠他自己的眼光所带来的结果。这些人都是人精了,自己没有两把刷子,是你想靠就能靠上的?每次都是胡雪岩折服了他们,他们自己觉得能够和胡雪岩结交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靠朋友。胡雪岩常说,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靠朋友,不能自己吃肉,别人啃骨头。在做事情的时候,胡雪岩总是会考虑别人的需要,为别人留出退路与活路。正是靠着他为别人着想,使得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他,让他能超越自身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的局限,成为财神。
  最后,除了人之外,还靠他心中的一种信念。他有品牌的意识,有天下的眼光,有“不必尽其在我”的胸襟,可以为了心中的义而舍弃利,可以为了孝道而放弃其他。他的胡庆余堂,他的阜康钱庄,能够大发展,无不与他心中的信念有关,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他有一种很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
  我希望中国的每个企业家都可以去学胡雪岩,如果每个人都有胡雪岩的观念和理念,那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曾国藩,由书生而带兵,立马杀贼,经过多少艰难困苦,终于挣得无上的荣誉,一家中两兄弟被封爵。不说他自己,他手下出来的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辈出。正是靠着他的引荐与帮助,天下总督十之七出自湖南。他儿子曾纪泽是清代有名的外交家,孙辈有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伦这样的学者。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从来多少衙内,多少纨绔,而曾家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这难道是没有原因的吗?这难道是一句刽子手、一个伪道学家的称谓可以解释得了的吗?
  对于曾国藩,如果我们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这是一种反向的局限,从来我们都是站在今人的角度来批判古人的局限性,但如果我们能抛弃今人的局限去体会古人,我们当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所得),放弃自身观念的偏见,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一下曾国藩,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他还原为人,则我们终将领悟,在曾国藩身上,不论是谁,可学者良多;不论从哪方面,为官、为学、为人,可学者良多。
  可学者一:平易近人,毫无官架
  当时曾国藩的身份,是礼部右侍郎,兼署吏部左侍郎。当曾国藩因奔丧到达岳阳楼时,看见一个年轻的汉子奋力将一个在大风浪中的排拉到岸边,救了一户放排人家。曾国藩当时就叫下人把那位壮士请来,这个人就是后来湘军水师的统领人物之一的杨载福,也就是后来的陕甘总督杨岳斌。
  可学者二:让人叹为观止的自我修养
  曾国藩被称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是与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我修养分不开的。他不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子女、兄弟也是同样要求严格。正是他的这种自我修养的榜样作用,使得曾家的后代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曾纪泽,曾任驻英国、德国的大使,并且在新疆问题上与俄罗斯谈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国藩曾将自己的书房称做“求缺斋”,取万事不可圆满之意。他又总结了“八本”教诫子弟: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对比着他的“八本”,我们又有多少人有胆量说自己不会汗颜呢?!
  可学者三:密切关注其他人的感受
  作为一个朋友,而不是作为一个长官,曾国藩非常关注别人的感受,这从他与“彭郎抱得小姑回”的彭玉麟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自己的认真观察下,竟然破译了彭玉麟的心中秘密。

  /* 58 */


  《人道》 第四部分
  后记:那两个改变我的人(3)



  在他的两江总督府,人才济济,以至于当时的学子认为,进两江总督府比当翰林还要光彩和有名誉。因为在两江总督府,曾国藩会随时地指点,会进行交流,会给人成长的空间,而不会怕别人超过自己。
  可学者四:为大局着想,放弃小我
  能够放弃很多意气之争,为公事共同努力。在与左宗棠的长期争论后,左宗棠的评价是“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而他对左宗棠是真君子的评价,也反映了他的宽广胸襟。
  在劝他当皇帝的事情上,有人说他是为了一家牺牲一国,其实,他是为了一国牺牲一人。换了任何一个野心家,那样的机会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不说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想尽办法创造这样的机会。后世的袁世凯,就是这样一个殷鉴不远的活生生的例子啊。
  胡雪岩和曾国藩,都是出身草根,都是从白手起家,但都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达到了普通人能达到的最高顶峰,他们难道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呢?
  当我摒弃掉所有别人的聒噪,回到胡雪岩和曾国藩的本身,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去感受他们的思想,去景仰他们的成就,将他们还原为人,再将自己摆上去,我觉得万分惭愧,我与他们的差距太远了。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开始读高阳的《胡雪岩》,读唐浩明的《曾国藩》,读曾国藩的家书,读了一些有关他们的东西后,很多细节都像是风一般被忘却,有两个字却渐渐地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那就是“人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有一个局限,不管男女,无论老少,不论贤与不孝,都是同样的,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小时只有60分钟。在这个限制下,无论你是才大如海、才高八斗、才气纵横,你光靠个人是成不了多大事的,要想成事,你必须突破自身的局限;要想突破局限,你必须得人,能够联合起很多的人,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帮助你,而这反过来要求你自己能够成人,懂得人道。成事先成人!
  胡雪岩的成功,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那是因为“商道”;曾国藩的成功,用一个隐秘流行的词,那是因为“官道”。但最根本的,促使他们成功的是“人道”。所谓的“商道”和“官道”,不过是“人道”在不同领域的表现而已。
  曾国藩说:“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生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此明则彼暗,此长则彼短,关键是要将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不要苛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有才能,不要追求无友不如己者。要在世俗的社会里生存、生活,活得精彩,就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同时还要不迷失自己,这就是人道的力量。
  如果说原来的我鼻孔朝天的话,当我看完胡雪岩和曾国藩的事例,我已经是低头向地了。要成人,我时常自问,我成人了吗?
  对这两个改变我的人,谨以此书作为纪念。

━━━━━━━━━━━━━━━━━━━━━━━━━━━━━━━━━

 … 手机访问 m。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十里丹青】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