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传奇之北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传奇之北战神-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但是起码自己尽力了。 想到自己太人微言轻达不到效果,林俊雄也只能无奈地苦笑,这也许就是穿越者的苦恼,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说出去也没有人信。日本全面侵华猜想具体如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策划并发动了东北事变并很快占领了整个东北,紧接着日军又不断制造事端,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乃至于整个中国。与其武装入侵相配合,日本当局还竭力破坏和扰乱中国的财政结构,为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准备。

    本人对日本政府对于中国财政进行破坏的种种事实作一简述,希望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提前做好防备,避免“九。一八”惨剧再次发生。简述的内容包括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阻挠西方对中国的财政与经济援助;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大量的事实不得不让人猜想到,尽管日本政府与军方在对华侵略的具体方式上略有不同,其中既包括日本政府的暗中活动,更明显的则是军方的公然挑衅,但其战略步骤却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而最终目的更是一致,那就是独霸中国,并进而统治亚洲。

    一、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三省共设有大连、安东、营口、滨江、延吉、瑷珲6个海关以及大东沟、满洲里、绥芬河、三姓、拉哈苏苏和旅顺6个分关。虽然其中多数开关时间甚晚,但东北三省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向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口岸。尤其是关税收入在全国海关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均占全国海关收入的15%左右,特别是大连一关之收入更占东北关税收入的一半,此即可知东北海关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东北海关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便将强占东北海关视为当务之急。

    关于日本强占东北海关的计划有如下几点体现:

    1、日本以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向安东、营口、哈尔滨、龙井村等各海关监督官处派出日籍顾问;

    2、日本对于瑷珲海关,只是在等“满洲国”之权力能彻底执行时再行接收;

    3、日本准备在山海关设立海关,委托奉山铁路山海关站长进行准备,并派出日籍顾问;

    4、日本于“满洲国”成立的同时废除全部监督官,任命日籍税关长及其他干部官吏,并要求大连海关必须归属于“满洲国”;

    5、所有派出之日籍顾问均由关东厅及满铁推荐候选人,接收时均作为临时税关长在进行工作。

    二、财政收入急剧下降

    关税收入向占中国财政收入之大宗,然而东北的沦陷特别是东北海关被日伪强占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数额急剧下降,致使中国不但损失了巨大的关税收入,也影响了国际收支的平衡,使得原本已十分突出的贸易入超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三、阻挠西方对华援助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野心日益明显,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随即进犯热河。华北危机的日趋严重使得国民政府上层中亲英美派萌生了联合欧美、抵制日本的策略,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宋子文先生1933年的欧美之行。

    1933年4月,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先生出访欧美,表面上看是代表中国政府应邀出席于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实际上则是国民政府寻求西方援助的一个重要尝试。

    宋子文先生出访欧美的第一个成果就是与美国财政复兴公司签订了价值高达5000万美金的棉麦借款,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向国外举借数额最大的一笔外债,自然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注意,其中特别是日本的反应最为激烈。由于日本政府的直接干预,日本在华纺织厂拒绝购买美棉,造成进口美棉严重滞销,大量积压,以致于国民政府不得不向美国要求将5000万美元的债额减少到2000万美元,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宋子文先生出访欧美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希望取得国际联盟的财政与技术援助,同时亦望加强与欧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此宋子文先生周游各国,频频游说,并正式提出组织一个“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这是一个类似于原有的国际银行团的国际合作机构,其真正目的则是“为了排除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援助和贷款日本政府十分关注宋子文先生在国外的活动,特别是获悉宋子文先生企图联络欧美财团组织合作机构之后,日本政府便开始公开进行阻止和干扰。

    一方面,日本政府委派野田大辅在国际银行团内向英、美金融界不断游说,干扰委员会的成立;同时日本驻美参赞武富敏彦也正式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日本反对成立咨询委员会的理由。在日本方面看来,成立这个所谓国际机构是“令人不愉快、不成熟、并且注定会遭到失败的,而没有日本参加,任何这类方案都不会取得成功”。在日本当局的威胁与游说之下,原本对于成立咨询委员会抱有兴趣的英、美政府及其金融界很快便打消了念头,这是因为英、美政府都不愿得罪日本而影响本国利益,更害怕因支持中国而卷入日趋紧张的远东国际关系之中。由于英国和美国的不予合作,宋子文先生“联合欧美、抵制日本”的计划很快便胎死腹中了。

    四、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

    “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在武装入侵不断升级的同时,日本当局还对中国经济进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策划和操纵华北走私,扰乱中国市场,这也是其全面侵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日韩浪人在华北等地走私早已有之,不过规模及数量都不算大,因而尚未引起世人注意。《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对华北的走私规模不断加剧,其中最主要的是私运白银出口。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购银政策,致使世界市场的白银价格大幅上升,走私白银出口既能获取暴利,又能干扰和破坏中国的财政,因此日本当局公开鼓励走私银元,并且在长城及沿海各口岸设立许多机构,用纸币高价收购白银,造成大量白银外流。

    四、日本陆军扩军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陆军共有四个预备师团,到1934年初,日本陆军已扩大到十二个师团,而且扩军计划还在每年不断增加。

    从上述大量的事实中,可以看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骤,这就是在政治上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逼迫他们放弃寻求西方的援助;在军事上频频制造事端,在华北策动分裂活动,加紧蚕食和并吞华北主权。而在经济上一方面打着“中日经济提携”的幌子,大肆进行社会经济调查,以创办公司、投资经营等手段,扩张其经济实力;而更重要的方面则表现在破坏中国的财政,扰乱中国的国民经济,为其发动侵华战争进行军事上和物质上的各种准备。实际上这正是日本政府侵华政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既包括日本外交当局的暗中活动,更明显的则是军方的公然挑衅,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一旦日本当局认为已做好侵略战争的全部准备后,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林俊雄看着自己这份日本全面侵华猜想,不知道老蒋拿到时会不会看,看了后会有什么感想,会不会破口大骂自己。

    尚天恩看了这份日本全面侵华猜想,他相信大哥的猜想是正确的,只是奇怪大哥这脑子怎么装了那么多东西,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一直在旁边摇头。

    林俊雄想起再过几天尚天恩或许就要和自己分开,去不同的部队报到,一阵唠叨叮嘱后,尚天恩笑着说:“大哥,你怎么这么唠叨了啊,不要担心我心智不坚,我只向你保证,小五会加油历练自己,争取早日达到你预想的高度。”

    林俊雄也笑着说道:“大哥在中国革命成功的路上,也一直在成长历练的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兄弟俩手紧紧握在一起,路在脚下,明天还远吗?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八十四章 日本全面侵华猜想(2)

    法尔肯。豪森将军只带了一个随从来到和林俊雄见面的西餐厅,林俊雄上前亲切地拥抱着这个老朋友,这个在后世评价为中德合作几任顾问中付出贡献最多的一位德国将领。法尔肯也笑着拥抱着这个自己推荐到德国,并提出一个闪电战理论让德国总参谋部震惊的优秀年轻人。

    尚天恩和法尔肯的陪同去了另外一桌,留给林俊雄和法尔肯一个单独聊天的空间。

    “林,你在德国提出的闪电战理论,我也看了,很棒的一个战术,德国总参谋部很震惊这样一个战术理论是一个中**官提出的,只是很遗憾那群家伙肯定不会听的,也很遗憾你不愿意为伟大的德国效力”,法尔肯有些失落的说着。

    “我的老朋友,中国是我的祖国,就像你深爱着你的祖国一样,我也深爱着我的祖国,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朋友,不是吗?”

    “很好,希望你在军队里取得好的成绩,作为我看好和推荐的人,我会为你的表现骄傲的。本来我是想将你要过来加入到我的军队计划中,只是薛将军,你那个大哥非要你去,还说如果我将你要去,他就和我翻脸。”

    “哦,在哪里都一样,只是我薛大哥现在身在何处啊?”

    “薛今年一月份被任命为北路军之第六路军总指挥,负责赣南‘剿共’任务,前几天听说刚刚占领了韶源。”

    林俊雄端起酒杯向法尔肯说道:“那让我们庆祝我的薛大哥,你的老朋友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干杯。”

    林俊雄抿着酒,心里却难受着,薛岳是施展抱负了,只是这。。。。这在红军那里施展抱负,这让他难以接受。

    想到薛岳和蒋介石的矛盾,林俊雄也是有些郁闷。1926年3月,蒋介石、李宗仁等在上海密谋“清党”。第一师师长薛岳和第二师师长严重被视为“具有左倾迹象”,其部也被视为“不可靠”。4月2日,第一、第二师的政治部被蒋介石下令解散。这时,武汉革命政府总政治部秘书长李一氓(**员)携邓演达给同乡好友薛岳的亲笔信,率总政治部先遣队赴上海开展工作。薛岳与李会见时,对蒋介石不信任自己深为不满,劝李说情况不好,要谨慎。没多久,他知第一师将要调离上海的梢息,便赶到上海的**中央委员会,建议把蒋介石作为反革命抓起来,但是**不同意,而建议薛岳装病以拖延撤离时间。

    这是薛岳上次见面的时候告诉林俊雄的,听得出来,他对**没有赞同他的意见还在不满着。只是不知道他现在被蒋介石重用,是否对蒋介石真的一心一意了,是否还放不下当年的怨气,对红军下着狠手。

    两人又闲聊一阵,林俊雄才将自己的日本全面侵华猜想拿出来,恳请法尔肯托人交到蒋委员长那里,法尔肯很惊讶,仔细地看了林俊雄的猜想,然后叹息着说道:“林,你的猜想有道理。目前威胁中国最严重而最迫切者,当数日本。日本对中国之情,知之极细。其利害适与中国相反,故心用尽各种方法破坏中国内部之团结与图强,至少设法迟延其实现,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像你说的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只是你也知道你们的蒋委员长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表现,不抵抗而即承认敌方要求,沉默接受。我想你这个送上去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搞不好还会被大骂一顿。”

    “法尔肯将军,我只是谈谈我的担心,希望政府早点着手准备,尽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如果让你为难就算了。”

    “不。。。。我的朋友,如果你非要坚持,那我就帮你想办法送上去。”

    法尔肯似乎想到了不久后要爆发的战争,叹道:“鄙意民气即是千百万抵抗,故不容轻视。苟领袖无此种意志,则人民亦不肯出而抵抗。抵抗意志必须有实力之兵力,方有固定之基础,目前中国陆军,故不能担任新式战争,但示若不可用持久抗敌,迫使其增加兵力,一切重要莫过于成立虽小而极端样式之国防军。”

    林俊雄明白,法尔肯是在担忧着,一是战争爆发蒋介石作为领袖不抵抗,那么中国人民也就不会群起反抗;二是中国目前的军队不足以抵抗,不能担任这飞机、装甲配备的新式战争,而且如果战争爆发,不打持久战,迫使让日本增加兵力,那么这支国民党军队就会一溃千里。

    法尔肯沉思着,他也不愿意中国陷入战争中,不愿意德国几任顾问团对中**队的训练被轻易摧毁。

    林俊雄深呼吸一口气,说道:“法尔肯,其实我还想写一旦战争爆发,那么华北将直接受到威胁,如果军队不战斗而放弃河北,那么陇海路及其重大城市就会成为最前线;对于黄河防线,只要日军从山东进军,很容易就会被全部控制。。。。”

    法尔肯欣喜着说道:“我的看法和你相同,除了你说的,我认为长江会是重中之重,如果控制长江到武汉沿线,那么中国内地就会被一分为二,也将丧失最重要的防御根据。”

    “对于可能开始的战争,我会建议你们的委员长,将集中在南部和南京的主力应最快抽调可以节省之兵力,分驻各区,使能应作战之用。凡作战所用部队,宜集中于徐州…郑州…南昌…南京区间。北方则掩护陇海路及沿路有关生存之设备,故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是以沧县、保定之线宜绝对防御。东部有两事极关重要一个封锁长江,一为警卫首都,两者有密切之联带关系。次之为武汉、南昌,可做支撑点,宜用力固守,以维持通广州之联络。”

    林俊雄不断点头,补充道:“四川将会是最后的防地。”

    法尔肯笑着举起杯说道:“很好,很高兴中国的军官中还有一个能和我有一样看法的人,但是虽然我们能预知到日本人的野心和举动,但是你们的国民政府肯定听不见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