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行合一王阳明-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搅寺鸫壳嗟木辰纭V戾峰┤沸耪獾愫螅袂迤⑿朔芪薇摺5钊辗继嵝阉懈叩佬械娜瞬恢刮乙桓觯蛞挥腥丝吹侥喜戏接刑熳悠刹惶谩V戾峰┞砩暇牌鹄矗担骸罢饪扇绾问呛茫俊崩钊辗妓担骸翱梢园哑谘谄鹄础!奔柑旌螅戾峰┚桶蠢钊辗继岢龅姆椒ǎ夹私ā把舸菏樵骸崩凑谘谔熳悠�
  朱宸濠并非总玩这种肉麻的游戏,而是真的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实践。用王阳明心学来解释朱宸濠的行为就是,人人心中都有个“天子”,但如果你不去事上练,那就和禅宗的枯禅没有区别,而朱宸濠的“事上练”相当卖力。
  他把人际交往扩大化和精深化,不但结交朝中权贵要人,还结交山贼草寇和江洋大盗。他干涉司法,从监狱里捞人。被捞出来的人为了报答他,就替他卖命,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得到的利润统统交给朱宸濠,朱宸濠再重新分配。他在南昌城郊区建立武器制造厂,昼夜不息地打造兵器,声音能传出几公里。
  刘瑾的覆灭对朱宸濠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很快他又攀上了代替刘瑾被朱厚照宠爱的太监钱宁。钱宁能赢得朱厚照的欢心靠的不仅仅是谄媚,他是个有本事的人,据说能双手同时开弓,百发百中。钱宁也有俗人的弱点就是爱钱。朱宸濠就对其挥金如土,钱宁寂寞,朱宸濠就把一个叫臧贤的男艺人推荐给钱宁。钱宁又把臧贤推荐给朱厚照,臧贤的机灵乖巧很快就征服了朱厚照的心,臧贤很卖力地在朱厚照面前赞扬朱宸濠这位圣人级人物,朱宸濠此时感觉更如鱼得水。
  朱宸濠对朱厚照的关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臧贤在家中建有专门的墙壁,里面可以藏人。他时常邀请朱厚照到家中做客,朱宸濠就把间谍藏到墙壁中,朱厚照在臧贤家说的所有话都被一一记录,然后命人乘快马飞奔南昌交给朱宸濠。
  朱厚照对臧贤过于夸张地渲染朱宸濠的行为也有过怀疑。某次,他在臧贤家看到一别致的酒杯,臧贤说是朱宸濠送给他的。朱厚照质问:“他有好东西怎么不给我,为何要给你?”臧贤冒了身冷汗。另有一次,朱宸濠示意他在中央政府的朋友们赞颂他“仁孝”,臧贤把奏疏呈给朱厚照看时,朱厚照疑惑道:“官员仁孝,可以升官。他一个王爷仁孝,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想做皇帝?”
  臧贤这回不仅是冒冷汗,而是毛骨悚然了。
  当朱宸濠发现自己太急功近利时,为时已晚。江西某匿名官员指控他扩充卫队违背律法。朱厚照下令,取消宁王府卫队。朱宸濠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老天爷大概非要看一场好戏。1513年,那个对王阳明没有好感的陆完当上了兵部尚书。王府卫队理论上归兵部管,所以陆完只要开口,就大事可成。朱宸濠马上命人推了一车珠宝来到京城,通过他强大的人脉和陆完接上头。陆完见到发光的财宝后已被震得神志不清,连声答应要为朱宸濠排忧解难。陆完很快就完成了朱宸濠交给他的任务,宁王卫队再次起死回生。
  朱宸濠卫队复活后,他暗暗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决心不再招摇,而是悄悄地发展自己。他很快从历史中得到启示:自己要成大事还缺少一个关键因素,这就是谋士。
  凡是想做成大事的人,身边都有谋士。刘备有诸葛亮、苻坚有王猛、朱元璋有刘伯温,就是西夏李元昊在决心和北宋帝国翻脸时,还找了两个落第秀才当谋士,朱宸濠于是加紧寻找谋士。
  他找到的第一个谋士是江西的一个举人刘养正。刘举人属于神童级别,本来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的,但被卡在了会试上,屡试不中,恼羞成怒之下他发誓不再去考,安心在家乡养生。他制作了别具一格的道冠道服,经常出门晃悠,惹人注目。江西有地方官曾邀请他当自己的幕僚,刘养正严厉拒绝,他说自己已是世外之人,凡尘琐事已不是他人生的题目。
  刘养正的特立独行获得了广泛关注,江西各地官员以被他允许见面为至高无上的荣耀。朱宸濠认为此人就是传说中的顶级谋士,三番五次派人带着厚礼去请他出山。朱宸濠请的次数越多,刘养正的谱摆得就越大。朱宸濠想起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往事,亲自登门拜访。一来二去,刘养正被朱宸濠的礼贤下士感动,来到宁王府和朱宸濠共谋大计。
  朱宸濠的另一位谋士叫李士实,来历非凡。李士实原是皇帝秘书(翰林官),由于每天都在国家图书馆看书,所以逐渐懂得谋略之术,退休回江西后,朱宸濠迫不及待地邀请他再度走上工作岗位。李士实听了朱宸濠一番豪言壮志后,拍着桌子叫道:“老夫半截已入土,懊恼终生抱负不能实现,如今是苍天有眼,把你送到我面前。姜子牙、诸葛亮只配给我提鞋,他们一生所用谋略我一清二楚,你找我,没有错。”
  这位千古难遇的大贤给朱宸濠贡献的第一个奇计就是:让朱宸濠的儿子认朱厚照做干爹。
  朱厚照三十多岁始终没有儿子,李士实的着眼点正在此。他说,这个计划可谓是最出彩的和平演变。如果您的儿子成了朱厚照的儿子,将来朱厚照一死,您就成了皇上的亲爹。
  朱宸濠不想做太上皇,因为那是个花瓶。李士实神秘地说,我这奇计分两段,第二段我现在不能说。
  依常理猜测,李士实这个奇思妙想的后半段大概是,一旦朱宸濠的儿子成了皇帝,朱宸濠就把儿子搞定,自己来当皇帝。解决亲生儿子远比解决朱厚照要容易得多。
  朱宸濠或许猜到了这个奇计的后半段,所以大喜过望,马上动员在京城的朋友们向朱厚照推荐自己的儿子。
  朱厚照莫名其妙。他说:“我不过才三十多岁,而且身体健康良好,你们怎么就敢保证我不能生出儿子来。”不过,他又说,“宁王这份为了江山社稷的苦心真让我感动。你们要叮嘱江西的那群官员,好好照顾宁王。”
  朱宸濠得到朱厚照关心的问候后,马上又主动起来。先是要求中央政府给予他管理和调动当地监军和他所在地区卫所部队军官的权力的印信。理由是,江西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太多,他希望为国出力。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允许的请求,但奇迹发生了:朱厚照同意了。
  朱宸濠蹬鼻子上脸,又提出一个为家族分忧的请求:管理江西境内的皇族。这又是一个不可能被允许的请求,不谈法理,只从人情上而言,他就没有资格管理其他皇族。但奇迹再次发生了:朱厚照又同意了。
  朱宸濠对朱厚照的昏庸印象越发深刻,他本人也越来越肆无忌惮。他坐在装修豪华的宁王府的山寨龙椅上自称“朕”,把他的卫队称为皇帝卫队,把他的命令说成是皇帝的敕令。他没有局限在自娱自乐中,而是继续去“事上练”:当王阳明在赣州和池仲容吃饭聊天时,他命令南昌各地官员以后要穿戴正式朝服随侍他。
  当王阳明扫清南赣匪徒,并加紧后期重建工作时,朱宸濠的辛苦努力得到了他自认为的回报,他认为自己已控制了局面,并且信心百倍地确定了革命的具体时间。
  针锋相对
  在朱宸濠的革命准备阶段,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北京,而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那群江西省的政府官员。王阳明只是其中之一,像王阳明这样的官员在江西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胡世宁,另一个是孙燧。
  胡世宁是个善于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行政官僚,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文武兼备。他到江西南昌当军事督察副督察长(兵备副使)时,朱宸濠正在为“革命”埋头苦干。胡世宁立即搜集朱宸濠和山贼土匪勾结的铁证,呈送中央,要求中央派调查组前来调查。
  朱宸濠得到消息后,慌忙去拜访胡世宁。他不能像对付别的惹事官员一样对付胡世宁。因为胡世宁是兵备副使,不仅有监察当地军队的权力,还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尤为重要的是,胡世宁忠正的声名远播。胡世宁对朱宸濠的到访很冷漠,还把话说得很不好听。他说:“律法规定,亲王不得结交地方官员,宁王爷这是想干什么?我胡世宁天生就不喜欢交朋友,请宁王自重。”
  朱宸濠发现胡世宁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又臭又硬,所以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不过他警告胡世宁,在南昌做官,要小心。胡世宁最不怕的就是威胁,1514年,胡世宁在多次向中央政府指控朱宸濠谋反未果后,再上最后一道奏章。他沉痛地指出:“人人都认为江西现在最大的灾难是匪患,但是几个毛贼能成何大事?我确信,不久之后,江西将有大难,那就是宁王府。无论如何都要派人来调查宁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兵部尚书陆完回复胡世宁:不要杞人忧天;之后,他又写信给朱宸濠:胡世宁诬告你多次,你二人有何深仇大恨?
  朱宸濠大怒,他决心除掉胡世宁。他那张越织越密的关系网发挥了能量:胡世宁被调到福建。朱宸濠认为这不足以泄愤,连上三道奏疏指控胡世宁妖言惑众,诬陷皇族。胡世宁霉运当头,去福建上任时转道回浙江老家看望家人。朱宸濠抓住机会指控胡世宁畏罪潜逃,并且命他在浙江的朋友巡抚潘鹏把胡世宁缉拿到南昌来。胡世宁发现问题严重起来,一旦回江西必是老命不保,于是慌忙逃往北京,主动走进锦衣卫大牢。就是在狱中等待死亡时,胡世宁依然三次上书认定朱宸濠必反。朱宸濠动用他在京城的关系网想把胡世宁置于死地,但胡世宁的忠直之名拯救了他。朱厚照出人意料地认为胡世宁罪不至死,将其发配东北。朱宸濠革命失败后,胡世宁才被撤销罪名,回到京城,因多次直言朱宸濠必反的先见之明而为朝野所推重。
  孙燧和王阳明是同乡,也是要好的朋友。他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江西和王阳明巡抚南赣的时间大致相同,但两人的遭遇却有天壤之别。孙燧机敏、正直,做事有计划,不畏强暴。去巡抚江西之前,他对朱宸濠作了详细的了解,最后确信朱宸濠造反只是时间问题,又确定了当时疑雾重重的两件事:他的两位前任王哲和董杰之死的幕后黑手正是朱宸濠。这二人在巡抚江西时都拒绝和朱宸濠合作,下场凄惨。孙燧对他的家人说:“此去凶多吉少,你们不必跟随,我只带两个仆人去就是了。你们不在,我没有后顾之忧,还可以用这条命和宁王斗上几个回合。”
  孙燧一到南昌,毫不迟疑,立即将进贤、南康、瑞州的城防精细化。这是针对活跃在三处土匪的一记重拳。有情报指出,这些土匪和朱宸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就是朱宸濠的属下。同时,他又强烈建议中央政府对九江兵备大力加强。按他的想法,朱宸濠一旦造反,必先攻九江,九江的城防如果完美,将成为朱宸濠出门的第一块绊脚石。
  朱宸濠对孙燧如此勤于军政之事大感意外,他请孙燧吃饭。他要孙燧了解,江西有他宁王在,太平无事,你不必锦上添花。孙燧向朱宸濠陈说大义。朱宸濠对孙燧所谓的大义很冷淡,他有自己的大义,那就是“灭亲”。
  孙燧见朱宸濠已是油盐不进的顽固分子,也就不费唇舌。他开始接二连三地把朱宸濠必反的奏折送向中央。此时的江西南昌到处都是朱宸濠的人,所以孙燧的奏折永远都出不了江西。但孙燧这种持续不断打小报告的行为惹恼了朱宸濠,他决心铲除孙燧。不过他是个有身份的人,所以先礼后兵。他给孙燧送去四样江西土特产:枣、梨、姜、芥,暗示孙燧“早离疆界”。孙燧的反应极为激烈,他探听到活跃在鄱阳湖附近的盗贼凌十一、吴十三、闵廿四和朱宸濠有密切往来,于是在大雨夜突袭其老巢。三人狼狈地逃到朱宸濠祖墓后突然消失。孙燧要进朱宸濠祖墓搜索,虽未如愿,但却给了朱宸濠一记闷棍。
  孙燧更确信朱宸濠必反,他在给朝廷的文件中还取笑朱宸濠“不愿做王爷,甘去做盗贼,大概是做王爷的趣味不如盗贼佳”。
  朱宸濠怒火攻心,当他正要对孙燧下手时,王阳明来到江西剿匪,他的注意力很快被这位心学大师吸引了。当王阳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解决了詹师富、以一封信的力量让龙川大亨卢珂痛改前非后,朱宸濠惊骇万分。他对两个谋士刘养正和李士实说:“王阳明果然非同凡响,希望他来江西只是剿匪。”
  李士实一笑,说:“他那两下子也就能对付几个山贼而已。我听说,这人全靠忽悠成事,从不讲真话。”刘养正不同意李士实的见解。他说:“这人不可小觑,即使他来江西只是剿匪,难道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做大事而不干涉?”
  李士实的意见是,他要阻挡历史的车轮,我们就轧死他。对付他,只需要一支机动部队。
  朱宸濠批评李士实:“你呀,越老越糊涂。咱们不能无故给自己树敌,在革命之前最好把障碍全部清除。我觉得可以试着拉拢他,看他出什么价。天下没有谈不拢的买卖,只有谈不拢的价格。”
  刘养正闷闷地来了一句:“孙燧就是谈不拢的买卖。”
  朱宸濠冷笑:“谁说谈不拢,不过这个买卖的价格是一条命而已。”
  这当然也是买卖,不过是砸锅的买卖。
  当王阳明在赣州准备对付池仲容时,朱宸濠派刘养正和李士实去探王阳明的虚实。双方一见面,嘘寒问暖谈些家常,气氛融洽。刘养正向王阳明请教心学,王阳明认真地阐述他的心学思想,李士实极不耐烦地听了半天,突然插嘴,我们还是谈正事吧。这意思是,王阳明的心学不是正儿八经的事。
  他不等王阳明开口,就侃侃而谈。在他激情四射的叙述里,王阳明了解到,如今整个江西,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宁王爷尊师重道,集商汤、周文的气质于一身,是正在成为圣人的人。而王阳明也鼓吹恢复圣学,所以他宁王爷特地派他最亲密的人来拜访王阳明,表达他对王阳明的欣赏之意。同时,如果王阳明不介意(你也没有资格介意),宁王就亲自来向王阳明讨教。
  王阳明装出诚惶诚恐的模样,说:“我的学生虽然都是官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