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阳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郝大龙正在春风得意之时,因为上层领导变动,而遭到了小人算计。被新上任的领导发配出局。与此同时,妻子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一夜情也提出与自己离婚。处于内外交困的绝境里,郝大龙求助于穿越公司,离开现世,经过两番神奇的穿越之旅,练就了不败之身,重生回到现世,从县委组织部长干起,历经开发区长、市委组织部长台阶的锻炼,发展经济,启用人才,惩治腐败分子,最后终于升至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高位,成为一省吏官之首。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1大吏真言
作家冲破层层阻拦,道道关卡,终于见到了心中这位高山仰止一般的神奇人物,省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郝大龙。
“郝部长你好,见你一面好难啊!”作家走进部长的办公室,像是拨开乌云见到了晴天一般。
“呵呵,我本人不喜欢记者。”部长直率的告诉他。
“部长,我不是记者,我是作家。”作家迅速地递上自己的名片。
“作家,我更讨厌了!”部长立刻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
“因为,是你们,把当下官场描述得一团漆黑。嘻嘻,在你们的笔下,官场哪儿都是黑幕重重……简直是极尽污蔑之能事。”部长严肃的说道。
“部长,尽管你这么说,可是,我历尽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找到了你。你总要允许我提个问题吧?”
“好,就给你个面子。”
作家听到部长应允,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幸运相,立刻问道:“请问,在当下的官场,一个平民百姓,如何才能步步高升呢?”
“呵呵,”部长坦然自若地笑了笑,看来,这个问题对他来说简直不是什么问题,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首先,你要去参加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文化考试;然后,再去过那个充满诡异色彩的面试鬼门关。”
“呃,部长说的就是‘公考’吧?如果说我公考成功了,是不是就可以迈入仕途成功的大门了呢?”
“非也!”部长眯缝起眼睛,第一次俏皮地说了一句文言,“公考成功,只是进了楼梯口,若想步上楼梯的台阶,更上一层。还需要艰苦的磨练过程……”
“艰苦的磨练?譬如说……”
“譬如说,去一个贫困地区,让那儿的老百姓脱贫致富;去一家亏损多年,面临破产的企业,让那家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部长说的都是难于登天的事情,然而在他的口气里,这些事都像是司空见惯的。
“哦,脱贫致富,扭亏为盈?”作家听了,禁不住笑了笑,说道:“我要是有那能耐,就不用千辛万苦地进这官场里了!”
“是啊,如果你有这种思想,我劝你千万不要进入到官场里来。”部长倒是赞同作家的意见。
“为什么?”作家想要听个答案。
“记住,官场的魅力,就在于用个人的能力办众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只是把追求个人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他是不适合官场生存的。”
“哦,部长说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天下为公的境界吧!为官之人,理应如此!人若是具有了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能力,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大有希望了吧?”
“未必?”部长竟然会轻轻摇了头。
“为什么是未必?贵党不是一直提倡德才兼备的用人方针么?”
“德才兼备有一个前提,必须遇到公正的领导,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若是遇到贪腐分子……事情可就难说了。”
“既然如此,我不得不请教部长,如果德才兼备的人遇到了贪腐分子,又当如何?”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条路可走……”
“哪条路?”
“穿越时代……到兵戎相见的战场上参加血与火的征战,或者是去即将改朝换代的宫廷里体验惊心动魄的阴谋诡计。然后,再重生为刀枪不入的完人,方可成大事!”部长认真的说完了这些话,神色严肃,一点儿也不像是开玩笑,装幽默。
“部长,这……”作家尽管自恃是有学问之人,但是,对于部长的这番理论,仍然是听不懂,禁不住肃然起敬,虚心求教道:“这穿越重生……也太鬼谲了吧!这些事儿,平常人哪儿能够做得到?”作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不就是个升官吗?何以如此之难?难于上青天呢?”
“因为,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呵呵!”部长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回答了作家。
“啊?”作家禁不住大吃一惊,旋即,又十分庆幸,因为,他又找到了官场小说的一个崭新的故事题材。
2我本平民
其实,当初进入到仕途,部长并没有经历当下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程序。部长出生于五十年代,可谓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那一代人。当他成年之后,遇上了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那时,官场没有腐败现象。不管你是官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某种特殊才能,就可以直接去某个岗位上做官。
可惜,这么清明的政治时代,并没郝大龙带来好运。他从农村入伍后,在部队整整服役了八年,也没有升个一官半职。最后,他是背了背包,以一个大头兵的身份来到锁阳这座城市谋生的。
郝大龙没有当上干部,并非他是个平庸之辈。他是初中毕业生,加上文革,一共读了十年书。在农村入伍的战士里算是个小知识分子了。所以,刚刚结束新兵连的训练生活,他就被分配到团司令部警卫排工作。不久又以写作的特长被抽调到团政治处任新闻报道员。
司令部是接触首长的地方,政治处是提拔干部的地方。在这两个部门工作,只要兢兢业业的工作,想不被提拔都难。然而,郝大龙遇上了一件极为倒霉的事:因为他拒绝了老家村支部书记女儿的求婚,得罪了书记。书记就在部队发出的政治外调信上做手脚,让郝大龙的家庭出身由贫农变成了中家。
其实,按照部队首长的想法,就算是郝大龙出身中农,也不影响他的提拔;问题是,郝大龙自己填写的政治表格与外调结果发生了矛盾,这就造成了家庭“政治出身不清的”后果,或者是“对组织不忠诚”有嫌疑。让他的提干问题就这么搁置下去……等到问题清楚了,提拔的机遇也失去了。
好在郝大龙与部队首长有着极好的关系。当了八年兵,再回农村修理地球着实有些冤枉。于是,首长就建议郝大龙到附近的城市锁阳谈个女朋友,只要是两个人办了结婚登记手续,部队就可以联系地方政府,以投奔爱人的理由将郝大龙安置到锁阳市工作。
郝大龙按照部队首长的意思做了。复员时他就来到了锁阳市轻工机械厂工作。没想到,自此之后,郝大龙这个在部队八年也未扶起来的真龙天子,来到地方便官运亨通了。
当然,郝大龙是复员战士,来到工厂并没有当干部的资格。他报到的部门是厂劳资科,劳资科按照他的意愿,将其分配到厂维修车间学习钳工技术。可是,刚刚办完了手续,厂党委组织部长就来劳资科将他喊住了。
原来,郝大龙在组织部办理党员组织转移手续时,组织部长查阅了他的档案,发现他曾经在部队政治处做过新闻报道员,是位笔杆子,就向厂党委于书记汇报了。说想将这个复员军人留在机关,就在组织部工作。于书记立刻就同意了。
但是,依然冒着傻气的郝大龙对组织部长的这一番好意并不领情。他受文革余毒的影响,总觉得当干部迟早是要挨批的。就坚决要求去生产第一线,做最艰苦的工作,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于是,他就成了一名维修钳工。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郝大龙虽然不是金子,却从此在党委于书记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个青年人很有特点,就有了启用之意。
当时的中国,刚刚粉碎了四人帮,各行各业都面临了百废待举的厂面。于书记是刚刚被落实了政策解放出来的老干部。重新上任之后,他感到工厂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派别严重。无论他做出决策,两派人马都是从自己小集团的利益考虑问题,毫不顾及他这个一把手的感受。为此,为了巩固自己的施政地位,他必须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贯彻落实他的施政意图。想来想去,他想到了郝大龙。郝大龙是从部队刚刚复员来的,无帮无派,洁身自立,是个极好的人选。
恰好,你是天从人愿,郝大龙的一篇新闻稿发表在了锁阳日报头版头条。这一下,郝大龙大笔杆子的美名就传开了。
仅凭郝大龙这一篇新闻稿,将其调到厂机关也是够条件的,但是,于书记总觉得年轻人光是舞文弄墨将来难成大事,他还想考察一下郝大龙的其他能力,于是,就召开党委会,让组织部长提出了将郝大龙调到厂机关,担任核查组组长的议题。
核查组是核查文革冤假错案的机构,也负责落实政策。原核查组的人开展工作做了不少事情,厂党委对他们的工作不能说不满意。但是,尽管他们很辛苦,有一件事却没有干明白。那就是,于书记文革中被抄家儿子被打死的事情始终没有核查清楚。为这,市里的核查组很不满意,多次打电话催促抓紧“破案”。于书记本人对这当然更不满意。但是,由于牵涉到自己的家庭,于书记不好多说什么,现在,正好想要考察郝大龙的能力,莫不如就将他推向前台,或许这年轻人会有卓越的表现,将这个乱头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也未可知。
3核查组长
既然是厂党委决定让自己去厂机关任核查组长,郝大龙不敢忸忸怩怩再装清高,拿着自己车间的调转手续,就来到厂组织部报到。
组织部赵部长看了郝大龙的调转书上写了“维修钳工”几个大字,气愤地撕碎了。然后叫来劳资处长,将职工调转表换成了“干部”的调转信。郝大龙看到自己的“工人阶级”身份瞬间即逝,变成了企业干部,心里正要欢呼,赵部长却冷冷地说道:“大龙啊,别高兴的太早。现在,你只是个企业的以工代干,还不是国家干部身份,若要变为国家干部,还要努力啊!”
多少年之后,郝大龙亲自掌握了全市的人事大权,终于知道了城市的工人除了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差别,还有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的差别,后来又出现了企业干部与国家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干部与公务员的差别。这种等级森严的人事制度,埋没了多少优秀人才啊!于是,在人事改革大潮中,他首先打破了过去的身份界限,让企业职工同样具备了评选职称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资格,受到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称赞。
赵部长将郝大龙领到于书记于副书记办公室,分别与两位领导见了面。果然,郝大龙的关系虽然落到了组织部,承担的任务却是核查文革中于书记被抄家和儿子致死案。接着,郝大龙来到组织部办公室旁边的核查组办公室,发现借调来的厂校副校长沈英已经坐在那儿看卷了。
郝大龙看到沈英,与车间女同事英娣小朱离别的失落感立刻得到了补充,就热情地与她打起了招呼。赵部长知道两个人都是熟悉的。就开门见山地交待了核查组的任务。
原来,经过前一段核查组的努力,工厂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和大案要案基本上查清了。剩下的于书记被抄家和儿子致死案,至今找不到打死于书记儿子的凶手,所以,不能算是结案。对这个案子,市里不满意,于书记也不满意。现在,于书记工厂当了一把手,还是不能破案,市里很着急,三天两头地来催促结果。为这,就决定换人,将原来的核查人员换人,让新人来核查这个案子。最后,赵部长语重心长地对郝大龙和沈英说:“你们二位,责任重大呀!查不出来,白书记不会罢休。郝大龙你就在这儿呆着,沈英你也别想回到学校去。嗯,任务就这,剩下的事情,你们二位商量吧!对了,根据厂党委会精神,郝大龙担任核查组长,沈英任副组长。你们两个,要好好的配合工作,争取早日让案子水落石出。”
“其实,这个案子,我看已经查得很清楚了。”赵部长一走,沈英就冲郝大龙发起了牢骚。原来,她已经详细阅读了原核查组的核查报告。手里拿的那份卷宗就是。
“既然清楚了,为什么厂里还盯住不放?市里还不同意结案?”
“因为,这个结论,于书记不满意。”沈英无所顾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他不满意,市里也就不能结案。”
“哦……”郝大龙长吁了一声,知道目前核查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受害者满意。受害者不满意,任何案子都是难以结案的。
看到郝大龙的样子,沈英将卷宗递过来,还指着最后结论的部分让他注意。
郝大龙大致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个案子确实查得很清楚了。前因后果,整个事件过程,都有证据附后。可惜,最后的结论是,“此次抄家属于文革专政时期部分专政人员受极左思潮鼓动下的过激行为。并非刑事案件。至于于书记儿子被打死,是一群专政人员殴打失手所至,因为是群体动手,已经难以查清凶手,建议严厉惩处参与抄家的人员。”
“看来,于书记不满意的就是这个‘过激行为,并非刑事案件’的说法吧?”郝大龙敲打着卷宗问沈英。
“当然了。如果是过激行为,并非刑事案件,也就没必要追查打死他儿子的凶手了。”沈英一针见血的说道,“人家都说是群体殴打失手,于书记为什么非要揪出凶手来呢?这个凶手,真的存在吗?”沈英瞪大了眼睛,盯着郝大龙问。
“就算是这个凶手存在,也很难查出来了。”郝大龙说出了她想说没说出的话。
“那,这不是为难我们俩吗?”沈英顿时笑容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