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紧拍摄《笑傲江湖》的张大胡子,之前是悲观派,现在却发了截然不同的微…博:“国产纪录片整体低迷,让很多人畏之如虎。我真没想到,有人迎难而上,把纪录片的水准。拔高到国际水准了。不管《舌尖》收视率怎么样,至少这是一部值得业内揣摩和学习的纪录片。每位纪录片导演都该好好研究,这部纪录片的条理与逻辑。一定会给你们启发。”
赞誉,满满的赞誉。
一如张谭每一次的作品问世,那铺天盖地的好评。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方式,相同的是结果。
这些大v和他们粉丝的评价,还只是《舌尖》风暴的外围,主战场位于张谭的微…博。从一开始的时候,微…博底下悲观评论甚嚣,结果一集纪录片结束,张谭的粉丝就疯掉了,各种赞誉轮番刷屏,仿佛不这样做,不足以表达自己的震撼。
从谷底到顶峰的惊喜。
哪怕是大半夜,也没能阻止他们的热情。
在微…博中的本周热门话题,#舌尖上的中国#迅速从第五位蹿升到了第一位,并且远远超过其它话题的参与人数和搜索次数。
做到这个蹿升速度,也就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舌尖》在豆瓣的评分,是10月1日开通的,当时只有一部预告片,大家都没有看过正片,所以就是铁杆粉丝和黑子在战斗,五星、一星占比相当大。两极分化,评分并不高,只有7。2分。
这一晚上过去,评分人数从原本的1562人,直接飙升到了4687人,评分也是一路扶摇,五星接着五星,最终在第二天,将评分硬生生拉回到了8。7分。
随着看过《舌尖》的人越来越多,评分肯定会越来越高,跨越9分只是时间问题。
……
第二天早晨起来,张谭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
他有三部手机,其中两部放在马薇薇那边,自己随身带着一部三星手机。只有比较熟悉的人,才能打到他随身的手机上。
张大胡子、刘安风、黄大亮等人,都打来电话,为他的纪录片点赞。
张谭笑着应付过去。
他现在期待的是韩志东的电话,因为韩志东会在收视率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他。尽管张谭很有信心《舌尖》会火,但是收视率始终是最直接的体现。叫好不叫座的片子,实在数不胜数。
没让张谭多等。
九点半的时候,韩志东打来的电话,值了一夜班的韩志东,似乎并未睡觉,声音十分亢奋:“谭导,收视率出来了!”
“多少?1点还是2点?”张谭忙问,《魅力纪录》栏目的收视率,一般是在2点左右徘徊,进口纪录片一般是2点多,国产纪录片就只有1点了。
韩志东没有玩什么“你猜”、“你猜我猜不猜”的梗,很直接的说出来:“哈哈,都不是!收视率达到了3。425%,这是今年《魅力纪录》第二次破3点,上一次还是四月份播《与巨兽同行》的时候!”(未完待续。)
ps: 最后一天了,求月票啊!
第323章 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这些年被煳南卫视逼宫,很多时间段,甚至已经维持不住第一的位置了。要追究其中的原因,无非是不够地方上星卫视那么娱乐化,又走不出自己身居中央的格调。
弄了太多政治任务,媚上是媚了,老百姓却不爱看了。
收视率日渐下滑。
其中纪录片节目的收视率,一向是央视垫底。央视其实很重视纪录片,毕竟纪录片才是最接近影像的本质,否则也不会每年投资拍摄大量的纪录片。奈何就是拍不出来好的纪录片,叫人郁闷。
哪怕是中央一套,在晚间播放的《魅力纪录》,也只能勉强维持在2点左右的收视率。
有些太空乏的国产纪录片,只有1点多的收视率,今年最好的时段,是四月播出的英国纪录片《与巨兽同行》,破了3点的收视率,这个收视率在晚间档还算尚可,起码让纪录片与影视、娱乐节目不至于拉开太大。
整个央视七套下面的纪录片部门,就靠着进口纪录片,找点存在感了。
谁曾料到,依靠张谭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竟然在如此大环境之下,硬生生把收视率做到了3。425%的年度新高。
“我们台里接到了不少观众打来的电话,对《舌尖》的评价相当高,这些观众都是纪录片的忠实爱好者,就算是进口纪录片,也经常挑刺。能获得他们的赞同,着实不容同意。《舌尖》已经登堂入室。”
韩志东的兴奋是理所当然。
不过越到检验成果的时刻,张谭越谨慎:“还是要看今天的收视率。昨天的收视率,更多是受到宣传的影响。”
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
《舌尖》投资成本很大。虽然宣传手段不多,但是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是张谭,仅这一项就够吸睛了。首播第一集的观众,很多人都是冲着“谭张”这个金字招牌而看,可以说起码有一半的收视率,是粉丝贡献。
除非是铁杆粉丝,否则粉丝的热情是有限度的,作品优秀粉丝肯定支持,作品不好了。粉转黑也是飞快。
《舌尖》首播集的收视率,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今后几天的收视率、观众粘连度,才是成功的衡量标准。
“以《舌尖》的质量,收视率肯定不成问题,如果这么优秀的纪录片,在口碑这样好的情况下,收视率还没办法保证,那么我这个主任也没必要再坐这位子。”韩志东大笑着说。
“好吧。其实我也就是谦虚一下。”张谭也笑了,过分谦虚就是骄傲,面对如今的大好势头,确实没必要谨小慎微。“怎么好意思把韩主任从位子上拉下马,我对《舌尖》的信心,比任何人都足。”
读档重生的世界。与他上辈子经历的世界,大环境差不多。《舌尖》又有足够的底蕴支撑,想不火都难。
……
在首播收视率宣告破3点之后。《舌尖》的大势就已经成了。
央视纪录片部门的员工自然是喜气洋洋,颇有农奴翻身把歌唱的兴致,尤其是混过《舌尖》摄制组的一批员工,感觉这腰杆一瞬间就直了。
执导了纪录片系列其中两集的苟玉才,因为性子比较沉闷,往常人缘并不好。
今天却是很多同事,都主动跟他打招呼。
“苟导,破3了。”
“是呀苟导,快到3。5的收视率,可吓坏了好些人。”
“好看、非常好看,拍得太好了,苟导是有大才华的人呀。”
苟玉才不好意思的摆摆手:“第一集是陈力执导的,我执导的是第五集《厨房的秘密》和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所有的文案和创意,还有节奏、风格,都是谭张总导演布置的,我只是照本宣科。”
同事们便打哈哈:“苟导谦虚了,第一集就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往后收视率肯定更好。”
“就是,苟导的本事,我们大伙都很清楚。”
“苟导,有空指导指导我呗,《舌尖》摄制组选人的时候,我没够经验过去,当时还不觉得,现在后悔死了。”
“玉才老弟,回头到我们摄制组转转,大家伙都想让你提提意见。”
苟玉才不善言辞的回答:“哦,好的,好的。”
他原本只是兢兢业业的老员工,参与过很多纪录片的创作,不管好的坏的,都是听总编导的吩咐做事,本身才华并不突出。而且性格缘故,十分低调不爱吵闹,加上经常外出取材,在电视台里的存在感很低。
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热情的待遇,还真不习惯。
穿过热情的走道,径直来到韩志东的办公室,在敲门的时候,苟玉才心里,热乎乎的,弥漫着久违的兴奋,仿佛刚参加工作那会一样。
这都是《舌尖》带来的改变。
苟玉才觉得,或许这部纪录片,就是自己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进来。”
韩志东的声音,将苟玉才从幻想拉回现实,现在是见领导的时间,不能分心:“主任,找我有事?”
“玉才啊,你来了。”韩志东十分热情的站起来,示意苟玉才坐下来说话,“最近你手里面,有哪些纪录片的工作?”
“现在手边只有一个三北防护林建设题材的纪录片。”
“哦,那好,三北防护林的纪录片要抓紧。”韩志东顿了顿,亲自给苟玉才倒了杯水,“现在《舌尖》的势头很不错,这个系列的影响力不会小,我们应该把工作做在前头,玉才啊,你做纪录片不少年了,有些担子,是得挑一挑了。”
“啊?”苟玉才有些跟不上思维。
韩志东亲切的说:“我打算过几天,向上面提议,由你来担任民俗题材纪录片的编导职位。”
“这、这……”
苟玉才既激动又感到压力山大,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是韩志东在提前论功行赏呢。如果他是有魄力的人,肯定立马就答应下来,不过很显然,他不是:“主任,这个,马志宇、赵世鹏他们,比我更适合吧?”
这两人,也是《舌尖》的分集导演,资格不比他差。
“老马和世鹏都有安排,就这样吧,你的本事我清楚,不许推辞。”
话说到这个地步,苟玉才便满心欢喜的点头:“好,主任,我试试。”
等走出办公室。
苟玉才的脑袋里,还在眩晕着。
“或许,《舌尖》真的会是我事业的转折点!”
再低调的人,心里也是有野望的,苟玉才此时此刻,心头洋溢着奋发的气息。同时,也百感交集,是对《舌尖》的成绩,也是对张谭的佩服。
他能升职,完全是托了张谭的福气。(未完待续。)
第324章 真的炸了
苟玉才的升职,背后是韩志东要大展宏图的预示。
他要借着《舌尖上的中国》这股东风,竞争七套的总监位置,苟玉才都有野望,何况他。之前和钱伟英的竞争,他棋差一招,没巴结好领导,被钱伟英给挤了位置。
一想到昨天下午,钱伟英在自己面前,蹬鼻子上脸的姿态,韩志东就不舒服。
现在好了,《舌尖》这是要爆发的势头,竞争才刚刚开始。而且通过《舌尖》,让韩志东看到了一种希望,那就是纪录片的希望。
一想到这个希望,韩志东就恨不得现在就大干一场:“或许,我可以把纪录片频道做起来!”
与此同时。
和韩志东的奋发截然相反,钱伟英则阴沉着一张脸。
他本来以为张谭拍的纪录片,再怎么折腾,也溅不起丝毫水花。谁知道这才播出第一集,网上面的评论就炸了,几乎把这部纪录片夸成了天下少有、国际一流。口碑这样好也就罢了,第一集的收视率,竟然破了3点,比进口纪录片还要高。
“不会的,不过是谭张个人带来的人气而已,再等等,收视率会降下来的,不降下来不正常!”钱伟英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内心笃定纪录片不能成事。
不过,他还是抓起电话,给副台长打去了电话:“喂,台长,我小钱啊,对对对……台长有空吗,我想向您汇报一下工作,哎。好的,我这就过去。”
几分钟后。
钱伟英出现在赵建军的办公室里。
确实是汇报工作。一档农业科普节目的预案。钱伟英负责的是七套农业方向的内容,和负责纪录片的韩志东一个级别。都是部门主任。十分钟后,三农科普节目预案的汇报工作结束,钱伟英这才把话题转移到他想说的方面。
“台长,昨晚《舌尖上的中国》首播,您关注了吗?”
赵建军不可置否的问:“小韩他们拍的一部纪录片,对吧,怎么了?”
一看赵建军这样子,钱伟英就知道,对方没关注过《舌尖》。
也对。身为副台长,总览央视几个频道,哪会对一个纪录片上心。钱伟英便说:“我昨晚有一个工作要应酬,没来得及看《舌尖上的中国》,但是上午台里汇总节目收视率,《舌尖》竟然破了3点。”
赵建军这才有些意动:“你说什么?破了3点收视率?一部纪录片?”
“对,听说口碑还不错,网上面有不少人评价,看样子的确拍得不错。”钱伟英摆出一副低姿态。“台长,3点的纪录片,台里也不常见,这个韩志东。还真有两把刷子,让他找对了人,和谭张拍合作拍纪录片。下个月上面考察成绩下来。韩志东怕是要监管七套了。”
他是故意在抬高韩志东,好让自己摆在受委屈的一方。
用来试探赵建军的想法。
赵建军当即就哂笑说:“钱伟英啊。你就这点出息了?3点收视率的纪录片又能怎样,每年买国外的。又不是没有过,偶尔出一部国产的,值得什么大惊小怪。它就是升到4点收视率,也改编不了什么大局。”
说着,赵建军端起杯子:“你安心做好你的工作,而且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下面,要上升到总体高度,纪录片部门出彩了,是整个七套的荣誉嘛!”
这话就是一颗定心丸,钱伟英当即领会,感激的说:“领导批评的是,我的觉悟还不够高,后面的工作中,努力改正!”
从赵建军办公室离开。
钱伟英的心情一扫之前的郁闷,有了领导的保证,他终于可以淡定下来。
一部纪录片,别说3点收视率,就是给你4点收视率,又能翻起什么浪花,又能掀起多点大的影响力。难道就凭借一部纪录片,便能把国产纪录片整体抬高?
“我也是杞人忧天了啊,呵呵。”
……
随着首集播出的爆炸性评论,央视七套小小震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对于央视来说,什么收视率、口碑、影响力,都算不上什么大事,这是央视的底气。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煳南卫视年年逼宫,央视动真格了,没人挡得住。
起码广电是站在央视这一边的,等你煳南卫视太嚣张,我邀广电来一记限娱令,弄不死你也得把你整残废。
这些年,央视的人,见过的大风大浪太多了,如今一部纪录片,不算什么。
工作正常做,片子正常播。
10月9日晚十点四十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播出。
这一次,韩志东没有值夜班,而是在家里,搂着老婆,神情专注的看着电视。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