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留索夫日记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勃留索夫日记钞-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作品的主题,”巴尔蒙特说。“又要抄袭吗?”波 利亚科夫问。巴尔蒙特朗诵了几首软绵绵的诗。我们当然 互相吻别。 他对我说“ :我又见到了原来的你。〔……〕 ” 契尔诺古勃夫声称托尔斯泰娅伯爵夫人邀他去 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庄园整理档案 。他没有等到对方再 次发出邀请就去了(也许不太礼貌)。他在那里只呆了 天,而原先却说要在那儿过整个夏天的。……当然,他们 让他抄写了费特致托尔斯泰的信件。他把在亚斯纳亚 波 利亚纳生活的那 天所看到的种种虚伪的言 行和有趣的事 讲给我们听。仆人们在“陛下”面前恭恭敬敬地叩首,但 对待乞食者却很粗暴,只把主人桌上的残羹剩饭拿来给他 们。伯爵有一次说过:“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不懂得怎样去 解释他到底需要什么的。”托尔斯泰讲了许多反对俄国政府 的话,“如果我们把它(指俄国政府)送给魔鬼的老外婆 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契尔诺古勃夫想同托尔斯泰辩 论,反对托尔斯泰在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的统治,因为在 那儿,唯有他一人能够发号施令。 “你喜欢费特的什么 ?伯爵问。 ” “ 噢, 部 。 是 个 诗 人 , 是 一 个 人 。 全 他 也 ” “他是个卑劣的人。 ” “为什么?即使他什么都不信仰,但他如果自己表明了 这一点,那他这个虚无主义者就是诚实的。”
①契尔诺古勃夫当时正在撰写费特的传记,他请求得到托尔斯泰伯爵 英译 夫人的帮助。他被允许抄录费特致托尔斯泰夫妇的信件。 者
第 137 页
“一个无力建立自己信仰的人, 只能表明他灵魂的低下。 ” “但并不这么简单, ‘生活是复杂的’。 ” “在这一点上没什么复杂可言。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柄 把手,抓住它,移动它,将会发生什么,只有上帝知道。” 据契尔诺古勃夫说,托尔斯泰也谈到了我:“他开始写 作时,不过是把写作当成一种儿戏。人们庄重地期待着他, 他才不得不认真起来。”…… 巴尔蒙特告诉我,《艺术世界》对我那篇关于安德列夫
,“他们需要的是一篇讽刺性的文 章 。 芝 娜 塔 吉比乌斯说,“勃留索夫写了一篇糟 ” 糟 糕的文章,他以亚当作为开头。” 由于巴尔蒙特已离开了首都,他无法完成那篇俄国文
斯基的文章很不满意 学概况的介绍文章了,那是(英国的)《文学协会会刊》 的约稿,于是他就把这事委托给了我②。我一生中经历过 的俄国文学史上的所有大事我都有所记载 所以,我只用了 已经迫切。

除了今年的。
天时间 就搜集齐了全部资料 。交稿期限
奥柔斯死了
。 他的叔叔写信给我,问我是否
①指勃留索夫对安德列夫斯基《押韵之退化》一文的反驳文章。他在文 中宣称,安德列夫斯基所攻击的创新,其实标志着诗歌创作中的一个 新阶段。 两篇文章均刊《艺术世界》 ②《文学协会会刊》( ③ 伊 凡 年
月 日) 。
年第
期。
英译者
英译者 彼得罗芙
奥柔斯在里加附近的河里溺死,当地居民将其作为无名尸体
埋葬,过了一段时间才确认他的身份。勃留索夫在尼娜 次旅行。 英译者
斯卡娅的陪同下,吊谒过他的坟墓。尼娜在她的回忆录中叙述了这
第 138 页
知道他的消息:他失踪了。在回信时,我要求他一有消息 就转告我。不久,他父亲来信说,他在 游泳时淹死了, “如果你是教徒,请为他的灵魂祈祷,愿他像孩子一样纯 真。”我当即给他父亲回了信,并表示准备出版他的作 品 。… …
在街上遇到了朱可夫,他把列昂尼德 安德列耶夫的 小说《墙》捧上了天。但我不相信安德列耶夫真的会写出 什么好东西, 因此, 我根本不准备去读《墙》。 〔……〕 米哈依 索洛维约夫来看我,对我那篇论弗拉基米 尔 索洛维约夫的文章表示感谢,并把他的著作集的第一 卷送给了我。除此之外,他还答应为《北方之花》写点东 西 。不久,我回访了他。他的妻子奥尔加 麦 克尔萝夫 娜,“美的信徒和女祭司”,谈起了费特和维吉尔。她说话 的神态妩媚动人。他家还有几位将军在座,他们算是有些 学问的,都参加过希瓦战役,那时,他们曾骑在骆驼背上 读过塔西佗的作品。索罗夫约夫的儿子,年轻的瑟尔吉, 他 们都以为布盖 谈吐文雅。他说到了高乃依和莱辛。 夫教授的儿子会来,因为这个自称为颓废派的年轻人一直 急切地想见到我。但那天他碰巧不在家(他就住在索罗夫 约夫家附近) 。 布宁到了莫斯科,并来看了我。他告诉我他一直住在 雅尔塔,但忽然间他觉得很孤单,因此,他来不及等他已 预订好船票的那班船,就匆匆北上了路,来到北方。 在天蝎出版社的星期二聚会上,我带有敌意地对他
① 伊 凡
柯内夫斯科依(奥柔斯)《诗 与散文》,勃留索夫编(莫斯科 年) 。 英译者 英译者 年)中没有索洛维约夫的作品。
天蝎出版社, 《北方之花》 (
第 139 页
(布宁)讲开了。我说他的作品没有一篇是好的,主题本身 就令人生厌,等等。他倒宽宏大量,对我的诗作仍旧赞不 绝口。 我收到奥柔斯的父亲,奥柔斯中将的来信 ,感谢我在 《艺术世界》上撰写的文章,并同意把这篇文章用作他儿子 那本诗集的前言 。 〔……〕
月 为《北方之花》搜罗文章而四处奔走。我们去找过契
诃夫
次,都没见到他。他住在一所小小的村舍里。一位
妇女提着裙子跑出来为我们开门,“里面没有人。”“他或 许在家吧。”“难道我对你们说谎?他出去了。他如果真的 在的话, 我会告诉你们的。 ” 我还去过安德列耶夫家,也没有找到他,仅打量了一 下他的房间。普通的中产阶级住所,墙上挂着画像,屋里 还有一张小睡椅。 月 阿基姆
沃伦斯基
福莱克瑟尔来莫斯科作了一次
论当代文学的演讲。讲演激情洋溢,妙语横生。当他讲到: 麦克罗夫斯基像一位开明的交通警,有他站在路口现代型 的列车就畅通无阻时,听众中传出“哄”声,这是两个女 学生发出的,但她们的声音很快让欢呼声给淹没了。演讲 结束时,也同样是欢声雷动。各家报纸都分别报道了此事,
①《智慧少年》,刊《艺术世界》 奥柔斯《诗与散文》一书的前言。 年第
期,这篇文章也作为
英译者
第 140 页
但它们的描述并不真实。演讲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 的意见,大家争执不休。我和波利亚科夫邀请沃伦斯基到 何尔密塔吉餐馆,以盛宴招待了他。酒兴未尽,我们又去 了雅尔餐馆。在那里,我们喝了个痛快。沃伦斯基被“雅 尔”和三驾马车(事实上只有两匹马)迷住了,不停地 说:彼得堡可没有这些……” “ 我们用一百卢布买他的一篇诗论 。他很高兴,握住 我们的手,说了天蝎出版社不少好话。他说他很想能经营 一家报纸。 梅列日科夫斯基打算作两次演讲,内容是关于托尔斯 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但都没能获检查官的许可。我知 道我能为他做什么。我可以请巴尔特涅夫帮忙。……在我 出了力之后,梅列日科夫斯基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都是 很亲热的话。他称我为“亲爱的”,签名前又署上了“你 的” 。 〔……〕 月 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在莫斯科住了 蝎出版社的成员一直陪着他们。午后 天。我们几位天 点到 点,我们和
他们夫妇一起在“斯拉夫雅尔斯基”(他们的下榻处)共 进午餐。晚上就陪他们各处走走。其他时间,我们也是有 召必应。从第一次见面起,他们就摆出一副虔诚的基督教 徒的样子,真让人惊愕。 第一天,星期四,

日是休假日,波利亚科夫和
尤尔吉斯都在家里休假,我只好独自陪着客人,不停地应
①《当代俄国诗歌》,收录于《北方之花》(
年 ) 中。
英译者
第 141 页
酬着,不敢有些微怠慢。一想到以前他们曾嘲笑和辱骂过 我,我更加谨小慎微起来。但这次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却 特别友善,竞相夸奖我的诗作。他们还背诵了他们自己的 诗,征求我的意见,和我商讨。 点钟到了他们的住 按照事先写信约好的时间,我 处。我走进门,一眼就看见芝娜塔 吉比乌斯还裸着身子。 我当然敲了门并得到“请进”的回答,但放在角落里的一 面镜子却恰好把整个浴室都给反照了出来。 “噢! 我还没穿好衣服, 你先请坐吧。 ” 我们隔着屋子交谈起来。不一会儿,芝娜什卡进来了, “我不做头发了,你不介意吧?”事实上,她也来不及做头 发了,但她巧妙地像中国人那样把头发盘了起来。我们开 始交谈。 “我不懂你们莫斯科人的习惯。能穿着白礼服到随便什 么场合去吗?如果不能,那我真不知我该穿什么好。我的 皮肤不能配其他颜色的衣服……在彼得堡,人们都知道我 这个习惯,所以,我们不去戏院看戏,因为那样观众都会 对我指指点点的……” ① 梅列日科夫斯基走了出来,感谢我为他的事操了心。 接着,径直谈起了信仰基督的必要性。“如果你承认上帝, 那么就是个真正非凡的人;如果不承认,那你就不是神秘 主义者,这两种人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他朗诵了他的 诗,都是有关基督和最后审判的,写得非常蹩脚。芝娜什 卡朗诵的几首还算精彩,“心就像一枚针……” 晚上,去索洛维约夫家(碰巧我前晚也去过那儿)。芝
①吉比乌斯有一头引 人注目的红发。 英译者
第 142 页
娜塔又是白衣素裹。她头上戴着的饰物像王冠一样,一块 宝石正巧垂在前额。她和奥尔加 索洛维约娃是第一次见 面,以前只是通过信而已。她们彼此间对对方都不太感兴 趣。奥尔加发现芝娜什卡并非如她所想的那样美丽,而芝 娜什卡也觉得她过于“唯美”了。她们谈起了美学,梅列 日科夫斯基却在一边大骂美学和颓废派。 芝娜什卡对颓废派的恶意攻讦得罪了众人。她自己告 诉我们,有一次,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作演讲时, 一位学生对她说:“那些攻击颓废派的言论竟出自您的口, 真让人痛心。但他们夫妇为了 基督教的缘故还是一味地反 ” 对颓废派。梅列日科夫斯基说,《艺术世界》已分裂为两 派,文学部带有宗教倾向,而艺术部则表现出唯美倾向。 他们喋喋不休地议论着罗扎诺夫。麦克尔 索罗夫约 夫声称他不能容忍罗扎诺夫,并视他为基督的敌人,“所 以,他会整天围着你转,”他对我说,暗示我和罗扎诺夫是 一丘之貉。 芝娜什卡想使我难堪。她说:“我觉得你似乎变得顺从 多了。骄傲自满是你最大的毛病,你好像觉得任何事都算 不得什么。 总是急着卖弄自己。 ” 我们 颓废派的两位年轻诗人,安德烈

别雷 (尼古
布盖夫教授的儿子)和彼得罗夫斯基,说话时结结巴
巴的。他俩都有点怕梅列日科夫斯基和芝娜什卡。别雷尽 量使自己的谈吐像个真正的颓废派艺术家。 梅列日科夫斯基正好晚上
点就离开了索洛维约夫家。
我原以为他们之所以过早离开是因为旅途上太劳累了,但 实证明这是他们的习惯。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生活总的说来很 有规律。他每天只喝半杯马德拉白葡萄酒(他患有肾病),
第 143 页
外出时,总要在毛皮外衣里面再披上一件他妻子的披巾。 他们走后,我们又坐了一会儿。奥尔加 麦克尔萝芙娜 对我说:“你一直盯着芝娜塔看,好像你正疯狂地爱着她。” 我已多次听到这一说法。但我在这件事情上毫无过错。 第二天,我,波利亚科夫和梅列日科夫斯基共进午餐。 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又谈起了基督,“你们必须承认基督是 至高无上的独立的客观实在。世界的历史因为他的缘故才 存在,因为他自身既包含了全部历史,同时也是至尊的个
体。 你们要么承认基督是救世主并成为一名基督教徒;要
么不承认。但那样也会有另外一个人立即宣称自己是救世 主的。此外没有第二种选择。” “不信奉基督教可以获得拯救吗? ” “可能性是有的,但很难。如果那个人是反对基督的 那么就不可能了。看看吧,落到颓废派身上的是什么 样的灾难:杜勃罗留波夫、柯内夫斯科依(奥柔斯的笔名) 和伊里奇的下场就是一种预兆 。我感 到世界的末日就要 来临,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否则将走向灭亡。” “是这样的,”芝娜什卡也插进来说,“我们都很清楚。 如果只有一个人信奉上帝,那么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得到拯 救的。因此,我们希望其他人能和我们一起信奉上帝。” 在我们交谈的整个过程中,芝娜什卡非但没有与她丈 夫相唱合,反而像个碎嘴女人一样和波利亚科夫唠叨个没 完。因此,她丈夫会打断他们的谈话,说:“别唠唠叨叨 了,芝娜什卡,我正在谈正事,而你却用无聊的东西打断
①此处指奥柔斯的死 ,杜勃罗留波夫从社交界销声匿迹及传闻中的变 疯。伊里奇是杜勃罗留波夫的追随者,死在一家精神病院。 译者
第 144 页
了我! ” 〔……〕 晚上,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到我家来看我。前来拜访 的还有尤尔吉斯夫妇,波利亚科夫和都尔诺夫。梅列日科 夫斯基夫妇来得最晚。为了迎接他们,我和伊达慌得手忙 脚乱。我们把房间尽可能装饰了一番,开亮了电灯,摆好 了鲜花,还特意为芝娜什卡准备了一只沙发。先来的客人 看到我们慌成这样,深表同情。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终于 来了。芝娜什卡一开始就谈些乱七八糟的琐事,诸如她睡 觉的时候喜欢开着一扇窗子,早上起来常常连睡衣都不穿 就跳进浴缸里,等等。当然,她说的话中有两三句中是含 沙射影的。用完茶之后,气氛稍微活跃了些。梅列日科夫 斯基夫妇又谈起了基督,但没有像上次那样大谈特谈。他 们朗诵起诗来。芝娜什卡和以往一样,用不着别人邀请就 朗诵了五六首诗。她说她不喜欢尤尔吉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