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官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二、孔子的感情与艺术生活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之所慎,斋、战、疾。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
第36节:第三章 孔子的智慧(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迅雷、风烈,必变。
三、谈话的风格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子,谓门第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四、霸气
子曰:“观过知仁。”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巨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时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第37节:第三章 孔子的智慧(5)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于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五、急智与智慧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欤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无能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子贡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同前)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38节:第三章 孔子的智慧(6)
六、人道精神与仁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七、以人度人
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夫勉于仁者,不亦难乎?是故君子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同前)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人同此心)(同前)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恕道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仁”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礼记》第三十二)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同前)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不其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礼记》三十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僧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仁又释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