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官学的没落和私学兴起,征战杀伐带来的对思想控制的放松,在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下,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不同的学派纷纷着书立说。
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就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另外还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等,他们代表了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和宇宙万物提出各自的解释和主张,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大繁荣。
最早出现的是老子,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其生平,文献记载得很少。老子年长于孔子,与孔子一样是春秋末年的人,着有《道德经》一书。老子代表了没落贵族的立场,反对苛暴的统治,主张无为而治,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向往“邻国相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的自然宇宙观比较有价值,他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倡导直觉主义认识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庄子,也出身于没落贵族,做过漆园小吏,后弃官终身不仕。庄子一生清贫,却着书十余万言。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基本立场,提出了极具特色的“齐物论”。他认为万物本质都是相同的,反对主观片面性,提出人的认识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另外还提出“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对后世哲学观与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后世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儒家,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理论核心是“仁”,体现仁的制度是“礼”。孔子之后儒家的继承人是孟子和荀子,但二者思想分歧很大。孟子名柯,字子舆,是孔子嫡孙子思的弟子。他提出性善论、民本思想,主张仁政。荀子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着有《荀子》一书,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提倡“性恶论”、“法后王”的思想,赞赏富国强兵的制度政策。在自然观方面强调人定胜天,主张充分发挥人的力量控制利用自然。这显然是有别于传统孔孟之见的,与当时社会形势合拍。
墨家学派是由墨子创立的。墨子出身于平民,因此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他的思想还包括“非攻”,要求对卑贱者也应给予平等的地位,反对相互侵犯。这种抹杀阶级界限的抽象的人类之爱,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墨家在逻辑学、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很有建树,较早提出了有关逻辑学的“名辩”思想,然而可惜的是墨家学派在秦以后就中断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派就是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战国法家一派以李悝、吴起、商鞅为代表,主张以法制代替礼制;另一派以申不害为代表,讲究以权术控制臣下,统治百姓。
韩非集两家之大成,为后期法家的卓越代表。韩非生活于战国末年,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理论。他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唯一准绳;“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包括按照才能派定官职,对群臣暗中考察等;而“势”就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很好治理国家。韩非的思想成为秦王朝为政的指导思想。韩非还提出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新圣”说,并明确提出“理”的范畴,与“道”区分开来,提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在于靠实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影响较大的学派,还出现了诸多其他学派,像提倡阴阳五行说,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辩论名实为特征,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以及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也促成了思想界的大解放,催生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刻。
6。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时期“五霸”中的姜姓齐国,于公元前386年被它的世卿田氏取代,从此我国的历史翻开了剧烈争战的新篇章。
这时,小国林立的时代过去了,鲁、宋等几个小国只是在大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七个大国的诸侯都在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推动下,先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和整顿军队,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进而为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人民,彼此展开了规模宏大而频繁的进攻战和防御战。胜利者扩大疆土和增加人口,战败者丧失土地和人口。因此,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是不断变化的。秦在函谷关以西,其他六国在函谷关以东,称为山东六国。
战国初年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魏文侯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和军队,西门豹在邺郡革除社会恶俗,使百姓安心生产;吴起驻守西河郡治军有方,秦国不敢东向染指;内有李悝等人出谋划策,魏国很快崛起成为一等强国。魏国的疆土大致占有黄河西岸的陕西东部,以秦为邻;山西南部,北与赵相交;河南北部一带,东与齐交界,南与韩、楚接壤。魏惠王因国都迁至梁,又称梁惠王雄心勃勃,轻视积蓄多年力量的东方齐国和变法之后蒸蒸日上的西方秦国。结果公元前353年在桂陵被齐国打败,将军庞洞被擒;接着在西方又败于秦国,国力大衰。惠王害怕秦国的进逼,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黄河西岸的大片国土陆续被秦吞并,失去了防御的天险黄河,魏国无力阻止秦国东进了。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把国都从平阳迁至新郑。这时韩国的范围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山西东南部、东方和北方受到魏国的威胁,西方守着东进的强秦,南方是不断开拓疆土的楚国,国又无险可守,经常受到周围诸侯国的攻击。韩昭侯任申不害为相,进行了某些改革,国力暂时有所加强。申不害死后,韩国又连年遭到诸侯国的攻伐,毫无抗击之力,只得听任大国摆布,战战兢兢地等待着灭亡的降临。
赵国建都邯郸。赵烈侯时任用贤能,节俭财用,国势渐强。
赵武灵工又提倡胡服骑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河套一带。西方和南方临魏国,东方为齐国,北方是燕国,西北和胡人等少数民族为邻,成为一时的强国。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40多万军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战国时期燕国建都卞易,国力较弱。燕昭王时为了强国,报齐国破国之仇,遍求贤能得乐毅,联合其他诸侯国出奇兵攻齐,连下70余城,一度成为北方的强国,致使山戎不敢掠夺燕地。燕国的疆土达到东北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南部。
进入战国以后,齐国更加强盛,占有山东大部,南与楚接界;河北东部,隔清河与赵为邻,北与燕为界;东临大海。建都临淄。齐威王时推行法治,反对弄虚作假,屠杀了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的阿大夫,各级官吏莫不尽心竭力。同时又贯彻邹忌提出的鼓励批评朝政的建议,于是齐国大治。军事家孙殡和田忌也得到重用,他们统率大军在桂陵打败魏国的强兵,创出了齐国威慑东方的局面。至齐湣王因骄傲自大,放松了对魏国的警惕,结果被燕国将军乐毅趁机出奇兵横扫齐国,只有即墨未陷落。后来田单利用乐毅遭诬陷离燕军的机会,以火牛阵破燕军,收复了国土。尽管如此,齐国往日的繁盛再也不能恢复了。
楚国是南方的强国,不断拓地开疆,灭了越、鲁以后,北与韩、魏、齐接壤;西达湖南沅陵和四川巫山县,与秦相交界;南至湖南九嶷山;东临大海。楚国还曾派将军庄娇率军入云南。战国中后期在秦兵的接连打击下,楚国把国都先后从郢迁至陈,又迁于巨阳,最后迁到寿春。
战国初年,秦国还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到了秦孝公时重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一跃而成为强国。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大力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使民风质朴的秦国很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和超过了山东六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秦始皇首先挫败劲敌魏国,夺取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进而占领函谷关以东的韩国辖区,秦兵就可以自由往来攻打山东六国。在秦兵连连打击下的山东六国迫于灭亡的危机,在苏秦倡导下联合起来实行合纵政策,妄图抗拒秦的统一。针对山东六国的合纵政策,秦国采纳张仪的连横主张,即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就这样,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秦将白起率军于公元前278年攻破楚都郢,又于公元前260年坑杀赵兵40多万于长平。此后,秦始皇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山东六国,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历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7。商鞅变法
齐威王称霸以后,燕、赵、韩、魏等国怕他三分,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原来,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日子很不好过,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为了寻求改革的贤才,下了一道命令:
“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赏给他土地。”不久,一个叫卫鞅的年轻人应征从魏国来到秦国。
卫鞅姓公孙,名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所以大家管他叫卫鞅。他看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就跑到魏国,在魏国当了好些时候的门客,也没受重用。卫鞅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忽然听到秦孝公招聘人才,他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去。
卫鞅到了秦国,托人介绍,见到了孝公,卫鞅把他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对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将士,都要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真能做到这些,国家没有不富强的。”。
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孝公决定变法,改革旧的制度,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令。
这个消息一传开,贵族大臣们都一起反对。不少大臣劝孝公要慎重,不要听信卫鞅那一套。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卫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一个叫甘龙的大臣首先发言,他说:“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另外一些大臣也跟着说:“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古法、旧礼改不得!”卫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同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卫鞅举出从古到今的大量事实,说明变法的必要,把那些大臣驳得哑口无言。孝公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把反对变法的大臣一个个都驳倒了,非常高兴,对卫鞅说:“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说罢就拜卫鞅为左庶长古时候一种官名,授予他推行新法令的大权,叫他抓紧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谁的罪”。
这样,那些大臣都不敢吭声了。
卫鞅很快就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了。孝公完全同意。卫鞅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打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闹满了人。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卫鞅的新法令公布了。主要内容有:
第一,加强社会治安。实行连坐法,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互相担保,互相监视。一家犯了罪,九家都要检举,否则十家一起判罪。检举坏人和杀敌人一样有赏,窝藏坏人和投降敌人一样处罚。外出必须携带凭证,没有证件各地不准留宿。
第二,奖励发展生产。老百姓努力生产,粮食布帛bó贡献多的,可以免除一家劳役;懒惰和弃农经商的,连同妻子、儿女一起充为官奴。一家有两个儿子以上,成人以后就要分家,各自交税,否则一人要交两份税。
第三,奖励杀敌立功。官爵大小以在军事上立功多少为标准。功劳大的封官爵就高,车辆、衣服、田地、住宅、奴婢的赏赐,都以功劳大小而定;军事上没有功劳的,即便有钱也不能过豪华的生活,就是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的待遇。
新的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遇到很大阻力。那些贵族宗室不去打仗立功,就不能做官受爵,只能享受平民待遇,失去了过去的许多特权;实行连坐法以后,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了。因此,都疯狂地攻击新的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