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全没再言语,开始低头看草图。
景廉:“本钦差得授钦差大臣的当日,就打发人拿着笔和纸,悄悄向南路进发。他们走一路画一路,十天前才赶回来,着实辛苦。侯爷若无异议,我们两个就把进军路线联衔奏给上头。圣谕到时,大概和甫的人马也赶到了。本钦差计议已定,收复新疆这个大功劳,除了你我二人,别人休想染指!”
荣全起身把草图放回到桌上:“钦帅,新疆地理独特,沙漠野滩荒丘戈壁,一不小心便迷路。这个功劳,不容易得呀。”
景廉起身走动了几步:“轻易便到手的功劳,能是大功劳吗?洪杨作乱以来,我们满人每况愈下,汉人纵横各省。尤其是收复金陵以后,曾国藩封侯拜相,李少荃执掌北洋,连曾国荃和左宗棠都封了伯爵!我们怎么样呢?只有关秀峰一个人得了个伯爵。再这样下去,大清到底是我们满人的江山还是汉人的江山,可就说不准了。收复新疆这个功劳,我们必须拿到手!到时候,我也为子孙弄个侯爵,你恐怕就变成公爵了。”话未说完,景廉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荣全笑了笑没有言语,而是抬头四处看了看。
景廉的大帐不甚奢华,但很文雅。一面墙立着个大书柜,上面很整齐地摆放着一函函的图书;对着的一面墙是个大横幅,两边各摆着一只花瓶。花瓶上的图案是花鸟,做工和火候都很好。
荣全走到横幅跟前眯起眼睛看了看,见上面的字非常眼熟,看了看落款,才知是景廉自己写上去的,不由随口说了一句:“想不到,您老的书法越发好看了。”荣全是侍卫晋身,对书法不甚懂,只能用好看和难看区分优劣。
见荣全对自己的书法感了兴趣,景廉登时眉开眼笑,一步跨过来,用手指着横幅说道:“侯爷不要见笑。说起这幅字,还当真有一段故事。那还是咸丰十一年,本钦差奉上头旨意,到阿克苏办理案件。那是本钦差自到边塞以来第一次出外办差,不仅有戈壁险滩,还穿越了老大一座冰峰。整整走了将近二十几日。回来后,我就写了《冰岭纪程》一书,又作了这首小诗。我原打算是自己留着看的,哪知就被人知道了。也不知怎么就把稿子偷了出去,拿到京城便刻了二百部,到处发卖,弄得四海轰动。不仅几位主事王爷来信索要,大学士大军机们以及各部院尚书侍郎,也穷追不舍,不给就要和我拼命。就是现在,还有总督来信提这部书呢。你说这事弄的!”
荣全二次转过身去看那幅字,口里说道:“听钦帅如此一说,我还真得好好看看。”
这首诗的标题是:冰搭坂行。
&; 160;&; 160;&; 160;正文是:吁嗟乎!天限南北重防闲,积雪成海冰成山。
&; 160;&; 160;&; 160;何年巨灵运仙掌,擘开一径容跻攀。
&; 160;&; 160;&; 160;冈峦呍汛>в瘢埔庥吵瘛
&; 160;&; 160;&; 160;或如拄笏或覆盂,或如怒猊或翔鹄。
&; 160;&; 160;&; 160;或如断壁重欲颓,或如平林密相属。
&; 160;&; 160;&; 160;寒暑异致晴雨殊,变态奇形看不足。
&; 160;&; 160;&; 160;白骨成堆鬼昼号,阴雪惨淡佛征袍。
&; 160;&; 160;&; 160;腾六施威巽二猛,茫茫何处神鹰翱。
&; 160;&; 160;&; 160;胜地初临资阅历,不禁心摇更齿击。
&; 160;&; 160;&; 160;雪泥滑澾石崚嶒,小径依稀觅复觅。
&; 160;&; 160;&; 160;有时宛转升崖颠,二分垂外足难烟。
&; 160;&; 160;&; 160;有时欲进不得进,坚冰忽坼成深渊。
&; 160;&; 160;&; 160;俯视幽窅不可测,下有水声鸣溅溅。
&; 160;&; 160;&; 160;跬步迍邅数十里,多少行人叹观止。
&; 160;&; 160;&; 160;岂知奇景出无穷,冰梯百尺连云起。
&; 160;&; 160;&; 160;凌山四合迷西东,参差磴道排长空。
&; 160;&; 160;&; 160;挥手真可取明月,振衣不觉凌天风。
&; 160;
&; 160;&; 160;&; 160;舍骑而徒下峻坂,曲折浑疑去复返。
&; 160;&; 160;&; 160;危梁嶻嶪足逡巡,虽藉氍毹步未稳。
&; 160;&; 160;&; 160;我马既瘏我仆痡,岭南岭北同崎岖。
&; 160;&; 160;&; 160;跋涉未已夜将半,梦魂惴惴如惊乌。
&; 160;&; 160;&; 160;吁嗟乎!行路之难至此极,手捧简书不敢息。
&; 160;&; 160;&; 160;试问前贤几辈度节麾,叱驭高风千载犹相忆。
荣全把最后两句在口里玩味了一下,不由点头叹道:“钦帅真是大手笔。后面这两句,当真有些意思。您老得空,也给我写一副吧。挂到墙上,喝茶能看,喝马奶也能看。将来回京,还能让犬子临摹。”
景廉哈哈笑道:“四海传言,荣侯爷血管里流淌的是巴图鲁的血液,想不到,侯爷还是个懂文墨的行家里手。好,我明儿就动笔。保我那几个贤侄看了高兴!侯爷,上奏的折子我已让下面拟好了,饭后你看一看。若无异议,我们明儿就联衔拜发!这是你我立功翻身的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呀。侯爷,您老今儿想吃什么?”
荣全:“钦帅,牛羊肉就不吃了吧。我们今儿换换口味如何?”
景廉:“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
荣全:“山里跑的吧。山里的东西养人啊。”
“好,就吃山里跑的!”
吃过山中野味,荣全精神倍增。看奏稿的时候,兴致一直很高。不仅向景廉提了许多好建议,还喝了一大壶茶水。
荣全向景廉提的好建议是:金顺到后,分一半人马交荣全指挥,另一半人马由金顺亲统坐镇古城,既负责向前沿运送粮饷,同时监视北疆伊犁俄军与各城贼匪的动向,关键时刻,还可接应规南官军。
景廉沉思了一下:“这样安排,和甫怕不会同意。老弟试想,你我二人加起来,人马也没有他一人多。把他弄成偏师,他能愿意?”
荣全:“您老记错了吧?他金和甫麾下不是才有一万余人吗?我二人加起来,可是将近三万人啊!他不做偏师,难道我做偏师?”
景廉:“侯爷怎么忘了,成禄不是还有一万余人吗?上头又从吉林给他调了三营马队。你算算,他现在手里有多少人?肯定超过三万!”
荣全用鼻子哼一声:“超过三万怎么了?超过三万他也是偏师!他是乌里雅苏台将军,又不是乌鲁木齐都统,还不是伊犁将军。他人数再多,也是客军!”
景廉见荣全态度坚决,只好缓了一下口气:“你说的也在理。折子就按老弟的意思上,随朝廷定夺吧。老弟回去就要抓紧准备,不要圣旨到了,又是缺粮又是短饷的,惹上头生气。”
荣全站起身:“好,我在这里歇一夜,明儿就回塔城。”
景廉哈哈大笑:“急什么急?在古城玩几天。玩够了,再回塔城也不迟。”
荣全:“金和甫出关前,我们还是小心些吧,不能让贼匪打个措手。”
景廉点头:“侯爷所言甚是。大军出关前,我们都应小心些。”
荣全大营现在的驻地塔城,就是以前的塔尔巴哈台。塔城其实就是塔尔巴哈台的简称
第三章 嵩武军提前出关
陕甘兵力不足,而向新疆进兵又刻不容缓。无奈之下,左宗棠只好命令嵩武军提前结束休整,尾随金顺大军出关稳定日趋恶化的形势。正在这时,阿古柏抓住金顺和张曜正在途中,荣全又奉旨“追剿”白彦虎之机,派兵猛扑清军的屯粮之地巴里坤哈密,想掐断清军的粮脖子。阿古柏这一招真是凶狠极了。
荣全前脚踏进辕门,圣旨跟手便递了进来。
荣全慌忙正冠掸衣,带着一应随员裨将面北跪倒听宣。
圣旨先通报了一下白彦虎率部出关的情况,然后命令荣全督率所部,驰赴迪化州城一带,密访白彦虎确切驻扎地,并相机进攻。圣旨在最后特别强调这样一句:“若有耽延,绝不姑息。量该大臣不敢胆玩法度也。”
清廷给荣全下此命令,其实是怕白彦虎投靠俄军,或去投奔阿古柏,给下一步的收复失地之战带来麻烦。白彦虎在陕甘一带与清军打过无数次恶仗,非常熟悉清军的作战规律。而且这个人极会用兵,朝廷不能不格外重视。
荣全听说过白彦虎这个人。白彦虎就是陕甘一带赫赫有名的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太平天国起义不久,陕甘一带回民为反抗大清国种族歧视和当地官府欺压盘剥,亦纷纷举起“反满排汉”的大旗,不仅反满,还要排汉,这就是要独立了。白彦虎初起义时人数很少,战斗力也不是很强。但几年下来,势力最大的马化龙战败了,西宁的二马也向清军投降缴械了,白彦虎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率军跑进了新疆。
关于这一点,不仅荣全佩服,连久经沙场的左宗棠,也不得不承认白彦虎的军事才能。左宗棠不止一次在人前感叹:“陕甘一带最难对付的,只有白彦虎!他既知地形,还有威望,实是劲敌!”
荣全嘴上虽不说什么,但心里对白彦虎还是佩服的。
送走传旨差官,老谋深算的荣全未敢贸然出兵,而是先派人连夜赶往迪化一带去打探白彦虎的确切行踪和实际人数。荣全闹不明白,朝廷既然知道白彦虎在迪化驻扎,就该就近给景廉下旨才对。景廉的大营,毕竟离迪化近啊。
当晚,荣全收到左宗棠从兰州递过来的一封快函,这才知道原委。
原来,俄军占领伊犁九城后,一直想把乌鲁木齐也夺到手里。但因景廉屯兵在侧,俄军故不敢轻举妄动;白彦虎出关后直奔迪化,说不定是想和俄军搭上话,投靠俄国。清廷就是要打乱白彦虎的计划,命景廉严阵以待,堵住白彦虎的降路,同时也是为了防备俄军突然对乌鲁木齐下手,却令荣全出兵,打白彦虎个措手不及。
读罢左宗棠的来信,荣全陷入深思之中。他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仗的打法。
话说在迪化州百里左右的一处山坳里,四周大树参天,不远处有一座水池,一座大军营就隐蔽在这里。几名猎户手提火铳,腰挎弓箭,正慢慢向这里靠拢。这是荣全打发出来寻访白彦虎回军踪迹的军兵。他们已在周围的山里转悠了十几日,饿了打只野兔烤来吃,渴了便喝山泉水。现在,他们终于摸清了白彦虎人马驻扎的确切位置,于是在大树的掩护下,开始向这里慢慢靠拢。他们必须弄清楚白彦虎的人马数量装备情况。
白彦虎此时正在大营里对口出怨言的十几名妇女大行鞭挞之刑。
营里约有青壮妇女二百余人,有五十几名是他的亲戚,大多数是他用武力胁裹来的。白彦虎大动干戈,是想警告其他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白彦虎初出关时,有人众二万余,但经长途跋涉,现在只有精骑三千,部队接近五千,另有五百余名胁裹来的青壮妇女和二十几名儿童,实力已大不如前。
经过三天的反复核查,在大山里隐藏的清军密探兴高采烈地返回塔城。
得知白彦虎大营的确切位置后,荣全不敢怠慢,稍事准备即提军向迪化州城赶来。荣全此次出兵,挑带了马队四营一起,一营炮队,一营火枪队,加上侍卫粮运及杂役,人数约在两千有强。人数虽不多,但很精悍,尤其是火枪队和炮队,都是白彦虎所不具备的。塔城只留有不足两千人镇守,还多是些老弱病残之士。
荣全倾巢出动,就是想一战功成,给祖宗脸上添光加彩。
得知官道上起了漫天黄沙,白彦虎不用打探便猜测出是清军追杀他来了。自忖无力再战,白彦虎只好下令全军快速打点行装,径出树林,督队向吐鲁番方向转移。真正是惶惶如落网之鱼,急急似惊弓之鸟。
荣全见白彦虎胆怯,于是传令全军放开马脚寻踪猛赶。
两军终于在沙子山相遇。白彦虎急忙稳住阵脚迎敌。
当是时,白彦虎虽有精骑三千,步队近五千,但他毕竟是败逃之师,又受过重创,加之长途跋涉,已无多少斗志可言。
荣全所率之军正是锐气方刚之时,偏偏荣全本人又久历边关,熟悉这里的地形。两军相较,荣全明显处于上风。
荣全先是命令马队对白彦虎的步队进行砍杀,旋又冲击对方马队,同时让炮队对着白彦虎的帅字旗轰射,直到把帅字旗轰到空中才停止。白彦虎见官军火力颇猛,根本扎不住阵脚,只得且战且退。荣全不依不饶,定要斩尽杀绝。
两军打打跑跑,整整拉了十几天的大锯,白彦虎才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逃出了清军的手掌心,辗转跑进百里开外的一处山坳里扎下了营盘。清点了一下人马,竟然折损大半,胁裹来的百姓及妇女儿童等,亦全部趁乱逃走。望着溃不成军的人马和毫无斗志的兵丁,白彦虎一跤跌倒,失声痛哭。他知道,他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得知白彦虎趁夜逃走,荣全慌忙提军追赶。但因连日大风刮个不住,逃军的马蹄印痕早被风沙遮掩。荣全率军虽反复搜寻,仍未见白彦虎的踪迹。考虑到此次白彦虎受创颇重,就算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不会再掀起什么大浪,于是鸣金收兵,飞速返回塔城大营。
一封红旗捷报由快马飞速递往京师。朝廷一览之下,登时龙心大悦。与群臣稍事计议,圣旨很快颁下:赏荣全头品顶戴,开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实授伊犁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