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轰的一声大笑起来,马屁袁没想到拍马竟然拍到了马蹄上,他又窘又急,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End=
真能说
有一对亲兄弟,弟弟是开腊味馆的,院子里晒满腊肉。有一天,弟弟发现腊肉少了,想来想去,可能是隔壁的哥哥偷的。
为了弄个明白,弟弟选了一个哥哥可能下手的时候,躲在楼顶门口后面。
果然是哥哥!只见哥哥先把头探过围墙,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然后伸过一根竹竿来,目标直指一条腊肉。
哥哥是当律师的,收入也不错,就为这点腊肉,也太丢人了!弟弟忍不住开门走出去,对哥哥说:“想吃就说一声,何必搞得这么难看!”
没想到,哥哥挥挥竹竿,居然面不改色地说:“老弟,你误会了。腊肉上面有苍蝇,我帮你赶走了。要是它死了沾在上面,让人看见,你的牌子就砸了。”说完从容不迫地回屋去了。
弟弟站在那里,傻了眼。弟弟可是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淡定的小偷啊。好半天,弟弟才拍拍脑袋,责怪自己现身太早,应该等哥哥把腊肉撩下来,往回运到一半时,再抓他个现行,看他还能说什么。
又过了几天,弟弟发现腊肉又少了,于是决定守株待兔,抓哥哥一个现行。
这天,弟弟又躲在楼顶门后,果然发现哥哥故伎重演。这次弟弟也淡定了,等哥哥把撩着腊肉的竹竿往回抽时,才突然重重地打开门,然后一言不发,瞪着哥哥看。
还是想不到啊,哥哥仍然面不改色,说:“这肉掉地上了,我帮你撩起来。要是老鼠啃过,或者爬过,不但可能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也可能影响你的声誉呀。”边说边把腊肉挂回原处,然后走人。
弟弟又傻眼了,到底是干律师的,真能说啊。虽说少了几块腊肉也不是大事,而且是自家人拿去的。但哥哥那神态实在让弟弟生气,弟弟心一横,想:我一定要人赃俱获,而且让你说不出口!
这天中午,弟弟守在门口。待哥哥下班回家,弟弟笑着迎上去,说:“哥,有样好东西请你看。”哥哥有些莫名其妙,跟弟弟走进电脑房。原来,弟弟在楼顶装了摄像头,给哥哥看的,是他把一条腊肉拿回自家的录像。
弟弟想:这次你没话说了吧。谁料到,看录像的时候,哥哥始终面不改色。看完录像,哥哥严肃地说:“我听到有消费者反映,你销售的腊肉存在质量问题。为了还你一个清白,我亲自尝试了一下,没问题呀,已经帮你辟了谣。”
弟弟真的没了脾气,只得似笑非笑地说:“哥啊,想跟你说个事。”哥哥说:“有事你开口,亲兄弟,别不好意思。”弟弟说:“哪天你不在了,一定要叫侄儿把你的脸皮捐出来。”哥哥这次没反应过来,问:“为什么呢?”弟弟笑了,说:“因为你脸皮太厚,应该捐献出来用于科学研究。”
=End=
第二十一期:
顺藤摸瓜 等
顺藤摸瓜
一对青年男女刚谈恋爱。在电影院里,男青年不安分地将手搭在了女友的手上。女友故意吓吓他,说:“不要顺藤摸瓜。”
男青年听了,立马把手缩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女友见他没有动静,就将自己的手搭在了男青年的手上。男青年学着女友的腔调,说:“不要顺藤摸瓜!”
女友没有理会他,只顾自己往上摸。摸到男青年的脑袋时,男青年问:“你摸到什么了?”
女友说:“摸到一个傻瓜!”
(俞泉江)
“非重”指的是什么
毕业考试前,老师给学生上辅导课,说明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复习。有个学生因病缺席,之后借一位同学的课本来看,他见课本上标有“重点”、“非重”的字样,于是专攻“重点”,舍弃“非重”。
可是考试成绩下来,他的分数很低,于是不解地问那位借给他书的同学:“我都是按你书上的‘重点’内容来复习的,为什么还考得那么差?”
那同学说:“你没有看‘非重’部分吗?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啊!”
(余娟)
买车心理
买车时,男人关心的是:“这车百公里耗油多少升?最快能开到多少?”
女人关心的是:“车座是什么颜色的?后视镜里照人漂亮吗?”
(月月鸟)
看奥运
一对夫妻正在讨论奥运比赛。
丈夫说:“这几届的奥运会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
妻子问:“什么转折点?”
丈夫说:“早些时候看奥运会,觉得长大了我也要这么厉害;现在看奥运会,觉得这帮小孩怎么这么厉害!”
(张涛)
爱情三部曲
情人节的晚上,二姐哭肿着双眼回到家,弟弟见状,悄悄地对大姐说:“看来,二姐的爱情三部曲唱完了。”
大姐不解地问:“什么是爱情三部曲?”
弟弟说:“就是‘追随’、‘追逐’和‘追尾’呀!”
大姐还是不解:“‘追随’我懂,就是你二姐起初‘追随’那个男的,那‘追逐’和‘追尾’是什么意思?”
弟弟说:“‘追逐’就是他们后来谈了恋爱,‘追尾’就是两人最后打了起来。”
大姐叹气说:“既然三部曲都唱完了,他们应该没有关系了吧?”
弟弟摇摇头说:“很难说,也许他们还有追忆!”
(王伟)
买钱包
女孩看中一个钱包,发现标牌上写着三折,便问服务员价钱。
服务员说:“这个钱包要卖1000元。”
女孩吃了一惊,问道:“是打折后还是打折前的价格?”
服务员抱歉地说:“这款钱包没有折扣。”
女孩指了指那个标牌,生气地说:“标牌上明明写着三折,你怎么骗我说不打折?”
服务员答道:“那标牌说的是钱包的结构。”
(小丁)
文学青年
三个文学爱好者很爱咬文嚼字。一个美女夸他们,说:“你们谈的都是文学艺术,真是文人骚客呀!”
其中一个文学爱好者说:“我是文人,但不是骚客,我发牢骚但不风骚。”
美女忙说:“对不起,我说错了。你们是文人墨客。”
另一个文学爱好者说:“我是文人,但不是墨客,感觉墨客比黑客更黑!”
美女道歉说:“今天,我惹得一身臊,说不过你们,我请客谢罪。”
一直沉默的文学爱好者说:“请客?你到底请骚客、墨客,还是黑客?” (江水碧)
微博转发
两位妇人在一起聊天。
妇人甲问妇人乙:“最近过得怎么样?”
妇人乙说:“我和我丈夫离婚了,而且是‘和平分手’的。”
妇人甲接着问:“你们怎么和平分手的?”
妇人乙说:“当我在微博里写下‘我正在离婚’时,他是第一个转发这条微博的。”
(张涛)
考卷
有个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写道:“千山万水总是情,给点分数行不行?”批卷老师看了,当即回复:“人间自有真情在,给个0分也是爱。”
(阿门)
为省钱
有个小伙儿的租房合同到期了,不再打算续约。房东来检查房子,发现地毯上有三个小洞,于是要求小伙儿按照一个洞100元来赔偿。
小伙儿看了看地毯,问:“你确定一个洞要赔偿100块钱吗?”
房东点点头,说确定。
小伙儿听后,拿起烟头,把地毯上的三个小洞烫成了一个大洞,随后对房东说:“能省200就省200吧。”
(张涛)
恶作剧
有个学生一脸沮丧,同桌问他怎么了。那学生说:“昨天晚上,我看到厕所的灯坏了,就捉弄了一个正在上厕所的人,我把他的厕纸抢走了。”
同桌问:“那他发现是你干的?”
那学生说:“都怪我不好,我抢了厕纸后,想逗逗他,就说有本事来初一(2)班找我。”
同桌笑问道:“那个被你整的人是谁?”
那学生叹气道:“今天老师把我爸爸叫来学校了,我才知道昨天那人是校长。”
(小丁)
孙女的画
七岁的孙女正在家里画画。她突然对身边的爷爷说:“爷爷,您能给我当一下模特吗?”
爷爷欣然答应,很是配合,没多久,孙女大功告成。
爷爷乐呵呵地对她说:“孩子,把你作好的画拿过来给爷爷看看,我想知道你画得像不像爷爷。”
孙女摇摇头,说:“不用了,爷爷。我只不过是比着您的光头画了一个鸭蛋!”
(陈福国)
签名
妈妈带七岁的女儿去超市购物,刷卡结账时,女儿看见显示器上出现“100”的数字,就对妈妈说:“妈妈,快
看,我们得了100分,我要签名。”
妈妈和超市收银员商量后,同意让女儿来签。女儿随即在单据上,认认真真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后,收银员将单据拿过去,发现签名栏上写着:妞妞,一年级(1)班。
(张涛)
=End=
夺镯揭被 等
夺镯揭被
晚清时,安徽寿县有一恶棍,无恶不作。有一天,他闯进一个平民家里,见一病妇卧床不起,便无所顾忌,翻箱倒柜,连病妇的被头也揭开,将病妇手腕上戴的玉镯捋了下来。
正逢村人收早工,将恶棍逮住,扭送到衙门。
知县把恶棍当堂收押,并要病妇的丈夫补写一张状纸。
病妇的丈夫找来几个塾师,写了一张状纸,其罪是“揭被夺镯”。状纸虽已写成,可主人心里不踏实,心想:要是告不倒他,自己可就捅了马蜂窝,那家伙一出衙门,就会使自己家破人亡。
于是,病妇的丈夫找镇里有名的才子刘之智帮忙。刘之智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又看了状纸,仔细一推敲,提笔将“揭被夺镯”改为“夺镯揭被”。
病妇的丈夫看了,不知其中奥妙,瞪了一会儿,见刘之智不语,只得把状纸上呈衙门。
知县立即提审恶棍:“我问你夺镯可是事实?”
恶棍说:“是事实。”
知县问:“你揭了病妇之被没有?”
恶棍答道:“揭了。”
知县问:“为什么?”
恶棍答道:“夺镯。”
“简直无法无天!”知县大怒,丢下罪状,立即要其画押。
知县根据上述罪状,认为“夺镯揭被”是双重罪行:夺镯,是抢劫财物;揭被,是想奸污病妇。情节恶劣,故而判以重刑。
事后人们才知道,刘之智这“改动一下”的厉害,就更加敬佩他的才能。
巧释春联
纪晓岚是乾隆身边的大学士,他能言善辩,学富五车。
一次,纪晓岚回家省亲,正逢春节。乡里有一家弟兄仨,日子过得很穷,常受一些富户歧视。纪晓岚见这兄弟几个为人老诚,便送了他家一副春联,上联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是“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当时有个财主非常嫉恨纪家。他得知纪晓岚为乡民写了一副“犯上”春联,便串通官府,上告京都,说纪晓岚犯了欺君之罪。乾隆得知,龙颜大怒,立刻召纪晓岚回京。
乾隆见纪晓岚怒道:“你可知罪?”纪晓岚慌忙跪倒:“为臣回家省亲是万岁恩准的,不知罪从何来?”
乾隆说出他在家写春联一事。纪晓岚道:“万岁息怒,春联虽是我写,但并无过错。这家哥仨,老大是个卖爆竹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在集市提秤的,岂不是‘数一数二人家’?老三是卖烧鸡的,‘先斩后奏’并不过分呀!”
纪晓岚这一解释,逗得乾隆大笑,便赦纪晓岚无罪。
妙戏考官
清末民初,英山有个叫闻筱辑的儒生,他博学多才,却厌恶功名利禄。
这一年,闻筱辑的父亲让他去应考,博取功名。考试那天,闻筱辑想戏弄一下考官,便在考卷的反面画上一只摇头晃脑的老猫,老猫的一只前爪抓着一份试卷,另一只前爪抓起嘴边的一溜胡须,旁边又写上三个字:“喵!喵!喵!”
画完写好后,闻筱辑翻过卷面,看过题目,便一气呵成地写好文章,交了头卷,走出了考场。
考官拿过卷子看着看着,竟被那文采飞扬的文章吸引住了,他一口气看完,捋着长长的胡须,摇头晃脑地连声赞道:“妙!妙!妙!”
考官习惯地想看看考生的姓名,便把试卷朝反面一翻,见一只老猫和三个“喵”字,知道被闻筱辑戏弄,气得满面通红。
对联祝寿
庞振坤是邓州有名的才子。这年,邓州来了个知县,叫汤似慈,此人爱财如命。汤似慈要过大寿,地方豪绅为讨知县欢心,便向百姓强行摊派送礼。庞振坤见此情景,撰书一联作为寿礼送上。联云:“似者,像也,像虎像猊像豺狼,不像知县;慈者,爱也,爱金爱银爱钱财,不爱黎民。”横批:“不成汤水”。汤似慈看了差点气死,决定报此当众羞辱之仇。
一天,汤似慈听闻庞振坤手持写有“我是天子”的灯笼四处游逛,便以“欺君罔上”之罪,将他押上大堂。谁知,庞振坤斥汤似慈有眼无珠。原来“我是天子”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小民”三个蝇头小字。庞振坤辩解道:“‘我是天子一小民’,所言极是,何罪之有?”
汤似慈责问:“为何这七个字大小不一?”庞振坤答道:“回大人,‘小民’怎敢与‘天子’一般大小呢?你只见‘天子’,不见‘小民’,怎能怪我?”汤似慈哑口无言。
搭桥取名
李太清是一个有才的进士,深受皇帝喜爱。有一次,皇帝派他到湖广为御花园办些奇花异草、假山怪石,顺便让他回乡探亲。
李太清领了好多银子,行了好多路程,来到乡里,见到洪水冲毁良田,听到灾民啼哭哀号。乡亲们还纷纷前来诉苦,说当地白知县不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