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艳遇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艳遇记-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志民做事有一股子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刚到上海时,因为不会讲上海话,处处受到歧视,找工作都不容易,他便下狠心学上海话。每天早晨到公园里溜哒,留心听晨练的老头老太讲上海话,回到住处就闭门苦练。一个月不到,周志民就能讲一口纯正的上海话了,连上海人都听不出来。
  有一次他骑摩托车超速,被警察拦下来了,同时拦下的还有一个人,他张口就是上海话:“啥哩事体?”
  警察一听他是上海人,便对他挥挥手,叫他走,叫另一个人把驾照拿出来。他肚子里狂笑着一踩油门就绝尘而去。
  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和狠劲,周志民从一个小小的泥瓦匠,干到班长、工长,然后承包工程当老板。在做建筑工程中,认识了钢材供应商、福建女老板蔡明英。蔡明英三十多岁,已经离婚三年,风情万种,很快就和周志民成为情人。周志民给从农村带来的老婆一笔钱离婚了,和蔡明英结婚,两人便一起做钢材生意。
  做会馆是他老婆蔡明英的主意。福建人在上海做钢材生意的人特别多,办会馆的也多,当然,这些会馆多数不对外营业,不是为了赚钱,但蔡明英知道,多数会馆都是赚钱的。因而,当那块堆货的土地空出来时,她就想做一个会馆,首先是提高身份,有面子,毕竟有一个自己会馆的老板不多;其次是当一项业务来做,现在经营不好的会馆很多,对拥有者来说是负担,如果兼并一些会馆,改造成自己的连锁会馆,前景将不可限量。
  周志民支持老婆的想法,他佩服老婆的脑子,觉得她天生是做生意的料。会馆还在装修时,他就和老婆商量,要想把东邻会馆做到全市连锁,最大的障碍就是邻村会馆。本来,一个邻村会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是它的经营者非常有创意,妙招迭出,估计很快就会到处布局搞连锁。必须把它消灭在萌芽中,东邻会馆才有未来。最关键是要让邻村会馆的经营者失去这个会馆,离开这个领域,到别的地方去施展他们的创意才能。
  第一步就是利用媒体把邻村会馆名声搞坏,让它没法经营,到时候再去洽谈收购事宜。
  今天吃饭的几位,都是周志明这盘棋上的重要棋子。几位老板是合作者,准备一起投资搞东邻连锁会馆;报社副主编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利用舆论工具来与竞争对手周旋;银行则要在东邻会馆快速扩张时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周志民的酒已经多了,还劝李世勋喝酒。李世勋虽是上海人,却很能喝酒。说起来也奇怪,上海人虽然喝白酒的不多,但只要喝的人就非常能喝。此刻李世勋酒也多了。一桌人只有祝丽还有点清醒。


第137章 同唱一首歌
  祝丽就是最近见报的那两篇文章的炮制者,当然是在李世勋的授意下写的,李世勋安排见的报。
  祝丽在三年前刚进报社不久,就成了李世勋的情人。李世勋是她的顶头上司,经验丰富、年轻有为,颇受当时总编的器重,无疑是前途无量的。祝丽崇拜李世勋,也爱上了他,所以当李世勋稍微对她有所表示,她便投怀送抱了。李世勋的妻子沈琼也是同一报社的记者,但和祝丽不在一个部门。祝丽希望李世勋能离婚,但从他和沈琼的关系上看不出这种迹象,李世勋也从来没有对祝丽作过任何承诺。
  见一桌人都喝得差不多了,祝丽要扶李世勋回去,周志民拦住了:“不要走,我们还要去唱歌。”
  “都喝成这样了,还唱什么歌?”
  “就是都喝多了,才要唱歌醒酒。”
  “到哪里去唱?你这会馆里不就能唱吗?”
  “那不一样。KTV里有小姐,这里没有。”
  他们就近到大志开的梦潮KTV里,要了一个大包房。周志民一挥手:“快,叫小姐。”
  十几个小姐进来站成一排,周志民给每个人挑了一个,李世勋也有。祝丽说:“李总就不要小姐了。”
  周志民不答应:“不行,一个都不能少。你要是不愿意,你就先走。”
  志刚他们也来唱歌了,就在隔壁房间。沈琼听隔壁有一个人唱歌很熟悉,像是她老公,便出去叫一个服务员往里面送开水,趁开门的一瞬间就看清楚了,果然是老公李世勋站在中间,左手抱着祝丽,右手抱一个小姐,边唱边扭,祝丽给他拿话筒,正唱他最擅长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他唱歌很好听,虽然瘦,却中气十足,声音高亢嘹亮,当初谈恋爱时沈琼就对他的歌声着迷。
  回到包厢,沈琼对着志刚的耳朵说:“我老公在隔壁唱歌,估计是和周志民在一起的。”
  “哦?”
  志刚来了兴趣,“我过去看看。”
  志刚推开隔壁包厢门进去,果然是周志民在里面。他和周志民在强辉那里见过两三面。周志民把李世勋和副行长介绍给志刚,志刚对李世勋说:“你是沈琼记者的先生,对吧?”
  这时,沈琼和曲贝贝也进来了。周志民强烈要求志刚点首歌,志刚说:“好吧。我点两首歌咱们一起来唱。第一首是《让我们荡起双浆》第二首是《同一首歌》”
  两首歌唱完,志刚带两位女记者回去了。周志民见志刚如此大气而自如地过来寒喧,心里有点打鼓,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后面歌都没有好好唱。最后结束时,走出包厢,他问李世勋:“这个冯志刚是什么意思?”
  李世勋说:“他是向你示好。他想告诉你,竞争他是不怕的,但他不愿意和你搞得两败俱伤,还是寻求一条共赢的路吧。”
  “真的吗?”
  “我是这样解读的。也许你还有不同的理解。”
  “商场如战场。我和他怎么共赢?”
  李世勋回到家时,沈琼已经到家了。沈琼本来说今天在临村会馆与女性沙龙成员聚会,不回来睡觉。李世勋问:“你怎么回来了?”
  “还不是为两家会馆的事。你真的帮周志民与冯志刚作对?”
  “是冯志刚叫你回来找我的吧?你可以告诉他,我谁都不帮,只是做我份内工作。”
  “可是你事实上是帮了周志民。”
  “你不也事实上在帮助冯志刚吗。”
  话不投机,上来两人就分别站到两个阵营。沈琼知道没法再谈下去。李世勋说得不错,她站在志刚这一边,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原本打算今晚不回来,去见她的民工情人,可在KTV见到了丈夫,她心里有点发虚,觉得还是回来好,正好和丈夫谈谈会馆的事。如果谈得融洽,也可以和丈夫做爱,虽然没有与彭孝胜做爱刺激,但毕竟也是快乐的。
  可是,谈得不愉快,她的欲望也没有了。


第138章 游览杭州(1)
  “五一”节快到了,井儿说春儿想到杭州去玩,问志刚能不能开车带她们一起去,志刚一口答应。
  这一段时间冷落了井儿,志刚心里很明白,再说他和井儿都忙得身心俱疲,趁五一节好好放松一下很有必要。
  他们下午出发,开两个小时车就到杭州了。志刚问:“春儿,晚上想吃什么?”
  春儿和井儿坐在后排,一路上都在打打闹闹,志刚专心开车,不知道她们说些什么。这会儿到杭州了,她们才安静下来。春儿听志刚问,便说:“杭州小吃有名,我要吃。”
  志刚来过杭州,说:“杭州有美食一条街,什么小吃都有,我带你们去吃。”
  志刚远远把车停在停车场里,他们步行走一会才到小吃一条街。春儿先买了一包臭豆腐,拿牙签挑着边吃边走边看,看得眼花缭乱,却又拿不定主意到哪家吃晚饭,只觉得家家都好,又怕后面还有更好的。
  看到有卖吴山酥油饼和猫耳朵的,春儿叫井儿给买了拿好,说等一会腾出空来吃。志刚说:“我看你今天是腾不出空来吃它们了。等一会还有更好的。”
  果然,一会儿,志刚的手上就拎满了小吃,什么小鸡酥、榴莲酥、雀巢鸟窝 、南宋定胜糕、木瓜酥、奶黄雪梨果、金牌胡萝卜、核桃冻。
  井儿直骂春儿:“小祖宗,你长了多大的肚子,不吃晚饭也吃不下这些小吃了。”
  春儿笑道:“吃不下我带回去给同学吃。”
  志刚说:“看来我们要集体决策了。我建议再走十步,在右手的那家店吃晚饭,如果右手没有就在左手那家吃,同意的举手。”
  志刚和井儿举手了。春儿无奈,拿纸巾擦着嘴上的油说:“好吧。你们就欺负我。”
  井儿骂她道:“看你个子这么高,都上大学了,还像小孩子一样任性,让人看着笑话。”
  志刚18岁出来打工,打交道的无论男女都年长于他,本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今天和春儿出来,才感觉自己也是年轻人,原来自己的心态好像从来没有年轻过。还是年轻好。他想,如果也上大学,和同学们利用假期出去旅游该多美好。
  可惜还没有年轻过,怎么就只剩青春的尾巴了。
  看着菜单,井儿点了一个西湖醋鱼、春儿点了一个东坡肉,轮到志刚,他点了糟烩鞭笋。志刚问春儿:“知道这几道菜的来历吗?”
  春儿摇摇头:“不知道。”
  “就和你家的酱香老酒一样,大凡有名的吃食,都是有文化传承的。”
  “也有好听的故事吗?”
  “当然有。”
  “姐夫,那你先说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的来源,相传出自‘叔嫂传珍’的故事。说的是古时西湖边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欲占其嫂,杀害其兄,宋嫂劝小叔外逃,制糖醋鱼为他饯行。后来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会,又尝到这一酸甜味的鱼菜,叔嫂终于团聚,后人传其事、仿其法烹制的醋鱼,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正好西湖醋鱼端上桌了,春儿先尝一口,悠然神往地说:“呀,还有这么美的一个传说。那东坡肉呢,难道苏东坡也会烧菜?”
  “对。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才学出众,对烹饪也有研究。他在谪居湖北黄冈时,时常亲自烧菜,与众人品味。曾作诗介绍他烹肉的经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后来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节日将百姓送来的猪肉、绍酒,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送给民工。家人误以为酒肉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别致可口。从此以后,‘东坡肉’就成为杭州传统名菜。”
  听完故事,东坡肉还没有上桌,春儿摧促服务员:“东坡肉怎么还没有好?”
  服务员是个女孩子,解释道:“东坡肉烹制时间长,虽然我们这里是事先烹制好的,但要在蒸笼里加热,所以时间长一点。请你耐心再等一小会就好了。”
  春儿扭头又问志刚:“肉吃不到,你就再说鞭笋的故事吧。”
  “糟烩鞭笋的故事也和苏东坡有关。传说杭州孤山的广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内和尚很爱吃笋,却又不善于烹调,只会烧烧煮煮。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时,与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笋经’传授给他们。用嫩鞭笋加上香糟,经过煸、炒、烩等而制作成的这道菜,香味浓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烩鞭笋经历代相传,成为杭州有名的传统素菜。”


第139章 游览杭州(2)
  春儿听完,半晌才回来神来,说:“只有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人,才能享受到美味的极致境界。可见做什么都要有文化,才能做出境界。”
  “有悟性。”
  志刚对春儿一竖拇指,春儿脸红了一下。
  “姐夫,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读书啊。读好书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好,这是我们徽商的传统。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或者说应该成为生活习惯。你在大学所掌握的知识,毕业三四年,就全都会过时的,所以从毕业那一刻开始,就要更新知识了。”
  吃过饭,他们准备住下来,没想到问几家宾馆都满了。他们开车兜了很远,在比较偏的地方找到一家小宾馆,说有房间,但只剩一间标准房了。
  志刚说:“只能你俩委屈一下,挤一张床了。”
  春儿说:“我不要挤,你和我姐睡一张床。”
  井儿脸红了,扭住春儿耳朵说:“死春儿,我把你耳朵拧下来。”
  本来想住下来后,去逛逛西湖夜景,可住得这么远,只好第二天白天去了。
  从杭州回来,志刚觉得神清气爽。多少年没有这样放松了,哪怕只是两天时间。平时喝酒唱歌,也说是放松,其实那使人更紧张。
  节后一上班,贵玲就又拿来一张报纸,还是那家都市报,这次刊登的是评论员文章:《会馆应该怎样健康经营》虽说没点邻村会馆的名,却总是有意无意地使人联想到邻村会馆,因为它说的事例都只有临村会馆才做,比如论坛、沙龙、笔会等。
  志刚把报纸往沙发上一扔,对贵玲说:“不管它。以不变应万变,看他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贵玲有些担心:“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恐怕会越来越被动的。”
  “不会。如果我们站出来,就上当了。你想想,我们如果也在报上回应,岂不是不打自招,承认人家说的是我们了?再说,我们如果要回击,回击谁?你出拳却打不到人,对手是躲在后面的。”
  “那怎么办?就这样等死?”
  “放心,我们不会等死的,而是在等时机。”
  贵玲这段时间觉都睡不好。会馆是在她手里火起来的,却也有可能在她手里毁掉。节日期间她没有休息,天天都到办公室来。其实也没有事,她只是在办公室里转圈圈,脑子里一片空白,或者到会馆里转转,与熟悉的客人随便聊聊。现在会馆的人气远远不如以前了。
  志刚看贵玲都憔悴了,有些心痛,拉她坐到身边,搂着她说:“好好休息,不要着急。相信我和强辉会有办法的。”
  靠在志刚怀里,贵玲觉得安心多了。她一直想自己扛,却也知道自己是扛不起来的,这不有志刚、还有强辉呢。女人就是容易钻牛角尖,这会儿出来了,她忽然就放松了,原来事情远没有那么糟糕。
  志刚左手从贵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