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庄子心得-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一个说法:说一个公司,一个机构,可能最有资格高高在上的人,就是那个老板。这个人位置最高,所以他可以随意呵斥任何一个下属,指责他,这个工作你怎么就做不好,你做不好我就没有政绩,做不好这个单位就没有好名誉,所有过错全在你一个人操作的能力上。你想想你的执行力是怎么回事,回去好好反省。作为他的下属,只能是唯唯诺诺,点头称是。回家以后,这无名火就发在老婆身上,对着老婆大喊大叫,我辛辛苦苦在外挣钱,撑着这个家的名分,你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但你没把家没管好,没把孩子管好,你就让我过这样的生活吗?把老婆臭骂了一顿,老婆也只好点头哈腰,因为每个月要从丈夫手里拿线。但是,回过头来心里又不平衡,就去训孩子,说你看看我为你这么辛苦,我这一生都付出了,如此操劳,你学习还不努力,你现在的这个成绩,你对得起我吗?这个孩子呢,也只好点头哈腰,但回过头就更愤怒,这孩子就开始骂他们家的小狗,说看看你这么不懂事,上头这么多大人欺负我,我回到家你还不跟我好好的,把这狗给打一顿。狗呢,必须得听主人的,它知道它得住在这儿,它也有无名火,它在家不敢说什么,等一出去,无名火就发在野猫身上,就出去不停地追着野猫咬这个猫。猫知道也打不过狗,它也只好忍气吞声,然后这个猫就拼命地去找耗子。因为只有在耗子身上,猫的愤怒才能得到宣泄。其实我们如果如此这般的说下去,一个老板的愤怒,跟一个耗子的委曲之间到底还差多少环节呢?这就是我们人世间的一种潜规则。其实,我们人人心里都有无名火,我们真的想让自己平息,就回过头来看看庄子,看一看是不是有内心的原因:是别人给我们的这么多委曲,还是我们自己看不破名与利这两条船?

大家看看古代造字很有意思,什么叫人心中烦闷呢?这个“闷”字无非就是一个“门”字里面一个“心”字。也就是说,你把自己的心关在一扇门里了,你还指责烦闷吗?能不能打开这扇门,全在自己。所谓“看破”二字,无非是开了一扇门而已。那么人活着的时候,名与利这两个字最重,到了最后终极大限,你说名利我还可以看得透,但是生死那就可难了。红尘在世,庄子都说,宁可生而曳尾于涂中,活在泥塘里也比死了的好,说庄子不也这么讲吗,他真的能破生死吗?

那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庄子的结发妻子先他而走了,惠子还真是他的好朋友,去吊唁。到了他家一看,庄子在那敲着盆唱歌呢,叫“鼓盆而歌”。

[画外音]亲人死了,人们往往会痛苦思念,而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庄子淡泊富贵,看破名利,难道对于死,庄子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吗?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配音]惠子:你的妻子为照顾家庭子女,如今年老去世,你不但不悲伤痛哭,还敲盆唱歌,你真是太过分了。庄子:唉,你听我说嘛……

庄子就淡淡地告诉他,他说:唉,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怎么能会不难受呢?但是我现在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叫做察其始而本无生,我真正追本溯源去观察最初最初的开始,人不都没有生命吗?他说最早人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这就是老百姓的话说,叫人活一口气,他说你其实看看天地之间,无非是聚集这么一股气那么一股气,然后这个气息,逐渐要找到一个形体,由形体又孕育出了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而现在我妻子循着这条路回去了,她比我先走,在此时此刻,她可能在一个巨大的密室里面,踏踏实实地睡觉了,她就解脱了,那我还不高兴吗?他说我想起这些来,我就忍不住要敲着盆唱歌了。看,这是亲人的死亡,面对亲人之死,能够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欣慰。其实这种心态,我们说中国的民间,有的时候,有大智慧者也能做到。民间讲究办喜事有两种,叫做红白喜事。不仅红喜事嫁娶,生命繁衍的开始是一桩喜,那么白喜事,寿终天年为老人送行,也是一桩喜事。所谓红白,只是生命的两端,生是生命来临之前的迎接,白是生命寂灭之后的相送。而生与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化。

[配音]庄子:大自然它赋给我形体,用生活来使我劳顿,用岁月来使我年老,用死亡来使我永远休息。自然是变化的,人必须顺应自然,这样才能不喜不惧。

如果我们真有庄子这样的心态,也许我们会少了很多的牵绊和苦楚。

那么大家可能说,是啊,生老病死,周围的人总免不了有这么一番相送,但是真正到自己自处尤难,自己能面对得了生死吗?自古到今,有多少炼丹的人,从魏晋的时候开始,炼那些五食散,吃完的之后要宽袍广袖出去发散,人所有的追逐为什么总是想着可以长生不死,那么庄子也得面对他的一死吧?他有很多学生大家都在商量,老师真是有一天,到了百年之后,我们怎么给老师打点他身后之事?庄子就开始跟他的学生讲:我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别准备,我就用整个天地做棺椁;做我的大棺材,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是我的葬品。好家伙,这么说起来,比我们所看到的楚王墓、汉王墓,比什么王陵都要奢侈,他用天地日月当连璧,玉和珠玑都作为他的陪葬品,跟他在一块了,我就要这么一个大葬礼,就把直接把我扔出去就完了。学生不敢,想想说:老师,如果我们不给老师弄个小棺材,扔在外面,被野兽吃了怎么办?然后,庄子想一想,告诉他的学生们:我要是扔在荒山之上,我可能就被那些苍鹰,乌鸦,所以天上的飞鸟飞禽,就把我的尸体给啄食了;如果你要是好好的,弄一个棺材把我装起来,埋在地底下,有朝一日木头朽了,人也烂了,我喂的就是地下的那些蚂蚁,蝼蛄,所有地底下的小虫子,我无非也就是个饲料而已,你干嘛要抢天上那些东西口里的食物,喂地下的东西呢?那头不都是这样一种物质不灭,不都是被吃掉吗?这就是庄子对自己形体和自己生死的一种看法。其实这个说法,让我们想起现在在西藏地区某些地方还流行的天葬,也就是说人死之后,希望他的这个肢体被这些个仍然飞翔的天上的飞禽带走,能够重新在天界以一种有形的形态回到他生命的本初。可能在很多文化中,有一些理念都是相通的,那就是豁达是人解脱的前提。

我们社会上有许多抗癌俱乐部,有很多的抗癌明星。其实过去一听说得了癌症,那几乎就是判了死刑了。可是现在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活很多年?因为他有一种内心的调理,他乐观。他自己不惧怕死亡时候,奈何以死惧之。这个死亡是你心里的一种暗示,其实庄子从来是一个不惧怕死亡的人,他不惧怕的方式,就是“乐生”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这个观点呢,跟儒家的思想也会不谋而合,这就是孔夫子回答他学生的那六个字,叫做“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儒道相通,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温暖的情怀,和一种朴素的价值,就是“活在当下”,永远是这四个字。人是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甚至不俱生死,那我们的心灵空间能有多大啊!这是一份大境界(于丹心语)。

大家会说庄子看破了这么多,这个人是不是很消极啊?对他来讲,已经无所挂碍了,那他还在乎什么呢?其实,庄子在他那个时代,是一个内心有所判断,但不一定要转化为行动的人。民间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两个人在田头,一个人在烈日炎炎下努力地种麦子,干活干得汗流浃背。另个一个人就躺在树荫底下喝着茶,哼着小曲。然后干活的人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勤勉的,在道德上一定是有资格去训戒那个懒汉的,所以他就说:你看你你这么懒惰,你以后吃什么喝什么啊,你怎么能每天就这样浪费大好时光呢?然后乘凉的那个人就悠悠闲闲的说:我问问你,你现在这么卖命吃苦受累,你又为了什么呀?他说我为了丰收啊;他说你丰收又为了什么呀?他说丰收以后我就可以用粮食去卖钱;乘凉的人又问他,你卖了钱以后你想干什么?种麦人说,等我卖了钱,我衣食无忧了,再遇上这样的炎炎夏日,我就可以不下地干活,找一个树荫躺着喝茶哼曲,我就可以悠悠闲闲地享受生活了。然后现在在乘凉的那个人告诉他说,我现在就已经在过这种生活了。所以,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未来的梦想。

其实大家想一想,这仅仅是一个笑话吗?有很多时候,我们随手可得的事情,但是被我们观念上一个误区给遮蔽了。可以说庄子在他的一本书里,留下了很多隐约的他生活的影子,在这里有很多判断跟儒家彼此呼应。只不过儒家所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看中的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这样一种成全;而道家看重的是更高旷的苍天上人的精神的自由,他看中的是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超越。可以说,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飞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于丹心语)。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看过庄子很多的故事,你会打通他的一套生命哲学,这不简简单单以积极或消极而论,而是在我们生命不同的体系上给我们建立起来的参照系统。以庄子的话说,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游。也就是说,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人生的定位,在这样一个浩瀚的坐标系上,让人真正成为人,让我们的内心真正无所拘囿,让我们风发扬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让现实中种种的窘困,只在当下可以看破,而在永恒生命的引领上,有这样一翻逍遥游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去追寻。

庄子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区别境界的大小,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大境界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

《庄子心得》 02:境界有大小

内容简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于丹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庄子的寓言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又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

我们有太多的时候,当我们安然的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秩序,我们日复一日,早晨起床,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看着大家怎么生活我们也怎样生活,我们想着手中有一技之长,我可以养家糊口,我可以过很好的日子,我们从来没有跳出自己现有各经验系统,重新质询一下,我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吗,我目前所拥有的这些技能,我还有没有可能让他发挥更大的用处,于丹教授认为,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了解整个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但是最难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这才是觉悟。而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被描述为两个阶段,觉是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一句话,所谓醍醐灌顶,突然之间眼界通透,这叫有所觉,但是你长长的一生的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做反观内心,去考虑突然之间又明白一点什么,这个长长的感受,和参化的过程叫做悟,也就是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点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感受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们客观有什么样的寄寓,而在于主观有什么样的胸怀,不在于客观提供了,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与无用的判读上,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而去利用机会,如果今天我们,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重新审视庄子,那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目的是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去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完全可以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于丹教授认为,在现代的生活中庄子的寓言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有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呢,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逍遥游》其实无形的拓展了我们的想像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所以大与小呢,它决不单纯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界,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