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1。5比1的赡养比。就是说每3个在职的上海人要养2个退休的,而全国这一平均是3。2个人养1个人。这个看似微小差别的数据,给上海增加的压力却是空前的。(南方网2009年4月1日)
有人曾统计如果以3%的通胀计算,如果60岁退休后每月支出1000元,而你的寿命是80岁,那么,你将需要花58万元;如果按每月支出2000元计算,则为116万元。也就是说没有一百万,养老免谈!
2010年2月7日,上海市正式公布了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方案,退休人员人均多拿170元左右,增加后的月基本养老金最高可能达到2030元。但是和上海的高消费相比,也仅仅是刚够温饱,还要祈祷不生大病,否则医保卡里的钱可能连住院费都交不起。
上海市政协委员孙安民说,他的老师,一位为当地作过巨大贡献的高级专家,因养老金微薄,出门看病都要选坐1元无空调的公交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退休待遇在上海同样存在。(《南方周末》2008年2月2日)
第三章 上海白相侬?
“白相”是上海话里的常用词,据说其原来叫“薄相”,是苏州人指小孩玩耍、游戏等。因为讹写,变成了“白相”。如今的“白相”已经有了些变化,不再仅仅是小孩的事,连大人也有份。大致可以将其理解成“玩”、“混”。愚弄人或被人愚弄,也可称作“白相”。
上海就是一座曾被人“白相”,但也善于“白相”别人的城市。
虽然在对待外来人口的问题上,上海的态度和政策貌似比北京宽容很多,但在允许外来人员缴纳城保等问题上,“只进不出”的政策,已经表明了其利用外来人口填补自身巨大的“社保窟窿”的叵测用心;外表光鲜的都市白领,也因上海的昂贵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连实现2020年“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所急需的金融人才,也逃不脱上海戴在他们身上的“高税负”的紧箍咒……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1。榨取外来者
虽然许多媒体把上海这次户籍改革的动向评价为“打破了中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坚冰”,但事实上上海市政府于2009年2月23日公布实施的“户籍新政”(试行三年),并非免费午餐。
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说,上海的这种做法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逻辑是相悖的。它看学历、讲贡献,把上海户口当成了一种有偿奖励,最终也不过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利益的权宜之计。
七年之“养”
2009年2月23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按照规定,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七年;(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4)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5)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注意,以上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而非“任选其一”。条件之苛刻,一看便知。
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于新政颁布第二天在央视的《新闻1+1》中表示:上海的一些做法尽管是立足于当前的一些形势和具体问题的需要而做的尝试,可以理解,但是它和我们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的逻辑是相悖的。
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分割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的户口一体化和统一化,而上海的这项新政,主要仍然是一个户口管理,更具体的说是关于户口准入管理的一些改革。
上海户口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背后有医疗、福利、教育、就业机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等这样一些福利。户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淡化户口的含金量,而上海市的这次户籍改革非但没有降低含金量,反而将使得居住证的份量变得更加沉重。
起初,一听说持满《上海居住证》七年就能“转正”,让上海600多万外来人口中持有居住证的450多万人,欢呼雀跃。满怀憧憬地期待细则的进一步公示。然而,真到了“东风吹梦到沪上”之时,包袱抖开,见到的却是一道令人沮丧的“脑筋急转弯”。
原来传说中的“七年为期”是有附加条件的:其一是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缴纳所得税,这是经济条件;其二是在上海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这是身份条件。
在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看来,上海现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高端人才竞争,而现在户籍问题实际上成为人才引进的一个瓶颈。户籍改革符合城市发展的利益,另一方面,能够完全符合标准的人才非常有限。丁金宏坦言,作为政府的一种工具,本次户籍改革必定是要为上海市自身利益服务的。
丁金宏说:“首先政府做了一件他应该做的事情,兑现了一个承诺。我觉得上海出台人才居住证,是一种人才优先或者是发展优先的战略思路,也就是上海要建立四个中心。特别是经济金融中心,那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必要的前提。”
不过,丁金宏同时指出:“从某种程度上,上海的户籍新政仍然是一种嫌贫爱富的选择,这样一种改革某种意义上还在利用户口的含金量,就因为它有含金量,所以政府要拿它作为引进人才的工具。”他说,“也就是城市的价值观至上,这不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价值观,城市利益要得到充分保障,城市的价值要得到优先体现,当然城市当中人的话语权也最强势,所以这些也都决定了城市自身的利益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考虑。”
户籍准入门槛的调整就上海的目的来讲,是为了吸引人才。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后在1994年、2002年、2004年三次调整户口迁移政策,这次“居住证转户籍”改革被称为上海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
“盼了好多年盼来新政策,没料到与期待差这么多。”田晓清今年34岁,已经在上海打拼10年,说起户籍新政,他有些失望。
田晓清2004年底申请获得了上海市居住证,被卡在了7年这个门槛上。“现在看来,条件虽然诱人,但是真正能够拿到户口的人,恐怕只是少数。”居住证持有要满7年,这一条件几乎难住他们公司的所有“沪漂”一族。上海自2002年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在他们这家外资公司,同事获得居住证多在2004年到2005年。
不过,对更多的外地人看来,他们面对的不止时间这一道门槛。
陈崇彬、赵雪林夫妇来自福建,2008年刚刚拿到了人才居住证,多年来一直在上海从事钢材生意。陈崇彬说:“我们从1994年7月1号到上海,现在已经有15年的时间,我们也期盼成为一个新的上海人,但是我们出来早,文化学习这块比较薄弱,肯定也没有这个中级或者高级职称,这点就达不到。”
妻子赵雪林说:“外地人来上海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按道理说,我们要比一般的中级职称的人,对这座城市的贡献更大,因为我们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包括税收等等方面。”
为此,他们拨打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咨询电话。但是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中级职称不能办理户口,而且三年后的政策还会变化”。这样的答案,让夫妻俩很失望。
事实上,首批符合“累计7年”条件的人只有3000名,同时符合其他条件人数将会更少。而如今,上海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有600多万人,办理居住证的是450多万人,在这之中拥有上海市人才居住证的,有机会获得上海市户口的人数,不过30多万人,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事实上这次户籍改革与其他的420万人无关。
有人以所谓国际经验来解释上海的“转证”条件,但立刻在网络上遭到一片声讨,有网友指出:“这些经验都是国与国之间处理国际移民问题的,拿来对付国内的流动人口或‘非户籍人口’,这合适吗?”
“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些国际经验可用,上海的规定也更为苛刻。譬如,瑞典规定,在瑞典居住6年就可以入籍。我知道一个个案,移民到瑞典后,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但满了6年,照样可以入籍。在国际惯例中,除了‘坐移民监’,还有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但那都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符合条件,立即就办手续。而现在的‘新政’是必须同时符合所有的条件才行,这比国际移民还要严格得多。”
按照上海市的相关规定,像陈崇彬夫妇这样没有高学历的人,就连拿到一张人才引进居住证都难度不小,更何况是上海的本地户口。而在上海数百万外来人口中,真正能满足五项条件的实属凤毛麟角。最终,被寄予厚望的上海户改新政给人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
有人说:“从短期看受益的是这次拿到上海市户籍的人,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受益的是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
对于这一观点,王锡锌教授表示:“有条件的同意,因为从短期来看,我想这个短期还需要加上一个长期条件,就是户口背后的一些特殊福利必须要维持。维持了,我拿到户口才有用。如果我拿到一个户口仅仅是为上海人这样一个符号,而后面这样一些特别的福利没有了,那短期内可能我们也不一定得到,所以你必须要承认这些福利要保证。从长期来看,是否对上海的经济是一个推动,当然我们现在还很难预测。但是我可以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需要考虑国家关于户籍制度改革一个总体的战略,比如说2020年左右,学者估计,那时候我们要启动实质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恐怕是要破除的,而现在这样一个改革可能与那个目标是有距离的。”
言下之意,一旦全国正式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大势所趋,那么,任劳任怨在上海熬了七年,为了职称,为了保住工作按时缴纳各种税收,勤勤恳恳的外来者将上海居住证变成上海户口之后,得到的只是一个上海人的符号,户口本背后附带的珍贵的各项福利,将因为户籍制度的全面改革而被打破——你有的,乡下老家的人也有了。专家预测,这种情况或许就会发生在未来十年间。那么,当初在大都市的隐忍和坚持,又是为了什么?可能很多人都将“亦喜亦忧”吧。
丁金宏也认为,因为不符合户籍改革的根本目的,所以上海的这次“户籍新政”注定也会像上海市前三次改革一样成为权宜之策。
政策随时会变,而你为了上海耗费的七年青春,永远一去不返。如果你只是为了一张上海户口,而忍气吞声地留在这座城市里,那么你就该再次认真掂量,这样的交换到底值不值?
为“上海人”买单
事实上,除了吸引人才来沪工作,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之外,从外来者身上获取经济利益,直接榨钱,也是上海在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上更“开明”的原因——“社保(全称社会保险,对居民而言,社保即通常说的“五险一金”,“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即是住房公积金)基金严重穿底,仅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170…180亿元,占到了市级财政收入的17…18%左右,而预计今年还需要增加60…70亿才能把社保基金的窟窿补上。”2009年1月6日,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与市政协委员座谈时称。
2008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2382。3亿元,同比增长13。3%。与之相对的是,上海市2008年地方财政支出2617。7亿元,比2007年增长18。9%。在外界看来,地方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的背后,折射出上海正面临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
显然,上海市政府在资金调度上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人说为什么上海不像北京一样把公交包下来,上海没条件。北京不贴社保养老金,所以每年贴100多亿给公交,而上海每年财政要贴160亿给养老保险。”上海市市长韩正在2009年会见政协委员的时候表示。
韩正说:“目前上海已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230多公里,每天客流300多万,2008年收入35个亿,但是仅需要返还的利息就高达28亿,收入仅够支付利息,银行贷款的本金如何归还,还是个未知数。”
韩正还特意再次给政协委员算了两笔帐。韩正说:“按照规划,上海的轨道交通1…13号线,总里程350公里,预计总投资2380亿,政府至少要拿出35%近833亿的资本金。在已经将1、2号线的回收资金平铺用于新开工的线路项目资本金的情况下,现在只到位近700亿元,还有200亿元,我也不知道哪里来。”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上海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9年市级财政安排对社会保险基金等补贴121。4亿元。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加深,及社保体系“隔代支付”的特点,上海未来社保的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
俞正声说:“我来上海之前,曾向中央领导包括曾经在上海工作的老领导请教,上海发展中应该注意什么。有些同志和我讲,上海现在的钱多得用不完,我来上海之后感觉钱是很多,但我随后发现上海财政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没有我当初想的那么好,上海各类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
在一系列财政问题中,最让人苦恼的是上海社保基金的“入不敷出”:“这一情况已经到了出现严重穿底的境地,而未来二十年这一用财政收入填补社保基金窟窿的局面会越来越严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
就在上海市地方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社保基金的窟窿越来越大,连俞正声都不得不强调这一点的时候,上海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