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已经咬牙切齿。贺氏夫妻对他和婉婷来说,与其说是朋友,倒不如说是恩人。他不会忘记,当他还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瘪三的时候,当他还在军校里苦读的时候,是贺伟杰不远千里的寻到了他的下落,将婉婷交给丽芬的戒指亲自交到了他的手中;是伟杰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他说,一个男人出身卑微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他有没有奋发向上的那份心。正因为有了伟杰的鼓励,有了他千里迢迢送来的那枚代表着婉婷心意的重要的戒指,他才会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他才会有今天的一切。
  当年,伟杰亲切的鼓励他的话语犹在耳畔,而今,却横遭如此惨祸,生生的被日本人、被汉奸害得家破人亡。这种恨意,这种痛,犹如一根根钢针在扎着自己的心。报仇、报仇,这两个字早已深深的镌刻在他的心中,他在得知真相后,不止一次的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出那些罪魁祸首,一定要为伟杰、为丽芬,讨回一个公道。
  “他们不是人!他们不是人!逸之,我好恨!我好恨啊!那些人,他们,他们,他们将来一定都会不得好死!他们都会下地狱的!我诅咒他们,我诅咒他们!”
  韩婉婷向来从不说重话,但此刻,她早已无法压制心底里不断冒出来的戾气,怨毒的话语脱口而出,眼睛里闪着愤恨的光芒,头脑中也闪现着与狄尔森心中同样的两个字:报仇。
  狄尔森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对她露出极淡的一丝笑意,低声在她耳畔一字一句的冷冷道:
  “放心。我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所有人,只要是和陷害伟杰一家有关的所有人,不管他们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都不会让他们有好日子过。伟杰夫妇的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听到狄尔森郑重其事的保证,看着他脸上坚毅果决的神情,韩婉婷忽然心中一动,似乎对这个表情似曾相识。她飞快的在脑海中翻找着与这个记忆相关的画面。
  终于,她想起来了,在几个月前的那个夜晚,他一度消失了七天之后再度出现她面前的时候,曾经就露出过这样的表情。她还记得自己问过他究竟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可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说,将来会在合适的时候将一切都告诉她。原来,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一切!
  她的心,在她的胸膛里飞快的跳动着。她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冰凉的手抓住了他的毛衣前襟,急道:
  “逸之,你,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一切了?是不是?在那个晚上,你消失了七天之后才出现的那个晚上,你就知道一起了,是不是?你为什么等到现在才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你都做了什么?”
  她焦急的面容就在他的眼前晃动着,他握住了她的双手,凝视着她,对她微微一笑,口气极为平静的回答道:
  “我是你的枕边人,没道理不知道你心里最惦记的事情是什么。所以,我亲自去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查清了,也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才回来见你。当时你的身体状态很不好,我怕太早告诉你,你的身体会受不了。而现在,也到了该告诉你一切的时候了。”
  她怔怔的看着他,看着他那双碧蓝的像大海一样的眼睛,眼中又渐渐的浮上了泪意。他总是这样,默默的为她。噙着泪,带着难以言说的动容,她无声的投进了他的胸膛,紧紧的,紧紧的,和自己最爱的孩子一起紧紧的抱着他,只希望这样相依相偎的日子能永远永远。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随想之六——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的絮语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这篇文不会因为有敏感字眼而被锁。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76周年的日子。今天本应是勿忘国耻、全民纪念的日子。
  可是,我却差点忘记了。直到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左下方出现了7月7日的计时字幕的时候,我才惊觉,天哪,今天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纪念日吗?为什么电视台里一点都没有提到?为什么我从遥控器上的1频道一直开始按,按到第300个频道的时候,没有一个电视台节目里再放与之相关的节目呢?是不是国家现在已经觉得这个日子不重要了?以至于今天我打开所有的媒体,头版头条出现的几乎都是韩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的报道?
  当然,飞机失事,有两名中国人因此而丧生,这样的悲剧的确需要人们去关注与悼念。但是,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关于“七·七事变”这样重要的纪念日的新闻报道,却可以一丝一毫都没有在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出现呢?是因为它的爆发离我们今天已经太过遥远,遥远的几乎可以直接忽略吗?
  下午六点多,我在地铁里候车。地铁站里的移动电视终于播放了一段与“七·七事变”有关的新闻。新闻播放的时间前后加在一起不超过三十秒,而且看到这则新闻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很多人都在忙着低头玩手机、忙着说话、忙着行色匆匆的赶路。我相信,今天去到马路上,随便找几个路人一问,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想到,今天是“七·七事变”的纪念日。
  76年前的今天,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最终爆发,这也成为了我们既定印象中“八年抗战”开始的常识日期。76年前的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氛围中,76年后的国人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压力下。也许,就是这种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太多的人只能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和自己有关的身上,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曾经发生在我们祖辈们身上的屈辱。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忘记国耻,忘记曾经发生的那些屈辱历史。我们要警惕,不能让历史重演。要知道,周边邻国对我们中国国土的蚕食和野心一时一刻都没有消除过。要知道,当年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从未放弃过“亡我中华”的黑心,只消听听安倍那个疯子自登台以来的军国主义言论和他那些猖狂的动作就应该明白。
  且看看这些年由美国人在背后操纵与上演的一幕幕闹剧吧,连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都敢公然的爬到中国的头上,肆无忌惮的拉屎撒尿,占据我们的国土,就该知道,其实,中国的四周从来都是危机四伏,不乏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宵小之辈。
  当初,我写这篇小说的初衷,也是被当年这段荡气回肠的全民抗日的历史所感动,被所有曾经参加抗战的、无名的国家英雄所感动。想要用自己拙劣的编剧能力和笔力,写一篇赞颂他们的故事,谈不上树碑立传,至少也能让所有看我小说的朋友们了解曾经那段不朽的风云岁月,了解一些我们的先辈们为这个国家都做出了怎么样的巨大贡献。
  一将功成万骨枯。比起大名鼎鼎的将军们,元帅们,我觉得那些冲在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们更让我感动与崇敬。因为,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何来将军、元帅们的成功?就算是再运筹帷幄的将军、元帅,他们想出来的战术韬略也是要下面最底层的士兵们去实施,去攻破一个个据点和战略要地,也需要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拼杀!没有那些普通士兵们的奋不顾身,再有能力的将军、元帅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用武之地的摆设罢了。
  
  这个星期,有一则极好的新闻感动了我。国家民政局宣布,全国的民政系统都必须对曾经在1945年前参加抗战的、至今还活着的、生活贫困的原国,民党老兵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并且承认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贡献。也就是说,这些背负了一辈子骂名和不公正对待的我们国家的英雄们,终于等到了国家承认他们、为他们正名的这一天。
  虽然,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几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虽然,他们之中的很多很多人,都已经在艰苦的等待与生活的磨难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历史终究还是公正的,他们的付出也终究得到了回报。尽管国家的这个政策出台的太晚,但我依然将它看做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进步。
  今天在家看电视的时候还看到一则新闻,说国家优安办(我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个政府机构,因此一直在猜测这个优安办的意思,是不是优抚安置办公室的简称呢?)要对全国所有县级以上的烈士陵园、历次国家战争中被安置在其他各国境内的烈士陵园,安排专人专资进行定点的打扫与管理,还要重修与重建境外各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毁坏的烈士陵园,不让那些曾经为国家捐躯的先烈们在九泉之下寒心,被后世的人们所遗忘。
  这个政策的初衷当然值得我们鼓掌,但,我却又隐隐的觉得有些本末倒置。死去的先烈们固然需要后人的祭奠与追思,可我们现在最要紧去做的,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好好赡养那些所剩无几却生活极度困难的抗战老兵吗?让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离开这个世界,让他们能够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不留下一丝一毫的怨恨与悔意,让他们能安心的想到——国家终究是没有忘记他们,国家对他们还是有心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厚养薄葬”,也就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要好好供养,死了之后一切从简。说穿了,死者已矣,一个人死后再风光,都是活人做给活人看的,图的不过就是一些名声。那些已经死了的人又知道什么呢?与其把大把的钱花在锦上添花的事情上,倒不如将这些钱送到最有需要的人手中,去做那雪中送炭的事情来。
  也许这个政策是出自一个国家和政府对过往历史的悔意和改正的态度,为此我举双手赞成与热烈鼓掌。我希望今后能够看到国家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为所有的弱势群体撑腰。
  一个国家的历史需要后人的牢记,同样,一个国家的历史还需要公正的对待。都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们书写的”,但胜利者们写下的历史,还是真正的历史吗?别欺骗上天,也别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早晚有一天,所有的真相都会浮出水面。与其被后人用鄙夷的目光嘲笑,倒不如今天用宽阔的心胸去积极面对。
  大国当有大国风范,中国梦的诞生,挂在嘴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许现在,就可以从敢于面对历史开始。



☆、第一百五十五章

  1945年的下半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气氛尚未散去,新的战争气息已经再度萦绕在中国的国土之上。从9月开始的三个月内,国共两党已经就接受投降的问题接连发生了五次激烈的交战,国军部队受到重创的同时,共军因此而占据了山东、山西大片地区。
  蒋介石素来以清剿“赤匪”为终身之目标,认为“赤匪”不除,则天下永无宁日。他本已痛恨赤匪至极,抗战时期因要全力抵御外侮才暂时没有下大力气清剿,眼下居然见到共军首先挑衅,引起战端,更是此光火不已。
  就在他准备发动新一轮军事行动,给予共军迎头痛击之时,南京中央政府接到了联合国邀请各国军队的参谋总长赴美参加会议的信函。蒋介石看着这份邀请书思忱良久:抗战八年,他所控制的国军力量在一次次与日军的恶战中被消耗掉几百万之众,而赤匪的军事力量却在他和日本人费心周旋之际,见缝插针般的日夜壮大。这种如野草般疯长的力量,不能不让他感觉到如锋芒在背般的齿寒。
  眼下,赤匪的背后是苏联大国的政治与军事援助,仗着苏联的支持,赤匪才得以如此嚣张的对国军发动一次次攻击。因此,以目前国内的局势,想要在军事对抗中占上风,必须要得到更强大的力量援助。那么,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得到美国人雄厚的军事与财力援助,凭借比赤匪先进许多倍的各式新兴武器,一定能将共军剿灭。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牢牢的拉住美国人。
  考虑良久之后,蒋介石钦定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去参加这个会议。这个人,就是孙立人。孙立人的美式背景向来为美国人所欢迎,且美国军方高层都对他的军事作战能力钦赞有加。派他去美国参加会议,显然一定能得到美国方面的欢迎。虽然孙立人的才华和其在军中的地位颇让他忌惮,但,此时此刻,为了获得美国的军援,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1945年12月初,身在广州主持整编新一军的孙立人接到了蒋介石要他于来年1月赴美参加会议的命令。命令下达后的不久,身在上海休假的狄尔森也接到了孙立人发来的要他在月底前返回广州的军令。因为孙立人定下陪同赴美的名单里,头一个就是狄尔森。
  放下电报,狄尔森沉思良久,随后拨通了一个电话。十多分钟之后,他从书房里走出,脸上有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色。他抬头看着屋外肃杀阴沉的天气,翻卷着的阴云浓浓的笼罩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呼啸而过的东风夹杂着尖锐的哨音,裹挟着枯枝落叶,在半空中打着圈的翻飞。这样的天气,恰似他现在的心情,痛苦、愤怒与绝然。
  心情沉重的他慢慢走进卧室,一抬眼,便看见了正斜倚在榻上午睡的韩婉婷。她的脸上带着粉色的红晕,乌黑的长发散在胸前,将她的皮肤衬得越发雪白。她裹着厚厚的毛绒毯子,身体半蜷着倚靠在榻边,厚重的毯子遮住了她隆起的小腹,让她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孕妇,反倒像极了当年那个记忆中娇憨清纯的小姑娘。
  他有些发怔,看着眼前静静沉睡着的她,觉得时光似乎就在这一刻倒流了十多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他们青葱稚嫩的少年时代。他慢慢的朝她走去,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唯恐惊醒了睡梦里的美人儿。
  来到她的身边,他很小心的在她榻边坐下,轻轻执起她的手,久久的凝视着她,心中满是不舍与留恋。又要走了啊短短一个多月与她朝夕相伴,他尚未能美美的品味厮守的味道,迎来的又是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的分离。国共之争大有越演越烈之势,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决裂的气息已经越来越重。山雨欲来风满楼,也许等他跟随军座回国之时,等待着他的不是和平安宁的岁月,而是他重新拿起枪走上战场的时刻了。
  他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