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单纯,也别太不单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太单纯,也别太不单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这次事故,李杰没有一点责任,却在这些纠纷上白白花费掉800元。回想起这些,李杰总是气愤不已。这次事故让他受够了,以后,他每坐进那辆车,就心有余悸。最后,李杰痛苦地卖掉了汽车。直到一次公司组织身体检查时,才知道自己竟然患上了心脏病。

“身泰心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生气其实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自我惩罚,因为那些让你心烦的人并不会因为你的怒气而损失丝毫。之所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后悔,都是由于我们无法克制住自己生气的坏情绪,从而导致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有时候,一旦一个人过于愤怒、生气,就会失去理智。这时,那些潜藏的恶的意念就会被激发出来,甚至去支配一个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行为。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学着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处惊不变,去留无意,才能快快乐乐地生活。

当你感觉自己要发怒的时候,不妨先培养一下自己保持镇静的能力。最好是在气往上撞时,心中默念克制的词汇,这是气功或佛教中的意念调节法。对于某事发怒到一定的程度时,更应该先自觉地克制。如果你叫别人走开,还不如你自己走开。还有,倘若事情已经了结,便当迅速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原状,忘掉刚才发生的事情,这也是现代人拿得起放得下的一种表现。

聪明的人面对顺利与不顺,都只会把那当作是一种外界的变故。他们不会被生气左右,而为此在一种不理智的情况下伤害自己与他人。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情绪稳定,能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别人感觉不到任何压力。

因此,年轻的朋友们,你们还在傻傻的一个人生闷气,发怒火吗?那样只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痛苦。学会快乐地生活吧,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快乐,你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时刻充满欢笑。

Chapter3 别再局限于同学这个小圈子

每个人的能力往往都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有限的领域里。

即使一个人再精力无限充沛,也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所以利用别人的能力是必要的。

1。你还没成功,是你还没遇到贵人

一位名人曾说过:“良好的品德是成大事的根基,而成大事的机遇是靠遇到贵人。”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里,如果单打独斗,很难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毕竟那些看似灿烂无比的辉煌,真要攀越起来实则十分辛苦。

但是倘若你能够把握住身边的贵人,那么你就能能先掌握他人没有的资讯和机会。因为关键时刻贵人能向你提供平常朋友所不能向你提供的资讯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一步为先,处处为赢。

张莲出身寒微,16岁就辍学自谋生路,但她有很强的进取心,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创办一家服装公司,而且不露声色地执行着自己心中的计划。18岁那年,张莲进入一家外貌服装公司做业务员。这是一家着名的时装公司,张莲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开拓自己的事业做好了准备。

不久,张莲就同一个朋友合伙,开办起一家小型服装公司。在她的悉心经营下,这家小公司的生意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是,张莲又不满足了,她认为,老是做与别人一样的衣服是没有出路的,她想只有设计出别人没有的新产品,才能在服装业中出人头地,这就需要找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做自己的合伙人。

然而,这样的设计师到哪儿去找呢?一天,她外出办事,发现一位少妇身上的蓝色时装十分新颖别致,竟不知不觉地紧跟在她后面。少妇以为她是心怀不轨的小偷,张莲连忙解释,少妇转怒为笑,并告诉张莲这套衣服是她丈夫陈路设计的。他精于设计,而且还在三家服装公司干过。最近刚刚离开一家公司,原因是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而不懂设计的店主不仅不予嘉许,反而蛮不讲理地把他训了一顿。

然而,当张莲登门拜访时,陈路却闭门不见,令张莲十分难堪。但张莲知道,一般有才华的人难免会义气用事,只有用诚心才能去感化她。所以她并不气馁,接二连三地走访,几次三番地要求接见。她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终于使陈路为之动容,接受了张莲的聘请。

陈路果然身手不凡,不仅设计出很多颇受欢迎的款式,而且是第一个采用人造丝来做衣料的人,由于造价低,而且抢先别人一步,尽占风光,张莲的服装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服装行业中的“一枝独秀”。

张莲正是认识到陈路将成为自己事业上的贵人,所以才不遗余力地“拉拢”他,使之成为自己的合伙人,为自己找到了成就事业的捷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但如今这个社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有些年轻人,为什么他们能够像冲天的火箭一样冲出平凡的人群,而为数众多的人却只能陷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自哀自叹,难以突破呢?其实问题很简单,关键就在于两个字——“贵人”。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往往都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有限的领域里。即使一个人再精力无限充沛,也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所以利用别人的能力是必要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而工作却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利用贵人的能力,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工作方式,企图拒绝这种利用贵人的力量而独立行事,几乎就是妄想。

比如一个思维敏捷巧舌如簧的律师可能疏于业务能力,一个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可能不懂融资技巧,一个技术精湛的专家型商人可能缺乏商业思维,一个能力出众的公务员可能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种局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但是不可能彻底突破。所以,成功人士通常都会利用贵人的能力,用别人的优势,来为自己铺就走向成功的捷径。

假若你的人生中毫无一个贵人相助,那你便只能像一只在烂泥中翻腾的泥鳅,始终难跳出泥淖,洗去满身的污迹。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你还没有足够的资本开创自己大的事业,但是你不妨试着寻找生命中的贵人,这大概是通往你人生成功的一条阳光大道。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要攀龙附凤

在处世中,如果我们单单局限于身边的一些人,也许很难有大的发展。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你不甘于一个平庸的生活,就必须学会一些阿谀奉承的技巧,不要觉得这是虚伪,毕竟这些以后就是你人生之路的直升梯。

如今一些刚刚踏上社会的一些年轻人,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学着势利一点——“攀龙附凤”。试着与背后社会关系总量大的人交往,才能突破人脉局限,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在他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为刘邦建立汉朝出了大力。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狗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投起义之机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是睢阳人,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领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郦食其对刘邦说,现在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相好,愿意前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

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刘邦就任命他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攀龙附凤,无疑为自己的事业如虎添翼。可见,贵人的力量是如此的重要。

但是,如今却有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如何让这些有头有脸地位显赫的人物喜欢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如何我们才能成功地做到“攀龙附凤”呢?

首先,掌握关系是关键。地位显赫的人物不是神,他们有各种社会关系,有各种各样的业务,也有各种各样的喜好、性格特征。聪明人会多关注现代媒体,以此来关注一些地位显赫人物的情况。

其次,你也可以从他的历史上认识他的过去、他的经历、他的祖辈、父辈,也可以从他的亲属、他的朋友、他的子女等等,从那方面认识了解他,亦或者从兴趣爱好上了解地位有背景的人物。他喜欢什么运动、什么物品,是什么性格的人,他喜欢或经常参加什么聚会,他休闲、娱乐的方式有哪些,常到什么地方去,等等。

最后,聪明人还会从其业务上了解对方。比如,他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哪些,次要的是哪些,他的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公司的经营者是谁,他多长时间会查看分公司、子公司……

如果对于刚刚远离校门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还无法拥有如此巨大的人脉,从现在开始,你不妨试试这招“攀龙附凤”,用显赫之人的力量就能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拥有一个由蚂蚁到巨人的转变。

3。结交有圈子的朋友,在关系中找关系

古时候有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一定要有良好的人脉,人脉是一个人无形的资产,是我们手中握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提到人脉有很多朋友就会问了,我也有朋友,为什么我的圈子还是局限于固定这么几个人呢?其实关键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在关系中找关系。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你通过朋友认识他的朋友,然后由这个圈子,结识另外一个朋友圈子,这样你的人际关系可就延伸更为广阔了。

初入职场的梦秋与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刚出校门朋友比较少,人脉圈子无非还是以同学为中心。但是通过与朋友们接触一阵子后,梦秋发现,自己认识的人都是对社会理解较为浅薄,而且在工作上和自己一样,有了困境,就无法适从。有了这种高度的自觉意识后,成就了她作为职场新人的第一步辉煌:做一个有心人,笼络到更多的人脉。

有一次,她看见同事小薇正在做一个方案,而自己也是负责人中的一个,于是,她总是寻找着各种各样的机会,用虚心学习的心态去问小薇。本来小薇在公司工作过几年了,有很优厚的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见到梦秋向她虚心求教,于是也认真地讲解,不久她就和梦秋成了工作中的好拍档。

慢慢的,工作时间一长,她通过小薇也认识了不少其他部门的同事,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这些都对梦秋的职场生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不久,她因为业绩成功,而被老板提拔到助手的位置,老板还经常带她出去见一些外企的大客户。这样,她在接触到更多客户的同时,更为自己的人脉圈带来了无限的价值。

所谓圈子,是指内部相互流通的一个范围。所谓朋友圈子,自然是指一帮互相都是朋友的朋友。而多认识一些有圈子的朋友,实则你也就多认识了一些朋友多的人。其实,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网都不一样,朋友身边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这就如同数学的乘方,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人脉,速度是惊人的。

你的朋友有可能是职场上的,也可能是生活中的,而他们的朋友可能哪个方面都有。比如在职场上,你可能只认识几个媒体方面的朋友,但他们的朋友可能有调查、咨询和IT行业圈子的朋友,这种朋友往往是对你以后有用处的。在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你认识了一个朋友之后,你要想办法让他把你介绍到他的朋友圈子里去,当然,你必须首先取得这位朋友的信任。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中,朋友的介绍相当于信用担保,朋友要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就意味着他在为你做担保。基于这一点,你首先得取得你朋友的信任,也得为朋友的担保负责,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可以请你的朋友多介绍他的朋友给你认识。如果你的这位朋友说:“后天我们有个聚餐,你来参加吧。”你到了那个聚会,就会发现这他的朋友圈子里面可能什么人都有,而说不定,其中就有你用得着的人。

年轻人千万不要小瞧了圈子的力量。有时候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不但可以弥补我们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不足,而且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来拓展我们的人脉关系。当我们通过认识一些带圈子的朋友,又通过他们认识了他们所在的圈子,你就会发现,以这种方法来拓展人际关系的成本是最低的,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介绍,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请客吃饭,但却认识了很多朋友,这就是你认识带圈子来的朋友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