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后期,羽翼刚刚长成的李嘉诚开始雄心勃勃地谋划与实力雄厚并享有种种特权的老牌英资财团一争高下。经过多年积蓄力量,精心策划,李嘉诚首先瞄准了老牌英资财团太古洋行下属的青洲英泥公司,他暗中大量购进青洲英泥的股票,终于坐上了这个香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水泥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宝座。不仅如此,他心里始终在盘算着如何吞下和记黄埔集团这头大象。“和黄”属于著名的英资银行汇丰的属下,当时经营不善,赢利不佳,汇丰银行正在暗中物色一个胜任的经营者。1979年9月,汇丰主动将和记黄埔22.2%的股份割让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使长江实业成了“和黄”企业集团的控股公司。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香港并令股市狂升,因为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由一家华资财团吃掉了英资财团,它是香港华资财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香港华资财团与英资财团平分天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击败英资置地公司,吞并了“和记黄埔”。李嘉诚潇洒自如地挥舞着集资收购战的魔棒,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1986年,李嘉诚财团趁石油价格处于低潮时期,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控股权,同年12月初,李嘉诚私人斥资港币1000万元,收购英国伦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9%的股权。1988年6月,李嘉诚将扩张的目标回首注目于腾飞之中的亚洲地区,奠基了他在地产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案例分析李嘉诚最为成功之处,在于他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仅是成功军事家的写照,也是财富人物传奇故事的形象描写。不管是成功的人生,还是成功的企业,都要胸怀全局,高瞻远瞩,善于规划,有的放矢。想要成功创业,就必须具备这样的雄才大略,要不断培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
●细节14 给未来画一幅蓝图
当你希望创造比现在更好的未来的时候,怎样才能制定出万无一失的周密计划呢?其实你只需要好好想想以下这三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我所渴望的美好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为了实现这样的未来我应该怎样计划呢?为了达到目标,我又该做些什么?
只要这三个问题回答好了,你就给未来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人生是这样,创业也是如此。未来发展规划,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既是为了拨开前方的重重迷雾,也是为了应对企业各种权变因素的变化。
【案例】让我们再次规划未来
默克公司的CFO朱迪·鲁文特于1980年加盟这家公司,当她1990年出任默克公司首席财务官的时候,她已成为美国企业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同时也是担任大企业首席财务官的首位女性。
但在2004年的秋天,鲁文特遭遇了她在默克公司长期任职以来最混乱的体验:员工围在公司大楼周围,害怕拿不到自己的工资;股价大幅跳水;公司面临着雪片般的诉讼案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之中。这位业绩优秀的首席财务官,同时也是极具创新能力的领导者,凭借着热情、勇气、毅力、远见,熬过了这场财务危机。
2006年上半年,公司的赢利超过了预期。与赢利同样重要的是,她又开始“谈论公司的未来规划。从2005年到2006年,我们一直都在规划未来。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有着非常出色的业务模式。2004年的时候我很苦恼,因为那时候我就在构想公司的未来。不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们都有必要的资金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来实现增长。”
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她开始规划未来远景,她的理由是:“远景对于公司领导层至关重要。公司需要聆听远景规划并且对这个规划充满信心。过去几年的事实告诉我们,多数员工留在默克是因为他们对公司规划的远景以及我们的福利制度信心十足,个别员工有些焦虑情绪则是因为当时他们非常疑惑,想知道‘公司的变化会对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为什么要留在公司?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非常坦率地说,谁都想加入一个赢利的企业,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
案例分析远景规划对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并且它也是打动风险投资者、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有了对未来的规划,企业的未来就有了发展方向,创业者也就有了奋斗目标。而且在创业过程中,在企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更应该加强对企业未来规划的研究,调整或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这才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可靠途径。
●细节15 计划比想象更易说服人
当创业者制定好创业计划,设计好未来蓝图之后,不必马上着手行动。慎重起见,最好还是评估一下自己的创业计划是否可行。因为有效的计划更有说服力,你必须确保自己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所以你需要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你能否用语言清晰地描述出你的创业构想?
你是否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
你是否看到过别人使用过这种方法?
你的想法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你的设想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你是否明白什么是潜在的回报?
如果你能清晰、坚定地回答上述几个问题,那么你创业成功的胜算将会很高,你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创业了。
【案例】企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计划
2003年,当业界人士纷纷惊呼“台式机的微利时代已经来临”,当人们看着一个又一个企业销声匿迹时,紫光却“不合时宜”地决定进军台式机业务。
一年多过去了,李志强的努力没有白费。紫光PC走完了同类厂商3~5年的路,在坚持不放账销售的情况下,销量突破16万台,库存周期23天,资金的平均在途时间只有2。5天,被业界人士惊叹为“紫色奇迹”。
这个奇迹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周密的计划。在决定进军PC领域之前,李志强已经反复考虑过了,他决定挥起“技术利剑”向笔记本的“同价同质化”开刀。在他的计划中,紫光笔记本的产业导向必须与用户导向并重,为每一个特定用户群专门定制产品。所以,紫光笔记本的家族中增添了好几个新成员:专为女性的、专为学生的、专为商务人士、专为高端需求人士的……
正当紫光的台式机、笔记本、扫描仪、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渠道分销、医疗电子搞得热热闹闹时,李志强又萌发“巩固优势、整合资源”的新灵感——带领紫光勇闯手机行业。
当然,李志强知道紫光的生产基地从“零”做起是不现实的,但是不怕,他同样有周密的计划。第一步,他同来自台湾的手机生产巨头——仁宝公司——联手在天津建立了紫光海泰手机生产基地。仁宝公司向紫光授权100万台手机订单,紫光首批100万台手机将出口海外。与此同时,紫光还与韩国的手机设计公司深入合作,并且从摩托罗拉揽入100多个精英骨干,以此形成了紫光手机生产的大型团队。
案例分析紫光“不合时宜”地进军台式机、紫光笔记本的发展、紫光进军手机业、紫光在发展路上的一帆风顺,这都离不开起初有效完善的企业计划。因而,作为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不能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去做,而是要制定有效贴切的创业计划书,并要不断地完善和分析创业计划。这份详细周密的计划,比任何宏伟的想象更有谱、更有说服力。
第二篇 战略篇·做什么,决定事业高度
第04章 做熟不做生
生意场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做熟不做生。这句话能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创业领域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对与不对,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创业者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是一条捷径。特别是在创业初期,能否做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对这个项目的熟悉程度。如果创业者坚持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细节16 越陌生,越危险
许多创业者在选择项目的时候都会犯难,于是常常向亲朋好友、同事、咨询专家、创业培训机构请教,而他们给创业者的回答往往使得一些人失望:“我们不会也不能直接给你推荐项目,而会教你一整套选择和评估项目的思路,我们希望靠你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是的,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你应该从事哪个行业”,你所能得到的建议只会是一些原则,比如“越陌生,越危险”。任何时候,你都不能盲目跟风,进入热门生意的不见得人人赚钱。在创业之时,你所选择的项目与自己过去的从业经验、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越吻合,则越有内在和持久的动力,成功可能性越大。
【案例】越陌生,越危险
葛某从事药厂生产管理已经近7年,后来看到做代理商的朋友们发了,于是就和几个朋友合伙做起了地区代理,因不熟悉市场,产品选择不当,葛某不仅在此项目中一无所获,2年中还赔了10多万元,加上自己的机会成本共损失近30多万元。
眼看着做代理行不通,葛某不甘心,又打算与几个朋友合伙做餐饮。他们每个人都拿出一些钱,商量着开一家酒楼。但等到200万元资金到位准备装修时,才发现200万元根本不够,无奈又各自借了很多钱。原来,大家只是想象着干餐饮“有多赚钱”,但真正懂得行道的却没有一个。由于先期没做任何预算,又对餐饮行业太过陌生,酒楼勉强经营了一段,不但没挣钱,还欠了很多外债,几个要好的朋友也不欢而散。无奈,葛某只好再次放弃餐饮业,重新进入一家保健品公司做起了老本行。
案例分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业都是行家才能挣到钱,不要眼红其他人的收益,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尽量不要参与。比如案例中的葛某,做熟了生产管理,却因听说做代理赚钱而改行,可是刚刚入门的他看不懂产品,也找不到合适的进货渠道,等他弄懂产品摸清行情时,很可能市场已被他人捷足先登,甚至还有可能已吃进了大批一百年也卖不出去的垃圾产品,所以会赔得一塌糊涂。所以,创业者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一定不要像案例中的葛某一样,而是要选择自己有所了解的行业。
●细节17 做你擅长做的事
对于创业的成功,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微软公司创立时只有比尔·盖茨和艾伦两个人,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编程技术和法律经验。两个人立足于自己的长处,成功地奠定了在这个领域的坚实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们一直不改初衷,“顽固”地在软件领域耕耘,任凭信息产业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从来没有考虑过涉足其他经营。结果,他们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心中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了自知之明,就可以扬长避短,再抓住发展机遇,这个世界上便有了“塑料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等企业巨人。
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战略一样,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创业项目,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换句话说,当你在与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
【案例】耐克快速成功的秘诀
耐克正式命名是在1978年,到1999年时,它的销售额已达到95亿美元,跨入《财富》500强行列,超过了原来同行业的领袖品牌阿迪达斯、锐步,被誉为近20年来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
耐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它的中间商品牌路线。为了显示自己在市场方面的核心优势,它不建立生产基地,自己也不生产耐克鞋,而是在全世界寻找条件最好的生产商为耐克生产。它选择生产商的标准是:成本低,交货及时,品质有保证。这样,耐克规避了制造业公司的风险,专心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快速推出新款式,大大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
耐克的另一成功要素是传播。它利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迈克尔·乔丹等进行传播,还利用电子游戏设计耐克的专用游戏。每当推出新款式,就请来乐队进行演奏,传递出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传播策略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从而建立了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品牌资产价值。
案例分析耐克的成功在于:它专注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设计和营销,把不擅长的事——生产和物流交给别人去做。无论你的创业项目是什么,你都应该自己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真的是我所擅长的吗?”做自己擅长的项目,你才更容易成功!
●细节18 你的技术就是饭碗
可能所有的创业者都觉得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倘若没有资本,自己就是一无所有。诚然,对创业来说,资本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乎大局的因素,比如技术。创业离不开技术支持,没有技术,如同鸿鹄失去展翅翱翔的羽翼,空有凌云之志,却无法奋发腾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是创业的资本,也是发展的原动力。在全民创业的“群英谱”中,有很多拥有技术并在创业道路上奋发前行的创业者,他们正试图通过自身的技术开启财富之门。如果你本身有某项技术,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你创业的突破口。
【案例】靠自己的技术创业
李某是一个退休工程仪器设计师,他看好教学仪器市场,想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教学仪器公司。可是,当他仔细做过市场调查后,发现现在市场上教学仪器公司多如牛毛,而且个个神通广大、精明能干,怎么办呢?
他开始思考对手的劣势和自己的优势:自己有过多年的工程仪器设计经验,在工程设计上时常有独特的创新,曾经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尚在职,属于职务发明,专利归之于单位;现在自己退休了,如果再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