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没有它高。”参观时间就要结束,李庆伟省长请里根总统及夫人南希在坑
中合影留念,并向坑边等待的记者作了个手势。几百架照相机,摄象机一齐对准坑
底,里根夫妇站在一起,接受记者的拍摄,大厅再度亮起耀眼的光芒。里根和南希
越靠越近,两只手握在一起,里根轻轻捏捏南希的手背,南希反过来按摩里根的手
心,作着一种别人不易察觉也无法明白的感情交流。
亮光不断闪烁,坑上的记者们开始为争抢合适的拍摄角度而相互挤抗起来,有
一名女记者从栏杆上被挤下,多亏她迅速抓住栏杆的一侧才没有栽入坑底。有机灵
者见在此无法取胜,便跑到另一侧架起相机对准里根夫妇,高声喊道:“总统先生
转过身来,转过身来。”里根听到喊声,同南希一起转过了身子。记者们又随之哗
地涌到旁侧,争抢起拍摄位置。大厅的气氛空前高涨。
预定时间已到,里根携夫人面带微笑,向记者们频频招手致意,在刺目的灯光
中走出俑坑。里根走到大厅入口,猛地转过身,对着兵马俑军阵喊了声:“dismiss
(解散)。”“噢——”几乎所有的外国记者都哄笑欢腾起来,不懂英语的记者则
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惊人的事情,拼命挤到前方糊里糊涂地跟在里根夫妇的身后,向
铜车马展室涌去。
不大的铜车马展室,几乎被记者全部占领,只有一个狭小的空间勉强让里根一
行立身。这种对总统人身安全极为不利的环境和氛围,促使马青云必须作简单的解
说,以便让里根夫妇迅速离开。
“这车是青铜的吗?”南希听完马青云的讲解,怀疑地询问。在她的眼里,这
车马似乎不是古代的青铜制造物。马青云不得不再作补充解说:“不仅车、马、人
是青铜铸成,就连马车上的挽具,例如缰绳、笼头以及马头上的装饰也是金质的。
车马总重量为2200 多公斤,由3462 个部件组成。其中金质部件700 多件,约3
公斤余,银质部件900 多件,约4 公斤余。这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最早的挽
具最齐全、装饰最华丽的古代铜质单辕车。”里根夫妇的额头贴向展柜,瞪着眼睛
仔细地观察,似在验证马青云的解说。当马青云讲到“车棚盖呈椭圆形,车箱为正
方形的构造方式,应证了历史上记载的天圆地方的说法,坐在车中尤如在天地之间
的习俗”,里根和南希惊喜地相对一笑,转向马青云。里根总统轻轻地摇了摇头:
“真有意思,想不到这铜车马还有这么大的学问。”里根夫妇尽管此时游兴未尽,
在展厅恋恋不舍,但已超过规定时间,不得不迅速离开。在接待室道别时,里根和
南希分别签名留念,最后加盖特制的英文和中文并排的印章。
总统的中文名字是:罗纳德·里根。
夫人南希的中文名字是:彩虹。
里根夫妇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行,各国新闻界几乎都迅速作了报道,并引起
国际性的瞩目。在所有的报道中唯独香港的一家报纸更别出心裁而耐人寻味,大块
的文章配有里根在俑坑摸马的巨幅照片,醒目的文章标题是:
“里根总统拍中国马屁”。
尼克松被困秦俑馆
1972 年2 月21 日,中南海丰泽园一间普通的书房,毛泽东与尼克松两位巨
人的手握在一起,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冰冻了20 多年的中美关
系之门由此被打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85 年9 月5 日,秦俑博物馆接到陕西省外办的电话通知:“美国前总统尼
克松要来秦俑馆参观,他已经身患重病,这可能是他一生最后一次访华,尼克松曾
为中美建交作出过努力和贡献,现在他虽然不再是总统,但我们还要按国家元首的
最高规格接待。务必做到热情、周到、细致……”9 月7 日上午,尼克松一行20
多辆车驶进秦俑馆。显然,尼克松的来访远没有里根总统气派和威风,倒让人感到
有些孤独和冷清。
尽管秦俑馆已作了周密的布署,但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
尼克松的轿车一进入馆前的广场,就被中国游客围住,使他无法走出车门。保
卫的公安人员和武警部队迅速挤进人群,将车门拉开,尼克松才得以走了出来。
“总统好!”有人在人群中高呼起来,尼克松愣怔了一下,没有听懂对方的语
言,但他从人们透出的敬慕、激动的眼神,立刻意识到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切问
候。他严肃的面庞立即布满了笑容,潇洒地举起右手挥动着,喊出了同样令游客听
不懂的问候:“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好)。”人群越来越靠近
尼克松,机警的公安人员和武警战士迅速排成人墙,堵住人群给尼克松闪出一条狭
窄的通道。尼克松挥动着手臂,在工作人员的领护下来到接待室。
“非常抱歉,刚才的秩序有些混乱,请总统先生谅解。因为您曾经为中美建交
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国人民一直对您十分尊敬和感激,在中国,就是普通的百姓也
熟悉总统先生的大名并怀有深深的敬爱之情。”中方陪同人员向尼克松作出解释,
以免引起误会。
尼克松显然被刚才的场面和陪同人员的解释所感动,他稍微抬起右手,微笑中
透出真诚:“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表示深深地感谢,请代我向广场的人民问候。”
尼克松预定在接待室的时间一闪即过,由保卫人员护送,他走进一号兵马俑展厅。
面对整齐威武、博大壮观的兵马俑军阵,尼克松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闪亮的
眸子静静地注视着坑中的一切。突然,他转向身边的女讲解员问道:
“美国有哪些总统来看过兵马俑?”“第一位是副总统蒙代尔,时间是1979
年8 月,第二位是总统卡特,时间是1981 年8 月,第三位是里根总统,时间是1984
年4 月,您是第四位光临秦俑馆的总统。”马青云流利地回答。
尼克松轻轻点头:“这的确是个神秘而又吸引人的地方啊!”他的声音很小,
似乎是在说给自己听。
他的脚步很轻很慢,似乎怕惊动这支地下伏兵而杀将上来,使自己遭到不测,
他的面庞没有笑容,神态严肃而沉重。他的内心分明被这威严的军阵气势所震撼。
“1972 年,当我第一次登上八达岭长城的时候,我就曾说过那是一座伟大的
建筑,人类文明的奇迹,地球的标志。今天见到了秦代兵马俑军阵,它给我的感受
和长城是一样的。”尼克松仍在自言自语,声音小得难以令人听清。
其实,他对登长城的感受只是说出了表面的一部分,而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强音
则由于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表述:“美利坚合众国面对的是一个世界历史上最有潜力
的国家,因此必须作出一切努力同中国搞好关系。”透过尼克松那双深沉、凝重和
略带惊觉的眼神可以窥测到,面前的兵马俑军阵给他的震撼要比长城给予他的感受
更为沉重和丰富。
尼克松的参观,一切按接待里根总统的规格和方式进行。只是由于游客不断地
向这位美国总统高声问候而几次停止讲解和观看。40 分钟的预定时间在匆忙中悄
悄流逝。
尼克松来到接待室作最后的道别。工作人员递过特制的留言簿,请他签名留言。
尼克松满怀激动之情,写出了或许在心中酝酿了几十年的内在感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参观中国的过去,也有机会看到中国的现在,而且意识到
未来中国的潜在力量。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来一百次也不能对它全面了解。对
维护辉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尼克松走出接待室,但广场上的游客仍没有散去,他们已在这里等候了40 多
分钟。
尼克松又陷于人群的包围圈。广场上的游客越聚越多,形成了人的海洋。
尼克松像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无际的海洋中颠簸、漂荡。
“总统好!”人群又开始高呼起来。
尼克松挥动着右手,紧跟保卫人员前行,寻找自己的轿车。
“尼克松总统万岁!”不同的呼喊越来越响。恰在这时,一个美国旅游团来到
秦诵馆广场。几十名男女游客见到尼克松,也向人群挤去,尼克松面前又出现了令
他熟悉而亲切的乡音:“presi…dent Mr。 Nixon(尼克松先生好)。”尼克松被保
卫人员簇拥进轿车,但车已无法开动。人群潮水样拥在车周围。黑头发、黄皮肤,
白皮肤,黄头发,不同的种族发出了相同的声音:
“尼克松总统万岁!”“President Mr。 Nixon 。”保卫人员不停地驱推人群,
轿车缓缓启动,尼克松此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推开车门,再度站起身来向人群
招手致意。最后他终于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眼窝渐渐发热、发红。他猛地钻进车
中,想尽力掩饰那双湿润的眼睛,但泪水还是悄悄地涌了出来。
1972 年,当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进行了历史性地握手后,在返回美国的
专机里,尼克松曾为飞机着陆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和公众对自己的访华行动所采
取的态度而烦躁得脸色发青,差点昏倒在坐舱内……
“水门事件”的爆发,尼克松总统被迫辞职……
但是,具有长远政治眼光和超人智慧的美国国务卿、尼克松总统的得力助手基
辛格,曾对尼克松的功绩作出了如下预言:“未来将比现在更公正地对您此行作出
评价。”历史证实了基辛格当年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尼克松为世界和平所作
出的努力和贡献,已被广大的人民所认识和牢记,他本人也更加受到人们的敬爱。
尼克松在中国秦俑馆的经历,便是对这位历史伟人的功绩生动而形象的评述。
盲人摸俑
1987 年夏,国外一批20 多人的言人参观团来到秦俑馆参观。接待盲人参观
团,秦俑博物馆尚无先例。
盲人参观团的人员年龄均在60 岁以上,其中有两位已年过八旬。当然,负责
护理的十几名姑娘却正值青春妙龄。
秦俑馆工作人员以最大的努力给予这帮特殊观众以热情周到的接待。当他们来
到一号俑坑展室时,随着讲解员的解说,他们不断地点头,脸上泛出兴奋的光彩。
所有的参观者中一个额头上凸着紫红色青包的老太太最为活跃,而额头上的青包也
正是由于她的活跃,在北京街头和一棵树相碰留下的纪念。
讲解结束,参观团陆续退出大厅。从他们的面部表情,看得出各人的心中仍装
有一份遗憾。
“我冒昧地提出来,能不能让我们摸一下兵马诵?”接待室里,盲人参观团团
长为接待人员提出了个难题。
博物馆领导一研究,对这些特殊的外国盲人应特殊接待,尽量满足他们的请求。
但一号坑是不能让他们下去的、一旦这20 多位盲人进入站立的秦兵马俑军阵,后
果可想而知。唯一可行的是到修复室去摸。此时修复室正在修复一匹陶马和一件陶
俑。兵马俱有,摸后的感觉应该是和坑中的兵马俑军阵相同。
20 多位盲人被搀扶着走进修复室,工作人员先把俑头放在他们手中,让盲人
一一抚摸。随后分成两组,一组摸陶马,一组摸武士俑。盲人们颤抖着如枯树枝样
的手,在陶俑和陶马的上部小心地摸起来。最后几乎所有的盲人都跪在地上紧紧地
抱住陶俑、马的腿。
“看到了,看到了,全看到了……”八旬老盲人搂住一条马腿,呜咽着叫喊起
来,浑浊的泪水在沧桑与苦难雕刻的脸上唰唰淌下来。那个额头上凸着紫青色包的
老太太,抓住武士俑的一只胳臂,将额头依偎在陶俑的胸膛,眸子里闪动着激动的
泪光,像个饱受委屈的孩子向2000 年的老人倾吐人生的艰辛。真诚与凄惋之状,
令身边的接待人员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特殊的参观结束了。20 多位外国盲人游客不住地躬身,泪水涟涟地向中方工
作人员致谢:“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国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民友好善良的心……”
对于盲人的热切话语,工作人员并不怀疑,他们确实看到了,看到了古代中国的杰
出艺术,也看到当今中国灿烂的阳光。自然,他们是用心灵来看待这一切的。或许,
心灵的观察和感受要比眼睛所看到的更为深刻、真实和接近生活的原貌。因为,当
残疾束缚着人的生命时,人的内心世界会发生奇特的变异,残疾的制约使他们在生
命的跑道上内心变得更为强悍和机敏,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都能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和细腻的情感。透过别人的语言和行动,他们会更深刻地感到真实和可信的是潜藏
在心灵深处的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的完成与实现。
怀抱骨灰盒来秦俑馆的人
1988 年11 月15 月下午,秦俑馆的游客正处于高峰期。一个中等身材的青
年夹杂在人群中走进一号兵马俑展厅。当要接进俑坑时,他突然从手提兜里掏出一
个方型的盒子。这刹那间的非凡举动立即引起了保安人员的注意,并疾步向前将他
截留。
“这是什么东西?”保安人员眼里透出警惕的光。
青年人没有吭声,低着头呆呆地望着手中精制的方盒,眼里流出了泪水。
迷惑不解的保卫人员将其领进接待室,交给接待组长吴晓延过问此事。
事情j 已快明了。
青年人叫傅盛智,是安徽省芜湖市造船厂工程师。手中的方盒不是保卫人员怀
疑的爆炸物品,而是盛放着他的爱侣骨灰的骨灰盒。无疑,这当中会有一场奇特的
悲剧。
悲剧和秦涌博物馆并没有联系。
1988 年10 月底,傅盛智的妻子。芜湖市计量局工程师李晓梅,和她的几个
同伴踏上了开往古城西安的列车,去参加国家计量局在西安召开的会议。行前,她
颇有几分激动地同丈夫商量趁这次机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