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像“密探”一样,悄悄而又隐蔽地跟在他的后边进行“窥探”,一旦他回过头来,它们就急忙躲起来。他再往前走时,它们又从密林中钻出来“盯梢”。有时他回头朝它们发喊、蹬脚,它们就被吓得纵身上树或转身逃窜,而且“轻功夫”相当高超,简直像和人做游戏、捉迷藏似的,显得很可爱。 
  麦克马伦终于大功告成了。他的事迹轰动了全美国。一段时间里,他被誉为“美国英雄”、“美国新闻人物”、“荣誉军人”和佛罗里达州“荣誉公民”。佛罗里达州的州长把他勾划出的美洲狮出没地域定为禁猎区,将佛罗里达的美洲狮定为该州的“州兽”。




人蛇共眠 
  蛇,常使人们望而生畏。但是在福建、台湾一些地区,却有把蛇尊为保护神,顶礼膜拜,甚至有与蛇交颈而眠的习惯。 
  如果你有机会到闽南平和县的三平村一带,就能发现这东方奇观:这里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一般有尺把长,由于当地林茂草盛,蛇也特多,村民们的屋里屋外,床上床下常有蛇“光顾”。当地人把蛇视为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有的尊称蛇为“侍者公”。家里来了蛇,老年人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说是交上了好运才有蛇光临。因此,自古以来,当地人禁止打蛇。谁打了蛇,会被长辈呵责。夜间,有时睡在温暖的被窝里,会突然钻进冷冰冰、滑溜溜的蛇,对此怎么办呢?遇上这种境况就与之同床共寝,有的蛇在人的手脚上缠成“脚镯”、“手镯”,甚至不客气地咬上一口,主人反而置之一笑,毫不介意,说是“富有纪念意义。”晨起后,有的主人还会毕恭毕敬把这些“侍者公”抱下床呢!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与这类无毒蛇和睦共处,蛇不怕人,人不惧蛇便成了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




夜遇黑狗熊 
  那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一个春末夏初的时节,植物学家周玄到仙霞岭一带采集植物标本。那时当地还很荒凉落后,人烟稀少,野兽猖獗,野猪、黑熊和华南虎等经常出没。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发时他已携带了匕首、枪支等防卫器械。 
  有一次,由于忙着采集,他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直到他忽然想起该回去时,天已是黄昏,没过多久,就全黑下来了。 
  突然,从他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淅淅的声音,接着又夹杂着缓慢而又沉重的脚步声。他屏住呼吸,努力区别着这种声音。忽然,一个巨大的身影渐渐向他逼近。已经能看出体形轮廓了。啊!原来是一只大黑熊,居然在夜里,在这条崎岖窄小的山路上狭路相逢了。双方都停住了脚步,彼此相隔两丈多远,互相对峙着。他神经质地重复着老乡的话,要镇定,不能跑,一跑就糟糕。于是,他尽量保持镇定,想着对付的办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他慢慢地蹲下身子,从地面上摸到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使劲朝右边扔去。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石头扔出去大约有4~5丈远,什么都没打着,只是落地时发出“嗵”的一声。黑熊也确实惊得浑身一缩,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切跟没发生一样,那家伙仍然挡着自己的去路。他又想,对野兽来说,一般的流水声、林涛声、石间树木的滚动碰磕声,可能习以为常了,对它们似乎已不起什么作用了。他只好又伸出右手,去拔插在后腰的匕首,以便在万不得已时拼死一搏了。然而手伸出后,无意中触及到皮带上的一串钥匙,哗拉一下,发出轻微的响声。他心中猛地一跳,立即向黑熊望去,发现它也抽缩了一下身躯,而且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周玄灵机一动,赶忙取下那串钥匙,使劲地摇晁。顿时,静谧的夜晚突然响起一阵阵哗拉哗拉的声音,就像什么铁器铜器在撞击。这突如其来的怪声,把黑熊竟然给弄懵了。起初,它吃了一惊,赶忙后退几步,但又弄不清到底是什么声音。及至后来猛烈起来,便以为是什么能伤害它的凶器,也可能它曾领教过,就连连向后退却。 
  他一见此情景,心里直想发笑,觉得这办法还真管用,于是更加起劲地摇动,同时还壮着胆子往前逼了几步。后来,他摇得兴起,觉得钥匙的声音还不够响,就又想起身上背着的铁皮采集箱,不妨也试试,便从地上又拣起一块石头,由另一只手拿着,用力敲打铁皮箱。一时间,两种声音,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轻一重,交错响动,越发把黑熊惊呆了。尤其是石头敲打铁皮箱发出“空—空”的巨响,在山谷中引起了回荡。这一下把黑熊可吓坏了,以为是中了八面埋伏,急忙掉头转身,没命地逃窜而去。




人鲨搏战 
  1992年4月24日,位于南极洲和新西兰之间的坎贝尔小岛,暖风佛面,周围的万顷碧海闪烁着粼粼波光。在这广阔的蓝天碧水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安祥。岛上的气象站站长迈克·弗雷德把潜水面具戴好,一个鱼跃,便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在这个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对于不甘寂寞的弗雷德来说,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洋中潜游,是他最惬意的休息方式了。 
  噩运突至被鲨咬 
  弗雷德的四位同事禁不住他的鼓动,也接踵而来。不过,他们只是小心地在岸边浅水中游,而弗雷德兴致极高,对同伴们的谨慎不屑一顾,几个猛子,便很快钻到了离岸数十米以外的深海中。海狮呆头呆脑地在他身边游来游去,这些很少与人类打交道的动物,确实把弗雷德当成了一个新鲜玩意。 
  他所潜到的水层的水温虽然为6摄氏度,但身上的保暖潜水服足以抵御寒冷。由于弗雷德以前从未听说过这里有鲨鱼出没,他的身心完全放松了,尽情潜水游玩。 
  下午3时半,兴尽之后的他已精疲力竭,便开始返岛。他已没有力量去划水,只是漂浮着,任凭海浪把自己推送到岸边。在海浪有节奏的推动下,他开始迷迷糊糊了。。突然,宁静的海域被水中的一声巨响打破,还没等弗雷德反应开来,一个千钧之重的东西顿时猛烈撞击了他的右肩!由于他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心想:“准是一头大雄海狮作怪!”不容他再想,他接着被推向上方,被高高抛出了海面。这时,弗雷德才看到张着一米来宽的大嘴,在水中翻腾着咬住了他的右臂紧紧不放的,竟是一头凶猛的白鲨!弗雷德立即抬起左臂猛击它的口鼻,同时向远处的同事们高声叫喊“鲨鱼!”“鲨鱼!” 
  但是,他的呼喊如同海里涌起的一股浪花,随着他被拖入水中而消失了。 
  远处的同事在水中似乎听到了弗雷德微弱的叫喊。他们浮出水面,四处张望,除了天际灿烂的彩霞和万顷碧波,看不到任何异常迹象。 
  生死较量靠沉着 
  又一堆浪花从海中激起,弗雷德再度腾出水面。他叫喊着,狂舞着手臂,与鲨鱼恶战。同事们看到这个场面,个个都被惊得目瞪口呆。那头大白鲨把头抬出水面时,因弗雷德的挣扎,大嘴曾松开了一下,接着又咬住了他的右臂,像是在品试弗雷德肌肉的韧度。副站长达南看到这种情景,立即叫了起来:“谁带着潜水刀?”其实,她知道,几把小刀对于这头至少4米长、590千克重的海中最凶猛的食肉动物来说,不过区区几个牙签而已。大家惊慌失措之际,弗雷德又被拖入水中。 
  此时此刻,弗雷德意识到死神已在向他招手。如果现在不力争自救,必死无疑。刹那之间,他决心暗下,决不能轻易地被这凶猛的恶鲨吞食。他随即提起双腿,使出全身力气朝大白鲨头部踢去。他对准恶鲨的眼睛、鼻孔这些暴露软弱部位狠命地踢,一踢、再踢,踢得大白鲨晕头转向。他一面脚不停地踢着,一面竭力腾出左手,掰起恶鲨的吻部,使劲从鲨鱼口中抽拽右臂。 
  然而,鲨鱼的利齿已经深入右臂肌肉,怎么抽也无济于事,反而咬得更紧更痛了。穷凶极恶的大白鲨被费雷德踢得恼羞成怒,它的两排利齿突然像剪刀般咬下去,随着“嘎吧”一响的折断声,弗雷德身子一翻,扑向前方。他强忍彻心的疼痛,拼命向同事们游去。 
  那条凶猛的大白鲨,由于口中已获取了“美味”,放弃了对弗雷德的攻击。弗雷德利落地脱离了鲨鱼,在他奋力划水时,发觉身体失衡。定睛一看,自己右上肘以下的小臂已经没有了,鲜红的血液从残缺的骨肉中喷涌出来,刹时便把周围碧蓝清澈的海水染红。。岛上多年的磨炼告诉他不可惊慌。他知道,现在自己心脏的每次跳动,都在使更多的血流入水中,他必须坚持到血液流干之前到达同事身边。于是,他采取了仰游的姿式,把右臂残肢向上抬起,用左手和脚配合着,奋力向前游。终于,急忙赶来的同事把他从水中托起。他初步得救了。 
  紧急出动夜营救 
  最近的医院离岛400多英里。岛上没有机场,乘船需3天时间。只是4英里之外是他们的基地。那里有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发射台和救护设备用品。 
  机械仪表工克斯·麦克阿蒂斯自告奋勇,立即跑步前去求助。留下的人则设法迅速为弗雷德包扎止血,鼓励他坚持住,一定能战胜死神。 
  麦克阿蒂斯下午5时匆匆赶到基地,请求营救的信号立即传到新西兰大陆。在北岛陶坡机场,直升机驾驶员法内尔接受了这一非同寻常的营救任务。 
  他的直升机以前只有过354海里的最远飞行航程,而这次,他首先要飞行570英里,在到达新西兰南端后,再继续在海上飞行370海里。如按常规飞行,拖延了抢救时间,无异于使伤员等死。于是,一个大胆的飞行计划拟定了:机场立即组织人员改换了直升机的油箱,盛油量可比原来多1倍。然后又调来老练的救护员巴特和优秀的长途飞机领航员格兰特,以便在夜间导航,助他寻觅坎贝尔岛。他们立即整装出发,以最快的速度飞行5小时后,到达了新西兰南端,这时已是次日凌晨2时,他们没有来得及休息,旋即又钻进漆黑的夜空,继续再完成370海里的海上夜航。 
  战胜死神脱险境 
  直到次日清晨6时,法内尔的直升机冲破浓雾,降落在茫茫大海中的这一陌生小岛。救护员巴特·温终于在弗雷德与鲨鱼搏斗15小时之后赶到了他的身边。此时的弗雷德眼睛紧团,脉搏微弱,血压已降到70~40毫米汞柱。 
  他果断命令:“立即到基地输血!”直升机立即开动,马不停蹄地飞向基地。 
  输血后6小时,弗雷德已被送入新西兰因法加尔市的一家医院。他终于在全身一半血液流失之后,重新苏醒过来。他胜利了! 
  经过皮肤移植和断臂修整外科手术之后,弗雷德又重返坎贝尔岛。他的左臂在搏斗中亦失去了两案仉腱,通过练习,不断恢复了强剑这场意外的灾难,留给他的是对人的勇气和能力的无限敬仰。他无比自豪地对同事们说:“这次经历表明:人在同心协力时,就会创造奇迹!”




动物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盲目引进一些动物,结果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招致不应有的灾难发生,给人类留下十分深刻的教训。 
  蜂灾1956年,巴西引进35只非洲蜂(是一种勤勉而狂虐的蜂),放在圣保罗大学的研究室里饲养。为了安全起见,蜂箱口用特制的铁丝网作了封闭。但有一警卫人员不知利害,取下网罩,结果一下子飞出去26只。这些蜂便在野外大量繁殖,时隔不久,便酿成了大祸。一时间,不幸的消息频频传来,圣保罗州的农场工人被叮,足球大赛因蜂群袭扰而中止。。非洲蜂每年以上百公里的半径向周围展开攻势,并于1974年越出国境。次年7月首次“杀人”:一女教师被围叮致死。据1978年统计,已有150~200人因遭蜂群袭击而死于非命,同期被非洲蜂围攻致死的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兔灾1859年,有一英国人随身带5只兔子到澳大利亚,不慎途中失落,家兔便变为野兔。由于当时澳大利亚的袋狼已绝迹,狐狸等天敌也极少,这便给兔子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兔子的繁殖力极强,一对兔子三年可生殖1300余只。到1875年,这5只兔子的后裔居然发展到7~8亿只,为当地人口的70~80倍。由于兔子与羊争草吃,使当地的养羊业受到了重大影响。有一大旱之年,新南威尔士州的1360万只羊一下减少了3/4。此后一百年来。人们千方百计试图征服野兔,但皆未能如愿。直到1950年,政府不得已而采用了“细菌战”,这才使99%以上的野兔染病死亡。一时间,尸横遍野,恶臭远扬。兔灾虽暂时缓解了,但“细菌战”带来的环境污染,给当地居民埋下了长久的隐患;而且野兔的“幸存者”不几年又会迅速发展起来,这将预示着新的灾难降临。 
  蛙灾澳大利亚的科学工作者,为了解决甘蔗甲虫的危害问题,从遥远的墨西哥引进了青蛙。开始,青蛙大显神通,威镇蔗田,害虫被一扫而光,使甘蔗获大面积丰收。然而好景不长,因澳大利亚无青蛙之天敌,其种群发展迅猛异常。起初,青蛙吃甲虫,后来取食其他害虫,再后来便向益虫开了“杀戒”,待到无食“享用”时,便只好以纸团、粪便等充饥。于是,它们的身体便分泌毒汁,而且毒性愈来愈强,以致发展到伤害人、畜,最终成了有害动物。 
  猫灾在南非以南约2500公里的马里恩岛,面积为290平方公里,终年冰雪覆盖。1947年,南非的南极探险队在这里建立基地,随着轮船泊岸,船上的几只老鼠也伴随安家落户。因为有探险队、气象站的食物可供食用,又有海鸟可捕食,老鼠繁衍了成千上万的后裔。这些老鼠不但争吃探险队员的口粮,而且连床单、被褥、衣服等物也不放过,搞得他们狼狈不堪。不得已,探险队在第二年运去5只家猫用来对付老鼠,不久便繁殖了大量的后代。岂知老鼠没消灭,海鸟却被吃了许多。老鼠和海鸟均是猫的捕食对象,但猫更喜欢吃美味的海鸟。据统计,这些猫平均每年捕食海鸟约60万只,使珍贵的海鸟招致了灭顶之灾,破坏了马里恩岛的生态平衡。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南非政府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