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圈、大气圈和水圈依然在运动,灾害也就会层出不穷,出其不意地袭击人类。灾害必将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课题。 
  当今的世界,不仅会受到太阳黑子爆发、超新星爆发的波及,还要防止其他天体撞击地球的可能。随着越来越多的火箭、宇宙飞船等航天器进入太空,不仅要有“太空警察”来维持秩序,而且还要有“太空清洁工”来清除太空垃圾。据美国科学家观测发现,1989年3月,曾有颗直径为800米的小行星在掠过地球时,仅距地球653公里,是近50年来最接近地球的一个天体。 
  如果它离地球再近些,就有被地球吸引而撞向地球的可能。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车祸”频发的时代,对太空的密切监测和对那些飞向地球的小天体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灾害作用的客体是社会的人,人具有社会性。千百年来,改造自然,使大自然不断适合人的生活,这已经成为人的本能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智慧圈、技术圈不断外延,改造自然的规模越来越大,改造自然的深度也日益加深。同样,由于人类缺乏经验或者决策失误,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惨。人类改造自然不止,由人类自己引发的灾难也永远不会完结,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纷至沓来的10年;21世纪也将是一个灾害频频的年代。今天的人类面临着各种灾害隐患。这并非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灾害的历史表明,对于一切灾害的来临,有没有在思想上、物质上、特别是科学上的准备,其灾损程度迥然不同。在灾害研究的领域里,灾种层出不穷,防治灾害的研究也必须常研常新,永远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对防灾、减灾而言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环境趋向性的生态灾害的防止,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和策略。 
  对于灾害的防治和减灾,不外乎测、报、防、治、救五个方面。在当前人类尚不能完全正确测报重大自然灾害和不能完全避免各类突发性灾害的情况下,减灾,即防、治、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减灾就是增产,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负向增值。 
  对于灾害的防治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全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灾害大国,任何平均使用力量的做法都是失之偏颇的。在当今财力、人材不足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减灾的投入产出效益,要对防灾重点地区进行战略和战术的研究。据国外的防灾经验,防灾重点首先是在灾害高发区和敏感区,同时要把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防灾列为重点;其次是生命线工程要特别注意保护。对于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是在工程选址时要充分注意灾害隐患,尽量避开灾害敏感区和高发区;二是当灾害降临、波及工程安危时,要及时采取防范的措施。对于趋向性的人为灾害,也要十分注意。依靠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力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有可能把灾害消除在未发生之前。 
  通观今日国内外发生的天灾人祸,其中有不少灾害是人与自然、社会的不协调引起的。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有长足进步的今天,人已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已注意到,自然灾害都是天、地、人三大系统不协调导致的。也有学者认为今天的自然灾害都掺有人为的因素,因此说“天灾八九是人祸”。就以江水泛滥导致洪涝而言,往往是人类以江堤约束河道,迫使其在狭窄的河床中流动,最后冲决堤坝的结果。由此得出了这些灾害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苛刻束缚而引起的一种反抗的结论。 
  重视人和自然和睦相处,必须把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引进灾害研究的范畴之中。当前,从灾害隐患四伏的态势中,人们已经比较清醒地看到,“增长不等于发展”,“富有不就是幸福”。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物质财富已经有了极大的增长,人类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们可以在备有空调的居室里,一年四季观赏着芬芳的鲜花,品尝着四季鲜果,然而这一切都是以牺牲大自然换来的。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纯粹的大自然已不存在了。但如果人工自然无限扩张,导致大气的严重污染,二氧化碳充斥大气层,臭氧层崩溃,那么待到“天漏”时,人们又到哪里找一个补天的新女娲呢? 
  寻找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点,寻找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新模式,是当前灾害防治研究中一个崭新而又迫切的课题。 
  在与灾害作斗争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吃一堑长一智,已经积累了许多防治灾害的有效方法,并与此相应建立了众多分门别类的防灾减灾专业学科,灾害学已成为一门涵盖各类灾害分支学科,如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灾害保险、灾害社会学、灾害预报、灾害危险评估等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决不是单一学科研究所能胜任的。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精深、知识渊博,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等共同参与的多学科交叉的灾害研究队伍已迫在眉睫。建立一门研究灾害发生、发展、预警、救灾、理赔的综合研究学科已属刻不容缓了。




什么是仿生学
  人类的生存虽然离不开生物界,但人类却不是被动地依赖于生物,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作为大自然的主人,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积极主动地认识、改造和利用着生物。人类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劳动中,把许多野生动物驯养成了家畜(牛、羊、马、猪等)和家禽(鸡、鸭、鹅等),把大片大片的荒地开垦成良田,又精心培育和种植了农作物,进行辛勤耕耘、防病治虫。人类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这并不是说人在所有的方面都高于一切生物。 
  从身体条件来看,人比许多动物都差。在力气上,人比不上和他身体同样大小的大多数动物。和动物相比,人的走路显得格外笨拙,人跑不过鹿、狗和兔子,跑不过其他许多动物。在看东西、听声音、嗅气味等感觉能力上,人也只能甘败下风,比许多动物确实差得很远。 
  当想到许多生物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完美结构和具有的特殊本领时,人们更不能不为之赞叹。鱼儿和许多水生生物游得那么棒;鸟儿和有翅昆虫飞得那样美;冬眠的刺猬可以睡上200多天,不吃也不喝;蝙蝠不用眼睛,什么都能“看”得见;秋去春来的小燕子,长途飞行几千里,可它从来不迷路。。到了近代,特别是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对生物界的认识深入了一大步。生物界所具有的精确可靠的定向、导航、探测、控制调节、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生物合成、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生物系统的新型机能原理,使工程技术人员的耳目为之一新。许多部门的工程师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带着技术设计中的难题,到生物界中去寻找答案。生物学家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为技术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样,就在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两门学科的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




兽类与人工发汗材料 
  兽类在散热方面有一系列的适应机制。例如有的动物是依靠减少体毛,增大皮肤表面积来实现的。如大象无毛,体表皮肤多皱纹,耳朵特别大,从而大大增加散热面。更多的动物是靠出汗来散热的。马皮肤中的汗腺特别丰富,奔跑中通过出汗可散发大量的热量。狗虽无汗腺,但它会伸出湿润的舌头靠喘气来散热;河马是耳朵内流汗散热;牛则通过口、鼻和脚趾间流汗散热。多数兽类全身皮肤都有一些汗腺。兽类出汗可散发大量热量的机理已启发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人工发汗材料”,它能作为高效的耐高温材料。现已研制出一种含有金属的陶瓷材料,当温度升到一定范围时,金属就会熔化,进一步汽化蒸发,就如出汗一样带走大量热量,从而保护材料在高温下不致被烧毁,保持外形尺寸不变。这种材料在航天等领域内有特殊用途,现已投入了应用。




响尾蛇与导弹 
  在美洲、澳洲、非洲的某些地区里,常会听到一种“嘎啦嘎啦”的声音,没有经验的人以为这是溪水发出来的流水声,可是在这声音的四周,却没有小河溪。原来这不是什么流水声,而是由一种毒性极强的蛇,用它尾巴剧烈地摇动而发出的响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响尾蛇”。 
  为什么它的尾巴会发出响声呢? 
  大家在观看篮球比赛时,注意到裁判吹的哨子了吧!它是一个铜壳子,里面装上一层隔膜,形成两个空泡,当人用力吹时,空泡受到空气的振动,就发出响声。响尾蛇尾巴也有类似的构造,不过它的外壳不是金属,而是坚硬的皮肤形成的角质轮。由这种角膜围成了一空腔,空腔内又用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返回振动,空泡就发出一阵阵声音来了。 
  角质轮的生长不是很有规律的,但据动物学家认为,大致上是一年长两轮。因此,根据轮的多少,就可以比较正确地判断出它的年龄来。 
  响尾蛇的角质轮所发出的声音,很像溪流的水声,用这种响声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所以这也是一种捕食的方法。但是也有人认为,响尾蛇不会对敌人发出怒吼的噪声,于是只好用角质轮发出的响声来代替。另外,还有人认为这是蛇招呼蛇的信号。 
  响尾蛇经常捕捉耗子等小动物作为食物。奇怪的是,它的眼睛已经退化得快要成为瞎子了,怎么还能捉住行动那样敏捷的耗子呢? 
  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响尾蛇的两只眼睛的前下方,都有一个凹下去的小窝,这是一种特殊的器官——探热器,能够接受动物身上发出来的热线——红外线。这种探热器反应非常灵敏,温度差别只有1%摄氏度,它就能感觉到。所以,只要有小动物在旁边经过,响尾蛇就能立刻发觉,悄悄地爬过去,并且准确地判断出那个猎物的方向和距离,窜过去把它咬祝美国有一种“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上面有一套“红外导引”装置。在导弹上装上这种装置,就是从响尾蛇的“探热器”得到了启发。飞机的发动机温度很高,发出很强的红外线。“响尾蛇空对空导引”是在飞机上发射的,靠“红外线导弹”装置,能自动跟踪发出红外线的敌机,直到把它击中。 
  目前,人们制造的“红外导引”装置,只能感应5%摄氏度的差别,而且构造要比响尾蛇的复杂得多。




蜂窝与太空飞行器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们的火箭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 
  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该飞行器获得7。9公里/秒的速度,此即第一宇宙速度;而要使飞行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则需达11。2公里/秒的速度,此谓第二速度。 
  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上述速度,运载火箭就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 
  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按目前航天技术水平,平均发射1公斤重的人造卫星就需要50~100公斤的运载器,反之,太空飞行器自身重量越轻,也就可大大减轻运载火箭身上的“包袱”,也就能使太空飞行器飞得更高、更远。 
  为减轻太空飞行器的重量,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与太空飞行器“斤斤计较”。可要减轻飞行器重量,还要考虑不能减轻其容量与强度。科学家们尝试了许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蜂窝的结构帮助科学家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家都知道,蜜蜂的窝都是由一些一个挨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角小蜂房组成的。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测量到蜂窝的几个角都有一定的规律:钝角等于109°28′。锐角等于70°32′,后来经过法国物理学家列奥缪拉、瑞士数字家克尼格、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先后多次的精确计算,得出如下结论: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它的角度应该是109°28′和70°32′,和蜂房结构完全一致。但如果从正面观察蜂窝,蜂房是由一些正六边形组成的,既然如此,那每一个角都应是120°,怎么会有109°28′和70°32′呢?这是因为,蜂房不是六棱柱,而是底部由三个菱形拼成的“尖顶六棱柱形”。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经精确计算指出:在蜜蜂身长、腰周确定情况下,尖顶六棱柱形蜂房用料最剩蜂窝的这种结构特点不正是太空飞行器结构所要求的吗?于是,在太空飞行器中采用了蜂窝结构,先用金属制造成蜂窝,然后再用两块金属板把它夹起来就成了蜂窝结构。这种结构的飞行器容量大,强度高,且大大减轻了自重,也不易传导声音和热量。因此,今天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采用了这种蜂窝结构。 
  科学发展就是如此,有时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难题,只要开动脑筋,善于从日常生活中觅取线索,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小小的蜂窝,似乎与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䲟鱼与吸锚 
  在我国南海和非洲沿海,生活着一种奇怪的鱼。它身体较长,一般为80厘米,头部宽而扁,“后脑壳”上长着一个椭圆形的吸盘,盘边有齿状褶皱,就像一枚图章,因此人们管它叫䲟鱼。 
  䲟鱼常利用头上的特殊吸盘,把自己吸附在鲨鱼、鲸、海豚、海龟甚至轮船船底,然后毫不费力地到处旅游。尤其对鲨鱼,䲟鱼更经常“乘坐”,因为,附在鲨鱼身上,可以狐假虎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