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大利面条 
  意大利人是世界上最嗜吃面条的民族。就其面条的形状而言,有通心的、实心的、粗的、细的、长的、短的、条形的、块状的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各俱特色,并以中空形举世著名。有一种类似我国北方面食中的猫耳朵,却做成各种动物和水果形状,像蝴蝶形、蛇形、鱼形和贝壳形等多种。据说,近年来随着环保热的升温,又派生出形态各异的环保面条,摹拟自然物就是鼓励人们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有位意大利画师曾别出心裁地将百余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面条在一块地毯上拼成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被当地誉为一绝!就面条的吃法来看,他们没有什么汤面、炒面之类的吃法,无论吃哪种面条,都是煮好后盛在盘子里。再加上蕃茄沙司、奶油沙司或是其他一些肉料和调料,再撒些干酪粉趁热拌着吃。尽管意大利的面条做成五颜六色,但从来不添加任何化学色素。红色和橙色则是添加了蕃茄酱、胡萝卜汁、甜菜油或红辣椒素;绿色是加了蔬菜汁,黄色是加了鸡蛋黄或松花粉、豆粉;最令人称奇的是黑色加的竟是墨鱼汁。就味道而言,也是千奇百怪,有甜的、辣的、酸味的、果味的、奶香的、酒香的,甚至还有微苦的,等等。相比起来,我国的面条就显得单调而原始,还没有进入深层次的文化状态。可许多意大利朋友都认为面条来自中国,是当年玛可·波罗从东方带到意大利的。 
  意大利的面条所以好吃,主要是这里的面粉质量好。面粉是由一种硬小麦加工精制的。粉质细白,拉力特别强。用这种面粉制成的面条,不管是粗细长短,成何形状,煮出来都不会烂糊,更不会成疙瘩,而是面汤清澈、面条滑爽,吃起来很有韧劲。据当地报载,意大利人均消耗面条为世界之最,不仅供应国内,而且大量出口,远销国外。




韩国饮食 
  韩国是以水稻作物为主的国家,传统的饮食一般含有较多的谷物和蔬菜,肉类和脂肪的含量则较少,而且以辣味为其特征。典型韩国餐的主食是一碗饭和一碗汤,饭通常同谷物或豆类一起煮,菜肴少则可以一道肉菜,多则十几道,主要取决于家庭的生活水平,但至少要有一种辣泡菜。 
  秋季,韩国家庭妇女都要泡制冬季辣泡菜,腌制的白菜,贮藏在大瓦罐里埋在地下发酵,以保证冬季食用。冷面是韩国的主要面食,其面粉原料不同,种类繁多,有荞麦冷面、淀粉冷面、玉米冷面、高梁冷面等。每年的正月初四(长寿面)、六月洗头日(洗头面)、初伏末伏(伏面)必须吃冷面。 
  韩国有好多种用发酵的豆科植物制作的调味汁,包括酱油、红辣椒和纯酱油膏,用来给汤等菜肴调味,其他的调味品还包括芝麻油、芝麻籽、大蒜、青葱、青椒、姜、红辣椒粉和黑胡椒等。 
  韩国人往往把生蔬菜加上些调味汁煮着吃,鱼片等则浸在面粉和蛋里,然后煎成金棕色。鱼则整个烤、蒸或在酱油、米酒和调味品制成的卤汁中煮,或者同辣酱一道生吃。人们最喜欢吃的菜是“布尔高基”(烤牛肉),将切好的肉片经过酱油、芝麻油、蒜、青葱和其它调料腌泡后,放在火盆上烤出来,味道特别鲜美。现在用煤气、酒精等新的烤法逐渐增多起来。能够烤食的品种还有牛肉、鹿肉、狗肉、猪肉、鱿鱼等。火锅、狗肉堡、生拌活鱼、生拌牛肉、五谷饭、药膳等均是韩国饮食中的精品。 
  韩国菜的吃法不同于西餐。按传统习惯,各种菜都端到短腿矮桌上,进餐者坐在地面垫子上。如今,西式房屋用的是西式餐桌,韩国传统房屋则用韩式餐桌,每人有自己的饭碗、汤碗,一双筷子和一把调羹。过去,进餐时谈话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但现在受西方影响,已把进餐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各地新年第一餐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主要劳力吃鸡爪,意味“新的一年能抓财”;有希望的后生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吃鸡头,有“能出人头地”之意。爱国诗人屈原的家乡——秭归,春节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湘鄂边界的土家族,春节第一餐,吃几种菜捏合在一起的“坨菜”。因为明朝末年,客王突袭土家,土王率部抵抗,将士来不及将菜一样一样炒了再吃,只好将猪肉、炸土豆、粉条、胡萝卜、白菜一起蒸炒,每人带上几坨。 
  为示纪念,迄今保留吃“坨菜”风俗。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即“一年更比一年好”;居住在湖南的苗族,春节第一餐吃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收”。 
  江浙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蕴含事事遂意,样样齐备的祝福之意。 
  安徽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延安一带,春节第一餐吃豆腐和枣儿糕,还要把它们和一条木制小鱼一起装进碗里,象征新年有头有尾。 
  广东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在春节这一天,淘出和蒸出足够春节全家吃用三天的饭食,俗称“万年粮”,寓“不愁吃喝”之意。 
  潮州地区,春节第一餐吃用米粉和萝卜末炸成的“腐团”,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梅州地区客家人,春节第一餐吃素,吃用粘米蒸的发糕及用糯米、红糖做成的年糕,俗称“甜板”,厚5~7厘米,直径50~100厘米。做成后切成15厘米左右的四方块,食时蒸、油煎均可。“糕”谐音“高”,有“年年高”之意。表示“生活美好,甜蜜如意”。肇庆一带吃以冬叶裹糯米而蒸制的大粽子,寓生活美好之意;海丰一带吃素食。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同时家家在厅堂餐桌上,摆一钵“年饭”,上插四季花,俗称“春枝”。漳州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西鄱阳地区,要吃饺子和鱼,寓“交子”和“年年有鱼”之意。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钱币,谁吃到就分别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与面条同煮的饺子,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象征有钱而长寿。 
  我国台湾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这是一种茎叶很长,有苦味的芥菜,有的还在菜里添加细长的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海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只吃素菜,叫“吃斋”,现在斋菜变成了一种美食。 
  北方习俗要在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半夜12点过后煮食。因为半夜12点,是12个时辰的“子时”,也是正月初一元旦的开始,“天增岁月人增寿”,劝更岁交子”之意。各地饺子制法与食法不同,四川人喜欢泼辣吃,内蒙古人把饺子放在粉丝汤中一块吃。山东人爱吃素馅饺子,东北人吃老边饺子。 
  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它劝招财进宝”之意。 
  我国许多民族春节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花样纷呈,北方人习惯做白年糕,塞北做的是黄米糕,江南少数民族吃糯米粑粑,北京人吃桂花、百果年糕,山东人吃红枣年糕,福建、台湾吃红龟糕等。春节吃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 
  不管吃什么和怎么吃法,都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元宵趣话 
  许多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蒸糕,春节的饺子等,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节日食品则叫“元宵”。 
  元宵作为节日食品,盛于唐宋以后,但它的出现,却可追溯到春秋末年。 
  传说楚照王途经长江,看见一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舟人捞起献给照王,煮而食之,瓤红如胭脂,味甜美,左右不能识。遣人问孔子,孔子说是“浮萍果”。当时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这一天,楚照王便命人用面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示纪念。 
  把元宵节令和节日食品名称合而为一,起于唐朝开元年间。当时极精素馔的扬州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家制米圆相饷,即呼为元宵”,算起来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元宵又有了多种称呼,如粉果、汤饼、圆子、浮圆子、元宝、团子、汤团等等,不一而足。而现在,北方人多喜欢叫“元宵”,南方人则喜欢叫“汤圆”。 
  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除名称上不同外,其制作方法也略有区别。北方元宵都用红米面滚制而成,称“摇元宵”;南方汤圆则都是用糯米制成面团,然后把馅儿包进去做成,称“包元宵”。北方元宵喜用蜂蜜调制馅儿,可以北京老字号宝兰斋糕点铺的“八宝元宵”为代表;南方汤圆的馅儿则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宁波汤圆在国内外最负盛名,其馅满,软滑,油润;成都著名的“赖汤圆”、“郭汤圆”以精工制作的汤圆心子软包装发售各地,很受人们欢迎;安庆汤圆,则以其汤汁鲜美,备受人们称道;南京、杭州的小汤圆也饮誉全国,且自成一派。全国各地的元宵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既可带汤吃,又可炒、蒸、氽、煎,称得上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豆腐趣话 
  我国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说到豆腐:“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同是明代的一位诗人苏平,有一首诗写了豆腐制作过程和外形、滋味:“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割去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 
  他们两人都提到了淮南王刘安,说他是创制豆腐的第一人。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称王称霸,有权有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怎么可能去创制豆腐?说起来倒有个“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传说。 
  在汉时的淮南,有八位方士聚在淮南王的门下做幕客。他们吹嘘自己身怀了不得的绝技,能化金炼丹制造长生不死药。刘安闻之,急切问道:“你们需要多久方能炼就长生不死的仙丹?”八位方士说要“九九八十一天”。 
  刘安于是给了他们一应必须之物,命他们加紧炼制仙丹。他们带人抬着金锭上了淝水北面的一座青山,搭好丹炉,投入金锭,炉底生火,然后口念咒语,假模假样地开始炼丹。 
  这八位方士原来都是些骗子,他们想悄悄捞出金锭,溜之大吉。哪知老奸巨滑的刘安早有防备,派许多兵丁把整个山包围起来。八个方士无奈,只得困守丹炉,惶惶不可终日。 
  这八位方士中有位比较聪明的人,心想与其等死还不如再折腾一番,于是找来些金黄的黄豆倒进炼丹炉,瞎捣胡搅之后,再加卤,想不到丹炉里竟出现一锅白花花的琼浆玉液。于是,二千多年来中国人喜食的豆腐就这样射猿得马地诞生了。 
  81天过后,刘安上得山来,一尝那白花花的琼浆玉液,大呼绝妙,这就是水豆腐。为了“孝敬”皇上,刘安将之沥干切成方块,进贡送往京城,这就是豆腐块、豆腐干。 
  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又引出一个“吃豆腐”的故事。 
  据说清代道光皇帝曾微服私访民间,偶然在一个豆腐摊上买了一碗豆腐脑尝后,连连赞美:“吃得开心,吃得味美。”他回宫后,特地差人去买豆腐脑吃。 
  但没过几天,那片豆腐摊却不知去向了。道光皇帝便让御厨去如法泡制,谁知管家报出的帐单让皇上吃了一惊,每餐豆腐花费计银百两。道光帝询问其故,管家给他算了一笔帐:做豆腐要豆子,豆子得种起来,种豆要土地,又要雇人,买牛,盖磨坊,还得征地、付拆迁费等等。道光帝因国库空虚,一向提倡节俭,至此只能苦笑摇头,不吃罢了。后人便将“吃豆腐”表示调侃或捉弄别人的意思。 
  豆腐虽不是真的长生不老丹,但它的营养却十分丰富,有“植物肉”的美誉。经现代科学检测,豆腐所含蛋白质45%以上,并含有多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常吃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还能起降低胆固醇及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拼死吃河豚” 
  浙江省东部的奉化市,地理位置优越,它不仅物产丰富,风景秀丽,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奉化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他们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特之处,奉化人特别喜食乌狼鲞(剖开晾干的鱼)烤肉。 
  何谓乌狼鲞?这是奉化人给河豚鱼干起的俗名。河豚鱼,是一种外形十分丑陋,身上长满棘刺的颇为凶猛的海生鱼类,具有强烈的毒性,一般人都不敢问津。然而奉化人却对它特别青睐,赞美不已,嗜好者百食不厌。外地人来奉化,见后无不感到惊异。 
  河豚鱼又名鲀鱼,在我国约有15种。浙东沿海常见的有虫纹东方豚、弓斑东方豚,暗色东方豚,条纹东方豚等,其中虫纹东方豚毒性最大。每当春暖花开的四、五月时节,河豚鱼便成群结队逆水而上,至近陆浅海、港湾、江河下游、湖泊中,繁殖、产卵、孵化、觅食。第二年春天,小河豚鱼又成群结队地游回大海。 
  当春末河豚汛旺发时节,奉化渔民便纷纷扬帆出海,在象山港、舟山蚂蚁岛、三门湾石浦及东海的近陆海域作业,大捕河豚鱼,送往加工厂。经验丰富的工人逐条将河豚鱼解剖,挖除卵巢、鱼籽、肝脏、鱼肠、血液、眼睛、鱼鳃及皮层等带毒素部分,仅留鱼肉,反复清洗,然后洒少量盐水、明矾水,经酷暑烈日曝晒风干3~5个月,腌制成厚似树皮、板状、梆硬的河豚鱼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