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课见到导师时,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红着脸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等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导师当即惊呆了。他的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颤抖起来,“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学生有些不能理解老师的激动不已,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当然,我知道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我知道……”导师让学生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学生当面演示。
学生很快地把结果演示了一遍。看到最后,导师激动地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文:)了一道有两(:人:)千多年历史的(:书:)数学悬(:屋:)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答案来,牛顿也没有想出办法,而你,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并不是有意让你做的,只是我目前正在研究这道题,大概是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回忆起当年这一幕时,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我们很多人很容易受到社会经验的束缚,大部分人说这是不该做的,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我们就放弃去做。与此相比,我们更提倡“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不知深浅,所以更容易把自己的潜质发挥出来;正是因为没有压力,那些初涉世事的年轻人才更容易突破极限。
高斯的成功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些事情在我们不清楚困难时,我们心里反而没有压力,做的时候能够顺着清晰的思路走;而一旦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时,我们往往先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这是个大困难,我不可能做出来,我也可以不做出来,或者是我应该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接到这样的信息之后,我们就会真的做成自己想的那样,这种暗示往往严重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要给自己套上枷锁,要激发自己的斗志。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8960人,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加尔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22岁。
李阳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的英语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喊出来的。
李阳读大学的时候,英语成绩一塌糊涂,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更差。有一次,李阳被老师叫起来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李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是却说不出来。于是他用中文说:“我可以写在纸上再给你看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英语课上说中文是对老师很不礼貌的行为。老师生气地说:“这么简单的句子都说不出来,你还是大学生吗?”接着老师又转过身去对同学们说:“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口语就像李阳这样。”
“就像李阳这样”,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他。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非要把口语练好不可!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法子,每天早晨都坚持到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去练习口语。他练习的时候,不是说,而是大声地喊出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嘴里竟然含着石头。李阳是这样认为的,口语不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胆子小,不敢说;二是发音不准,说出来别人也听不清楚。喊英语,能练胆子;含石子,能练发音。就这样,李阳坚持不懈地练他的口语,风雨无阻。遇见熟人,也不怕别人耻笑,即使别人骂他是疯子,他也不在乎。他认定了要这样做。他有必胜的信心。
奇迹出现了,三个月后,李阳不仅能流利地回答出英语老师的问题,甚至还为老师纠正了部分错误的发音。
人生的道路上,想成功,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就要敢于挑战,就要敢于面对身边的每一件事,怀着必胜的信念,哪怕前面困难重重,我们也应该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如果不去挑战,虽然避免了失败,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跌倒一千次,第一千零一次仍能微笑站起来的人,生活永远难不倒他。也许奔流却掀不起波浪,也许攀援却达不到顶峰,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挑战过,人生无悔。
聪明的富人懂得即使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聪明的富人懂得挑战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聪明的富人认为任何一条路都是一个机会;因为挑战的存在,潜能会被无限的激发,最终会惊喜地发现财富离自己原来这样近。
39。罗森塔尔思维: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基础
人贵在自信。一个人的人生各个层面中,能否成大事,能否取得成就,重要的前提,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肯定,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信。一个人要做一件事,要是没有了自信,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石,因为失去了自信,就会失去动力,充分肯定自己,离成功是绝对不会遥远的。
在现实中,我们不要期冀别人比我们更差,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做得更好。而信心是可以让我们做到最好的法宝,生活是充满快乐的,也是存在残酷竞争的。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罗森塔尔思维也肯定了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想要做一个试验。他思考良久,最后把实验对象锁定在学校身上,试验地点就是加州一所学校。
新年伊始,罗森塔尔博士迈进了校长的办公室。他让校长把学校的教师名单给他,当然这些教师博士一个也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看过之后,罗森塔尔随便圈定三位教师,并让校长把他们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及专家测评,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一百名全校最聪明最有潜力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在你们的配合下,他们能够取得更高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异常高兴,他们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在对待这些孩子方面,要像平常一样,不要刻意地对他们特殊照顾,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三位老师都欣然答应了。
一年之后,正如罗森塔尔博士预料的那样,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把三位老师找来并告诉了他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老师们实在没想到会是这样,既然不是孩子们的原因,那肯定就是自己的原因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说出一个令他们大跌眼镜的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一时间,三位老师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在别人的暗示下,这三位教师都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老师,并且学生又都是最聪明的学生,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双方的配合就少了很多摩擦,成绩肯定也是非常好的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罗森塔尔博士那样的人出现,不可能有人愿意在我们身上花费时间来验证我们是不是有能力,我们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建立信心,自己相信自己。在做任何事以前,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肯定自我,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西方领导学家及心理学家在对魅力领导人的研究中发现,把这些领导人与普通人区分开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信。《华尔街日报》上一份研究企业家品质的文章认为,“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人至深的自信”。心理学家丹尼斯·华特利在《成功心理》一书中也曾写道:“成功者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麦肯锡公司在对大量的成功企业家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都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自信心”,“他们的自信表现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被失败的心理摧垮”。世界上伟大的创造性天才们都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富人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自信是一种认识和态度,也通过人的风格来表现。美国形象设计大师鲍尔说:“成功男人的风格反映在外表,而优雅来自内在,它是你的自信及对自己的满意,它通过你的外表、举止、微笑展示。”人不自信,谁人信之?建立自信,应该从相信自己、赏识自我做起。自信并不一定是天生具有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产生。如果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种自信是有感染力的。心理学家发现,外向的性格和自信是吸引和保持朋友的重要原因。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信念。由于自信,朋友和同事愿意跟随着你,上司也会对自信的人高看一眼。因为自信的气势,让别人相信你能把任何事都变成现实。然而自信却不一定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它通过你的神态、语气、姿势、仪态等等,无声无息地、由里向外地散发着魅力。这种魅力的力量,不是外表的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对生活的信任。自信的人首先忠诚于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融入你的言行、举止,让你的举手投足都在辅助你的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因而让人们相信你的能力和人格。
心理学家在对一些学生的统计中发现,在IQ(智商)相同的情况下,自信的学生在学校的成绩高于不自信的学生。心理学家在解释“为什么一样的天才,有人成功,有人却不成功”时指出:“不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在外界的消极影响之下,他们会产生高度的焦虑,因而表现不佳,而且,自我激励不足。”因而,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人能够“积极地自我认识(自信),这是取得成就的驱动力之一,也是高度才智的潜力”。自信是成功者开拓的武器,韦尔奇称之为“战胜困难的唯一武器”。无数的案例证明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在1960年尼克松和肯尼迪的电视辩论中,阴郁的尼克松没有展示出美国人渴望的总统的自信,而毫无政绩的肯尼迪在最后与尼克松握手的一刻,自信地把尼克松的手压在自己的手掌下,他的这种超级自信满足了美国选民对于总统的神话般力量的渴望。
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我能行”,“我也会成功”。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起强烈的成功欲望,在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果敢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获得者,我国著名选手刘翔,越是在紧张激烈的大赛中,越是在竞争对手实力强大的情况下,越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成绩越优异,这正是个人自信的充分体现。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是多么豪迈而自信的语言。
自信,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自信,是成功的富人所必备的一种思维。所以说信心从来是成功的富有人士的最有效武器,如果对自己都没信心,自己都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我们还能指望谁相信我们呢?
40。妥协思维: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的每一个方面,冲突与阻碍都不可避免。那我们是否都应该正面对峙,毫不妥协呢?其实,在僵局与困境中,我们的顽固有时恰恰是让问题无法解决的主因。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妨往后退一步,再认真审视一下情况,或许能得到一个不同的观点,从而豁然开朗呢?
有人向苏格拉底请教道:“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回答道:“三尺”。那人不解地笑着问道:“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自然界的天地,本来是不需要低头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大大方方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