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机,而财阀也获得了巨额利润,发了战争财,1937年,四大财阀拥有日本重工业的5%,十大财阀拥有25%,而到了194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改写为32%和49%。他们同皇室与军部结成了强有力的联盟。他们的罪行不断地出现在《判决书》中。《判决书》指出:能否通过近卫文麿为发动战争而推行的国家总动员法,“取决于企业家的意志,没有他们的支持,全国动员计划就不可能实现”。然而,他们的名字在《判决书》中被用“企业家”、“银行家”这样一些空洞的称谓掩盖了,也没有一个财阀被送上被告席。
这归功于麦克阿瑟的庇护,根源在于以苏美为两极的“冷战”愈演愈烈。美国要把日本变成它的前线堡垒。但战败使日本成为一个已遭毁坏的国家。它的巨额投资都已丧失,房屋、城市和工厂均遭破坏,贸易商船无几。石油、棉花、羊毛、焦煤、橡胶和盐等工业资源枯竭。农田荒芜,粮食和日用品奇缺。《纽约时报》记者帕罗特写道:“如果日本经济陷入困境,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出现剧烈的革命以图抛弃与民主国家之间的无利可图的联系,转而向新的左翼主义求援,依赖亚洲共产党国家的资源,而后者可能利用日本的工业力量。”
美国要依靠财阀来重新武装日本,而且,美国人要用来祭刀的本来就限于那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美不宣而战的人。
根据麦克阿瑟的授意,基南把盟军总部拘留的甲级战争嫌疑犯由A至H分为8个组,每组都配备一名美国法官负责组织调查侦讯。D组由霍威茨与霍克斯赫斯特负责,侦查的对象是池田成彬等12名财阀,后来又加上满洲的财阀星野直树等人,增至16人。侦查结束后,除了一个倒霉的星野直树,其他的都被一古脑地放掉了。
侦查开始前,基南向他俩暗示:只有直接参与战争谋划、犯有“破坏和平罪”的嫌疑者才能受到控告。两人心领神会。就是说财阀成员大力推动飞机大炮的生产,帮助政府达到战争目的,获取高额利润,这还够不上当战犯的资格,还不能构成“破坏和平罪”。
于是他们向基南“负责”了。经过一通“偷工减料的侦查”,他们向基南提出一份报告。在执委会上汇报的时候,他们埋怨时间太紧,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对财阀们进行综合性的调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这么干,我们只调查那些被列入战犯名单的实业家。可是,能掌握的关于嫌疑犯的情报都是些能写入名人辞典的溢美之词,而这些嫌疑犯的知识水平都很高,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说出不利于自己的话来。我们中间的一个虽然有64岁了,且在俄亥俄州当过40年的律师,可是,我不是日本问题的专家,更没有关于财阀方面的知识,心里虚而困惑,手无王牌而软。所以,唉,只有瞪着两眼干着急。
…
怎样处置吸血鬼(4)
…
他们差点没把自己说成是个空啤酒桶,可怜兮兮地让人滚着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胸有成竹地拿出结论。
他们说,眼下不要把鲇川义介、古野伊之助、乡古沽、大河内正敏、正力松太郎、中岛知久平几个人当作被告,因为这些人都说自己反对战争。就拿前《读卖新闻》社长正力松太郎来说吧,他说他在战争期间所作的“斗志昂扬”鼓舞日军的报道,是迫于压力而不得不为之,否则他的报纸将得不到纸张;更有说服力的一点是,他说他曾向东条英机和星野直树书记官长提出过抗议,反对他们错误的新闻政策,反对他们向国民说谎。当然——霍克斯赫斯特文雅地托了一下金丝边眼镜,环顾一下众人的反映,接着说下去。当然,《读卖新闻》的铃木东民总编有相反的意见,他强调说正力是一位极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曾经积极地与好战分子进行合作,但是前社长却说正义曾反对日美战争。于是,我们宁可相信其本人的话。
至于其他的人,中岛说自己反对军部及其侵华的政策;池田和藤原虽然有成为被告的可能性,但两人已年迈,又染病在身。尽管检察方面的协助者田中隆吉说池田给极右分子提供过资金,但另一个人却说池田由于一贯反对军国主义的主张,反对对美开战,军部和法西斯分子的刺客常想谋害他。还有人报密,说池田和津田曾当过为建立日本和满洲新秩序而设的“日满财政经济研究会”顾问,但在讯问中他们矢口否认。
就这样,大财阀们被一个一个地从嫌疑犯的人堆子里扒拉出去,最后孤零零地剩下一个星野直树。
听了两人的汇报,基南满意地点点头。“是呀,我本打算选择一名代表财阀的被告,如果可能的话,这个人最好与新旧财阀都有关系。可是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这个打算只好放弃了。”
这大概是吸取了纽伦堡审判的教训。德国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与大军火商克虏伯两个大财阀被送上了被告席,后来在众目之下搭救他们,招惹了太多的麻烦。
基南甚至想出一个猫怕老鼠的理由,“以‘破坏和平罪’予以起诉的证据不充分,而长拘禁不予起诉是非法的。”财阀遂被悉数释放回家。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引起苏联等国检察官的不满,也引起了国际进步舆论的指责。面对记者,基南与霍威茨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基南正颜厉色地说:“我们既没有收到著名经济界人士同发动战争者共同谋划的证据,也没有发现这些证据,这一点与德国完全不同。在德国,希特勒骑在马上的时候,企业家扶着马蹬。在日本,银行家和经济界要人即使扶着马蹬,那也是被枪口逼着干的。”
霍威茨则以平静的口吻说:“从日本的许多情况来判断,只要不能确切地判定其有罪,那么,控告实业家就非属上策。这是因为,如果他们受到了无罪判决,那么,日本的实业界和实业家的战争责任就将被全盘否定。”
正是日本皇室、阴谋家、大财阀与法西斯军人的这种利爪、胃和脑袋的联盟,使日本实施扩张主义政策,向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全面发动了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
*第六章屠城血证
在月辉和夜色中,金朝年间修建的卢沟桥像一桢古老的剪影。桥栏杆上蹲着工艺化的小狮子,桥头立着乾隆皇御笔亲题“卢沟晓月”石碑,桥下流动着胭脂粉河水。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氛围,宁静,温馨。就是在这里,1937年7月7日深夜11时40分,几记刺耳的枪响打碎了这梦一样的氛围,日本蓄谋以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
…
观音不度屠城元凶(1)
…
在月辉和夜色中,金朝年间修建的卢沟桥像一桢古老的剪影。桥栏杆上蹲着工艺化的小狮子,桥头立着乾隆皇御笔亲题“卢沟晓月”石碑,桥下流动着胭脂粉河水。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氛围,宁静,温馨。就是在这里,1937年7月7日深夜11时40分,几记刺耳的枪响打碎了这梦一样的氛围,日本蓄谋以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
8月13日,日本海军在上海燃起战火。钦命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率军直赴战场。激战空前。10月20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大肆杀戮和平居民。天皇赏赐前线将士每人一杯御酒,十支香烟,以表彰“使皇威扬于世界”。裕仁天皇的叔父朝香宫鸠彦亲王飞抵前线,密令“杀掉全部俘虏”。密令像瘟疫一样在口头传播。日军训示部下:“在华北尤其是上海方面的战场,一般支那老百姓,纵令是老人、女人或者小孩,很多从事敌人的间谍,或告知敌人以日军的位置,或诱敌袭击日军,或害于日军的单兵等等,故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特别注意。尤以后方部队为然。如发现这些行为,不得宽恕,应采取断然处置。”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松井“降魔的利剑现在已经出鞘,正将发挥它的神威”,他命令日军继续“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
南京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军在攻打上海时死伤5万多人,他们带着复仇的决心和爆炸的兽欲冲进南京,他们已不是人,而是刺刀、烈火和直挺挺的生殖器。他们杀死了30多万人,强奸了两万多名女性,城内73%的房屋遭抢劫,89%的房屋被破坏,损失财富总价值达二亿四千六百万元。大火持续呼啸了一个多月。
这令人难以置信的野蛮罪行,杀伤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神经。国际军事法庭把此案列为专项,审讯整整用了三个星期。
检察官莫罗上校在起诉发言时异常激动和愤慨。法庭为了表现出司法的客观性,几次打断了他的话。但要让他有所克制是困难的,因为恐怖、残忍的兽行在烧灼着他。他继续激愤地说道:
“南京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它在一场违反国际法和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全部战争法规的不宣而战的军事侵略中沦陷了,被洗劫、炸毁和烧光了。中国战俘成群地被绑起来,然后进行大屠杀。”他说,这一古城的居民深陷在极大的痛苦和暴行之中,他们无端地惨遭抢劫和杀戮。
首席检察官基南认为,坐在这里的20多名被告同希特勒之流携起手来,对民主主义国家计划、准备并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结果使几百万人丧失生命,资源遭到破坏。他有充分的理由和足够的证据断言:“南京陷落后,紧接着是对数以万计的俘虏、和平居民和妇女儿童的杀戮、欺凌、摧残以及对毫无军事意义的众多房屋的破坏。这些事件被称为现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南京大屠杀。”
被告席上,指挥实施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统帅松井石根满脸懊丧、忏悔和可怜的神情,像个断顿的大烟鬼。他为自己所作的辩护,与他的脸色一样枯晦,他使出了三招:一招是矢口否认,二招是装聋作哑,第三招是推卸责任。
“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东亚的战争同日本进行的日清、日俄战争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战争。东洋日本与中国之抗争,一方面应视为两国人民自然发展之冲突,同时亦可视为两国国民思想之角逐。盖中国国民之思想,最近半世纪间明显受欧美民主思想与苏联共产思想之感化,致东洋固有的儒教、佛教思想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国内变化招致各种思想之混乱与纷争,乃至形成同日本民族纷争之原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日本的侵略是出于善意?并非野蛮,并非带有掠夺的目的?还是想利用法官们价值观念的不同引起他们之间的隔膜与对立?总之,松井全盘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他说“基南检察官所云对俘虏、一般人、妇女施以有组织且残忍之屠杀奸淫等,则纯系诬蔑。而超过军事上需要破坏房屋财产等指责亦全为谎言。”
松井的狡赖不足为怪,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经常看到如出一辙的论调。1995年2月3日,一群干瘪的老兵、说话温柔的学者和气势汹汹的右派恶棍聚集在东京,他们向日皇像鞠躬,他们攥紧拳头叫嚷。一个26岁的神道教女教士拨开人群,对着3000名狂徒说:“我们大家都毫无疑问地坚信,打那场大东亚战争的目的,是要把所有亚洲人从白人优越论者手中解救出来。”活动的组织者、道教大学的英语教授中村说:“日军1937年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中国人的事件,是历史的最大谎言。”1973年,铃木明出版过一本名叫《“南京大屠杀”的幻影》,他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虚构的“幻影”。这本书充当着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有力武器。
到底是谁在虚构?1946年的法庭里一片黑暗,一束强烈的光柱打到白色的银幕上,历史真实出现了:一阵枪响。一片杂陈的尸体。刀光内过,滚落一颗带血的头颅。浑身血伤的中国难民在颤栗。锋利的刺刀扎进婴儿
在人们的怒骂和哭泣声中,法庭又出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它来自法西斯阵营内部,是纳粹德国驻南京大使馆打给德国外交部的一份密电。电报描述了日军在南京杀人如麻以及强奸、放火、抢劫的情状,最终的结语是:
…
观音不度屠城元凶(2)
…
“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或者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的日本皇军。它是一架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干瘦的松井低下了骷髅一样的头颅。他的嘴里在嚅嗫着什么。他抬起头来说:“当时我正在养病,对发生了什么全然不知。”此为第二招。
法庭以足够的证据驳回了他的谎言。12月17日那天,日军举行了狂热的入城式和慰灵祭。时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松井石根乘车来到城东满目疮痍的中山门,在那里换骑上一匹栗色的高头大马,他要让土兵们看清楚他们的统帅。他耀武扬威地进了城,成千上万的日军官兵在街道两旁列队欢呼,他戴着白手套的手在空中得意地挥动。他纵了纵小胡子。他嗅到了人肉烧焦的气味,看到十几处高高窜起的大火像胜利的战旗一样迎接他。战马迈着悠闲的步子,把他送到城北面的首都饭店。
1995年中国导演吴子牛导演的影片《南京大屠杀》,再现了当年一幕幕真实的情形:
——十多个日本兵押着几百名中国警察。几个日本军官在女警察跟前站住,用刀挑去她们的帽子,强行拉走了几个。警察们骚动起来,日本兵挺枪恫吓。两名半裸的女警察冲出,被光着上身的日本军官开枪打死。日本兵抬来几筐米饭。一个日本兵说:“干脆处理了吧。”军官一挥手,机枪响了,警察们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军官向松井石根报告说,已抓到了十多万名中国军人,每日伙食供应成了大问题。松井略一沉吟,说:“我考虑我们的力量不足。如果我们有太多的仁慈,我们就会遇上麻烦。那就消灭了吧。”
江风怒号的草鞋峡,悲愤的俘虏被赶上土坡。军官下令开枪,机枪手略一犹豫,军官抽刀劈杀了他。枪炮齐鸣,俘虏群像江涛一样翻滚。
这与曾被日军俘虏的上尉军医梁廷芳的证词完全一致。
——几所大学建立的难民安全保护区。英、美、法等国的国旗徐徐飘拂,各种帐篷和木屋拥挤在操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