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地产巨子李嘉诚建立庞大的地产王 国,沈弼及汇丰就是其强大后盾。      沈弼对包氏、李氏的资助,动辄以亿计数,堪称当代银行史上的大手 笔。      无独有偶,包玉刚、李嘉诚在系列收购大战中的“敌手”,几乎都是英 
… 页面 63…

国人。这就是说,纯英国血统、从小在英国长大的沈弼,已突破狭隘的民 族观念。      沈弼还打破非执行副主席邀请洋行大班出任的行规。19S0年,委任包 玉刚任汇丰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1985年,又邀请另一位华商翘楚李嘉诚 担任这荣誉职位。      沈弼是中国人的友好使者吗,      答案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沈弼所做的一切足以说明这点。但是,这绝 不是沈粥的出发点,沈弼的出发点仅仅是:我是一个银行家。      沈弼很清楚一点:受银行业之外因素的干扰,是非常有害的。沈弼曾 谈到这件事:六七十年代南美和东欧都出现过民选政府或民主共产党人执 政,西方各国领导人,动员银行贷款支持。汇丰首脑,在感情上很亲近这 些民主派,但在行动上毫无表示。事实证明,这些国家政局非常不稳,汇 丰避免了政治灾难带来的银行危机。       “银行不是政治机构,不是民族堡垒,更不是慈善团体,银行就是银 行。”沈弼常对思想激进的年轻下属教诲道。       “在商言商”——沈弼的观点,与华商这句口头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沈弼的思想已深入汇丰员工的灵魂,一位叫托马斯曼·莫里森的主管 说:“两条船,一条是同胞的,一条是外族人的。同胞的船正驶进狂风巨浪 之中,外族人的船在风平浪静的海域。我们肯定是资助那条更安全的船继 续行驶。”      现在再回到香港的英商、华商。平心而论,香港的有钱人都对内地敏 感,英商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就是英联邦国家和地区,也有几十处让他 们选择。他们走资离港,折翼恃羽后又回港,回港后又三心二意,寻机会 走资。这样反反复复,徘徊不前。而华商没有英商这么优越的条件,反而  “因祸得福”。他们只能死心踏地在香港发展。事实证明,在任何地方投资, 回报率都不及香港高,近二三十年,正是华商迅速崛起、急剧壮大的时代。      汇丰对这一惊人变化,从未熟视无睹。它愈来愈明显地把在港投资重 点向华商倾斜。汇丰同华商同步发展,同香港经济同步发展。香港对汇丰 的回报,是成全汇丰稳唐同业之冠。      1982年,通过一系列成功收购的汇丰银行,在香港拥有300家分行,在 海外拥有800家分行,银行资产总额为4280亿港元,员工数共4万名,在香 港的存款占同业总额的60%。      这一年,在世界500家最大银行的主席的投票选举中,沈弼当选为“本 年最杰出的银行家”。      毫无疑问,沈弼是汇丰历任大班中最杰出的一位,也是香港开埠以来 最伟大的银行家。      浓弼承认,同业中,并非人人都对他有好感。汇丰有巨大的储备金, 几乎所有的同业部想得到汇丰的支持,沈弼拒绝了大多数人的借款要求。 沈弼对传媒发表讲话时说:       “上帝不是派我们到这里来资助与我们竞争的人。借钱给我们的竞争 对手,使他们有能力抢走我们的客户,看来不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沈弼永远是一个银行家。                                     渣打有利 
… 页面 64…

    谈到汇丰,不能不谈另两大英资银行渣打和有利。     在本世纪,汇丰、渣打、有利在香港银行业处三足鼎立之势,汇丰的 实力甚于另两家,但优势并不很明显。     行家普遍认为,汇丰资助环球航运,等于掘到一条富矿脉。同时,也 标志汇丰把在港的业务重心倾向华商,为汇丰赢来丰厚的回报。     渣打紧赴汇丰后尘,亦改弦易辙,唯汇丰马首是瞻,业绩亦不俗。就 香港的货币发行量,1980年共104。64亿港元,汇丰占70。5%,政府占10。4 %,渣打占剩余的19。1%。1988年,香港共有银行分支机构1397家,汇丰、 渣打分别占其中的27。41%和8,45%。     1988年,世界100家大银行排行表(按资产总值计),汇丰排第30位, 渣打排第99位。     香港银行公会,一直是汇丰、渣打两家大班轮流坐庄任主席。汇丰和 渣打,被誉为香港银行业两大巨头。两大银行,皆同时有人出任香港两局 议员,对香港政界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利来港的历史比渣打、汇丰还长 (1857年),中文全称是“印度伦敦 中国三处汇理银行”(The 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 of lndia,Australia & China)。100年后的1958年才将中文名简化为有利银行。     从名称这点来看,有利是不想跟华人做生意。改名意味着有利改变政 策,由于积重难返,有利的方针仍是亲英疏中,加上经营不善、放款失误 等因素,有利不利,锗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陷入被动局面。     有利于1911年,正式获得港府授于的货币发行权,与汇丰、渣打井列 为香港三大发钞银行,平分准中央银行之秋色。1978年,港府鉴于有利的 现状,将其发钞权收回,有利地位一落千丈,风光不再。     有利力摆脱困境,曾将银行牌照押给美国万国宝通银行。1987年,日 本三菱银行宣布从万国宝通手中购入有利牌照。有利数次易帜,足见实力 之薄,财力之单,已是穷途末路。      “顺势音昌,逆时者衰”——银行业竞争之残酷,不逊于其他行业。 
… 页面 65…

                    第三十五章挤提风潮 廖宝珊欲器无泪      1961年,香港爆发二战后最大的银行挤提风潮,主角是廖创兴银行, 存户排成长队,三日三夜有增无减。该行创始人廖宝珊是个精明能干的潮 汕籍商人,他炒金,炒得盘满钵满;他炒房,炒得身价百倍;他开银行, 成为“鼎新革故”的杰出银行家。缘何挤提风潮偏偏对着他?而且令他一 命呜呼!                               中资银行与华资银行      中资银行在港有近80年历史——1917年中国银行在港设立分行。1950年归新的中 国银行总管理处领导。1983年正式建立中银集团,统一领导港澳地区14家中资银行。      中银的成员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银行、 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香港分行、 南洋商业银行,宝生银行、华侨商业银行、集友银行,1988年中银集团的分支机构303 家,占当年全港银行总数的21。7%。存牧业务占整个市场的20%左右,在香港已成为 仅次于汇丰银行的第二大银行集团。      华资银行又谓之当地银行。华资银行的黄金时代是1946年至1964年。华资银行虽 资本较小,但分支行数量较多,在香港华人尤其是中下阶层和中小企业中,具有相当 的影响。      1965年以后,华资银行经受了重重打击而走向衰落。它们中的一些银行或因竞争 力不强,不能抵受银行危机的袭击,或因经营管理不善和违法行为而无法独立经营, 相继倒闭或被收购、兼并或被港府接管。到1988年底,在当地注册的华资银行还有27 家,但是,其中被港府全面接管的有2家(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被外资大银行 及其他机构收购参股、控股的竟高达20家 (广东银行、京华银行、大新银行、浙江第 一银行、香港商业银行、大新银行、道亨银行、远东银行、恒生银行、康年银行、香 港华人银行、香港工商银行、嘉华银行、广安银行、廖创兴银行、上海商业银行、新 鸿基银行、永亨银行、永安银行、友联银行)。27家银行只剩下永隆银行等少数5家还 能保持全资独立。到1989年,有3家勉强独立的华资银行被港府取消牌照。      当地华资银行作为一种势力,已很难同其他外资银行较量。      1961年6月14日,香港爆发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挤提风潮。廖创兴银行 人山人海,存户排着长尤般的队伍,焦虑地等待提取存款,有的存户甚至 露宿街头等候次日取款。挤提连续3天,据统计排队挤提的总人数逾2万人。 如此汹涌的挤提风潮,即便是金山银山也会搬空。廖创兴银行如抽干血液 的躯体,奄奄一息。该行创始人廖宝珊,欲哭无泪,一命鸣呼!      上世纪香港最大的挤提风潮发生在1866年,这是香港首宗挤提风潮。 原因是总行设在印度的阿格拉与玛特斯曼银行遭受印度棉业危机的影响, 总行在挤提风潮中倒闭,继而该行在香港的分行发生挤提。挤提风潮如飓 风掠过香港,与印度有关的银行首当其冲,接着急速波及其他银行,风潮 过后,香港的11家银行竟倒闭了6家,剩下的5家亦受损惨重。      至于准银行机构——银号、钱庄、财务公司等遭受挤提,在香港开埠 以来有多少宗,恐怕无人算得清,亦无稽可考。据老一辈香港居民回忆, 那时银号若遇挤提,有的老板便挟资逃之夭夭,存户跳海坠楼,时有发生。      银号的信誉若何,可想而知。由于银号奉行高息存款策略,总有人“赴 
… 页面 66…

汤蹈火”。不过存户警觉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去银号提款,非得证实纯 属谣言,甚至要亲眼目睹银号老板现出镇底金条,方善罢甘休。显然,银 行的信誉大于银号。      廖宝珊办的是名正言顺的银行,何以遭此不测,蒙此罹难?                                     高息绝招      廖宝珊赤手空拳,创建颇负盛名的廖创兴银行,堪称潮商      中的赚钱高手。      廖宝珊1903年出生于广东潮阳乡下,父亲是农户,稍有点积蓄后开了 一家杂货店。廖宝珊为妾侍所生,父亲过世后,他倍受正房排挤,无法在 乡下生存。      1941年,年近不惑的廖宝珊携妻儿来香港谋生,在一间油庄做伙计。 不久,香港沦陷,老板关闭店铺逃避澳门。廖宝珊失业,逆境反而成全了 他,他利用日治时物资紧张之机,涉足柴米油盐的买卖。稍有资本,便开 设店铺,做上店老板,后又经营布匹,生意做得颇大。      沪商中,宁波帮势力最大;粤商中,则以潮汕帮最为“标青”(出色)。 潮汕人有经商的传统,经商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之 业。廖宝珊发达后,曾有 人请教他致富的秘诀,他甚觉奇怪,经商有何秘诀?“我靠的是勤奋悭俭, 无日无夜,忙的时候,几日不睡觉。”      廖宝珊还在另一场合,否认潮汕人经商禀赋高人一等的习惯说法。不 过,就廖宝珊来说,他的经商禀赋确实甚人一筹。日治时期,别人破产, 他发横财。香港收复,他马上觉察到房荒在即,趁房价尚未涨起来之前, 倾资购置房产。在此之前,他认识东亚银行创始人简东浦,现在,他以东 亚做资金后盾,大炒房产,获利多多。      廖宝珊赚得眼仁发红,起念开办银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生意是自己 的,银行是自家开的,盈利全部滚进自己荷包,岂不美哉?      廖宝珊去向简东浦请教,简氏道:“我与冯平山先生、李冠春先生,或 是开过多年银号,或在洋人的银行做过买办,经验、财力有相当的基础, 才合股开办东亚银行的。就你现在的情况,还是先开银号为妥。等数年之 后,各方面条件成熟,再转办银行。”      廖宝珊听从了简东浦忠告,开办了一间廖创兴银号。此时,内地战火 四起,国民党政府为了补充浩大的军事开支,滥发金圆券,并禁止民间私 藏金银。金圆券贬值,民间私下金银交易活跃,香港遂成为中国最大的金 银市场。      廖宝珊一马当先,大进大出,赚得盘满钵满。财运亨通的廖宝珊,早 把简东浦的忠告抛到脑后,大概一年多功夫,就将银号升级为银行。银行 全称是廖创兴储蓄银行,于1948年在中环永乐街开业。      潮汕籍商人,历来都有互相帮衬的优良传统,廖创兴为第一间潮汕籍 商人个人独资办的银行,岂有不帮衬之理?于是纷纷在廖创兴开户储蓄。 当然,精明且谨慎的潮汕籍商人,不会把资金全填进廖宝珊的“裤兜”,他 们信赖的,仍是信誉佳、实力雄厚的老牌大银行。      廖宝珊有潮汕老乡的钱垫底,再设法吸纳社会上的游资,“家底”就十 分殷实了。廖宝珊动用“家底”去炒金,出手以数万数十万计数,吓倒了 
… 页面 67…

众多炒金的”‘虾仔”。      廖宝珊炒金,所向披靡,大获全胜。他使用何种法木?廖氏与恒生的 老板均讳莫如深。据在炒金中倾家荡产的上海金客称:广东人联手斗上海 人,欺上海人人地生疏、不谙行情,哄抬金价,诱上海人落入圈套,然后 趁高抛出。是否真有此事,不得而知;廖宝珊是否用过此术,亦无稽可查。 退一万步讲,即使廖氏倚赖此术,也是无可挑剔的。不论赢家与输家,炒 金本身就是投机行为,投机发达,那是自身的造化。      有一点千真万确:50年代初炒金降温,廖宝珊已有数百万身家。      炒金辍手,廖宝珊就去炒房地产。他是一个反应敏捷、长袖善舞之人。      1955年,廖创兴储蓄银行改名为廖创兴银行,注册资本500万港元,实 收资本400万港元。获得银行家桂冠的廖宝珊,是潮汕籍商人中风头最劲的 人物。未来的潮汕籍商人领袖、地产巨子李嘉诚,当时的名气、资产,远 不可与廖宝珊同日而语。      靠潮汕同乡帮衬,获得的存款毕竟有限。要拉厂商之类的大客户存款, 信誉且不说,你必须以贷款作为回报,这也是廖宝珊深感头痛的。于是, 廖氏把目光盯住升斗小民的腰包,这些人余钱虽少,却有一个巨大的优点: 光存不贷,存钱为的是家庭办大事,甚至存钱吃息。      廖宝珊在香港银行界首创“高息小额存款”。他借传媒的力量,宣传“小 康由俭,大富由天”,吸引小市民存钱。他制定出港币100元起可开户,存 款数量愈少、利息愈高的绝招,在100元至1000元这个档次内,月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