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剃刀板”雷达(用于SS…N…25)。
  敌我识别??“高杆”B。“盐罐”(“克里瓦克”Ⅲ)。声呐:“公牛鼻”舰壳声呐,主动搜索和攻击,中频。“牝马尾”或“遮掩”(某些改装后的“克里瓦克”Ⅰ级舰)变深声呐,主动搜索,中频。直升机:1架卡…25“激素”或卡…27“蜗牛”直升机(“克里瓦克”Ⅲ)。
  说明::“克里瓦克”I级舰于1969~1981年间在加里宁格勒、列宁格勒和刻赤建造。“克里瓦克”Ⅱ级舰于1976~1981年间在加里宁格勒建造。“克里瓦克”III级舰于1984~1990年间在刻赤建造。型号名称开始为大型反潜舰,1977~1978年改为护卫舰。有8艘“克里瓦克”Ⅲ级舰属于乌克兰。3艘“克里瓦克”I级舰已经进行了改装,用SS…N…25四联装发射装置取代了舰桥前部的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其他舰还没有一艘被报道装上了这种导弹以及相应的火控雷达。在有些舰上用“顶板”雷达取代了“头网”雷达,而且还装上了更现代化的变深声呐。可装SS…N…25导弹发射装置的舰艇是“莱格克”、“莱图切”和“热情”号。该计划已经终止。“克里瓦克”Ⅱ级舰上舰炮的位置比其他“克里瓦克”级舰上的舰炮更高而且更往后。“克里瓦克”Ⅲ级舰是为前克格勃建造的,但现在归海军指挥。它拆掉了SS…N…14导弹发射装置和1座SA…N…4导弹发射装置,装上了机库和飞行甲板。“克里瓦克”I和“克里瓦克”Ⅱ级舰目前正在拆解,但有两艘1995年已报道退役的舰,在1996年又重新启用。北海舰队有:“奋激”、“炎热”、“莱格克”和“淘气”号。黑海舰队有:“拉德内”和“求知”号。波罗的海舰队有:“友谊”和“高傲”号。太平洋舰队有:“理智”、“莱图切”、“警戒”和所有的“克里瓦克”Ⅲ级舰。
  俄罗斯海军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
  全长(米) 123。5 型宽(米) 14。3
  标准排水量(吨) 3100 吃水(米) 5
  满载排水量(吨) 3600 编制(人) 180
  编制说明 军官18名 
  动力
  动力组合类型 COGAG 动力 M8K×2
  功率(马力) 55500 动力 M62×2
  功率(马力) 13600 推进装置 螺旋桨×2
  航速(节) 32 续航力(海里/节) 4600/20 1600/30
  武备
  近程防空导弹 SA…N…4×40 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SA…N…4发射装置×2
  反潜导弹 SS…N…14×4 反潜导弹发射装置 SS…N…14四联装发射装置
  主炮 АК…726×2 鱼雷发射装置 双联装533毫米×2
  深弹 РБУ…6000×2 舰载机 卡…25×1
  电子设备
  对空搜索雷达 顶网C 导航雷达 顿河或棕榈叶或旋转槽
  导弹跟踪照射雷达 眼碗×2;气枪群×2 主炮炮瞄雷达 鸢鸣
  电子侦察 罩钟×2 电子干扰 座钟×2
  敌我识别 高杆B 近程无源干扰 PK10×10
  声呐 公牛鼻 
  其他
  作战指控系统 Planshet…35作战系统;风暴反潜作战系统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级导弹护卫舰 '本章字数:5830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21 11:00:00。0'
 
 一、建造背景与建造计划 
  在“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服役之前,加拿大海军有4级共20艘护卫舰,即50年代建造的7艘“圣劳仑特”级和7艘“雷斯蒂古什”级,60年代建造的4艘“麦肯齐”级和2艘“安纳波利斯”级。这20艘舰的主船体完全相同,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有所不同。30多年来,这些护卫舰一直是加拿大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护卫舰的舰体已严重老化,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已变得相对落后,尽管这些舰在服役期间均经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但其总体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在些情况下,加拿大海军决定建造12艘新一级的导弹护卫舰,即“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以对其水面舰队进行现代化更新。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建造计划始于80年代初。首批6艘定购于1983年6月,第二批6艘定购于1987年12月。该级首舰“哈利法克斯”号于1987年3月19日开工建造,1988年4月30日下水,1991年6月28日完工。按加拿大海军惯例经过1年时间的海上试验后于1992年6月29日正式服役。
  该级舰的“魁北克”号、“里贾纳”号和“卡尔加里”号由加拿大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建造,其余9艘由圣约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有国际上及加拿大国内的30多家公司和厂商获得了该级舰的有关合同。可以说该级舰集中了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二、舰体结构与特点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轻载排水量4300吨,满载排水量4750吨,舰长134。1米,水线长124。5米,宽16。4米,型深11米,吃水5米。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长宽比仅为8。17,这使该级舰从外观看比较平稳、服大。这样主要有2点好处:一是提高了抗纵摇能力和尾部浮力,由此产生的抗纵摇稳性力可以平衡声纳球鼻艏重量所施加的纵摇力矩,使艏部在风浪很大时不致埋艏过深,因而适航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二是增加了舰上容积,可布置更多的武器装备。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舰体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它采用了纵横混合骨架结构,主舰体由高强度钢焊而成,内部隔板采用轻质合金或非金属材料(如优质木材),这为该级舰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相对轻的重量,并使该级舰可以北极具有碎冰区的海域航行。舰体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法,缩短了建造周期。12艘舰从开工到下水的时间平均仅为14个月,最短的仅为8个月。
  为了提供良好适航性,该级舰采用了高干舷平齐甲板设计,舰艏略微上翘。干舷折角采用圆弧过渡,一方面解决了甲板上浪积水问题,可以防止在高寒区舰面结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小纵向弯曲应力集中,提高了抗冲击能力,同时还减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提高了隐身性。
  深吃水及良好的线型使该级舰在大风浪中航行时声纳导流罩跃出水面的几率大为降低,并减轻了舰底海浪砰击。为减水雷达反射面积,该级舰舷侧舰体有一定的外飘。为减小舰体周围湍流及舰体共振,舰体的水下部分开孔较少。
  上层建筑为分置式,主要包括甲板室、排烟管围壁及直升机库三大部分,均采用低合金钢建造,在高受力区域使用了高强度抗拉钢,重要部位敷有轻型装甲。这使上层建筑可经受较强的空爆、水下爆炸及本舰武器爆炸的冲击,提高了抗毁性。安装在甲板上的侧壁均有一定角度的内倾,转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减小了雷达反射面积。主、副桅为矩形网络结构,采用空心钢建造,上面安装有各种天线。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基础上,昼少地使用了交叉连接件,使隐身性有所提高。
  三、动力装置与电力系统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采用CODOG型柴燃联合动力,主动力装置为2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和1台法国SEMT…皮尔斯蒂克20PA6…V280MPC柴油机,双轴、双变距桨。
  LM2500燃所轮机为单循环,双轴旋转式燃气轮机。它由1台燃气发生器及1个动力涡轮构成。电液压启动系统可在60秒钟内使涡轮由冷车状态运行至空载转速。2台燃气轮机采用对称方式布置在主机舱内,并且各自放在一个隔声/热罩内,该罩可使燃气轮机运行时机舱噪音得以减弱,并可阻止燃气轮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罩上安装有通风管以利于燃气轮机散热。20PA6…V280MPC柴油机为四冲程水冷式柴油机,带有2个涡轮增压器,也使用了隔声/热罩。燃气轮机和柴油机均使用减振安装,极大地减小了振动噪音。
  2台LM2500燃气轮机的总输出功率为34兆瓦,20PA6…V280MPC柴油机的额定输出功率6。47兆瓦。柴油机每隔12小时允许在超出额定功率10%的情况下运行2小时。使用燃气轮机时,最大航速可达30节,续航力4500海里/15节;使用柴油机时,最大航速为18节,续航力7100海里/15节。
  推进形式的变换通过2个转换离合器实现。正常工况2个离合器同时接合,异常工况则至少有一个离合器被脱开。正常工况推进形式包括:2台燃气轮机各自驱动自身的轴和桨;1台燃气轮机驱动双轴双桨;柴油机驱动双轴双桨。异常工况允许1台燃气轮机驱动自身的轴和桨,另1台燃汽轮机只驱动另1根轴及轴上从动设备或柴油机驱动1根轴及从动设备。
  左、右舷减速齿轮箱及转换齿轮箱均经过精心设计并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因而运行十分平衡,噪音很低。螺旋桨为5叶可变螺旋桨,采用了螺旋桨通气技术,减轻了气蚀及空泡噪音。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由CAE有限公司提供,称为综合机械控制系统(IMCS)。该系统使用6个控制台,2个机械控制器,9个遥控终端和1条高速数据总线。动力装置的监视和控制可全部遥控完成,实现了机舱无人化。IMCS允许单人在舰桥控制台上及主机控制室内的主机控制台上对主机进行监视和控制。正常工况推进形式及航速的改变通常由舰桥控制台完成,而异常工况仅能在主机控制室或机舱内的主机控制板上完成。IMCS具有很高的冗余度,可在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维持对动力装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舰艇的生命力。
  主电力设备为4台16缸柴油发电机组,2台在前辅机舱,2台在后辅机舱。均采用减振安装,并使用了隔声/热罩。柴油机为MWM TBD602 V16K型四冲程柴油机,额定转速1800转/分。发电机为三相同步发电机,每台带有1个自动调压器。在舰艏和舰艉各有1个配电盘,均由IMCS控制,可自动完成全舰电力分配。
  为减轻红外辐射,“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燃气轮机排烟管及柴油机排烟管均采用了先进的红外抑制装置。燃气轮机使用的是加拿大自行研制的风扇型DRES球形红外抑制装置,这种装置对所有视角都能提供红外抑制。柴油机使用的为英国研制的MK…1型“圆形格栅”红外抑制装置。
  四、武器与电子设备及布置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是一级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导弹护卫舰,舰上载有多种先进的武器及电子设备。
  1。武器系统
  “鱼叉”舰对舰导弹系统 由美国麦道公司研制,包括“鱼叉”导弹舰载发射控制系统(HSCLCS)及2座四联装导弹发射架。HSCLCS在导弹发射前使用舰载指控系统提供的目标数据为导弹装定发射诸元,并控制导弹发射。“鱼叉”导弹为RGM…84D…1A型,采用主动雷达自导,最大射程130千米,飞行速度0。9马赫,战斗部重227千克。2座四联装发射架采取交错布置方式,可使导弹发射时的尾焰直接喷向舷外。
  “海麻雀”舰对空导弹系统 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包括1座MK48垂直发射装置、导弹发射控制器及电力接口。MK48垂直发射装置有24个导弹发射贮运箱,在舰体中部排烟管转壁的两侧各布置12个,总共可携带24枚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每个发射贮运箱均有自己的燃气排导控制系统。RIM…7M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最大射程14。6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战斗部重39千克。导弹发射前由STIR火控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并通过导弹发射控制器进行发射控制。发射后由STIR系统的2部连续波照射雷达制导。
  57毫米SAK L/70 MK2主炮 由瑞典博福斯AB公司研制。主要用于防空及水面攻击,也可用于对岸火力支援。该炮最大射程17千米,最大射速220发/分。全自动工作,俯仰角77度,具有较高的瞄准速度和瞄准加速度。可使用不同类型的炮弹,系统备弹160发。该炮通常由STIR火控系统指挥,也可使用其它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进行射击。
  MK15 MOD1型“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其打击对象为穿过“海麻雀”导弹及57毫米舰炮拦截的反舰导弹。系统由射速达3000发/分的M61A1 20毫米6管“格林”炮发1部KU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构成,最大拦截距离1460米。整个系统从威胁探测到对目标进行拦截所需的时间不超过4秒。
  MK46 MOD5反潜鱼雷 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研制。使用两座MK32 MOD9双联鱼雷发射管。该型鱼雷采用主/被动声自导,航速40节,航程11千米,战斗部重44千克。全舰共携带28条(与直升机共用)。
  1架CH…12A“海王”反潜直升机 机上载有各种探潜设备并可发射MK46鱼雷。预计该型直升机最终将被EH…101“海燕”(英…意联合研制EH…101的一种改进型)反潜直升机所取代。
  2。电子设备
  雷达
  AN/SPS…49(V)5二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主要用于远程对空搜索及敌我识别。其巨大的弧形天线位于副桅的顶部,上面安装有敌我识别装置。该雷达工作在L波段,可在457千米处探测反射截面2平方米的目标。它采用了先进的杂波干扰抑制技术,具有良好的低空探测性能,可有效地对付超音速、超低空、小雷达反射截面的掠海或大仰角目标的攻击。频率捷变、运动目标指示(MTI)、自动探测与跟踪(ADT)等多种处理形式使该雷达可自动地探测与跟踪250多个空中目标。
  HC…150“海长颈鹿”二坐标空/海搜雷达 由瑞典埃里克森公司研制,用于中程空/海搜索。其天线位于主桅天线平台上,安装有敌我识别装置。雷达工作在G波段,最大探测距离46千米,可在12千米处探测反射截面为0。1平方米的掠海或大角度俯冲的反舰导弹。主要部件包括天线及固定架、发射接收机、信号及数据处理系统和遥控设备。
  1007型二坐标导航雷达 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该雷达除用于导航外,还可供水面监视及直升机导引用。最大探测距20海里,可同时自动跟踪20个空中或海面目标。雷达本身配有20英寸高清晰度彩色显示器并有雷达自动标绘辅助装置(ARPA)。
  VM25 S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