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允明呵呵笑了笑,他确实不知道小郡王是什么目的,不过小郡王说得对,既然秦府大院是要卖掉,那索性卖给小王爷好了,最起码价格上要划算的多。而且说的直接一些小王爷又不是外人,日后小王爷如果要住在秦府大院里面,自己也能经常肆无忌惮的去串门呢。
“嗯,你说的有道理哦。不过这件事得等我爹回来了再商议呢。你放心吧,如果小王爷你真的是要买下秦府大院,我爹肯定会先卖给你的咯。”秦允明说道。
“那你先看看,银子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我好提前去安排点时间去准备。小郡王问道。
5
正文 第168章
4厄。应该够了秦允明对古代的房价可不太熟船永和郡主向小郡王问了道:小胖子。你要买秦府大院做什么呀?。
小郡王嘿嘿一笑,说道:“到时候再告诉你吧。”
永和郡妾立刻不依了,她眼睛眯了起来,射出了一道寒光,说道:“我估计你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小郡王感到压力突然袭来,只好说道:“我,我只是买下大郎的院子,然后再还给大郎嘛。就算大郎现在不住,以后等大郎家里恢复了元气,还可以再搬进去的嘛。我担心被别人抢先买走了,那到时候大郎未必还能再买回来的嘛。在说,我买下了这座院子,日后自己有空也能在这里住下呢。”
永和郡主恍然大恬,说道:“原来是这样呀,算你有点良心。”
小郡王喃喃的说道:“什么嘛,我和大郎一直都是好兄弟,我一直都是很有良心的哦。不信你问大郎,我什么时候对大郎不好过。”秦允明现在才知道,原来小郡王是变相的资助自己,不过他觉得以小郡王的头脑应该不可能考虑到这一点。或许小郡王是真的想买下来,免得让别人买走了秦府大院,到时候秦家没办法再买回来。他呵呵的笑了笑,对小郡王说道:小王爷,咱们俩就不用多客气了嘛,你的为人难道我还不清楚嘛。绝对够义气。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真的谢谢小王爷你了。”
小郡王嘿嘿的笑了笑,说道:“都说了不用客气了嘛。”
他又看向永和郡主,笑嘻嘻的说道:“欣娘姐姐,你看是不是?我一直很有良心的嘛。嘿嘿嘿。小
永和郡主看向秦允明,柔声问道:“大郎,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呀?。
秦允明并不知道永和郡主的意思,只以为永和郡主是询问自己秦府日后该怎么发展。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眼下我也没知道该怎么办。不过,我想等这件事差不多可以确定下来之后,亲自押送皇陵纲上京,然后顺便就去太学报道。如今我秦家家业算是中落了,我想努力的成就一番事业,重新整顿我秦家的家业
永和郡主微微有些失望,她本来是打算询问秦允明,秦府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他当初答应与自己在一起的承诺是该如何兑现。不过她还是看得出来,秦允明眼下想要追求事业,等到他事业有成之后,一定还是会兑现诺言的。
“那,那好吧。
大郎你打算什么时候上京呢?”她问了道。
“我爹大概在这个月月末的时候,就会把皇陵纲重新准备好了。到时候,我就会负责押送皇陵纲上京。确切的日子还没有定下来,差不多就在月底吧秦允明说道。
“那,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回京吧永和郡主说道。
小郡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呀呀,你们都走了,都走了,就我一个人。不高兴了不高兴了。唉
永和郡主白了小郡王一眼,说道:“你这个傻傻胖子,不是都跟你说过了吗?日后你也可以到京城来找我们玩嘛。你可以住在我府上,也可以住在端王爷府上。到那个时候,你不是天天可以跟我们玩了嘛。”
小郡王虽然知道这是一个法子,可是脸色还是不好看,喃喃的说道:“但是,你们走了之后,我肯定不能马上就去京城的嘛。那这段时间我肯定不高兴啦。”
秦允明安慰道:小王爷,你也都快是大人了,不能总想玩。你应该好好学习一些学问,日后为吴王殿下分担一些重担才是呀
小郡王嘟哝着耸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正午,秦允明留小王爷和永和郡主在府上吃了一顿便饭。
因为秦允明现在住的地方一下子小的太多了,所以小郡王和永和郡主根本不可能留在这里住宿。为了赶着傍晚之前回到杭州,下午小郡王和永和郡主就得回去了。永和郡主当然有些依依不舍,所以秦允明一直陪着永和郡主走出了钱塘县县城老远。一路上聊了许多事情。最后在送就送到杭州城门口,秦允明才不得不告辞返回了。
过了十天的时间,到了三月中旬的时候,朝廷的使者总算到了。
原来第一批朝廷的使者抵达江宁府之后,就被江宁夫人一直借口留在江宁府。这些使者也很麻烦,他们都知道江宁夫人是向太皇太后的亲妹妹,不敢得罪江宁夫人,但是身上的圣旨又不能不传递,正是为难不已。
后来江宁夫人告诉这些使者,品二塘县的秦允明与自只交好。既然秦允明家中犯了事情,姗宝不能袖手旁观。因此,她要求这些使者暂且留在江宁,容自己写信向官家求情,重新发落。至于使者延误的时间的后果,江宁夫人愿意一力承担。
使者们见江宁夫人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只能这么答应了。
前前后后一共等了半个月,加急的信文送到了京城总算有了回音。
向太皇太后亲自向官家求情,并且还说秦家知错能改,不能太过重罚,应该给人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最近宋哲宗也偶然得到了秦允明的几幅诗词,尤其是那一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以及“陋室空堂,当年劣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的《好了歌》,对秦允明的才华也甚是重视。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宋哲宗索性就改了圣旨,将原本打算流放的罪名,改为赔偿皇家工程的所有费用。这样一来,好歹也能为国库节省几十万两银子。
当新的使者来到钱塘县,宣读了圣旨之后,秦家上下总算是安心了。
这次来的使者并不是工部或者礼部的官员,而是一个内侍省年轻太监。
圣旨宣读完毕,这太监立刻将秦允明叫到了一旁,屏退了左右。
秦允明见到对方神神秘秘的样子,心中有一些拿捏不准,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太监向秦允明略略行了一礼,笑道:“秦公子颇负才学盛名。洒家在京城都对秦公子钦慕有加呢。”
秦允明连连赔笑着说道:“大官言重了小子何德何能呢?小子的才学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相比起那些名士大家来说,真是天壤之别呀。”
这太监掩嘴细声笑了一阵,说道:“秦公子你太谦虚。这次洒家奉命宣读圣旨,对秦公子家中之事也深表遗憾。不过官家如此结果对待秦家,也算是百年难遇的开恩了。秦公子心中应该很是明白吧?”
秦允明呵呵笑着说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官家的天恩,我秦家永世不忘。”
太监点了点头,说道:“你知道就好了。官家这次让洒家来宣读圣旨,除此之外,尚且还有另外一件事,是需要秦公子你悉心对待呢。”
秦允明诧异了起来,难道官家还有其他的事情交代?他连忙说道:“那是,那是。在下自然不敢怠慢,还请教大官,官家还有什么特别旨意吗?”
太监说道:“官家对秦公子你的才学十分钦慕,不过因为京城距离钱塘县颇远,官家最近龙体抱恙,对秦公子的作品不曾有过多的欣赏。因此洒家临行之时,官家特意交代,如果秦公子恰好有一些作品整理成集子的话,就让洒家带一本回京城。”
秦允明怔了怔,宋哲宗竟然喜欢自己的作品吗?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太过惊讶的事情,宋朝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朝代,无论是皇上还是大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词文艺术十分向往。
不过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作品整理过,要说有什么《秦允明集》,也许有好事者帮忙搜罗起来,这在街上的书铺里面或许是有得卖的。
他网准备如实的解释,这太监却又说了道:“秦公子,这可是讨好官家的一次大好机会呀。当然,至于官家看过秦公子的哪些作品,洒家都是不知道的。如果秦公子你一不小心把官家看过的作品送了出去,官家看完之后毫无新意,那岂不是错失了这次好机会了吗?”
秦允明暗暗寻思,这怎么听起来想是在威胁自己呀?
他赶紧问道:“大官,您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太监叹了一口气,心道这秦允明年纪实在太很多人情世故都是不清楚的。当即,他只好进一步的说明白了,道:“洒家的意思,不如秦公子你赶紧写几篇新作,让洒家带回去给官家欣赏。官家第一手欣赏到这些作品,肯定会龙颜大悦。岂不是一件大幸事吗?”
秦允明恍然了过来。
太监又说道:“不过呢,秦公子你可不耍敷衍了事。这可是给官家欣赏的,要是写的没有文采,一点不精彩,到时候弄巧成拙那可就别怪洒家了。”
秦允明沉默了一下,写诗作词自己最拿手了,未必不能成。,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绷,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5
正文 第169章
4”一二讨,听众太紧说,似乎是要让自只短短几天的时间利,吼马几篇词作出来,这未免也太仓促了一些吧。秦允明甚至不知道官家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如果真的能得到官家的青睐,总归是一件好事,就像苏东坡那样,文采斐然甚至都可以拿来当免死金牌。
当即,他对太监说了道:“大官,时间会不会有些紧张呀。官家既然又要欣赏精妙的文章,那自然是不能赶制出来的。赶制出来的文章都是粗糙无华,可是好的文章又需要时间思量灵感,您看”
太监呵呵一笑,说道:“都说秦公子你是三盏而作,洒家在杭州时都听吴王府的和义郡王极力赞赏秦公子。和议郡王都把秦公子你的事迹介绍过了,秦公子上元佳节之时,三杯酒过后,所作出来的文章一篇比一篇绝呢。”
秦允明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小郡王平时是够义气的,可是这小胖子就是人来疯,而且一疯起来就没有脑子,什么话都说得出口。他曾经在清崖酒楼的时候就向小郡王说过,自己三盏而作的技巧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还真以为自己喝三杯酒就能写一篇文章出来,那自弓岂不成了中国历史上文章做多的人吗?
他连忙赔笑着说了道:“大官瞧您说的,三盏而作只是朋友们对在下的爱抬罢了。这一个典故仅仅是指在下当初在江南第一才女苏小诗的画航上,喝了三杯酒,写出一篇词作出来罢了。若真的如同传闻中只要喝三杯酒就能写出文章了,除非是文曲星下凡附身,否则可没有谁能有这样的本事呀。”
太监听到这里,觉得秦允明所说的确实是那么回事。他当然不是听信了小郡王的传言,只是他认为秦允明是一个才思学敏之人,应该能够很快的就作出好文章来。
“那,秦公子,敢问你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出几篇新作呢?”他又问道。
“这还真不好说,不过大官您留在钱塘县的这几日里,在下竭尽所能。一定写出几篇好词作呈递给官家欣赏。”秦允明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好吧。不过秦公子你要好自为之,这次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呢。”太监不怒不喜的说了道。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秦府一边忙着筹备皇陵纲以及修算皇陵工程的银款,一边还要应付朝廷派下来监督工程的官员。这些官员自然是以那位太监为首,虽然名义上监督,但整日还是到处游山玩水、大吃大喝,而这些费用理所当然都是落在了秦府身上。秦老爷当然不敢怠慢。对于这点银子也还是能够承担的起的。
不过秦允明心中却知道,这些吸血鬼、寄生虫,如果不早早的打发走,十之**会变本加厉,到时候秦府只会越来越拮据了。
因此,秦允明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着写几篇好文章出来,让那太监早点拿回去呈递官家,省的这阴阳人整日游手好闲。
第三天晚上的时候,秦允明就以这太监的性格,联想到了一首出自辛弃疾的讽刺词作《千年调》,当即他就用苏东坡的书体将起誊写了下来:
危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鹃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辛弃疾作出这首词的时候,寓意十分鲜明,上片开头二句,借取厄酒的形象,揭示势利小人的丑态是,在人前满脸堆笑,一团和气,甚至低头折腰,拜倒身子。下片写自己对此的切身体验和情感态度,写得曲曲折折,使人信服、认同。换头二句是愤激之词,说自己年少气盛,使酒任性,直言直语,不懂得随机应变,看人说话,使人感到别扭。不舒服。
秦允明写出这篇词作,就是联想到那太监平日趋炎附势,对上面是一副讨好的嘴面,对下面就是漫不经心、恶意刁难。当然,他知道太监大部分学问不是很好,因此这篇文章写出来,未必会让对方查出个所以然来。
又过了两天之后,秦允明实在想不出其他合适的诗词来了,最后只好将一直不肯动用的李清照的词作信手拈来了。他心中对李清照还是有几分愧疚的,这个日后的大才女,竟然活生生的就被自己摧毁了。他甚至猜测,如果让现在十五岁的李清照看到了这幅未来属于她的词作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状况呢?
当然,这也只能等到日后再说了。
秦允明选了一首李清照最为著名的《声慢慢》,这次他选用了秦观的书体写了出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