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作茧时必须喂养好,特别在最后迅速生长的几天里。每天喂食次数增加到10次,其中几次是在夜里。陈旉提醒,桑叶放到扁平浅箔里以前一定要晒干,否则湿叶子在暖和的蚕室里会形成“蒸”蚕的效果。如果一切顺利,蚕在几天之内结成茧。蚕茧一旦破开,140必须立刻行动,否则蚕蛹一旦彻底变成蚕蛾,蚕茧就毁了。如果家庭养的蚕不多,可以在蚕蛹还活着的时候把蚕丝缫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同时对付那么多迅速破茧的蚕蛹,或者还得等着去借或租缫丝的设备,就得把蚕蛹杀死在茧里。一般用“蒸”的办法杀死它们,或者把它们卷裹起来压在一起,让它们窒息而死。
缫丝意味着在蚕茧上挑起丝的一端,同时要把几根丝扭在一起形成一根牢固得足可纺、织的丝线。蚕茧必须放在一盆水里,得让茧在水里能活动开。缫丝的工具可以非常简单,但是秦观(1049—1100)《蚕书》里的一幅画画了一套很复杂的、可以让一个人同时挑起两根丝的缫丝设备。这类缫丝工具时不时出现在绘画里。如图18。缫好的丝在织以前,仍有必要用纺轮把几股丝扭在一起,并把一些线纺成经线。
图18缫丝的女子,梁楷(约1200前后)作于13世纪,一段细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77。5,第三部分)。
蚕是出了名的多变动物。有的年头所有的蚕子都孵化成小蚕,结出的好茧多得不得了;有的年头又让人失望。妇女们在体力和感情两方面投入精力,试图让蚕宝宝保持着好脾气。她们还希望蚕神站在她们一边。秦观在《蚕书》里把祈求蚕神视为养蚕过程里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王祯与他以后作者的著作里都有女蚕神的画像。洪迈讲了一个养蚕缫丝之家的故事: 这家人一年一般养100箔桑蚕,这使他们成为颇具规模的生产者。3年里他家的蚕每年结3次多得出奇的茧。但是后来的一年,无论春天和秋天,一箔一箔的蚕一个茧也没结,以后两年仍然如此。他们把运气的改变归结为第一年养过的那只超常大的蚕。妻子觉得这是一个吉兆,特意仔细地照看着那只蚕所在的浅箔并把它供在佛像前边。当这只箔里的蚕长得看起来达到极至时,这家人把它葬在桑树下。说起来也怪,大概是在暗示,那箔神妙的蚕回报了她们的虔诚,赐给他家3年好收成,但是后来似乎又不灵了。
第八部分:女红女红 4
人们有时不由自主地违背了桑和蚕的恰当比例,这时采取的措施多半最好地证明了他们对蚕的焦虑。洪迈记录了一个颇有启示的故事:
南 昌 胡 氏 蚕
淳熙十四年,预章蚕顿盛,桑叶价值过常时数十倍。民以多为忧,至举家哭于蚕室,命僧诵141经而送诸江。富家或用大板浮籧其上,旁置缗钱而书标云:“下流善友,若饶于桑者,愿奉此钱以偿,乞为育此蚕,期无愧于天地。”他不得已而辇弃者,皆蹙额起不忍心。独南昌县忠孝乡民胡二,桑叶有余,足以供喂养,志于鬻叶以规厚利,与妻议,欲瘗蚕,妻非之,胡不顾,唤厥子携,桑下为穴,悉窖之,且约迟明采叶入市。自以为得策,饮酒醉寝。三更后,闻床壁啧啧声,谓有盗,举火就视,盖蚕也。以帚扫去之,随扫随布,竟夕扰扰,一家骇惧,妻尤责言曩愆。胡愈愤怒,决意屏涤尽,142明日昏时乃定,殊不自悔,但恨失一日摘鬻之利。俄又闻啧啧,胡呼曰:“莫是个怪物又来也?”亟起明灯,足才下地,觉为虫所啮,大叫称痛。其子继起,亦如之。妻急奔视,则满榻上下蜈蚣无数。父子宛转痛楚,数日,胡二死,蜈蚣悉不见,子幸无他。而外间人家,蚕已作茧,胡桑叶盈园,不得一钱也。
看来蚕很能报复那些对他们不公的人。
织布,染布和整布
写了这么多,我还只讨论了纺线。线纺出来以后,在变成可以做衣服的布以前,女人们还得干很多活。一般要把麻线、苎麻线和棉线弄成粗细相同的经线和纬线,织成简单的平纹布。她们都用自家的织布机,织布机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效率十分不同。周去非(1178年以后去世)记载,在桂林(广西),人们用绕在腰间的简易织布机织苎麻布,一边织一边还干些零星杂活。这种相对原始的背带式织布机大概自商朝以来就有。可以织非常简单的纺织品,也可织花色品种复杂的毯子,因此产品的价值很高。在中国其他地区,更大的立式织布机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因此更常见。最好的是脚踏织布机,可以织得更快,因为他或她可用脚提起经线,腾出双手来来回回迅速地穿梭。自汉代以来就有人用脚踏织布机织绸布,到宋代还用它们织更实用的纺织品。安装脚踏织布机是很费力的事,至少要两个人,才能让经线被引导着穿过一个必须穿过的综眼小孔。
诗人文同(1018—1079)塑造了一个为了家庭的绢纳不停地在脚踏织布机上劳作的女性形象:
掷梭两手倦,踏双足趼。
三日不住织,一匹才可剪。
织处畏风日,剪时谨刀尺。143
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
一部织布机占据的空间相当大,如这首诗所示,很多农户把它放在院子里,不足为奇。
普通农户用脚踏织布机可以很容易地织出本色绸布。由于丝线非常纤细,织绸子用的时间比织麻或苎麻布多得多。更有甚者,用很多丝织出特殊的纺织品,包括绫、罗、绸、缎、织锦缎等等。一位织工织一匹大约长12米的纱,朝廷提出的期限是12天。更精密的纺织品需要更好的设备和熟练的织工。织那种纹路复杂、多种颜色交织的锦缎,织以前
144〖〗〖〗图19在脚踏梭和拉线梭上织布的女人,13世纪的人临摹楼(1090—1162)“织图二十四”的细部,描绘了丝绸生产的各个步骤。华盛顿史密斯索尼亚学院艺术画廊(54。20)。要把丝线分别染上颜色,然后再分别缠在大梭子上。这时最好用提花织布机,一种整体框架很高的机子,织工引导着坐在架子高处的小孩子提起特定的那根经线。这样织丝绸是一门专门的手艺,织工一般是男的。但是女人也能学会。一组描绘桑蚕纺织业全过程的宋末绘画,其中之一画着一个女人在小孩的配合下在提花织布机上操作(图19)。
织好的苎麻布、麻布、棉布不需要再经过很多加工。干活的男人穿的衣服不需要染色,绘画里干活的男人经常穿着灰白色的本色衣服,与节俭的原则保持一致。他们的衣服大概都是用家庭手工纺织的布做的,可能经过简单的漂白,在阳光下晒一晒。一位诗人提到木船上织白色苎麻布的姑娘(我推测她们也住在船上),后来把麻布铺在阳光照耀的河岸上进行漂白。石灰水或某种灰也以能漂白苎麻而知名。女人的衣服常常染过颜色——或至少诗人和画家愿意把她们的衣服画成有颜色的。
可以在家里染布。已知宋代有很多种矿物和植物染料。农书介绍了怎样种最常见的植物染料,比如靛蓝和“红花”。一旦准备染布,就可以染很多已纺好的线和织好的布块,一次可以染一个家庭几个月纺织的线和布。所以在人口稠密地区,染布店或公共染缸给织户提供了便利。在大城市的染布店染绸布肯定比较可靠。金华(浙江)的一家染布店有几百个用红花染布的染缸,可以同时用手工染几百匹绫绡,缸里面添加了一千多磅紫色植物染料。洛阳的一位染工因为能按照复杂的设计要求染出多种颜色而广为人知。
第八部分:女红女红 5
商品化的布匹生产145
唐末和宋代的经济发展具如此的戏剧性以至于常被称为“革命”。劳动的性别分工在那种形势下不可能保持完全不变。城市给妇女提供了新的赚钱机会;比如说寡妇当小旅店主并不是很少见的。纺织品生产的扩张和商业化使资金紧张的家庭转而求助于妻子、女儿。与此同时,商品化生产通过催生了男性高级织工改变了行之已久的性别分工原则。
市场对初级产品如线和布的需要不断扩大,塑造了纺织品生产中女工这个类型。没有一个家庭只为穿衣而织布,也没有一个从事纺织生产的家庭包揽所有的工序。家庭可以集中力量干自己最擅长、效率最高的那道工序,在地方市场或流动商贩那里卖掉多余的产品。
布匹的市场非常大。朝廷需要麻布和苎麻布为士兵做军装,需要丝绸发给官员当官俸,还得交给契丹人、女真人做赔偿。北宋时期,赋税收入里有将近50万匹麻布和苎麻布,其中来自两个路的占总数的一多半:“河东路,151,116匹”,“广南西路,105,647匹”。收上来的更多的是各种丝绸——几乎有三百万匹本色绸布,数十万匹绫绡,成千上万匹特种织物、锦缎。按定额收集到的布匹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从商人手里买来的,商人收购了专业户的产品,然后卖给必须用纺织品纳捐的人家;朝廷允许以钱抵税时,也可直接把绸缎卖给朝廷。朝廷也直接收购生产者手里的布匹,然后单方面定价,压低价格,从而给织户增加负担,迫使他们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掉产品。由于商人愿预付资金,家庭可以投入更多精力专做纺织。洪迈讲了一个江西抚州一位平民的故事,他以买卖麻布、苎麻布为业。每年年初他都在州内到处转,通过经纪人把钱借给织户。6—8月以后,亲自上门讨回借款。他的一个经纪人从他手里拿到500贯钱,建成一个纺织品货栈,把几千段布料存进去。这类事先拿到钱的家庭可以不卖掉韧皮或纺好的线,尽管这些初级产品也有市场,但是他们可以干下一道工序,直到织成成品布。
146棉花多半从一开始就是经常被买卖的产品。中国北方冬天必须穿棉衣,需要的棉花肯定多于出产的棉花。有的地方可以种棉,但不擅加工,不能完成纺织的全过程,因为缺少温度和湿度,不利于纺纱织布。因此得把原棉运到适合纺织的地方,而成品布则运到市场需求高的地方。
丝绸与市场的联系甚深。把做丝绸当作副业的农户可以买进桑叶和养蚕用的工具、设备;可以卖掉蚕茧、缫好的丝或成品丝绸。生产的丝绸比纳捐和自己穿、用的多时,丝绸就成为农户换钱的手段。一段本色丝绸,1066年的卖价可达1,500个铜钱,当时大概可以买到够一个成年人吃两个月的稻米。需求刺激了生产,于是在大城市,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丝绸都待价而沽。
商品化导致生产丝绸的专业户增多。这包括养蚕和偶尔也做丝织品的农户,还包括买缫好的丝用来织各种绚丽多彩的绸布的城市居民。在吴兴的山村,一部地方志记载,富户可以养几百箔桑蚕并雇工织布。浙江金华县城的很多居民以织布为生——生产得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号称“衣被天下”。洪迈记录的一则故事中,一位男子自我介绍时说“吾乃润州范公桥织罗张八叔也”。陈旉在他的农书里解说,一个家庭只养10箔这样少的桑蚕就可养活自己,“十口之家养蚕十箔,每箔得茧一十二斤,每一斤取丝一两三分,每五两丝织小绢一匹,每一匹绢易米一硕四斗”。但是丝绸专业户,无可置疑,显然常常从公开的市场上买进全部或一部分桑叶,这就使他们不得不依赖市场价,并且当桑叶价格飞涨时会面临一些问题。
并不是所有养蚕的农户都干织丝绸的活计。有的家庭缫好丝以后立刻把它们卖掉,因为他们也许没有钱买精致、复杂的织布机。范成大描写了一位忙于煮茧、缫丝的农家妇女,缫丝时的噪音像暴风雨的声音那么大,蚕茧似乎在没完没了地生出丝线。由于他们自己无力把蚕丝织成绸缎,就在第二天把蚕丝拿到市场去卖掉。
朝廷的诏令经常提到“机户”,大多数机户都因干这一行而居于优势,无论养蚕兼织布或只织布的,都是如此。147朝廷对机户很感兴趣,因为可以征收相当高的捐税,一般是让他们上缴各种不同类型的优质绸缎。比如张逸记载,1036年,梓州(四川)的几千家机户必须把产品的2/3交给朝廷。在成都,机户曾经不能满足朝廷的要求,这时候就派80名士兵帮他们织布。没有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说明他们雇用了家庭成员以外的工人为他们干活,因而成为纺织作坊;相反,机户似乎只是家庭企业。宋代纺织专业户数量的增多削弱了妇女和布匹生产的联系。纺织产品的很大一部分,至少是精致复杂的纺织品的制作,如今已由专业化的男性工匠承担,大多得到家庭内部女性成员的协助。
第八部分:女红女红 6
在以缫丝织绸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家庭里,男人和女人无疑都分担了工作。一幅临摹12世纪绘画的作品画了养蚕业的24个步骤,画面上有42个女人,24个男人,3个男孩,5个女孩,2个婴儿。婴儿的在场表明丝织活可以掺在其他家务活如看小孩中间一块儿干。大一点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是个帮手。表现最后工序的画面上,一个男孩坐在手工提花织布机的顶端,提起坐在下边的女织工指定的经线,这是织锦缎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男孩可能是家里的儿子,或仆人的儿子,也许是学徒。(稍后时代的画面[见图19],坐在上边的孩子像个女孩。)画面上的男人照管桑树,采桑叶,搬运工具,升火炉,装蚕山,把蚕茧存在缸里,向蚕神祈祷。女人在桑蚕业里似乎专门照料蚕宝宝,其中有两位照看着蚕箔。只有一幅画面出现了4位以上的一组人: 蚕旁边的女人正准备挑丝,另外的3男2女正忙着装蚕山。
即便在男人采桑叶、搬弄工具时由女人照看着桑蚕,财务多半仍由男人决定。至少洪迈记录的两个养蚕家庭面临高价桑叶时的故事有这种含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