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
2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
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
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
——马克思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
——恩格斯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
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邓小平
3
目 录
前 记〔1〕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1〕“略通国学”与评说孔子〔24〕思想主流与精神方向〔47〕新民学会〔94〕毛泽东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119〕
关于毛泽东功过是非的一些看法〔135〕为毛泽东思想研究开拓新的领域〔192〕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与实践〔201〕庐山会议的由来〔209〕庐山会议的教训〔220〕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235〕
〔附录〕向新民学会的先辈学习〔265〕
4
前 记
收入本书的十二篇文章,短者几千言,长者几万言,除两三篇为旧作的改写外,都是近年新作。
80年代初,我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早年的思想初恋,似乎在晚年又燃起了某种“怀旧”之情。这就是说,毛晚年的“左”的错误思想及其实践,同早年思想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这种明显或不明显的渊源,细心的读者自会感到。
当代中国和每一个大陆的中国人,同毛泽东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胜利与失败,正确与错误,前进与后退,欢乐与痛苦,乃至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等,都是同毛泽东分不开的,真是荣辱相关、生死与共。毛去世已十六年了,他的光辉——毛泽东思想仍照耀着我们,可是他的阴影——晚年“左”的错误思想也还笼罩着我们。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说,我们主要还是防“左”
,“左”是根深蒂固的。过去从反右到“文革”二十年的“左”
,同毛泽东直接相关,是他发动和领导的。因此,中国要前进,要现代化,要搞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同根深蒂固的“左”一刀两断,永远告别,否则就难以顺利前进,甚至可能倒退。毫无疑问,这就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彻底弄清楚毛
5
2前 记
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及其根源,从这个笼罩着我们的阴影中完全解脱出来。这就是我写这些文章并集结出版的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50年代初,曾利用自己工作中的方便和业余时间,写过一本《毛泽东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动》,在国内有过很大影响,国外也有影响;1980年此书出过增订再版;今年又出增订三版(改名《早年毛泽东》)
,与此同时还出了一本“姊妹篇”——《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所以可以说,我对毛的早年是有研究的。至于晚年,一种“百载难逢”的机遇,使我在“大跃进”时期一直生活在大风大浪的漩涡之中,有许多切身体会,1959年庐山会议后又尝“左”害二十年(我写有《庐山会议实录》一书,于1989年出版)。所以可以说,对毛的晚年,我比一般人多一些亲身感受。我们都生活在20世纪,生逢其辰,何等幸运,饱经风雨,历尽沧桑。可以说,本世纪的前五十年是战争与革命,后五十年是冷战与发展,世界如此,中国亦如此。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们自己的种种亲历,包括所见所闻,总应当不再如入五里雾中,而应当心明如镜才好,否则,岂不糊里糊涂过一辈子或半辈子!
何况也只有这样,才能鉴往知来,有所趋避,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我是怀着这样一种想法和心情,来了解毛泽东的晚年,并对其“左”的错误思想作些探讨的。在《关于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与实践》(系《晚年毛泽东》一书序言)中,我说过,“在毛泽东的研究中,最复杂、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而且是过去研究得最少的,是他晚年思想与活动(主要是晚年”左“的错误思想)的研究。因为这位曾经凝聚着中国人
6
前 记3
民的危难、希望和力量的伟大人物,在他晚年长时期中,确实犯了很大的错误,给他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为他自己造成历史的悲剧。关于毛泽东尤其是他的晚年,国外有许多学者正在进行研究,而且起步比国内还要早一些。
对比之下,我们确有某种惭愧之感;对于这位巨人的研究,难道我们反而落在外国人的后面吗?“
也算以身作则吧,于是有了《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这篇长文。
它的产生过程简单说几句。
1988年尾,一批中青年党史研究者邀我座谈晚年毛泽东,后来将录音记录给了我。
直到去年,我才断断续续整理成文,先后五稿,越整越长。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励,加了个帽子,最后定稿。生平为文谨慎,这篇长文当然更是慎之又慎。定稿曾请几十位友好、学者专家和我敬仰的前辈审阅,有十多位同志除随手修正文字外,还另写了意见与我,有的长达三四千字,使我十分感激。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应尽快发表出来,这就使我决心将此文编入集中。
李 锐一九九二年七月于北京医院
7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A
本书的任务是从尽可能搜集到的资料,来叙述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在湖南的早期革命活动。
时间的跨度是从17岁以前在韶山的岁月开始,直到1923年春前往上海党中央工作为止,也即是30岁以前特别是20岁到30岁这关键的十年时间。因此,这本书也可名为“30岁以前的毛泽东”。一个人在30岁以前可说是青年时期,即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一般还未进入成熟时期。可是青年毛泽东是比较早熟的,这同时代和环境有关,更同他本人的好学储能和刻苦锻炼有关。毛泽东伟大的一生,是从他不同凡响的青年时期开始的。现在我们就此再作一个简要的回顾:这个历史巨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的伟大成功和晚年错误也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即17岁以前,是在他的家乡湖南湘潭韶山农村中度过的。
他家祖辈务农,父亲是一个识字不多、精明能干、亦农亦商的富农,只希望长子稍识文墨继承家业。
因此,毛泽东自幼的身份是小学生兼小长工或小长工兼小学生。作田与读书,他更好读书,前后六年私塾,四书、《左
此文为《早年毛泽东》一书的“结束语”。
A
8
2毛泽东早年的道路
传》等能背诵如流。虽说这些经书枯燥难懂,其实自幼熟读就近似电脑的软件储存,成年后自便于应用;何况经过六年师范,老师指点和自己钻研,对之作了进一步的消化。
这些孔夫子的书,显然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这从五卷《毛选》中可以证实)。经书难懂,他最爱读的是《三国》、《水浒》、《西游》这些民间流传的小说,熟记其中的人物故事,倾心于造反的下层英雄。同时《纲鉴易知录》这类简明历史读本,则逐渐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历史嗜好。读书认真,“小长工”的劳动也是认真的,犁、耙、栽、割,样样都在行,而且跟人争胜,抢干重活,13岁就在田地里当一个整劳力使唤。这样,自幼养成山区农家子弟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畏艰难,就靠双手。母亲的慈祥和乐于助人,更影响儿子同情贫弱,兼爱众生。同农民的这种天然关系,促使他一生了解农民,尊重农民,不失农民本色。好读书不仅培养了记忆力,也提高了领悟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幼善于思考。养成一种自解疑难的习惯。如在《三国》、《水浒》中,怎么没有农民当主人公呢?纳闷了两年才想通:原来文官武将不必作田,是农民养活了统治他们的统治者。
《盛世危言》这本书使他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以及“中体西用”的改良主张,于是开始忧虑国家的现状和前途。以至三十年后,还能向斯诺讲述这本书的大要。辛亥前夕因旱灾引起的长沙饥民暴动,遭到官府镇压,这个事件也使他难于忘怀,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站在受苦受难人民的一边。
父亲的专制和刻薄,塾师的体罚和不讲理,使得这个从
9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3
不愿受约束的少年养成特别倔犟而好自行其是的性格,在家中有过“忤逆不孝”的抗争,在学塾有过“不服管教”的行为。由于以强抗顽,据理辩驳,他总得到胜利。看来,从劳动到说理,他都是从不服输且好胜到底的。生活中的最大胜利,是拒绝了父亲为他选择的媳妇;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胜利,是拒绝了父亲为他选择的职业——到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
经过亲友的帮助(他们看重这个可造之才)
,他终于离家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这可说是毛泽东一生的第一个转折:1910年秋,17岁时,离开了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闭塞的山村,来到当年的一个新式学堂。在这个学堂虽然只读了半年,但初次打开了眼界,接触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由此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尤其喜读《新民丛报》,深受梁《新民说》的影响:“欲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这种必先“变化民质”的思想,同五四时期的“改造国民性”是一脉相通的。
他还师法急切锐利、常带感情的梁氏新文体,写得一手好文章,获得老师“气宇非凡”的赞赏。但这个学堂仍不能满足求知渴望,他急于想到省会长沙这个新天地去。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不满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由此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和道路。
同不能忘记广东一样,中国近代史不能忘记湖南这个地方。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都出在广东,林则徐、洪秀全也同广东有关。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和陈天华都出在湖南,从王船山到谭嗣同,“趋时而更新”
,“因时而变法”
,经世致用,弃旧创新,形成所谓“湘学”实学学风,影响至大。湖南还出了个曾国藩,“保卫名教,收拾洪杨”
,传教与事功集
10
4毛泽东早年的道路
于一身,所谓“中兴名臣,一代儒宗。”他也师承王船山,并刊刻传播《船山遗书》。不论其人如何满手鲜血,如何“忠诚的虚伪”
,列在他名下的“湘学”
,标榜“禹墨为本,周孔为用”
,“贵诚蔑浮”
,崇尚艰辛勤俭,影响也极大。两种政治方向截然相反的“湘学”传统,错综复杂结为一体。当年不仅一般青年学子,即志士仁人也方向不辨、主次不分。从梁启超、杨昌济到陈独秀、毛泽东都佩服过曾国藩。这种历史现象也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甚为复杂;反面中有正面,正面中有反面;非中有是,是中有非,其主次、轻重就看如何历史地辩证地对待。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就是这样一个新旧斗争特别剧烈而复杂的地方。谭嗣同、梁启超等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时,湖南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个省。唐才常自立军失败,时务学堂学生被杀害的达200多人。清末留日学生和同盟会会员也数湖南人最多。黄兴被称为革命的实行家,他领导了黄花岗起义,这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武昌起义是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
为依托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种当年被世人称道的“湖南人精神”
,有其深远影响。
正是在黄花岗起义时节,毛泽东到了长沙。这个有志于学的乡下青年,立即投入学生的火热斗争之中,在学校发表政见,剪辫明志。武昌起义时,他就马上投笔从戎,正式参军当兵,过了半年军营生活。这件事说明,革命形势到来时,革命与求学两事相较,前者对他是第一位的。他虽然还看不清辛亥革命实际失败了的原因(到办《湘江评论》时就清楚了)
,却觉得自己在军营中已无事可做,于是转而继续求学。
11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5
他是一个我行我素不受束缚的人,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是旧社会头等进身之阶)
,很被学校当局欣赏,他还是从那呆板的课堂生活中退出来,跑到图书馆狼吞虎咽了半年,读自己爱读之书。读书是他一生最大嗜好。这时,严复译名著特别是《天演论》,以及其他西方书籍包括世界地图,使他进一步打开了眼界,不仅思考中国的问题,也思考世界的问题。
从这些书籍中他受到近代启蒙教育,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认为必须以斗争、进化、自强、自立的观点和态度,来观察和对待万事万物,包括个人;认为中国要救亡图存,只有“早日变计”
,“力今以胜古”。他自己回忆,“这是我学习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半年”。
1913年春,已经快20岁了,由于经济不能独立,毛泽东只能违背心愿进了供膳宿的湖南第一师范,在这个学校勉强自己读了五年半,于1918年毕业。从1915到1918年,正是世界和中国大动乱的年代,湖南长期成为南北军阀拉锯的战场,课堂也是不平静的。他利用这个学校,专心于自己喜好的社会科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