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之说:“请讲。”
“不瞒您老前辈,长青之所以提出办这么一个研讨会,也有一个小小的个人想法,就是要捞一点名气,这事要成立一个组委会,组委会主任一职是个虚名,您老就让给我了吧。”
文化局长 14(3)
东方长青直言相求。周冲之哪里知道他心里揣着的小九九,当下大笑起来,说:“这没问题,说实话,周某不才,在全国也有一点小名气,倒是不在意这点小名的。你还年轻,这个名对我无益,说不定对你倒是有用的,这个组委会主任就由你来当好了。”
东方长青又说:“办这次研讨会,也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我还有个要求,您收集到的论文,都给我过目后再交会议宣读,也让我向大师们学学。”
周冲之说:“行行,我年纪大了,确实也看不完这些东西。”
东方长青目的达到,高兴地说:“这样我们就说定了呀,我回去就把方案拿出来。”说着就要告辞,周冲之谈诗正谈得兴奋,却不肯放他走,说:“难得今天遇到知音,东方局长你公务再忙,也不在今天吧。再聊一会儿,我请你吃饭,文联和文化局,都是一个文字,穷死这一顿饭还是要吃的。”东方长青无奈,只得继续和周冲之聊着诗歌,最后由周冲之请客吃了晚饭才散了。
陈信之诗歌作品讨论会的方案很快就确定了,主题叫“缁煦情怀”,主题是东方长青定的,有些不伦不类,但也只能那样了,东方长青知道陈信之的诗其实也就是介于诗和顺口溜之间,要说艺术确实是谈不上,陈信之自己恐怕也是知道这一点,用情怀二字,内涵也就更宽了,也就不局限于诗歌艺术的讨论了。
有了方案,经费却一直没有落实。东方长青就决定去给陈信之汇报一次。陈信之对情怀二字很满意,说:“长青啊,我们这些老人,确实是对缁煦市有一种很深的感情,这情怀二字,确实道出了我几十年来对缁煦市的感情,艾青的诗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是心灵的写照啊。”东方长青笑着说:“陈书记,我们举办这么一次活动,主要是想以这次研讨会来宣传您对缁煦市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贡献,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
陈信之笑得更慈祥了,说:“是啊,改革开放了,走出去的人多了,群众见过外面的大世界,有些人就觉得自己的家乡太落后,不爱自己的家乡了,开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很有必要啊。你准备这次活动怎么开展?”
东方长青早有准备,说:“这正是我要向您汇报和请示的。这次研讨活动,我们准备分几部分来进行,一是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参观我市的风景区和城市建设示范工程,既能让他们看到我们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又能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我市这些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也是一个对外宣传的机会;二是研讨活动,届时请您先就诗集的写作做一个发言,然后是专家学者们宣读论文,座谈,会后还要发简报,把这些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会上,文联还拟给您颁发人民诗人的荣誉证书;三是后续工作,后续工作比较复杂,我考虑了一下,主要有几个方面要做,一个方面是要和各报社、杂志社联系,把这些论文公开发表出来,第二就是研讨会论文的结集出版,拟首印一万册,先在我们市里征订并发行。目前专家学者都已经请到了,论文也写了不少,我正在看。主要的问题是经费问题,我们大致做了一个预算,研讨会所需经费约为二十五万元,申请拨付经费的报告我也带来了。”
文化局长 14(4)
陈信之一直笑眯眯地看着东方长青,见他把报告递过来,就说:“报告不要给我,我不管钱嘛,还是递给张晓明常务副市长的好。”
东方长青一听,就把报告收了起来,说:“书记您的诗集,我通读了一遍,收益很大呢,不瞒您说,我也喜欢写点古体诗,对现代诗倒是不太感兴趣,总感觉现代诗没有古体诗的意境,白开水似的。”陈信之一听,哦了一声,惊奇地看着东方长青道:“你还写古体诗?”
东方长青就显得不好意思起来,说:“信笔涂鸦罢了,入不了您的法眼的。”
陈信之来了兴趣,说:“不错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古体诗、懂得古体诗的人不多了,我向来提倡,领导干部要一专多能,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研究,特别是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从《诗经》开始,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流传千年,不是凭空流传的。现在的干部素质啊,是有问题的呢,出言粗鄙,举止荒唐,面目可憎。这是缺乏了文化素养的结果啊,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又说三日不读则面目可憎,这话都不错的。”
东方长青敬佩地说:“您归纳得太对了,书记,你的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我们平常说自己忙,没时间读书,是给自己找一个偷懒的理由呢。”
陈信之很高兴,说:“长青同志,看来让你当这个文化局长,没有选错人啊,不但懂得文化,还很有悟性,是可造之才呀,难得难得。”东方长青说:“书记您过誉了,长青懵懂了三十多岁,只恨没有导师指引,终究难成大器。长青斗胆向您提一个请求,请您给我当个导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时时敲打敲打我,使我能有些许长进。”
陈信之大笑,说:“古时候文人墨客都要给自己找一个老师,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谦虚好学的表现。说起来,我从小的志向,倒不是当什么官,而是当一名大学教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栽得桃李满天下,不失为一件快事。却不料阴差阳错,进了政界,这颗心一直没有泯灭呢。长青啊,你既然喜欢古体诗,日后不妨常来我这里,导师不敢当,相互学习还是可以的嘛。”
话说到这里,两人的关系突然间就像亲密了不少,当下东方长青把去东北考察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以及缁煦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做了一些简略的汇报,说:“陈书记,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说起来是破除旧体制的问题,但归根结蒂,还是文化产业化的问题。我们准备以市中心的荷花区春蕾电影院为试点,开展土地置换,建一座高档的大型剧院,同时,整合全市的文化资源,成立演艺公司,以大剧院为载体,实行企业运作。方案我们已经拿出来了,也报给林学敏副市长和江水长副书记审阅,我想请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一次我们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汇报,以便推动这项工作。”
陈信之听得很仔细,说:“这事水长同志已经跟我提过了,文化体制改革我们是全省的试点,要搞好不能搞砸。搞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看就是一条,就是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文化体制改革汇报的事,我和方仁心市长、水长书记他们再衔接一下,看什么时候开,总之我是支持的。”
谈完了工作,已经是下班时间了,陈信之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陈信之向东方长青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就接了电话,电话声音很大,说:“陈书记,莽子闹着要请客,说是要汇报一下财政工作,我答应他了,吃财神爷一顿如何?”
文化局长 14(5)
东方长青就听出来,打陈信之电话的是常务副市长张晓明。张晓明是陈信之一手提拔的,十多年前陈信之还是缁煦市下面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时,张晓明就是县委办公室主任,陈信之升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就把张晓明直接提了县长,后来又接着任县委书记。陈信之当上了市长,张晓明就当上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这样亦步亦趋,可见二人的私交不浅,因此张晓明在私下场合给陈信之打电话,也就比较随便一点。
陈信之听到张晓明这样说,笑道:“莽子的饭可不好吃哦,要付代价的。”电话里张晓明就笑,说:“还不是想借修办公楼的机会给单位干部职工捞点小实惠,他那栋楼的修建报告,我看就批了算了,反正他们自己发动干部职工筹资占了大头。”陈信之开玩笑似的笑着说:“莽子这个财政局长,不会也是财务人员出身吧,算盘珠子拨得那么精?吃顿饭就想买通我们啊,不管他,先吃他再说吧。”
放下电话,陈信之就笑着对东方长青说:“长青同志,等下财政局莽子局长请吃饭,张副市长也去,你也一起去吧。”
东方长青说:“我去怕不好吧,领导们谈事,我在场算什么?”
陈信之就笑,说:“领导也不是事事都怕别人听见嘛,现在不是有句话很流行吗,叫什么增强透明度,吃顿饭也没什么保密的。”
东方长青想到经费报告的事,心想正巧碰到一块儿了,免得到时候一个一个地找,不容易。常务副市长张晓明和财政局长郑莽子都是行事上比较强势的人物,个性也张扬,很有些官场得意的味道,对找他们要钱的冷门局长们,没几个好脸色的。于是就说:“行,我去给您挡挡酒。”
随着陈信之从市委大院出来,东方长青就感觉到很多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有惊奇的,有猜疑的,有羡慕的,也有的目光中含义复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方长青自己都有一些飘飘然起来了。东方长青暗暗骂自己浅薄,心里却想,权力二字,无影无形,给人的震撼力却是如此之大,只沾了一点边,就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要是身处权力中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陈信之的车开过来了,陈信之回过头来,问东方长青带了车没有,东方长青的车其实放在远处,却回答说:“司机把我送过来后,局里要用车,开回去了。”陈信之亲切地说:“坐我的车吧,我们一起去。”东方长青就跑过去给陈信之开了车门,用左手护着车门上方,待陈信之坐好了,才轻轻地给他关上车门,自己也上了车。
不一会儿车就到了神州大酒店,张晓明和郑莽子早已经等在大门外了,陈信之的车刚一停下,郑莽子就颠儿颠儿地跑过来,给陈信之开了车门,说:“陈书记,我可是望眼欲穿啊。”
陈信之不慌不忙地下了车,把郑莽子长长地伸出来的手握了一下,说:“你郑莽子请客,我不能不来啊。就是有一点,怕你们的酒。”
郑莽子连忙说:“这次不喝酒,这次不喝酒,其实您老海量,只是喝得太实。”陈信之就笑,说:“看来你们平时喝酒在弄鬼啊,欺负我人老眼睛差?”郑莽子就笑,说:“陈书记你是大人大量,我们怎么敢和你比酒量。”说着,见东方长青从车上下来,愣了一下,也伸过手来握,说:“东方局长,好久不见了。”东方长青说:“郑局长,我今天也来蹭你一顿饭啊。”郑莽子说:“欢迎欢迎,什么我的一顿饭,都是陈书记的饭,他是缁煦市的当家人嘛。”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文化局长 14(6)
东方长青一听,不由得佩服郑莽子的机智,心想这人说话这么圆滑,不露痕迹就拍了陈信之的马屁,这样的修炼只怕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完成的。陈信之听说,笑指郑莽子道:“越说越离谱了,怎么都是我的饭?”郑莽子笑着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您老是缁煦市父母官,我们是给您打工,当然也是吃您的。”陈信之就越发笑了起来,说:“莽子同志,今天我把东方局长叫来,是专门来对付你的,今天可不能不喝酒呀。”
张晓明也走了过来,和陈信之握手,说:“陈书记,我是被莽子绑架来了,没办法,就把您也捎上了。”陈信之笑说:“他敢!好大胆子,常务副市长是他绑架得了的?”东方长青见他们言语间非常亲热,不由得就有了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去和张晓明打招呼:“张市长您好!”
张晓明这才转过脸来,说:“东方局长也来了?”
陈信之笑着说:“我请来的保镖。”
东方长青赔着笑不答话。当下跟着陈信之、张晓明和郑莽子进了酒店,在服务员的引导下进了包厢,刚一坐下,服务员就送上湿热毛巾,抹了一下,菜就开始上了。陈信之笑着说:“果然是来吃饭的呀,这么利索。”郑莽子笑着说:“特意请陈书记和张市长来吃一顿饭,我难道还敢摆什么鸿门宴不成?”说得大家都笑了。张晓明从旁笑着插话:“我说郑莽子,你小子可逃不掉陈书记的照妖镜,说说吧,你那栋财政局的宿舍大楼,怎么搞?”
郑莽子笑笑,说:“张市长,你什么时候听说财政局要修宿舍大楼了,公房改革都好多年了,我可不敢去触这根高压线。我们是准备修一栋财政培训中心大楼,项目正在往省里报。不过,我们财政局人多,干部职工都有个想法,觉得那么大一块地皮,只修六七层浪费了,大家就想自己集资,往上面再加几层,这也是公私两利的事。”
陈信之就笑,伸出一根肥大的手指指着郑莽子说:“假公济私吧,你以为天下人就你郑莽子聪明。”
郑莽子连忙赔笑道:“陈书记英明,什么事都瞒不过您老。”
陈信之大笑,说:“虽然有点假公济私的嫌疑,但也似乎说得过去,这样吧,你们变通一下,修了也就修了,只是,个人筹资部分,一定要弄好啊,不然,出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东方长青在一边默默地看着郑莽子的表演,不由得感慨万千,心想看别人办事,真是太容易了,谈笑间就把事情搞定,仿佛不费力似的。其实,这所谓的单位干部职工个人集资建房,个人确实也要出一部分的,甚至房产部分要私人全额负担,但地价、电梯、一切附属设施却都是项目拿钱,这样建起来的个人集资房,一平方米比市场上要便宜两三千元。
当下,陈信之又说:“我就知道,你郑莽子宴无好宴的呢。”说着,又指了东方长青道:“还有东方局长,你们哪,都是把我往火上烤呢。”
张晓明和郑莽子就笑着盯着东方长青看,东方长青明白过来,就嘿嘿傻笑着,对张晓明说:“张市长,我又挨领导批评了。”说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