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杰说,苏联停止援助以后,那么多环节,二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一直到铀…235,铀…235弄完了以后,又还原成金属铀,那么多环节,怎么办?特别是矿山,能不能跟上进度?那个时候原子弹还仅仅是一个理论的设计,所以,回想起来,你说不承担风险,那确实不是事实。但是总感觉应该这样做,不干事就不会有风险,再冒多大的风险都应该。后来有同志讲,假如当时不下两年规划的决心,很有可能会拖延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工作确确实实有很多的未知数。你不要说别的,就青海那么大的工程,后来做实验,要没有两年规划的话,那再拖一年是肯定的,那工程太大了。李觉同志那个时候从平地起家,一下子搞起来了,没有军队的大力支持,没有地方的支持,那是不可能的。就是这一段,可以看出中国领导人的战略决策,以及我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怎样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力量,形成局部的优势来突破它。所以,后来那个美国人刘易斯不都讲了嘛,你们在大跃进时期,在三年困难时期把原子弹搞出来了,关键是你们充分地发挥了人才的作用。
  研制原子弹属于国家最高机密,需要有一个代号,以便于保密。1963年5月中旬,在考虑用什么作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代号时,刘杰和核武器研究所的吴际霖、李觉、朱光亚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596这个数字。刘杰说,两年规划制定了以后,当时就考虑第一颗原子弹应该以什么命名。我考虑,赫鲁晓夫从1959年6月毁约停援,还蔑视我们,说离开了他们的援助,中国20年也研制不出原子弹。我们深感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以这个日期——596来作为代号,就是要大家奋发图强啊。你不给我们,看我们能不能干出来!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