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澳洲史-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我们那么幸福,我们不惜做出额外的努力去帮助他。”
受孟席斯蒙蔽而去朝鲜帮助美国侵略的澳大利亚士兵是抱着不同的目的
去的。他们当中确实有所谓为保卫基督教文明而去的,而大部分人或是为了
追求奇遇,或是为了想摆脱妻子,或是为了摆脱失业之苦而去朝鲜的。到1953 
年7 月签订板门店停战协定时,澳大利亚士兵在朝鲜有281 人白白为美国侵
略者葬送了性命。
澳大利亚政府于1951 年积极参与了美澳新安全条约的签定。刚上任不久
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凯西于1951 年7 月12 日代表澳大利亚同美国和新西兰
两国代表正式签定了所谓《美澳新安全条约》。条约规定,当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遭到大国攻击时,美国给予援助。
国会在辩论“美澳新安全条约”时,工党领袖华德指责该条约,认为这
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文件”,条约上规定的条款,甚至连语言都是含混不清
的,如果将来澳大利亚遭到攻击的话,美国政府将会根据那时的国家利益来
解释条约,如果那时的国家利益要求尽可能提供军事援助,那么毫无疑问会
立即提供,譬如发生了像珍珠港那样的事件,肯定会给以军援,否则是不可
能的。但是孟席斯政府并没有听取工党的意见,并通过国会批准了这一条约。
二战刚刚结束时,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最重大的问题是如何防止日本再
次侵略。1947 年,澳大利亚外长伊瓦特在堪培拉召开的英联邦会议上力主在
对日和约上采取严厉的方针,因此,他起草了一个“严苛的”对日和约。不
久,因国际形势的变化而美国对外政策亦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澳大利亚
国内政局也有很大的变动,工党下台,保守的自由党——乡村党联合政府建
立。澳大利亚在1950 年6 月29 日参加了侵朝战争,并在1951 年7 月又同美
国和新西兰签定了“美澳新安全条约”。这表明它改变了对日本严厉的外交
方针。
在签定“美澳新条约”后仅两个月,即1951 年9 月,澳大利亚就同日本
签定了和约。但是,澳大利亚对日本并不十分放心,仍忧心忡忡。负责主持
对日和约事宜的外交部长凯西对日本报界就对日和约问题发表谈话就表示了
这种忧虑。他说:“日本人期望澳大利亚很快忘掉过去,这是错误的。同时,
我还要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日本将来用她的行动表示出她确实永远抛弃
了日本帝国主义贪婪的目的,那澳大利亚人将准备向日本人让步。”
对日和约的签订,表明了孟席斯政府又进一步接受了美国扼制共产主义
的外交方针,换言之,澳大利亚追随美国越走越远,这充分反映在它逐步地
又陷入了越南战争。从1951 年以后,澳外长凯西经常访问东南亚国家,即所
谓澳大利亚的“近北”。他在东南亚展开外交活动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范围更
大的军事防务条约,而美国人为扼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也力图搞这样一个
条约。
1953 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任命约·福·杜勒斯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这时正是越南人民武装同法国侵略军血战之时。第二年3 月—5 月,越南人
民军同法军在奠边府决战,法军惨败。与此同时,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风起

云涌。美国统治集团对东南亚形势的迅速发展甚为焦虑。杜勒斯打算用美国
空军轰炸刚刚被越南人民军收复的奠边府,甚至考虑使用原子弹,由于英国
和澳大利亚坚决反对而作罢。英国和澳大利亚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反而引
起世界舆论的反对,并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战争,以至原子战争。1954年7
月21日在日内瓦达成停战协议,以北纬17度线作为临时分界线。
美国由于决心干涉越南事务,因而在签订日内瓦协议7周后,9月8日,
在美国策划下在马尼拉签订了一个新的协定。后来美国利用这个协定作为依
据,对越南横加干涉。这个协定是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名字出现的,
但通常称为“东南亚条约组织”(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参加这个组织的国家有美、英、法、澳、新、巴、菲、泰等国。与约国一致
同意“美澳新安全条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并同意彼此在经济和技术领域
里进行合作。实际上,“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除了为美国提供了武装干涉
越南的根据外,对其他与约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印巴战争期间,按条约
规定,其他与约国要帮巴基斯坦打仗,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与约国帮助过
巴基斯坦。这个条约是“美澳新安全条约”的扩大或者说亚洲化。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签订后两个月,即1954年11月,澳外长向国
会通报说,英国政府决定逐步从印度洋撤走,并把位于西澳弗利曼特尔至科
伦坡途中的可可群岛交由澳大利亚管辖。英国从印度撤走其军事力量对澳大
利亚、新西兰同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关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早在二战前,澳大利亚认为,对它来说马来亚和新加坡是东南亚的防卫
中心。1949年,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这时英国工党政府、澳大
利亚政府和新西兰政府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共同制定国防计划,这就是著名
的“英澳新马军事协定”(AN-ZAM)。后来,英澳新三国历届政府继续执行
和扩大这一协定,但始终未导致签定军事条约。
1955年4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命令澳大利亚部队(也有新西兰
部队)去马来亚驻扎,以训练马来亚军队和增强其国防力量。这是澳大利亚
在和平时期首次派遣军队驻扎外国。工党强烈反对孟席斯的这一行径。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接管了苏伊士运河,并且颁布了苏
伊士运河国有化命令。埃及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在自己的领土上实行国
有化政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其中包括美国都同意埃及这样做。英法两
国借口苏伊士运河危机对埃及发动了侵略战争。英法的侵略行为当即遭到了
全世界舆论谴责和声讨,普遍认为,强国利用炮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小国、
弱国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孟席斯却不以为然。他支持以安东尼·艾登为首的保守党政府的苏
伊士运河政策,压制持有不同意见的凯西外长,并把自己的盲目服从英国的
意志强加于内阁。无论那时或以后,他一直为英国侵埃行为辩护。孟席斯的
违背联合国宪章的言行,不仅引起国外舆论的谴责,而且引起本国反对党的
谴责,甚至引起本党的强烈反对。澳大利亚保守派学者批评他是一个不问是
非盲目忠于英国君主和英国内阁的人,说他的党是“前殖民地保皇分子的
党”。
孟席斯总理对美国和英国外交的附合,再加上他本人的虚荣心在1960
年联合国大会上把澳大利亚和他本人置于十分屈辱的地位。他作为总理兼代
理外交部长参加了联合国大会。10月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他为了讨好美
英,对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第三世界的4国提出的议案提出修正案。尼赫鲁原

议案要求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再度举行最高级会晤,因为原定于在1959 
年5 月举行最高级会晤的协议被取消。在国际会议上,对原议案提出修正案
是正常现象,无可非议,但孟席斯对大国的屈辱外交早已激怒第三世界,这
又一次激怒了第三世界。尼赫鲁代表第三世界用咒骂性的语言抨击了孟席斯
的修正案,从而他的修正案彻底破产。他因而威信扫地。一位澳大利亚记者
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孟席斯的狼狈处境。他写道:“罗伯特①作为一个世界政治
家,他的声誉象破布一样被丢弃在联合国大会会场的地板上。”
二、60 年代同印尼、马来亚、英国、美国的关系
进入60 年代后,澳大利亚对外关系又进一步扩大了。过去澳大利亚人一
般对外国事情漠不关心,顶多注意英国和美国的大事。在60 年代第一件引起
澳大利亚注目的事是所谓西伊里安问题。后来又注意到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关
系和越南战争等问题。
西伊里安,亦称荷属新几内亚,印尼称之为西伊里安。当地居民属美拉
尼亚种族,和澳属新几内亚居民美拉尼西亚人同种,有较近的血缘关系,但
在人种上、文化上和历史上同印尼人,荷兰人与澳大利亚人无任何共同之处。
1949 年印尼宣布独立,荷兰人把印尼诸岛主权交出,但仍控制着西伊里安。
印尼人一直把这个巨大的岛视为自己的领土,为此,印尼与荷兰进行了长期
斗争,直到1960 年初,这一问题尚未解决。1960 年3 月,印尼共和国总统
苏加诺在人民的支持下掀起了一个收复西伊里安的强大运动,印尼与荷兰的
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自从印厄共和国建立以来,澳大利亚同印尼关系一直友好相处,双方都
有使这种关系长期保持下去的愿望。澳大利亚政府从反共的立场来观察印尼
的收复西伊里安运动,认为这个运动得到苏联和印尼共产党的支持,因此表
面上持中立态度,实际上暗中支持荷兰,不希望西伊里安落入印尼手中。
孟席斯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使荷兰控制西伊里安不成功,则设法使西伊
里安自治,或由联合国托管。1961 年4 月,他向来访的苏加诺特使虚伪地表
示不希望印尼与荷兰诉诸武力,双方达成的任何协议,澳大利亚政府都将予
以尊重。同年末,在联大辩论西伊里安问题时,澳大利亚代表反复地说明澳
政府的上述立场,希望允许西伊里安人自治。
但是,苏加诺采取了“总体对抗”战略。1962 年,荷兰在印尼强大压力
下屈服。与此同时,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了变化,它认为同苏加
诺的对抗会导致增强印尼共产党的力量以及增强苏联和中国在印尼的影响。
荷兰态度的软化,美国立场的变化,澳大利亚的立场也只好变化,从此澳大
利亚同印尼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1965 年元旦,印尼为抵制澳大利亚提出的
西伊里安自治或联合国托管便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几个月后,苏加诺宣称
印尼已不是联合国成员国,故不会按照联合国要求使西伊里安自治,更不用
说托管了。
1961 年5 月,马来亚总理顿库·阿布都尔·拉赫曼提出建立马来西亚联
邦的建议,马来西亚联邦包括英国在这个区域的所有前殖民地:马来亚,新
加坡、英属北婆罗洲,沙捞越和文莱。北婆罗洲(沙巴)与沙捞越都和印尼
有陆地边界线,且印尼拥有婆罗洲的最大部分。这里最先进的居民是马来亚

孟席斯的名字叫“罗伯特”(Robert)。

人,讲马来亚语,和印尼部分领土上的居民是同种族、同语言。住在两边山
区和丛林地区的居民也都是同种族的居民,或同是迪亚克族人或同是其他种
族的人。
1962 年9 月,新加坡和北婆罗洲决定加入拟议中的马来西亚联邦。这样,
一个强大的国家会立即出现在印尼面前,于它不利。印尼总统苏加诺像对抗
荷兰人那样也掀起了“对抗运动”,甚至进行颠复活动和游击战争。对此,
澳大利亚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孟席斯政府认为保护马来西亚联邦免遭印尼破
坏是澳大利亚的利益所在。因此,澳外交部长加菲尔德·巴维克及其他外交
部高级官员在1963 年上半年为召开有关国家外长会议进行奔波,有关国家外
长会议如期在马尼拉举行,会上就如何解决因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而引起的
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协议。
7 月9 日,以马来亚为首的各殖民地代表齐集于伦敦商讨建立马来西亚
联邦问题,亦达成协议,并决定于同年8 月31 日举行开国大典。苏加诺闻后
立即撕毁协议重新采取对抗。联合国当即派出调查团去沙捞越和沙巴进行调
查,调查报告着重指出当地绝大多数居民愿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9 月17 日
雅加达发生了袭击英国驻印尼大使馆事件,而印尼警察置之不理。澳大利亚
公众对袭击大使馆事件舆论大哗,要求政府表明立场。9 月25 日,澳政府总
理孟席斯向众议院表示澳大利亚站在马来西亚、联合王国、新西兰一边是非
常清楚的,任何外部的武装侵犯和颠复马来西亚的活动,都会遭到来自澳大
利亚、英国和马来西亚部队的反抗。前文提到当时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驻有
武装部队。
然而,孟席斯的这些豪言壮语却未伴之以行动。10 月和11 月,印尼部
队同英军和马来西亚部队在北婆罗洲丛林地区一直进行小规模战斗,但澳军
虽经伦敦多次暗示仍按兵不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3 年澳大利亚大选
后。澳联合政府表示它将通过幕后外交活动来帮助马来西亚。
苏加诺继续以“对抗运动”来反对马来西亚联邦。在这种情况下,马来
西亚政府于1964 年4 月正式要求澳大利业提供更多的援助。澳政府才勉强派
出海军舰只到沙捞越和沙巴沿海巡逻,此外派出空军和一些直升飞机去支援
英军和马军,为澳军规定的任务是修筑道路和运输给养,只有在遭到印尼军
队攻击时才允许自卫反击。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仍同印尼政府保持外交
接触。澳马关系开始紧张。工党领袖惠特拉姆提出应该同马来西亚以正式条
约来取代非正式的协议,彼此取得谅解,改善两国关系。
澳外长巴维克在马尼拉召开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会议上公开地讲,印尼对
澳大利亚驻马来西亚部队的进攻,根据“东南亚集体防卫条约”,美军会自
动参加战斗以支持澳军。几天后,美国发言人拒绝了澳外长的这种观点,因
而使澳大利亚政府万分难堪。不久,巴维克辞去外长职务,就任联邦高等法
院首席法官,从表面上看,他是晋升,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是对他的过失的
一种惩罚。接替外长职务的是国防部长哈斯拉克。一般认为他是一位精明而
求实的政治家,不像他的前任那样多的理想主义。哈斯拉克担任外交部长的
第一个行动就是应美国的请求对南越给予更多的支持。参议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