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京传-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1982年年底到83年年底一年内,苏共中央撤换了70多名中央部长和州党委书记。
安德罗波夫还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包括推行农业集体承包责任制,工业和建筑
业推广作业队,还扩大了生产联合公司的自主权。然而,安德罗波夫身体孱弱,
在克里姆林宫只待了15个月,还没有能够使改革深入就病逝。继任的契尔年科继
承了安德罗波夫的改革,但他本人年老多病,不堪重任,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时间
比安德罗波夫还短,只有11个月。在这个时期戈尔巴乔夫受到契尔年科的歧视,
其他元老也排挤他,契尔年科去世后,外长葛罗米科力排众议,推举戈尔巴乔夫
出任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面临的局势是严峻的。虽然,这时候的苏联已经是超级大国,但
是代价极为沉重。在70年代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一半,苏联的军事开
支却和美国并驾齐驱。美国的军事开支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7 %,苏联却占
16%。苏联经济的发展是畸形的。苏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却连年歉收。工
业产品笨重粗糙,还供不应求。苏联能够制造最先进的核武器,却不能为医院提
供足够的棉花棒和注射器针筒。苏联有数以百万计的工程师,城市的电话交换系
统却停留在世纪初的落后水平。在80年代,彩色电视机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每个普
通家庭,即使在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也已经并不稀罕,但是在苏联,人们还在
使用国产的黑白电视机,打开这种电视机要等好几分钟荧光屏才会出现图像。有
报道说,莫斯科火灾的三分之一是由于电视机自燃引发的。

    笔者1994年在俄国时,曾经在火车上“品尝”过一种瓶装啤酒,对这种啤酒
好奇,是因为其外观简陋,瓶子粗糙,同行的朋友说,这是苏联时代生产的啤酒,
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开瓶之后,没有泡沫,试饮一口,毫无啤酒应有的爽口的风
味,还不如俄国传统的“克瓦斯”好喝。旅俄的朋友说,就是这种啤酒,在苏联
时代碰运气还要排队才能买到。当时俄国市场已经有进口啤酒出售,但是价格昂
贵,一般平民难以问津。苏联经济这种畸形现象是机构性的,由来已久。苏联不
重视新技术革命,导致苏联在科学技术领域日益落后。普京在德国的工作“成果”
即使有用,大概也被运用于军事方面,而不是民用。就这一点而言,包括普京在
内的克格勃驻外官员的工作对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的提高都没有什么好处。1985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就敲响了警钟。经济
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衡量国力的主要标志。拥有强大兵力和先
进军备的苏联,就其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说,已经沦为二等国家。戈尔
巴乔夫了解这一趋势,他继承了安德罗波夫的改革,并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
范围推动改革。

    1985年4 月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之后首次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提出
了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前面改革的初步纲领。在莫斯科西郊总书记的官邸,
不喝酒不吸烟的戈尔巴乔夫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显示了新一代领导人的精力。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首先调整高级干部,以保证改革的推进。到1986年3 月苏共二十
七大之前,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包括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部长会议副主席
政府部长和局长、党中央各部15个加盟共和国的中央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州委
书记以及军队高级将领已经大幅度变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均受过大学教
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其中影响深远的是莫斯科市委书记的更换。

    叶利钦正是在这次大调整中,从地方来到中央工作的。与戈尔巴乔夫同龄的
鲍里斯。尼古垃耶维奇。叶利钦,在乌拉尔工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建筑业工作,
30岁加入苏共,1968年进入政界,开始担任地方的党委领导人。他的宦途开始得
比戈尔巴乔夫晚,启45岁当家乡斯维尔德罗夫斯克的州委第一书记,50岁当中委。
戈尔巴乔夫当州委第一书记的时候是30岁,40岁当中央委员。这两个后来在苏联
政坛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家,当时还不熟悉,最多只是在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见过面。

    在干部大调整中,莫斯科个列宁格勒两个主要城市的第一把手都被更换了。
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设在列宁格勒市)州委书记罗曼诺夫和政治局委员莫
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都因为碌碌无为而面临淘汰的命运。在莫斯科,负责干
部调配的是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利加乔夫。1985年4 月,叶利钦在接到中央政治局
的调令之后,不愿到莫斯科当党中央的建筑部长。利加乔夫告诉叶利钦,这是中
央的命令,叶利钦这才来到首都。两个月后他就进入书记处。在这个位置上他只
待了不到5 个月,戈尔巴乔夫找他谈话了。原来,总书记看中了他,要他到莫斯
科当市委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这几个月对叶利钦的工作作风有所了解。叶利
钦在地方上的工作就雷厉风行,个性又勇于挑战,正适合到莫斯科这个由格里申
这个老官僚统治了多年的地方去推动改革。叶利钦在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方
面都符合当时戈尔巴乔夫对新干部的要求,其实他们二人之间也颇多共同之处:
除了同龄(生日只差一个月),都出生于远离莫斯科的边远地方的农村,都受过
良好的教育,而且都出生在完整的家庭,父母俱全,在他们那一代,由于二战的
原因,许多人都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他们都是长子,又都是自己家中唯一受过高
等教育的成员,也都是和自己同年级的女同学结的婚。他们都担任了自己家乡的
第一把手,然后受益于安德罗波夫开始的改革进程,进入莫斯科。后来他们都成
为总统,不过戈尔巴乔夫是短命的苏联总统,叶利钦却是大权在握的俄国总统。
他们又都是模范丈夫,不在外面沾花惹草,没有绯闻。他们都有强烈的社会活动
家气质,但缺乏个人魅力。不过,这两个来自外地的五十来岁的政治家性格完全
不同,虽然后来一同瓦解了苏联和苏共,但是两人的政治命运却迥然不同。

    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命运

    一样有某种偶然性。戈尔巴乔夫在决定派叶利钦到莫斯科的时候,决不会想
到这一决定为叶利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政治舞台,因为莫斯科也是15个加盟共和
国之一的俄罗斯联邦的首府,叶利钦当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就得到了一个今后
获得更大权力的基础和空间,并且以此将戈尔巴乔夫赶下了政治舞台。换言之,
是戈尔巴乔夫自己把未来的对手请来,这个对手最终将埋葬他自己。

    在1985年2 月开幕的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代表中央所作的开幕词简
洁有力,多次获得了极其热烈的掌声,这是苏共党代会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欢腾
景象。党代表们感受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他们不可能预见到,仅仅6 年之后
这个党就将被同一个总书记宣布解散,而当时成为政治局委员的叶利钦将宣布共
产党为非法。

    叶利钦在大会上代表首都共产党员,激动地发表了支持总书记的演说,也同
样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叶利钦还引用了列宁一句很有诗意的话:“同志们!在从
前的一次代表大会上,在听取了坦率的报告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后,代表们都支
持统一。尽管还有怀疑,列宁却热情洋溢地说:”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呢!
‘“干部调整了,改革的方向也在这次大会确定了:采取加速战略,加快苏联经
济的发展;理论创新;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公开性“就是在这次大会首先提出的。戈尔巴乔夫通过这次大会完全掌握了苏共
和苏联的最大权力。但是接下来的改革进程并不顺利,经济建设也没有加速。戈
尔巴乔夫发表了《改革和新思维》这本名著,他提出了”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他的外交新思维,推动了苏联霸权主义的终结,苏联和
西方阵营的关系改善了,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苏共和中共的关系都实现了正常化。
但是苏联国内的局势酝酿着新的突变。1988年6 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苏共第19次全
国代表会议,是又一次重要会议。这种代表会议是在两次党代表大会之间举行的。
戈尔巴乔夫首次提出了”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强调”我们的目标是
更多的民主,更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过上美好的生活,国运昌盛。“会议经过
激烈的辩论,决定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苏联社会进入了动荡阶段,
可以说,这次会议实际上奏响了苏联的丧钟。正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势中,普
京离开了刚刚经过危机实现了统一的德国,回到了阔别多年面目全非的祖国。

    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paipaitxt )发书人 once918搜集整理上传

    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paipaitxt )发书人 once918搜集整理上传

    第二节 索布恰克登上政治舞台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paipaitxt )
发书人 once918搜集整理上传普京回到故乡的时候,列宁格勒已经有一个真正经
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市苏维埃,而苏维埃的主席正是他大学法律系的老师索布恰克。
普京还在德累斯顿的最后一年,是苏联社会政治剧烈动荡,各种政治组织纷纷组
成,多年的政治禁忌已经打破。索布恰克是一个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法学家,对勃
列日涅夫时代的体制和停滞不前的社会现状早已不满。他认为苏联统治阶层实行
的干部任命制僵化,完全不代表人民利益,也不能体察人民的疾苦,直指各级官
员是寄生于社会的特殊阶层。索布恰克在当时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大凡进入官
名录的人,尽可以放心地接二连三办错事。所有沾上这一体制光的人,是不会轻
易从官名录中除名的。除非你犯了‘天条’,破坏了体制的内在道德标准。如果
‘某一位负责人’的行为不是大逆不道的话,那么当权的哥儿们就会为他撑腰,
甚至让他免于法律追究。犯了错误的人也可以平级调动,去担任次要的职务。”
在公开性时代之前,索布恰克还只能私下愤世嫉俗,嬉笑怒骂。他曾经在列宁格
勒知识分子的小圈子里说过:“在70年统治体制时期,布尔什维克早已学会了庇
护‘自己的恶棍们’(借用一句列宁的形象的说法)。”

    政治改革的风云,就将这位教授卷上了政治舞台。1988年年底,苏联开始建
立新的国家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各地经过激烈的竞选,产生了2250名人
民代表,其中共产党员占87%,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23。7%,知识分子27。4%。
在全体代表中,近九成是首次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索布恰克就是经由选举成
为苏联人民代表的。这次选举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折。
他成为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苏联最有声望的政治活动家之一,其影响所及,
直到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普京延续了索布恰克的政治生命。普京和丘拜斯等人
组成的“圣彼得堡团队”,已经并将继续统治俄罗斯。索布恰克是偶然被卷进政
治活动的。1989年年初,人民代表的竞选活动在列宁格勒开展得如火如荼,他还
在冷眼旁观,不为所动。当时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不过是场把戏。可是
在法律系的一次候选人提名的会议上,副教授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也是索
布恰克的学生——忽然说:“提议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维奇为列宁格勒人民代
表候选人。”索布恰克不悦地说:“开什么玩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你这
样不是要我出丑吗?”

    副教授严肃地回答说:“为什么是开玩笑呢?与其让那些昏庸的权贵糟蹋我
们的国家,不如我们自己站出来。再说,对这个国家,您不是早就满腹经纶了吗?”
索布恰克仍然持怀疑态度,他反问道:“可是他们会撒手吗?到时候可别把我们
当作摆设给耍了。”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坚定地说:“走着瞧吧。我们会支持
你,说不定还真有希望。”索布恰克还是没有答应。法律系工会主席提供了一则
信息:在本区(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区)已经有几家大工厂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
特别是波罗的海造船厂已经提了候选人,应该很有希望当选。这个信息刺激了索
布恰克。法学教授知道,本区人口当中工人的比例很大,他们将会选出当局满意
的候选人。他开始萌生参加竞选的念头。索布恰克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成为法
律系提出的苏联人民代表候选人。结果在校内的初选中,他发表的即兴竞选演说,
主张建立法制国家,以人为本发展经济,以及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等,引起了
大学师生的共鸣。这是在苏联最早的竞选演说之一,也是苏联刚刚开始的民主化
试验的先声。对民主和法制有理论研究的索布恰克教授有机会参与政治实践,他
开始欲罢不能。苏共列宁格勒市委一个官员和索布恰克有数面之缘,他对索布恰
克说:“您为什么来竞选?您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为什么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和
精力?”被激怒的索布恰克激发了好胜心。教授和官员在一位女士的见证下,打
赌将赢得选举,赌注是一瓶白兰地。教授现在真的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苏联第一次
民主选举。

    52岁的索布恰克突然焕发出强烈的政治积极性,而且毕竟是一个主持电视台
《法律于经济》节目的法学教授,他在区内的初选中力克众多对手。

    在波罗的海造船厂文化宫举行的竞选演说,索布恰克排在最后,出席大会的
选民已经在文化宫坐了6 个小时,索布恰克意识到,如果他根据准备好的发言稿
照本宣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