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琪红了脸颊,“舅母莫要取笑侄女。”
一旁的香桂笑眯眯的说道,“小姐可辛苦了,手上戳了好几个针眼呢,早上一早便起身给朱世子和表少爷准备了文房四宝。”
范思诚和朱立业接过匣子道了谢,范思诚一听文房四宝早就没了兴致,只转身交给身后的小厮。朱立业更是见着金琪与金敏全然不同的装扮便心头不悦,更是看也不看便丢给了小厮。
金琪一双美目盯着朱立业,“世子哥哥可喜欢?”
朱立业敷衍道,“恩,不错。”
金琪巧笑嫣嫣,眼珠一转,“不知妹妹送了什么为舅母践行?”
金敏心头一叹,“妹妹也送了香囊,却没有姐姐手巧。”
金琪微微一笑,“哦,这样啊,妹妹也太谦虚了。”听得金敏并没有准备世子哥哥和表哥的礼物,略微满意的,觉得金敏还算识相,也并不闹着要看金敏的香囊,算是放了她一马。
金敏哪里不知道金琪的心思,你只问了送舅母什么,可没问送了另外两人什么,我没说,可别怪我。
徐氏不动声色看着两姐妹交锋,本觉得金琪是个大家闺秀,如今一看却是有些小家子气了,以前觉得金敏天真烂漫是不错,却是蠢钝如猪,好坏不分,如今见了却是长大懂事,心思玲珑,懂得避其锋芒,低调忍让。古时的孩子早熟,金敏的变化,压根没人放心上,只觉她长大了。
边上的随行嬷嬷在徐氏耳边低语了几句,徐氏微笑着说道,“好了,时辰也到了,我便出发了,这些日子,还要多谢小姑和姑爷无微款待。”
金老爷连称哪里哪里,范氏笑容满面,“嫂子这一路,路途遥远不说,还带着两个孩子,我可是不放心。”顿了顿,“这是我身边的王嬷嬷,也是范家的老人,就让她送你一路回去吧。”
徐氏心头一惊,却是脸上不变,“怎可劳烦小姑?可是怕我迷了路?”
范氏遭拒并不气恼,上前亲热的拉住徐氏的手,“嫂子,您就别推辞了,王嬷嬷力气大,陪着你们就当安安我的心也好。”
徐氏想了想,也就多个奴才,算的了什么,也就应了。
范氏叮嘱了王嬷嬷几句,王嬷嬷恭恭敬敬的叩头,“奴婢一定将范家夫人安全送到。”却是原来范氏受了气,徐氏却并不愿帮忙,范氏只得自己写信,让王嬷嬷以护送徐氏的理由,将信送至京都范府。
徐氏被丫鬟嬷嬷搀扶着上了马车,范思诚早已不耐烦钻了进去,留下朱立业一人站在车前。最终,朱立业还是未忍住,走向金敏,“敏妹妹多保重身体,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你。”说罢头也不回的钻近马车,平日里骄傲跋扈,此时却是低声细语。
金敏一时愣在当场,脸颊泛红,却是因为气恼,你到是潇洒了,这么一来,我可是要被折腾了。金敏悄悄瞥了一眼周围,范氏脸上笑容不减,却是眼底隐隐有戾气透出,金琪满脸气恼,明显受气不已,金老爷面不改色,像是没有注意到。
徐氏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金敏垂头,“父亲母亲,祖母命我今日搬去,女儿就先回去了。”
“什么?”金琪惊讶的叫了一声,这昨日,她忙着做香囊,收集精美的文房四宝,哪里有空关注别的事,显然刚刚才得知金敏要搬去钱氏那里。
金敏没有理睬金琪,范氏却是见金老爷眉头拧了拧,知其不喜金琪如此不规不矩,上次游船落水的事,金老爷哪里不知是金琪闯的祸,范氏面目慈祥的摸了摸金琪的脑袋,“敏姐今日要搬去你祖母,怎么你也想去承欢膝下?你父亲在这,不如求了你父亲。”
金琪这才发觉自己做的不妥当,引得父亲皱眉,却是哪里愿意去跟祖母住?心里又是见金敏要搬去,幸灾乐祸暗爽不已,“母亲,妹妹已经去了祖母那,我要是也去,您得多孤单啊。”
范氏显得无比欣慰,上前搂了搂金琪,“琪姐乖。”
“好了,敏姐去收拾吧,我去衙门了。”金老爷板着脸交代了两句便匆匆离去。
见了金老爷离去,金琪立刻活跃了起来,笑嘻嘻的道,“妹妹,搬到祖母那,可要多多孝顺祖母。”
“是,姐姐说的对。”
“对了,你可别学着祖母整日的烧香拜佛啊。”
“是,姐姐说的对。”
“祖母严厉,以后可难得喊你玩耍了,不过你本来就懒,也无所谓的,是吧。”
“是,姐姐说的对。”
金敏不咸不淡的答话,令的金琪很是气恼,她本想奚落金敏两句,可金敏这反应,让她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也就住了口,转身扶着范氏的胳膊,撒娇似的拖着范氏要走。
范氏便扶额装作被金琪缠的没法的样子,叮嘱了金敏两句,便随着金琪离去。
“搬家可是大事,夫人竟然问都不问。”夏玉见范氏远去,小声抱怨道。
见金敏没有答话,春玉推了推夏玉,让她住嘴。
主仆三人无话,气氛沉闷,向着自己的院落走去,金敏思绪纷飞,舅母走了,世子也走,以后住在祖母那,日子应该好过些许,不知道范氏派了王嬷嬷去范府做什么,看徐氏的样子,也不知道范府的人是否知道她并不是范府的亲外孙女,如果知道她并不是范氏亲生,会拿她如何?金敏有些担心,随即想到只要她是金老爷的亲生女儿,谁能拿她如何,随即释怀。
前头的路上很长,带着迷雾,金敏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走下去。
第十八章迁入新居
待金敏领着众丫鬟到了慈安院,远远就看见祖母身边的丫鬟碧珠等在院门,碧珠福了福,笑容满面道,“二小姐可来了,老夫人念叨多时了。”
金敏含笑施礼,碧珠却不敢受,连连推辞,“二小姐,随奴婢去您的新屋,老夫人正带着人收拾着呢。”领着金敏便进了屋。
里屋,老夫人坐在榻上,指挥着丫鬟媳妇搬东搬西,金敏一进屋就直接笑眯眯的上前钻进钱氏的怀里,“祖母,您可别累着了。”
钱氏和蔼的笑着,“都是李嬷嬷领着下人在干,我就看着。”搂了搂金敏,“你快看看,这屋子可满意?”
金敏这时才举目四望,屋子很大,比她原来的大上很多,窗明几净,整个屋子用个百宝架分了里外,百宝架上多是装饰物,还有些女孩家的玩具,里面一张紫檀木红漆雕花小床,锦被绣衾,粉色的沙幔挂在两头,床头放着一个精致的香炉,外面放着一个木榻,木榻对面一个紫檀木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书,书架边上一个紫檀木的书桌,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金敏看至此,嘴角抽了抽,感情祖母还想把她培养成才女了。
钱氏忙着指挥下人们把金敏带来的东西安放好,没有瞧见金敏的表情,否则少不得教训金敏两句要好学。
相比以前的闺房,这间屋子奢华太多,金琪的闺房恐怕也比不上。金敏有些感动,平日里祖母甚是节俭,今日为了布置闺房却是如此奢华,亲自去端了茶水,恭恭敬敬的奉给钱氏,“祖母,您喝茶。”
钱氏一个愣神,仿佛是不习惯有儿孙孝顺,片刻便欣慰的挂起笑容,眼眶微湿,“敏姐乖。”接过了茶水,微微抿了一口。
金敏见状心酸不已,祖母含辛茹苦拉扯大父亲,父亲虽是孝顺,可毕竟是男儿身,哪里懂得体贴关怀,而范氏却实在不算是孝顺的媳妇。思虑至此,金敏舍不得祖母再为她劳累,连拉带拽,牵着祖母的手前往金府花园散心,留下春玉夏玉一众奴婢收拾。
钱氏平日轻易不出院门,金敏便拽着她到了湖边凉亭,身边只跟着丫鬟碧珠。
“祖母,您看花园里的花开的多美,平日您也别老呆在院子里,用完膳就和我出来散步消食。”金敏郑重的叮嘱着。殊不知配上她如今才八岁的脸蛋,实在滑稽。
钱氏忍俊不禁对着身边的碧珠说道,“快看看,这小丫头反过来教训我了,不知道的以为她是祖母呢。”
碧珠掩着嘴角偷笑,“奴婢看啊,您嘴上抱怨心里偷着乐呢。”
钱氏脸上的笑容从心底荡漾开来,搂过金敏坐在了凉亭里,“敏姐这么乖巧,为了你给儿子媳妇添添堵也值得了。”
金敏望着钱氏,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深沉,祖母怕是心理挣扎犹豫过呢,也是人之常情吧。
钱氏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兀自喃喃道,“我和志学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守着志学,望着他成材,儿子成材又孝顺理应开心,可是这公务一忙,整日整日的见不着他,这日子啊,难挨啊。”钱氏目光幽深,望着湖面,“孽啊。”一声叹息,直直的望着金敏,目光是探寻又似思虑,像是透过金敏望着什么人一般。
金敏不躲不避,带着郑重,像是许诺,“祖母您放心,我会一直敬重着您和父亲的。”
那范氏呢?钱氏心里咯噔一下,想来这聪明的丫头些许知道些什么了,有些事躲也躲不了的,也罢了,说到底她能如此已算好的了。
钱氏习惯的摸了摸金敏的脑袋,抿着笑容,点了点头。
“风大了,老夫人回去用晚膳吧。”碧珠道。
钱氏起身拉着金敏的小手,一老一幼往慈安院走去。
“老夫人,大小姐和少爷来了,说是来庆贺二小姐迁新居。”李嬷嬷早早等在院门口,面带微笑恭恭敬敬道。
“哦?”钱氏略略惊讶,“这两孩子也算躬亲有爱了。呵呵。”
进了屋,金琪和金弘毅坐在椅上,有一搭没一搭说了话,见了钱氏进来,连忙起身施礼。
往日里不常见着金弘毅,金敏此刻打量着这个比她小岁的弟弟,方才六岁的毅哥,已经身姿挺拔,虽是带着孩子气,却是少年老年,想必金老爷对他的教育甚是严苛,金敏上前见了礼,随即笑眯眯的道,“大姐,小弟,多谢你们来祝贺。”
金弘毅老持稳重,说起话来也是一板一眼,“二姐多礼了,我们本是嫡亲姐弟,应该的。”拿起手边的锦盒,“这本女儿经是我从父亲那里所得,借花献佛送给二姐,还望二姐喜爱。”
金敏心底抽了抽,还好不是女诫,接过锦盒,“我很喜欢,多谢。”看着金弘毅严肃的面容,金敏一时玩心起,伸手摸了摸金弘毅的脑袋,脸上满足的表情,“小弟真乖。”
金弘毅一下愣住,接着嗖的满脸通红,唯唯诺诺道,“二姐喜欢就好。”
金敏见状心头大乐,又狠狠的摸了摸金弘毅的脑袋,方才罢手。
钱氏一直在边上看着姐弟二人,觉得甚是好笑,见得孙子囧红了脸,上前解围,“琪姐送了你二妹什么?让老婆子我长长眼。”
金琪撇撇嘴角,身后的香桂拿出了一方丝帕,“喏,二妹,给你的,我可是戳了好几个针眼呢。”
哪里是为我绣手帕戳到了手,上午还说是给舅母绣香囊戳的呢。金敏也不戳破,依旧面带微笑接过手帕,略微端详一番,“恩,大姐姐的手艺真是好,我真喜欢,多谢大姐了。”
金琪本就觉得自己的礼物拿不出手,也不想在祖母面前拿出来,此时见金敏开心的笑纳,心里不免讪讪的;有些不自在的说道,“你喜欢就好。”
钱氏摇了摇头,心底叹了口气,范氏究竟如何教养这个女儿的。
金琪金弘毅显然呆在了慈安院用膳,祖孙四人安安静静的用完饭,金琪和金弘毅便告辞离去。
金敏粘合了祖母一会,也独自回了屋子。躺在陌生的床的,盖着陌生的辈子,金敏有些无意入睡,遂起身批了衣裳,站在窗口。
夏日无风,虫鸣蛙叫,金敏有些想家了,那里没有那么晴朗的天空,没有那么清新的空气,没有动人的虫鸣蛙叫,可是那里是她的故乡。金敏擦擦眼泪,回不去的,也不想回去,现在这里才是她的家,祖母是她的亲人。
第十九章中秋团圆
时间如细沙越是抓紧越是流逝,转眼距离范氏的生辰已过了两个月,今日便是中秋。此时金敏头上裹着棉布,身前兜着围裙,一副贤妻良母状,站在厨房,人虽矮,别的丫鬟媳妇却是恭恭敬敬的听着她指挥。今日金敏起了个大早,早早钻进厨房,准备给祖母钱氏一个惊喜。
这些日子以来,钱氏对金敏无微不至的照料,对比着从前范氏的不闻不问,实是天差地别。金敏很是感动,所以早早起来准备做这里从没出现过的蛋黄月饼,让祖母开心开心。
夏玉很是不理解,小姐脑袋里怎么有着稀奇古怪的想法,“小姐,这月饼本是甜的,做成咸的,味道要多怪呀。”
金敏严肃道,“哼哼,不懂别乱说,做出来,让你先尝尝,保准好吃的你舌头都吞了。”捏了捏夏玉的脸蛋,夏玉吐了吐舌头不再多话。
厨房内的奴婢们忙碌着,烧火的烧火,揉面的揉面,一派热火朝天。
这时候李嬷嬷扶着钱氏进来了。钱氏刚刚起身便听李嬷嬷禀报,二小姐一大早钻进厨房里了。这是钱氏的习惯了,睁开眼就先问问金敏的情况。钱氏知道后,赶紧穿戴妥当,担心孙女不知道钻进厨房做什么。
钱氏刚进来,一见金敏滑稽的模样,就乐不可支,笑的合不拢嘴,“我的小祖宗哎,今个儿团圆节,你一大早起来折腾什么?不多睡会,看你晚上哪有精神头赏月哦。”
金敏闻声,瞧见祖母笑的开怀,小嘴一撅,“哼,先不告诉您。”
“哎哟哟,快看看,这小祖宗还保密呢。”钱氏戳了戳金敏的脑袋对着李嬷嬷笑道。
李嬷嬷一看便知,这是二小姐想做月饼孝敬老夫人呢,“老夫人,您心里可是乐开花儿了?二小姐起个大早准备做月饼孝敬您呢。”
“李嬷嬷您怎么就说了呢,小姐回头可要怪奴婢们嘴巴不严了,一会就不赏月饼给奴婢了。”金敏还未出声,夏玉急急的说道。
金敏原本撅着的小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又捏了捏夏玉的小脸,“小馋猫,一会保证你吃个够。”
钱氏笑的够了,也不顾金敏身上的面粉啊油腻啊,上前搂住金敏,“祖母知道你孝心,好了,让下人做,你先跟我去换了衣裳收拾干净。”
金敏乖巧的点点头,只转头吩咐夏玉,“你呀,馋嘴,刚好在着替我看着。”
夏玉羞红了小脸,“小姐,取笑奴婢。”
春玉上前打趣,“小姐真是偏心啊,这么好的差事,要不奴婢替了夏玉?”一时间,又是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金敏随着祖母进了屋,今日是中秋,钱氏不顾着金敏的反对,硬是拿了套大红蜀锦两件衣,上衣蜀锦长袖立领,下衣是蜀锦长裙,通身绣着牡丹,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