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管家脸上笑着,心里很苦涩。
人到了一把年纪才会体会到孩子的重要性。为了孩子什么事都做得出,什么办法也得想得出,什么借口也找得出。
他自己的儿女已经没了,庄妈也没有,养了人家的女儿,一定得珍惜。
他还想交代庄妈以后尽可能地做的隐蔽,不要被夫人发现。还没张嘴,看见穆丹丹似笑非笑满脸不言而喻。身后跟着同样笑容的姝草。
转过头去说:“表小姐,你怎么出来了。有事儿?”
穆丹丹轻轻地冷笑一声:“大志叔,瞧你说的,难道没事儿我就不能出来了么?”
盛管家一脸平静的说:“表小姐,夫人有交代,你们都不能出去,就老奴能出大门。”
穆丹丹美丽无双的脸庞沉了下来:“大大志叔,做人要公道,既然我姨妈说了不能出门。为什么庄妈能出去,梅小姐能出去,就我不能出去,是不是看我孤苦伶仃,表哥又不在,好欺负啊。”
庄妈心里有点慌,夫人是交代过,几位女子一概不许踏出大门。
盛管家的眼睛及时的制止了她,对穆丹丹说:“表小姐,夫人是说过。不过梅小姐你也知道,人家不属于我们家的人,是客人。况且她是有身手的人,公子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她自然得出门。至于眉儿,是听少夫人说毛豆可以吃了,想这些天夫人没什么胃口,少夫人回娘家有事儿,便想着出去拔些回来给夫人煮着吃。”
穆丹丹翻着白眼:“都有理由,那我也出去,我想吃黄瓜,去地里摘几根。”
盛管家低头说:“表小姐如果想吃,老奴去帮你摘。”
穆丹丹愤愤的说:“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去,要不让姝草去。”
盛管家很威严地说:“表小姐,姝草是公子的丫鬟,现在应该伺候少夫人,少夫人没发话,是不可随意出门的。至于表小姐更不可,什么原因小姐自己清楚。”
说完看向庄妈:“眉儿,你不是要给夫人煮毛豆么?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
庄妈很慌乱的答应一声,抱着豆秧匆匆进了穿堂。
才低眉顺目当对穆丹丹说:“表小姐,庄妈只是个下人,再说了也一把年纪,实在没人,也不是不可以出去。少夫人身体不适,厨房也需要人手。姝草,以后刷锅洗碗的事儿就是你的了。如果我发现哪天锅碗没洗干净,唯你是问。”
姝草狠狠地抿着嘴唇,不敢出声。
家里的事儿,一般都是由盛管家作住,就是夫人也只是做个大的决定。
她有点后悔自己瞎跟着穆丹丹怕跑,公子在的时候,也许还起点作用,现在公子不在,穆丹丹和自己也差不多。
她嘟着嘴跟在气呼呼的穆丹丹身后,走过穿堂。
第一次没跟着穆丹丹回芳院,而是进了馨园,推开园门,下意识的第一时间看向麦穗儿的房间。却见门上明晃晃的挂着一把锁。
心里一沉,这个村姑看来是提放自己了。
她左右看了看没人,快步上前狠狠地踹了几脚房门,干净的暗红色门上留下了几只愤怒的脚印。
她转身进了自己的小屋,生了会闷气。想了想感觉不对,虽然公子韩少爷都不在,盛管家庄妈都很明显的偏向村姑。自己只是个丫鬟,不敢太放肆。
又走出去拿了块布将脚印拭去。
☆、第二百零三章 当家的
回到娘家,麦苗儿一边拌着着明天的包子馅儿,一边泪眼汪汪一遍一遍追问昨天的事情。
虽然天语将信交给了她,姬小童将内容读了几遍,她还是担心了一整夜,到现在眼睛还是红的。
麦穗儿费尽了口舌,解释了很多遍。她的眼泪才慢慢止住,还是含着泪花说:“穗儿,姐姐这里还有些钱,你给我的除了买面买调料,一个铜板都没舍得花,省着点也够我们用一段时间了。你现在是双身子,就不要劳累了。昨天遇见李婶儿,听她说,这头一胎要是保不住,后面的就习惯小产。”
姐姐的担心很让麦穗儿很感动,被人牵挂的感觉很幸福,她轻轻的笑了笑:“姐姐,我知道,我会小心的。你看我今儿不是没去么。都给他们带了什么?”
“五百只包子,二百个玉米棒子,听宝儿说是酒楼用,也不用保温,就随便装了起来,装不下就装在了篮子里,盖上了干净笼布。”
“说好的,只要送过去就好。还是姐姐能干,以后我就省心了。好好养胎喽。”
麦苗儿努了努嘴,指着门外伺候麦秦氏喝水的麦青儿:“穗儿,姐姐那有这么大的本事,亏了二姐。那二百个棒子都是她掰下来抱回家,剥了皮儿煮了的。你还别说,她倒是帮了姐姐很大的忙,可不能亏了她。”
麦穗儿看外面,麦青儿拿着瓷勺喂麦秦氏水喝,叹了口气:“她是咱二姐,就是亏了咱们也不能亏了她。她现在遇到了难处,我们更的帮他。二姐也真可怜,婶娘没再找她麻烦吧?”
麦苗儿长长的出了口气:“怎么能不找,捎话带信的,骂来骂去的,说是给我们做牛做马。”
麦穗儿宽慰她:“姐姐。爱骂就给她骂去好了,我们是问心无愧。再说只要二姐心里明白我们待她好就是了。以后啊,每天给二姐六十个铜板,年底再给她二两银子。到了宝儿娶媳妇儿的时候,也该够她自己盖间小屋子了。这样她帮了我们,也帮了她自己。”
麦苗儿好不容将五百只包子的馅儿全都拌好,摆好了放在案板上,又开始发酵面。
麦穗儿在一旁看着,实在是有点惭愧,洗菜切菜剁馅儿拌馅儿,发酵面,发面,包包子蒸包子。这段时间还有玉米棒子,这些事情做完,一整天都闲不下来。
麦苗儿还拖着一条不灵便的腿,另一条也不顺溜。
而她靠着这些包子玉米棒子养活一个红院的人,她不敢想如果没有这个姐姐。她会是怎样。
她现在已经和心爱之人成双成对,不久还会开枝散叶,可是这个姐姐还在为她忙碌,为所有人忙碌。
觉得眼睛有点湿润,她悄悄擦了擦,从腰间拿出钱袋:“姐姐,以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这是十天的定金。一半给了盛管家,还有二十五两,姐姐拿着。记得每天给你自己一钱,宝儿天语八十个铜板,二姐六十。妹妹身子慢慢重了,这些事儿你来管。以后啊我只要每隔十天去都城收银子就行。”
见到这么多的银子,吓了麦苗儿一跳。除了麦穗儿成亲时的彩礼,她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她不由得睁大眼睛:“穗儿,怎么这么多?还给了盛管家一半。 该不是算错了吧。还是你听错了,是一个月的。这一个月也没这么多啊。平时你也就每天一两多一点啊。”
麦穗儿便算给她听:“姐姐。那些包子不管荤的还是素的都算六个铜板,就是三两银子,玉米棒子每根算十个铜板,就是二两银子,每天就是五两,十天可不五十两么。哦还不够,还差五两,掌柜的说每个包子再加一个铜板。十天后这五两的收回来。”
麦苗儿半张着嘴巴:“穗儿,咱们遇上了这么好的掌柜的?人家对我们这么好,明儿的把包子蒸大一点,馅儿放多一点。”
麦穗儿斜了斜眼睛:“姐姐,人家那些客人不在乎包子大小馅儿多少,只要味道好。我们还是在味道上下功夫,馅儿的新鲜,味儿也得鲜。”
麦苗儿小心翼翼的将银子包起来收好:“这么多银子,我的放好了。等会闲了,把今天的分出来。还有买麦子的,买调料的取出来。”
麦穗儿听她念念叨叨的算着帐,啰哩啰嗦嗦,有点好笑,这么点钱算来算去的,以后要是多了,还不累死。
却笑着说:“姐姐真厉害,都会算账了。快成账房先生了。”
听妹妹夸自己,麦苗儿很得意:“穗儿。不是姐姐自己夸自己,姐姐这帐算可是很清楚的,一个铜板都不会错。”
“那是,我姐姐是谁啊?是大能人,这里里外外,锅上地里,算账理财,那样你能难得住。”
馅儿面都发好,暂时闲了下来。
麦穗儿麦苗儿出了厨房,麦穗儿大着嗓门和麦秦氏说了几句话,麦麦苗儿便拿出钱袋,数出六十个铜板递给麦青儿:“二姐,这是你今儿的工钱,先拿着。等会宝儿天语回来太乱。”
麦青儿脸微微一红。低下头:“三妹四妹,我还是不要钱的好。二姐白吃白住的,已经很感激了。”
说完眼圈一红。
被赶回娘家的这些天,她很自卑,处处小心翼翼,说话看人脸色,生怕做错什么。
那天的钱被亲娘亲姐姐抢走,她偷偷地哭了一整夜。想了想,在这里吃的好睡得好,三妹对她好,弟弟也问长问短的。有吃有住的,还要什么钱。
麦苗儿很快的看了一眼麦穗儿,将铜板塞到她手里:“二姐,穗儿说了,这是你该拿的。”
麦青儿拿着铜板,她很想自己有钱,以后如麦穗儿所说买房买田,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房屋,就不会受别人的气,不会被人赶出来。
可是这些钱,她怕自己拿不安稳。一墙之隔就是爱钱如命的亲娘,盛气凌人的姐姐,这两人加起来,她哪里是对手。就算是她将钱自己收了起来,她们也有本事套出来搜出来。
除了麦穗儿这里没人敢对付麦姜氏。
而且娘天天在骂自己是在做牛做长工。
麦穗儿说得好听,总不能天天守着。
与其被娘拿走,还不如识趣一点干脆不要,就当做长工赚吃赚喝,心里还踏实一点。
饱了饱眼福,她又将铜板塞给麦穗儿,红着眼圈:“穗儿,钱二姐真的不要了,只要有吃有住就行。二姐就是个贱命,那里有福气置办田产。”
麦穗儿反手将铜板装进她的围裙口袋,说:“二姐,你就拿着吧,这是你该得的。刚才我姐姐还说呢。二姐可帮了大忙了。现在我们情况还不太好,再过段时间捋顺了,再给你加点。你要是不拿,我可拿去给婶娘了。到时候你别哭鼻子。”
麦青儿这才用手捂了捂口袋:“那还是我自己拿着好了。”
“这就对了,二姐。你也听过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手里有钱心不慌,好好存起来吧,积少成多,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有自己的地盘。”
看麦青儿捂着口袋笑眯眯的进了和麦苗儿同住的屋子,麦苗儿数出十个铜板给了麦秦氏。
这个规矩是麦穗儿定下来的,每天给她十个铜板,哄她开心。
果然麦秦氏咧开豁豁牙的嘴巴笑的口水流了出来。
麦苗儿又将麦宝儿的八十个数了出来,让麦秦氏摸过之后说:“奶奶,这是宝儿的八十,我给他存起来了,您记着。”
麦秦氏连连点头:“给他好好收起来,以后娶媳妇儿。”
麦秦氏虽然年纪大了,脑子还清楚,她怕自己将这些钱收起来,万一那一天走了,宝贝孙子拿不到钱。便托麦苗儿代管。还将麦穗儿的彩礼中留给麦宝儿的二十两也交给了麦苗儿。
麦苗儿收好了麦宝儿的钱,又将天语的数了出来。认真仔细一副当家的样子。
她看麦青儿从屋里出来,才拿着钱袋走了进去,关起门。她要将银子藏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麦穗儿便在外面看着,确定没人偷看。虽说都是一家人,最贴心的还是姐妹两。
麦苗儿出来,她才进去看姬小童,刚才他在睡觉。
一进门看见姬小童坐在炕上,茫然地看着屋顶,脸色较之前好多了。
大声说:“童儿大夫,看起来气色好多了。”
姬小童苦笑一声:“被苗儿姑娘 好吃好喝的喂着,不好怎么对得起她。”
麦穗儿慢慢坐在他床头:“对得起她对不起她都没关系,关键是要对得起你自己,童儿大夫,再过几天等你腿好一点,我们去百草谷采药。你的将自己治好,还得给我姐姐治。这段时间没吃药,她的腿又开始疼了。”
姬小童眼神很忙茫然,语气很空洞的说:“穗儿,我给你姐姐开个药方,你去给她抓了回来。至于我,死了跟活着一个样。”
麦穗儿嗔责的再次开导:“童儿大夫,活着就是活着,怎么能跟死了一样呢。你一定要相信我二弟,他说姬老大夫是被冤枉的,以后一定会平反的。你得等着这一天。”
☆、第二百零四章 一起坐坐
八月十五将近,天气渐渐变冷,秋天雨多一连几天绵延不断。 山路有点滑坡,官道也太泥泞,为了安全起见,好几天没去都城送包子。
麦宝儿心里着急,忙碌惯了,闲下来觉得心里难受,每天见到麦穗儿就问:“四姐,什么时候去送包子。”
麦穗儿一点不着急:“天晴了再说。”
麦宝儿年纪小胆子大,正是有热情的时候,嬉皮笑脸的求麦穗儿:“四姐,下的小雨,路上只是湿了一层皮。天语大哥的手艺好,应该没什么问题。四姐我们明儿就去送吧,四姐太小心,胆子太小。我是怕万一掌柜的不高兴了,不和咱们做生意,就就糟了。”
麦穗儿淡定的看了他一眼:“宝儿,放你的二十四个心。只要我们的包子好,还怕掌柜的不和我们做生意?作生意要紧,我们的安全更要紧。这么多的山路,万一山体滑坡,或者马车陷进去,伤了人怎么办?钱少赚点可以以后再赚,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没以后了。既然老天放你假、就好好玩几天。”
麦宝儿撅着嘴去一边了,麦穗儿麦苗儿相视一眼进了屋子。
麦秦氏麦青儿盘腿坐在炕上,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很久以前的八卦。见两人进来,让了点位置。
麦苗儿便去储存间端来一些陈年的老核桃,红枣儿,还有剩下的松子儿瓜子儿放在小炕桌上。
麦穗儿想起了刚才带了点熟牛肉来,说:“姐,我不是拿了点牛肉么,切了端过来,喊宝儿一起吃。牛肉放了好几天,再不吃就坏了。”
前几天去翠玉楼结算包子钱时,顺带打着韩王的旗号要了一大块的牛肉,回到家里装在一个大碗里,每天放在清凉的井水里。倒也能存好了几天。今儿闲来无事儿,带了点过来给奶奶姬小童几个尝尝。
麦苗儿便一拧一拧的去了厨房,麦穗儿大声对麦秦氏说:“奶奶,下着雨。我把童儿大夫扶过来我们热闹热闹。”
麦秦氏对姬小童很尊敬,就算他现在落魄至此,也一样的叫他姬小大夫,每天必须去看看他,饭做好了总是让麦苗儿麦青儿先送去给他吃。
还不忘总是提醒几个孙子:做人要知恩图报,要记得姬老大夫姬小大夫的好。
所以听说要将姬小童扶过来,笑的嘴巴都合不拢,连连说:“快去扶快去扶,这孩子心里憋屈,让他来散散心。青儿你也去帮忙。”
麦穗儿出了屋子。喊来麦宝儿,姐弟三人一起将还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