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麦花儿的头发。
麦花儿变得被动起来,魏小姐趁机对着她的脸抓了好几把。
麦姜氏拉也拉不开,边放声大哭起来。
大门离屋里太远,门又关着,麦穗儿几个都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刚才的气氛变得沉默。麦穗儿刚要活跃一下,听见了麦姜氏的哭声。
小声说:“宝儿,怎么了?我出去看看?”
宝儿狠狠地说:“四姐,不用看。大姐这样的人是的给点教训。”
麦穗儿有点担心:“宝儿,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儿吧?”
麦宝儿用鼻子哼了一声:“四姐,你就是心软,能出什么事儿。出了事儿也是好事儿。也让我娘知道知道。她把大姐惯成什么样了。”
就听见外面传来很少大声说话的麦成坤震耳欲聋的声音:“你们干什么呢?闲的没事儿干是吧?都进去。墨香,你松手。”
☆、第二百零六章 礼物
雨终于慢慢停了,天空洗过般的纯净,地里的秋粮好像突然就长高了许多。
麦穗儿站在大门前看着被雨水清洗的格外青翠的玉米叶子,棒子已经所剩不多,再送去几天,留下的就是种子和一点磨玉米糁子的了。
明天估计路会干,就可以去都城送包子了。算一算已经五六天没出去了,嘴上说不着急,其实心里快急疯了。
慢悠悠的走去娘家,帮着麦苗儿拌好了包子馅儿,又和麦青儿去红院玉米地里掰了些玉米棒子抬了回来。已经累到不行。
她知道自己有孕在身,做事的时候便很惜力,所以说是帮忙其实只是掺合一下。
院子里,麦宝儿也在很卖力的劈着柴禾,蒸包子需要大火旺火,的劈些厚实耐烧火大的干柴。这活儿是重体力活儿,麦宝儿将胳膊轮的圆圆的。倒也干得风生水起。
这让麦苗儿麦穗儿十分欣慰,有了这个弟弟,家里就有了当家做主的。
姬小童的心情又跌入了低谷,麦花儿麦姜氏的辱骂让他的眼神再次变得茫然起来,麦花儿没有办法,只要由着他去。
麦青儿殷勤起来,有事没事儿的去给他送水,他的炕前就放了好几只水碗,以至于到了吃饭时间,饭碗不够了。
准备好了明天的,安顿好了一切,麦穗儿这才回家。
厨房内,庄妈手忙脚乱的忙活着,见麦穗儿挽起了衣袖,忙说:“少夫人,你歇着,老奴来做,你只要动动嘴就好,这个茄子要加点蒜泥吗?”
麦穗儿笑了笑坐在了灶膛前的木凳子上说:“加点蒜泥,还要用热油浇,茄子这东西是道富贵菜, 油少了一点不好吃。”
庄妈便按照麦穗儿的步骤,做了几样菜。
她还不太会烙软饼,麦穗儿在一边帮忙,饼子出了锅。她左右看了看很为难的说:“少夫人,飞凤又长高了一点,等会饼子烙出来,我给那翠儿拿两张去,她吃了好下奶。”
女人为了孩子真是什么方法都想得出,麦穗儿笑了笑很理解上的说:“给带两张去吧,吃的好奶水才足。”
庄妈做贼似的将两张软饼折起来,用笼布包着,揣进怀里,鬼鬼祟祟的出了厨房门,见门外没人,出了穿堂。
下了好几天没看见孩子,今儿是约定的日子,大门口遇见盛管家,匆匆说了几句,便出了门。
果然是看见了翠儿抱着飞凤在地头忙碌,她急匆匆的将饼子塞进翠儿的手里,摸了摸飞凤的胖脸蛋,就返了回去。
她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红院的日子这些天倒是很平静,穆丹丹除了吃饭一般也不太出门,姝草几乎都在伺候穆丹丹,晚上也很少回来。
麦穗儿也不去管她,只要晚上月亮升起不回来,便插上大门闩,顶上顶门杠。
这倒不是她怕有坏人进来,也不是提防姝草,而是她要为自己的孩子编一些儿童书籍。目前的打算是看图识字,给一些简单的常用字配上图。
偶尔的有了灵感也给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配配图。
晚上时间长,夜深人静,以前记住的东西泉涌一般的涌出来,越涌越多。她这才明白古人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真理。
就是因为前世从小爱看书,现在才能将那么多的经典记录下来,以后教给自己的孩子。
短短的几天工夫,一个本子已经用完,估计到孩子出生,三岁以前的教程就会编完。
她满足的看着简单的类似素描的插图,为自己竖起拇指。
真没想到她可以为孩子做编辑。
姝草这些天似乎安静了许多,虽然不来厨房帮忙,晚上几乎都在芳院,只要麦穗儿不追究,却也不找事儿,麦穗儿乐的清净自在。
本来盛管家要求姝草天天去厨房,最起码的将碗碟洗干净,可是因为庄妈每天都来,盛管家也暂时没有计较,他知道庄妈的主要目的是帮麦穗儿,还有给奶着飞凤的翠儿弄点好吃的。姝草在,还不方便碍事儿。
快到八月十五了,要给韩王送点什么礼物呢?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逢年过节的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写点东西画幅不像样的画儿,显得自己太有文化了,和村姑身份不般配。
送点鞋垫子手帕钱袋什么的,又好像意义不对,传说古代女子传情送意就用的这些东西。
想来想去的,还是送点跟中秋有关的东西,什么月饼,米酒什么的。
说起月饼,以前也没吃过什么月饼,最多就烙上几张大饼,她躺在床上,好好地仔细想着月饼的做法。
八月十五一大早,她便收拾整齐,带着精心烙的十只大小均匀,各种馅儿的月饼,一坛子盛老爷家的上好的胭脂醉红米酒,以及和麦青儿去后山 那棵大核桃树上的青皮核桃,院子里那棵枣树树梢上的大红枣儿上了路。
来到都城刚刚上午,到了翠玉楼,掌柜的 安排小二将包子带去厨房,给麦穗儿结了账,麦家的包子实在是好吃,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成了翠玉楼的招牌面点,凡是来翠玉楼的客人,没点菜之前先要点份包子,尤其是榛菇肉馅儿的。黏玉米棒子更是了不得,每天二百只早早就没了货,下雨的那几天,好多人都开始预订。
、 所以掌柜的便很大方,只扣除了三天的。
告别了掌柜的,吩咐天语麦宝儿在王府街口等着,她提着竹篮去韩王府的侧门。
大门紧闭,敲了很长时间,福头儿才懒洋洋的出来开门,见是她,立刻换上一副笑脸,人也精神起来:“穗儿姑娘,你来了,王爷刚刚上朝回来,你里面等一等,一会就来。”
麦穗儿笑嘻嘻的点头哈腰:“大爷,那我在里面等会儿。”
福头儿前面带路边走边说:“穗儿姑娘,这段时间也没见你来,王爷还念叨来着。”
麦穗儿紧紧等跟在后面:“王爷日理万机的,还能念着我这个民妇,真是三生有幸,大爷啊,我带了青皮核桃,大红枣儿,还有我自己烙的月饼,您老尝一口。”
福头儿忙摇着头:“王爷还没吃,老奴可不敢抢先。”
麦穗儿贼头贼脑的左右看了看,从篮子里拿出一把又大又圆的红枣儿塞进他手里小声说:“大爷,王爷又不在。你偷偷尝尝,先尝尝这颗红枣儿,我们家院子里的,可甜了。”
福头儿将手里的红枣儿放进嘴里,脆生生的很甜。枣核很小。
进了韩王的办公室,坐在圆桌旁等着,麦穗儿从篮子里拿出青皮核桃,剜核桃的特制的小镰刀般的小刀,很利索的将一只核桃一剜两半,小刀往里一剜,嫩嫩的核桃仁就给挑了出来,递了过去:“大爷,再吃个核桃,我帮你把核桃仁挑出来了。”
正在专心的剜着核桃仁,韩王走了进来,远远就问:“麦穗儿,干什么呢?这么专心。”
核桃仁很香,福头儿刚嚼了一口,见韩王走了进来,慌忙使劲咽下:“王爷,穗儿姑娘剜核桃呢。”
韩王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坐下,看着麦穗儿很麻利的剜出的核桃仁,对身后的邢谦说:“没想到这手还挺利索的。核桃这样也能吃么?”
邢谦茫然地摇了摇头:“没吃过。应该是涩的。”
麦穗儿将嫩嫩的核桃仁上新鲜的皮慢慢剥去,白嫩的鲜嫩果肉递给他:“那里是涩的,你尝一尝,油香油香的。”
她没敢将核桃仁先给韩王,而是给了邢谦让他先尝。
邢谦抱着神农尝百草的壮志将鲜核桃仁放进嘴里,轻轻嚼了几下,脸上露出很享受的样子,对韩王说:“王爷,真的好吃,确实又油又香,比干的好吃多了。”
韩王半信半疑的拿过一瓣,自己剥去薄薄的皮儿,放进嘴里,果然美味。
一双眼睛便盯着麦穗儿:“果真好吃,给我一个。”
麦穗儿便很灵巧的将半个核桃仁连同外皮一起剜了出来。
韩王便坐在摞满了公文奏章的办公桌前亲自剥着核桃皮,还不时的给邢谦分一点。
估计韩王吃的舌尖有点干,麦穗儿便从篮子里拿出大枣放在桌上:“大叔,这还有大红枣儿,我家树上最高处的,我怕用杆子打下来磕着了,专门不顾枣刺攀上去亲手摘得,您尝尝,常言道一日三颗枣青春永不老。”
枣儿一颗颗的绝对又红又大又圆,看起来就水汪汪,却不是她说的那么玄乎,是攀上枣树摘的,而是踩在凳子上了院墙站在墙头摘下来的。
韩王拿了一颗丢进嘴里,果真是又甜又水灵。
他笑了笑看着邢谦:“邢谦,吃枣吧,福头儿也吃。麦穗儿这么用心的,我们不吃也对不起她的这点心意。”
邢谦福头儿便吃核桃的吃核桃,吃红枣儿的吃红枣。
“大叔,喝点茶。”
麦穗儿很及时地将一杯热茶放在韩王面前。
才从篮子里拿出月饼放在桌上:“还有,我自己烙的月饼,白砂糖馅儿的,豆沙馅儿的,芝麻香酥馅儿的,比不上都城的点心,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笑纳笑纳,”
说的点头哈腰谦虚谄媚,很像玉翠楼跑堂的店小二穿上了女装,韩王哈哈大笑起来:“怎么感觉到了酒楼,麦穗儿,你做个店小二应该很不错。”RS( )
☆、第二百零七章 满载而归
一些小小的用心带来的中秋礼物让韩王,邢谦,福头儿热闹起来,韩王吃着香酥甘甜的月饼打开了话匣子:“麦穗儿,这月饼很好吃,你是怎样做出来的。”
“这都些枣儿是就你家院子里的?核桃也是你家的?你们中秋都是怎么过的?”
韩王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显然很有兴趣,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神闪着亮光。
麦穗儿便一一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以往的时候我和姐姐奶奶便吃顿好的,晚上坐在枣树下吃点红枣儿,核桃什么的,说说话。今年不知道我婆婆以往是怎么过的,应该也是赏月吧。”
“赏月?”韩王颇感兴趣的问:“你们也会赏月。”
“会啊。”麦穗儿见他好奇,便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我们会看看月亮里有没有嫦娥玉兔,有没有桂花树吴刚什么的,也会献一些东西拜月亮。”
韩王更有兴趣的追问:“会看见嫦娥吗?还有吴刚桂花树?邢谦我们看到过吗?”
邢谦摇了摇头,什么嫦娥吴刚桂花树,没听过。
也许那些个关于月亮的传说,这个时空没有记载。以前她当故事讲给麦苗儿的时候,她也一脸茫然,以为她在讲故事,是瞎编的。
便说:“不就是一些传说吗,说是月亮里住着嫦娥,一只玉兔在捣药。还有说有个叫吴刚的人,要把一棵桂花树砍倒,怎么砍也砍不倒。”
韩王一双眼睛含着期望盯着:“什么传说,说来听听。”
邢谦也看了过来,这个村姑小妇人知道的还不少,月亮里还有什么传说,他只知道八月十五月亮圆,要祭月亮的。
“这都没听过,文化真是匮乏。”麦穗儿小声嘟囔一句。
来这里就是为了讨韩王高兴,为了感谢他的帮助。只要他高兴,进几个小故事也当是感谢。
便坐在韩王办工作的对面小椅子上,将嫦娥奔月,吴刚和桂花树,的故事讲了一遍。
顺便还讲了前世看的电视剧里关于月饼的传说。
韩王邢谦福头儿听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到了下午。
口干舌燥的麦穗儿喊了几口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起身告辞:“大叔,邢大哥,我该回去了,再晚,怕婆婆会说。”
韩王听完这些个传说故事,拿起一只月饼左看右看的,这个时还没吃月饼的习俗,却是有烙饼的,所以他以为麦穗儿带来是烙饼,原来是有月饼这一说的。
见麦穗儿要走,他坐着没动,继续看着月饼:“麦穗儿,赏月是要做些什么呢?”
麦穗儿有点着急,还是很耐心地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月亮吃着东西,对于大叔来说当然也是陪着家人,吃着各种水果,喝着酒,吟诗作对了。月圆人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的。”
韩王终于研究完了刚才已经吃过的月饼,抬起头看了看麦穗儿,见她脸上很平静,眼神却露出焦虑。
笑了笑起身:“麦穗儿,你说的这些很有意思,既然今晚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本王也就不留你了。如果换做平时,倒要邀请你一起了。福头儿,去后面摘些葡萄苹果来,还有那岭南送来的小西瓜,小甜瓜,荔枝点心什么的让麦穗儿带回去尝尝,对了记得带些熟牛肉。”
这么多的吃的,真是赚到了。
麦穗儿兴奋地满脸通红,自从上次吃了太医开的安胎药,回去姬小童又帮她开了个药方,便没再怎么反应。胃口也好,现在妊娠期快要过去了,她开始馋一切,尤其是水果。
感觉嘴角渗出了口水,她忙用舌尖舔了舔。鲜嫩红润的舌尖很快速的在嘴角闪了闪。
韩王觉得这一闪而过的红润搅拌了一下心脏,心里痒痒的。
有点奇怪的看了看麦穗儿,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对于女人,他已经很久没什么感觉了。
他忽然很想将麦穗儿留下来,今晚一起上赏月,那样的话一定很有意思,不过还是没说出来。
他不想给她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个已婚妇女晚上不回家,很难说清楚。
上次是个例外。
可是他不知怎么会觉得麦穗儿晚上一定会很孤独。
便在将她送出门口时小声说:“你家夫君有信了,他和韩兄弟都很好,你不用担心,估计你分娩时他会赶回来的。”
麦穗儿满眼感激不尽的扬起脸庞,眼眶似乎能滴出水来。
无声胜有声。
韩王微微笑了笑:“晚上好好赏月,以后有机会有什么好吃的就给本王送了来,有什么好听的故事也说来听听。你今天说的很好听。”
麦穗儿忙点头哈腰应承着:一定一定。下次来给大叔讲更好的。
福头儿邢谦帮她带着几大篮子水果,一大块牛肉出了门,远远的看见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