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是麦姜氏麦花儿捎话带信热潮冷讽也厚着脸皮。
所以听说有银子赚,也不会伤人,去那种地方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才答试一试。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一种被妓院老鸨命名为迷心散的淡黄色粉末完成了。
这种药经过老鸨在各种嫖客身上试验过后,据说可以意乱情迷,让人神魂颠倒到不能自拔,绝对是提高功能的春药,被几家妓院老鸨定了下来,每月来取一次,每次三十包,每包一两银子。
这个价格远远地超过别的药物,而且药材还不贵。
这种药已经卖出去一个月,姬小童也赚到了钱,却没敢拿出来。
麦苗儿麦宝儿还都是没成家的孩子,麦青儿也是个被赶回家的女子,这样的钱拿出来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不定会影响他在麦家人心里的地位。
研制这种药的时候,他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所以大家以为他是在接这种方法掩饰自己的悲愤。
除了麦青儿一次一次的给她送吃的喝的,并没人来打扰。
听到麦青儿的脚步慢悠悠的轻轻退了出去,他才停下来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神色忧郁起来。
住在麦穗儿家里大半年的时间,没给过一文钱,没为麦家做过什么。自己的亲大嫂亲侄子侄女还寄养在大嫂的娘家,那家也不是很富裕。
只是为慕名而来的人看病,没有什么收入,大多数底层百姓,只是带点粮食土产什么的,完全不能做到将大嫂侄子接回来重振家业。
虽说这种春药对人体有害,是药三分毒,但是他也努力的调配将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再者说来去那种地方就是为了买春,他一边配药一边想着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三十服药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慢慢将药材磨成粉末,有一种还需要烘培干,还有种药引子需要童子尿,他的找机会让前来看病的童子将尿留在瓦罐内。
终于将碾槽里的药材碾成岁碎末,他直了直腰身站了起来,出了门看见麦苗儿坐在院子中间,削着土豆皮儿,麦秦氏也坐在一边,手拿着一块鸡骨头,唠唠叨叨的,黑子在她脚下窜来窜去的。眼睛盯着她手里的鸡骨头。
他抬头看了天,说:“苗儿,还早,歇一会吧,等会再做。”
麦苗儿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艰难的起身说:“童儿大夫忙完了。我这就去帮你端早饭。”
大半年的时间,麦苗儿对姬小童总是恭恭敬敬,伺候的也是无微不至。没有半点的怠慢。
姬小童忙说:“穗儿,你不用起来,我自己来。”
说完自己去厨房,无意中看向迎着太阳起身的麦苗儿,淡淡的阳光洒在她曾经苦难的脸上,闪烁着别样的光泽,神圣而美丽。
☆、第二百一十六章 百日宴
孩子百天很快到了,还没有盛夏的消息。
盛夫人焦急不安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不停的对庄妈说:“眉儿,你说这都去了十个月了,还不见回来,连个信都没有,也不知道好好不好。喜郎要过百天了,风儿不回来怎么过啊?这可是我的大孙子啊。”
庄妈也没了主意,跟着盛夫人转来转去的说:“公子吉人天相,一定没事儿。估计那边的事儿还没办完。小公子的百日宴,还是和少夫人商量一下,少夫人很有主见。”
盛夫人摇了摇头:“眉儿,我看还是和大志,丹丹商量一下吧,媳妇儿毕竟是个村姑,懂什么。”
庄妈柔声说:“夫人,可别小看少夫人,她很会办事很懂规矩的,问问她, 说不定会有好注意。”
盛夫人想了想,庄妈说的也对。
便让姝草去喊麦穗儿过来,对她说:“媳妇儿,眼看喜郎要过百天了,满月没过,百天一定要过得,他可是我的大孙子。 可是这风儿也不在,我们也不好大办,我们两个女人家也不好去请人,婆婆我是没了主意,媳妇儿你说。”
盛夫人对喜郎重视,麦穗儿自然高兴。但是她说的也对,盛夏不在,婆媳两个平时也不太和人打交道,红院也不好让人进来。
她想了想说:“娘,喜郎是您第一个孙子,这个百天的过一下,不管大小也是个喜事儿,我二爷奶奶,姐姐宝儿的都喊了好些天了。娘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请娘家人去都城大吃一顿,然后给娘带上一桌酒席回来,我们在家里再过一下,别人就不请了,盛老爷也不在。”
麦穗儿知道这家里的人是不会出去的。自己亲自做显得有些掉身份,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过百天。
去都城翠玉楼吃饭可以不用花钱,韩王给的玉坠还没派上过用场,现在刚好让家里人开开眼。
盛夫人 想想这样也好。点头答应。
到了孩子百天的时候,刚好是初夏,风和日丽,麦家所有的人,包括麦姜氏麦花儿魏小姐小丫鬟姬小童孙黑牛,甚至李红嘴儿都受到了邀请,天语套好了三辆马车,他和麦宝儿一人赶着一辆,麦长青也拿起了马鞭。
人太多马车坐不下,姬小童便骑着毛驴。男子们全都步行。车厢里太挤,麦青儿很识趣的也跟着走。
有麦姜氏麦花儿在,两人主子般的端坐在车厢里,一左一右的围着好多年没正眼瞧过的麦秦氏,麦秦氏刚开始不理会。后来被哄得咧开没了牙的嘴,只管笑。
看来是人老了没了立场,麦青儿不敢靠太近,她有点胆怯。
走在马车旁,心里舒坦一些,还能看见姬小童骑着毛驴走在一旁。
被邀请去都城的翠玉楼吃酒席,所有的人都是满心喜悦的。对于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来说,去都城进馆子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儿。
一行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也不觉得累,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城门口。
麦姜氏麦花儿麦青儿是第一次来都城,看到威武的城门口站立的士兵。吓得不敢进门。
麦穗儿抱着乖爽的喜郎笑着说:“婶娘大姐,你们只管进,我们又没作奸犯科的,不用怕。”
麦姜氏娘三个战战兢兢的进了城门,因为来的人多。耽搁了时辰,这时候已是正午时分,正是人多的时候。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天语将三辆马车寄存在车马店,一行人便向翠玉楼走去。
麦宝儿天语还抬着今天的包子。
掌柜的看是麦穗儿,很客气很恭敬的将他们请到了一个大雅间,两张大桌子,中间用高贵的屏风隔断,可以坐三十个人。
几个跑堂的平时也看麦穗儿麦宝儿天语常来,掌柜的对他们也客气,传说麦穗儿和韩王交情不错,很卖力很殷勤的跑前跑后的伺候。
来到这么高级的地方,被人如此的伺候,除了麦穗儿,别人都不敢大声的说话。
几个小孩子也乖乖地坐在大人身边,眼睛盯着先端上来的各种点心糖果。
麦穗儿忙招呼,将盘子推去每个人面前:“走路都走饿了,先垫着点。”
点心做的实在是精致,样式又多,不一会儿便风卷残云。
麦穗儿忙笑着说:“少吃点,先垫垫肚子,一会还有很多肉菜呢,都说好了,八凉八热,一汤,外加一个烤全羊,说是外域的大厨,专门会做牛羊肉,烤的全羊那叫一个好吃。”
听她这么说,胖乎乎慈祥的二奶奶放下手里的点心说:“不吃了不吃了,留点肚子吃好的,烤全羊,二奶奶听都没听过,穗儿啊,你可让二奶奶开了眼了。”
面对满桌子羡慕满足的眼神,麦穗儿多多少少的有了点自豪感,这些人都是她来这里的亲人,包括总是和她作对的麦姜氏麦花儿。
此刻这两人的眼里全都是嫉妒。
敌人的嫉妒就是自己的成功。
抱着乖巧可人的喜郎忙前忙后的招呼人,宝儿也跟着忙碌,菜很快端上了桌子,都是满碟子满碗,很实惠。
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肉,好一点的家庭冬天腌点腊肉,的吃一年时间。
麦苗儿去年喂了两口猪,过年时都杀了,腌成了腊肉,却是多半都给了盛家。
现在不逢年不过节的有肉吃,牛肉大肉羊肉的,还能尽饱吃,大人小孩全都鼓起了腮帮子,在麦穗儿麦宝儿第二次敬酒之后,将筷子轮了起来。
一时间大家都顾不上说话,专心的对付起了满桌子的肉菜。
麦穗儿便将麦宝儿叫去一边:“宝儿,你快点吃几口送四姐去韩王府,四姐有事儿,你回来再吃。我让掌柜的将烤全羊上迟一点。”
麦宝儿答应一声,过去拿起馒头夹了点肉,几口吃下。
麦穗儿端起一碗茶水,让他喝下。
又对麦长青说:“二爷,我和宝儿有事儿出去一下,麻烦二爷帮着招呼大家先吃。吃饱了没事儿的话可以去转转,转完了都去车马街刚才的车马店会合, 不想出去的掌柜的会安排客房。等我办完了事儿,过来我们一起回去。”
说完按照人家,每家五钱银子,交给麦长青:“二爷,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今天来的,不管是人多也好,人少也好,每家就这五钱银子,算是红包,买点零碎,不要嫌少。”
麦长青忙说:“穗儿,不用了。你带我们来都城,吃这么好的酒席,已经够让我们开眼界了,还给银子,太破费了。”
麦穗儿将算好的银子塞进他手里说:“瞧二爷说的,我们赚钱不就是为了花吗。快拿着,这都是我婆婆的意思,她说喜郎的爹不在,不能在这里敬大家。这点小意思,就当是喜郎他爹给各位的谢礼。”
五钱银子不是小数目,麦长青很认真的接过银子,仔细的每家分了五钱。
麦长青家算一家,麦宝儿家算一家,麦姜氏家算一家,孙黑牛一个人算一家,姬小童一个人算一家,天语算一家,李红嘴儿也算一家。
每家的当家主子拿了银子,都兴高采烈的夸起了喜郎,说这孩子天生喜气有福气。
麦穗儿听着心里更高兴,又交代麦苗儿几句,抱着喜郎和麦宝儿出了翠玉楼。
提着专门为韩王精心炒的松子儿就往王府街走去。
麦宝儿一脸喜气洋洋,麦穗儿自己出的银子,却把自己往前推,能让这么多的亲朋好友高兴热闹,还有自己的亲娘,他觉得很有面子。
虽然娘的很多事情他自己都看不惯,毕竟是亲娘。他更佩服麦穗儿,平时言来语去的寸句不让,关键时刻还是很有分寸的。
麦宝儿跟在麦穗儿身后提着竹篮,逗着趴在麦穗儿肩上的喜郎,喜郎见有人逗他,咯咯笑出了声,两只圆圆的酒窝可爱的旋了起来。
他看着心里舒坦,很想接过来抱抱,可是这孩子就认麦穗儿,她抱着笑的很响,很乖,换了人,便哇哇大哭起来。
他只好跟在后面逗他笑。
韩王外府的大门还是紧紧关闭,麦穗儿敲了很久,福头儿才出来开门,见是麦穗儿,惊异的笑了起来,第一眼看向孩子,感慨几声:“穗儿姑娘啊,这么久没来,孩子都这么大了,快进来,王爷前些天还提起你来。”
“真的?”麦穗儿睁了睁眼睛,很受宠若惊的说:“王爷百忙之中还能想起我一个村妇,实在是荣幸。”
福头便请麦穗儿进门,却没有请麦宝儿进来的意思,麦宝儿很识趣的告诉离去。
进了韩王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坐在椅子上逗喜郎玩儿。福头儿笑眯眯的去内府请韩王。
麦穗儿边逗孩子边看韩王办公桌上厚厚的奏章,看着头疼。
这么多这么厚,都很重要,的费多少脑细胞才能批完。
就想起自己精心完成的看图识字般的图书,今儿她给韩王带了几本,一来给他解解闷,二来也让他帮着修改修改。
虽然是好几个月没看见韩王,她却是无由来的信任他,觉得他能理解自己。韩冬羽不在,她便想让他帮着看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帮忙看看
韩王带着邢谦慢慢地踱着优雅的官步走来,人还未进门,声音先到:“麦穗儿,你终于出世了,本王还以为你生了孩子就隐居了呢。”
麦穗儿忙抱着孩子起身,对着门外大声说:“见过大叔。这不孩子小,来过几次都匆匆回去了,没敢来叨扰。瞧大叔说的,有大叔邢大哥在都城,我哪能隐居了,怎么也得来看看二位吧,再说了,麦穗儿一个小小村妇,谈得上什么隐居。”
韩王笑微微的进了门,先是伸出双手去抱喜郎,说:“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今儿小公子也来了?让大爷抱抱。”
喜郎不茬生,看见韩王友好的伸手要抱他,脸上还带着笑。对着他咯咯笑了笑,露出深深的可爱小酒窝。随即娇羞的将小脸藏在了麦穗儿的肩胛处。
韩王伸出去的手扑了个空,哈哈大笑起来:“这小宝贝,还不让本王抱。本王可是你大爷啊。”
他说的没错,西夏侯盛西霸和他是结拜兄弟,盛夏的管他叫二叔,喜郎可不得管他叫爷爷,可是叫大爷,有点像骂人。
麦穗儿笑了笑:“小孩子没没见过世面,看见大叔这样的大人物,给吓着了。”
韩王转到没穗儿身后,逗着喜郎。
喜郎便扭来扭去的跟韩王躲着猫猫,一边咯咯的笑,稚嫩的笑声很能撩拨人的心。
韩王心中久违的感觉被激发出来,顾不得形象身份,伸手将喜郎从麦穗儿怀里抽抱出来,狠狠地在他胖乎乎的粉雕般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孩子特有的甜丝丝的甜腻腻的味道。
喜发现自己离开了娘亲的怀抱,挥舞着两只小小的胖手,软乎乎的掀着韩王的脸庞,孩子的指甲软乎乎的,大拇指二拇指两个之间掐着,还有点疼。
喜郎在韩王宽宽的怀抱里使劲扭动着身子。肉呼呼的身体左右乱动,小脸蹭在韩王的脸侧,“哇呜哇呜哇”的大声哭了起来,脆脆的 响响的。
韩王慌忙摇晃着身子。拍着哄着说着:“宝宝不哭,不哭了哈,爷爷抱抱,抱抱。”
喜郎一点都不听他的,哭得更大声了,一会就声音嘶哑,声嘶力竭的,似乎受了无比的委屈。
孩子的哭声一声紧似一声,哭的韩王心里发慌,只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
邢谦觉得是韩王没有抱好孩子。凑上前去拍着双手说:“来,宝贝,舅舅抱。”
喜郎在韩王华丽的衣服上蹭着鼻子,眼睛看了一眼满怀期待点的邢谦,将小头抵在韩王胸口处。只管扭动身子哭。
韩王一只手拍着喜郎,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嘴里说道:“邢谦,你小子倒会占便宜,怎么让孩子管你叫舅舅。”
邢谦嘻嘻一笑,拨弄着喜郎的小手说:“王爷,麦穗儿一直管我叫邢大哥。他不管我叫舅舅,叫什么。是不是啊小宝贝。”
喜郎哪里会听得懂对不对,他高一声低一声,哇呜哇哇唔的哭的很有节奏,边哭边扭动身子,转着小脸。好不容易看见了一旁笑吟吟的幸福的看着的麦穗儿。整个小胖身子就偏向了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