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脉络。
当中国凭借改革开放重享一个大国应有的尊严之时,日本因为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人民的烦恼。
一句话,近代以来,日本总是出现在中国的转折点上。以史实观之,日本对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完全是负面的。不妨以这样一个视角,翻看一下近代中国的历史,不难看出百年前的梦魇又有重新出现的可能。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1)
一、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
昏聩懦弱的晚清政府也曾通过〃洋务运动〃来实行〃改革开放〃,但是甲午战争葬送了这场本来已经获得巨大成就的振作自救行动,也由此敲响了大清国的丧钟
我们从历史课本上看到,晚清的中国被一个昏聩、懦弱、愚蠢的政府所把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被灌输一种〃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因为落后,中国才有了被侵略被侮辱的近代历史。事实上,晚清也有奋发向上的自救行动。那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就是当时清政府实施的改革开放,其〃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引入国外的技术,开展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开放。不幸的是,大清国的这一自救行动因为外部危机而发起,也最终被外部危机所打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甲午战争。这场战争,葬送了这场本来已经获得巨大成就的改革开放,甚至也由此敲响了大清国的丧钟。甲午战争,一场由日本挑起的海上战争,以一个让全体中国人蒙羞的《马关条约》作为终结,让洋务运动的所有成果遭到否定。不变革没有出路,变革成果又被日本所毁灭。古老的中国,由此错过了一个富国强兵的大好时机。来自日本的威胁,从此像噩梦一般,给此后的中国屡屡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大清朝的末期是一段最为〃有意思〃的历史,前所未有的变局,空前复杂的内政外交,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几乎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关于清朝走向近代的转折点,最早的说法是1793年。垂垂老矣的乾隆皇帝80岁了,他已经驾驭清朝这艘大船行驶了58年。
这年秋天,作为外交官的马戛尔尼(1737…1806)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来到中国,以向乾隆皇帝祝贺80寿辰为由,要求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减低税率,给予租界,允许英国派遣公使长驻北京,允许英国人传教。
接下来的故事广为流传。
乾隆皇帝以其不识天朝体制,妄行乞请,而严加拒斥。在赐马戛尔尼筵宴,优加赏赉后,让其回国。
马戛尔尼具体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大致如下:
第一,为英国贸易在中国开辟新的港口。
第二,在靠近生产茶叶与丝绸的地区获得一块租界地或一个小岛,让英国商人可以长年居住,并由英国行使司法权。
第三,废除广州现有体制中的滥用权力。
第四,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开辟新的市场。
第五,通过双边条约为英国贸易打开远东的其他地区。
第六,向北京派常驻使节。
第七,在不引起中国人怀疑的条件下,使团应该什么都看看,并对中国的实力作出准确的估计。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2)
以当时大清朝的实力和整个统治阶层的盲目自大、闭目塞听,乾隆皇帝当然对英国的〃无理要求〃不屑一顾。
大国的盲目自大与小国的褊狭自负具有同样的逻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同一个大城市的市民与一个偏僻山村的村民一样。在农村人面前,城市人就常常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而农村人一旦偏狭,就会觉得〃离开我们农民生产的粮食,你们什么也不是〃,甚至对城里人产生仇恨。隔膜与仇恨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够开放和信息的不对称。
一种文化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常常因为自大而走向封闭,中国就以实际行动论证并上演了这样一个悲剧。驭御大清朝数十年,足以让乾隆皇帝沉淀下足够的自信心。所以,面对英吉利小邦,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不屑。
中英此次〃外交〃,就这样如一段小插曲一样,埋藏在历史之中,如果不是后来的一系列大变局,或者不会为后来者对这一插曲再三玩味。
形势和世道的变化,总是在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到来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历史早已经埋下了伏笔。
时光飞逝。乾隆皇帝带着康乾盛世酿造的辉煌和积弊谢幕。祖宗的霸业连同历史的包袱,一同甩给了爱新觉罗氏的后人。
29年后,大清朝的好日子似乎还没有过完的时候,英国再次叩响门环。
此时驾驭大清朝这艘*的是乾隆皇帝的孙子,道光皇帝。
这是1834年7月25日。英国新派的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乘船抵达广州,并于次日向两广总督府递交要求通商的信函。
按照大清朝的规矩,律劳卑的这一举动是不敬的、过分的!作为一个商人,他是不能与大清朝官方直接递交公文的,有什么事情应该通过当地的行商代为转交信函。
律劳卑如此大胆,自有原因。他的背后是一艘已经游弋在虎门外的军舰。
这个时候清政府的官员还不像后来那样〃没有骨气〃,对于蛮夷洋人还有优越感。大家认为应该停止中英贸易,对英国人的这种示威行动进行惩罚。
两广总督卢坤向道光皇帝所奏的〃为律劳卑来粤不遵法度予封仓示惩片〃中说:夷人所恃者,唯有船坚炮利。内洋水浅,礁石林立,夷人施放火炮,亦不能得力。我方只要调兵遣将,水陆分投布置,夷人便会折服。
皇帝的御案上常年堆积着雪片一样飞来的奏折,要让主子有耐心看下去自己的奏疏,文字必须干净简练。卢坤奏折言简意赅,显然是合格的。
快马加鞭,这份奏折越过千山万水到达北京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两个月后了。
9月30日,正在圆明园里辛勤工作的道光皇帝看到卢坤的这份奏折时,批了8个字:所办甚妥,所见亦是。
值得感慨的是,直到这时候,大清朝的统治者依然保持着足够的自信。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种自信已经成为愚蠢的象征。愚蠢不是因为智商不够,而是因为眼光太低。此时的大清朝,在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西方世界对比下,已经成为一座很大也很深的井。道光皇帝自然就是地位最高的井底之蛙。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3)
当道光皇帝提起御笔批下那8个字时,英国军舰已经〃宣战〃了。
但这位坐在京城的皇帝在数天后终于收到广东的奏折:英舰强行驶入虎门,直逼黄埔,轰击炮台,水师竟不能挡
从此,这一败势在后来的中外近百年的战争中,一直延续,包括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北京烧杀抢掠。
这些战争中,让清政府感到空前触动的是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最为沉痛的是甲午战争,让中国人最为无地自容的是八国联军的占领北京。
每一次战争的结果,都暴露了统治中华大地的这个政权已经百病缠身,并引发民间和政界的自救行动。
鸦片战争之际,在清政府看来,比外患更严重的是内忧,那就是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之下,清政府发起了自救行动,也就是发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走到此处,我们不妨暂时打住,看一下中国的东邻——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时候,日本在干什么?
日本与中国同是西方商船和军舰的目的地,但日本的危机要比中国晚大约15年。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将军舰开进浦贺港口。次年,日美签署《日美亲善条约》。数年后,日本相继与俄国、荷兰、英国法国缔结条约。日本的民族危机到来,已经是1860年代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清政府在遭受一番打击后开始自救的时候,日本的民族危机才刚刚开始。在面临沦为列强殖民地危险的情况下,日本也开始了自救行动,刚开始是〃尊王攘夷运动〃,接下来则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在时间上处于同一时期,但结局迥然不同。前者是以政治改革谋求富国强兵,后者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输入技术,发展军事和经济。
有人将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进行过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并把洋务运动称为晚清的〃改革开放〃。二者在技术操作层面确实有相似之处,都是利用〃后发优势〃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填补中外之间在〃物质文明〃层面的落差。
不过,在洋务运动正式开始之前,曾经有一段〃思想启蒙〃运动,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思想产生的过程。
大致看一下洋务运动(1861…1895)——这项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如何进行的。
当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政权危机和鸦片战争所导致的领土危机交织在一起后,朝廷认识到,内乱的危害更大。解决内乱的方式之一,就是引入洋人的坚船利炮。所以,办理洋务的能臣,多是有〃剿匪〃经验的地方官员。
在清政府中,推动洋务运动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4)
洋务运动开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以奕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办理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
前面说过,1850年代的大清朝已经彻底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所以洋务运动目的就是缓解这种窘境,以拯救危局。
攘外必先安内,是当权者必然的逻辑。因此,洋务运动的开端便以向洋人购买和自己模仿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的形式开始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是在内政已经坏到接近政权崩溃的时候,才有自上而下变革的冲动。这种变革,都是修修补补式的,都是为了应付当下危机的被动之举。
洋务运动的开始,就是制造〃现代化〃的武器。希望制造出来的枪支弹药,像手术刀一样,能够切除帝国身上的肿瘤。
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弹药、大炮等军火。这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而购买西方近代军事武器较早而又较多、创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规模较大而又较早者,是李鸿章及其统率的淮军。
洋务运动早期,洋务派创办规模较大的军用企业4家:
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建成,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
2.金陵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南京建成,主要为〃剿捻〃制造**。
3.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专造兵、商务轮船。
4.天津机器制造局。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办,主要制造华北地区用来〃剿捻〃的军事装备。
这些官办〃国有企业〃建立的同时,在总理衙门的主导之下,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列强暂时达成了〃和好〃的局面。
但这种局面注定是短暂的。到了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侵略有了加剧的趋势。新的形势促使清政府在军事上大力建设海军、增强海防,编练区别于湘淮军的新式陆军。为了建立新式海军,清政府除设厂制造兵船外,还以重金向外国购买军舰。清政府先后向英、德等国订购舰只,建立了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
与此同时,洋务运动也开始波及民用工业。洋务派在继续设立兵工厂和扩大原有的军用工业之外,主要着重于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和经营,以期与洋商竞争。
1873年创设的轮船招商局,是由军用工业为主向民用工业企业为主转变的标志。由于洋务运动的任务和内容有了某些改变,洋务派在原有官僚集团之外,又增加了一些买办商人和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涉及四类产业:轮船航运;开采煤矿和采掘、冶炼其他金属矿藏;电报;纺织业。这些民用工业企业,除少数为政府出资的官办者之外,大多为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的内容还包括〃培养人才〃。为适应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为培养翻译人员,清政府于1862年在北京设立了同文馆,随后又设立了上海方言馆和广州方言馆。以后,洋务派又在实践中认识到,要真正办好洋务,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中国必须有通晓洋务的人才。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5)
为培养这样的新式人才,一是派遣人员出国留学,二是开办学堂。派遣学生出国始于1872年的幼童留美。此事由容闳倡议,丁日昌支持,曾国藩、李鸿章促成。在派遣留学生的过程中,清政府逐渐认为,出国留学人员应以经过外语训练的成年人为宜。当时具备这个条件的主要是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所以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以福州船政局者居多,均赴英、法学习制造和驾驶。此外,还有派赴德国学习陆军和张之洞派赴欧美学习冶炼钢铁的一些留学人员。
在国内的人才培养方面,清政府创办了许多专门性的学堂,比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
这些举措,几乎全是服务军事目的,类似〃先军政治〃。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样的改革,与普通民众是没有关系的,其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也与老百姓没有关系。所以,这样的改革,民众必然是会产生隔膜的,它只是精英们出于挽救政权而发起的一场上层运动而已。
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