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上)-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直至消亡。     我们回过头看威廉·渣甸的言行,这个臭名昭著的大毒泉,同时又是 具有远见卓识的商界枭雄。     在今日香港康乐大厦48楼,伯和公司总部的大班办公室,大班座椅背 面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画中人是一位气字轩昂的19世纪英国绅士。这位 绅士就是公司创始人威廉·渣甸。     怡和集团,通常被认为是凯瑟克家族开创的事业。今日港人,不知道 怡和的人可谓是没有,但年轻的一代,不知怡和的前身是渣甸的也为数不 少。在内地,除少数学者,都只知道渣甸 (查顿)仅仅是个十恶不赦的鸦 片贩子,而不知他开创的公司在本世纪的香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渣甸洋行是怎样变成怕和洋行的?又是怎样落人凯瑟克家族手中的? 这其中又有一段漫长曲折的历史。 货柜码头已成为香港的骄傲。 
… 页面 22…

                       第三章林蒙船长建坞遣船创黄埔      林蒙船长是一位钟情造船胜于航海的怪人。林蒙在1843年造了一艘80 吨的海船,这在今天看来算不得什么,可这是香港造船业的发端。林蒙虽 精于造船,却不善经营,常常做亏本的生意。船厂几度迁移,几经改组更 名,林蒙大权旁落,他初创的船厂却成为香港造船业巨擘。                                    自由港政策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之初,英驻华商各监督义律宣布香港为世界自 由贸易港。百多年来,“自由港”是英国治港的最根本的政策。其理论依据 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学说,即积极不干预。自由港 政策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完善,其核心内容有三方面:      一、贸易自由。香港对进出口贸易基本没有管制,提倡自由贸易,反 对贸易保护;对一般进出口商品,不收关税,只对烟、酒等少量商品课进 口税;转口商品,免课税;报关便捷,只收进出口文件的行政费用;只对 危及公共卫生和人身安全的商品贸易管制,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但手续 简便,不收手续费。      二、企业经营自由。私人开办企业注册简便,收费很低;对本港企业 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同等看待;企业主自主经营。政府不予干涉;只 对违禁品和厌恶性企业进行监督管制;实行低税率制,企业利得税率:有 限公司为16。5%,非有限公司为15%。      三、金融自由。香港鼓励各国金融家来港开业,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 一视同仁;1973年撤销外汇管制,港市与外币可在当地自由兑换;1984年 彻底开放黄金市场,黄金进出口自由;资本进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在 未撤销外汇管制前,实际上也可自由兑换港市与外币,只是官价与市价有 别。      此外,港府对人员出入的限制放得很宽,持有英联邦护照的人,出入 自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进出香港,手续简便。      英国航海业的发达,首先是因为她是一个岛国,对外贸易、他国旅行, 唯有通过海船。可以说,没有航海,就没有强盛的英国,更不会有“日不 落帝国”的出现。      英国的航海家富有冒险精神,一艘桅船,若干水手,一只罗盘,就敢 去开辟陌生的航线,去发现未开发的新大陆。年轻的约翰·林蒙就有这番 非凡的经历。不过他只是一名水手,却又是一名性格独特的水手。      林蒙对造船独有情钟。每到一处港口,别的水手就像饿鬼色狼一样扑 向陆地,去喝酒找女人。林蒙喜欢泡船坞,看工匠造船修船。英国工业革 命,机器匠是颇为吃香的业种。林蒙幻想像瓦特发明蒸汽机那样发明一种 新式机器。命运之神,却把他抛向大海。      林蒙做水手时,美国发明家富尔敦发明蒸汽动力船已有好些年。但航 线上跑的仍以帆船为多。在航程中,林蒙一发现海平面冒出黑烟,必会伸 长脖子眺望,等汽船走近,再目送船桅消失在海平面。      那时的汽船,普遍配有风帆。那是途中不易加到煤的原故,携带的煤 多,装的货就少,时速又缓慢。通常汽船只跑短程或沿途可加煤的黄金水 
… 页面 23…

道。汽船坏了,也只有英美法等少数国家可以修。      林蒙受雇的船是探险船,自然与汽船无缘,船长也不打算回英后更换 汽船。林蒙想:回到英国,我就换到汽船上干。      除了林蒙,水手船长皆是海盗和退役海军出身。航程中常会遭遇海盗, 泊岸后又往往会遭受土著人的袭击。林蒙读过一年书,后又靠自学成为水 手中的博士。船长雇用林蒙,是要林蒙替他写航海日记与测绘海图。      船绕地球一周,回到伦敦。林蒙陪船长去拜见英王,欲把地理新发现 奉献给英王。林蒙与船长,被白金汉宫的皇家卫士拦截住。后来,听他人 指点去了皇家地理学会。一位绅士指着林蒙测绘的地图说,你们发现的新 岛,已经被法国划为了殖民地。      船长精神崩溃,一下子仿佛老了30岁。他不再船海探险,他的船被林 蒙等三位水手合伙买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林蒙的很多愿望,最后都是海市蜃楼。林蒙从 不怨天尤人,他总是不断萌发新的愿望,就算实现不了,也有个精神寄托, 林蒙这一次的愿望很简单:今后要拥有一条自己的船。                                     船长登陆      1842年,林蒙把自己的船开到香港来。      林蒙之所以能够买船,是他俭省的结果,另两个船东,仍守着那艘破 旧不堪的船,他们的钱都花在女人身上了。绝大部分水手都是这种生活态 度,海上行船,说不定哪大就会葬身鱼腹,有钱就该趁早挥霍掉。因此, 许多水手赚了一辈子的钱,到老仍是一无所有。      林蒙第一次到香港,但对香港毫不陌生。他跑印度至中国的航线已有 多年,经常听英商和水手谈论伶汀洋以东的群岛。林蒙三人的船,什么都 运过,其中就有鸦片。林蒙出干好奇,品尝鸦片的滋味。船上的鸦片商立 即制止了林蒙,说这种麻醉药品很容易吸上瘾,上瘾后就戒不掉,等于慢 性自杀。      那时的鸦片商,没一个抽鸦片。      林蒙跑印度,娶了个混血女人做妻子,英国统治印度,产生了很多这 样的混血儿。据林蒙岳母回忆,她女儿的父亲是一个英国水手,他没见到 他的私生女儿出世就遇上海难。      林蒙这艘新船的船号,是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叫荷露号。新船在 利物浦建造,那里船厂林立,是世界最大的造船中心。林蒙参与了造船的 整个过程。他还去造汽船的船坞看过,有不少工序采用机械作业,林蒙叹 为观止,兴趣盎然。      林蒙暂不打算购置汽船,一来价钱昂贵,二来担心买不到煤炭做燃料。      林蒙的船泊在香港,林蒙携荷露上岸去打听消息。他们听得最多的消 息,是野蛮的中国人肆意虐杀英国人,最多的一次是在广州三元里,当地 农民拜长辫为图腾,口念咒语,施尽魔法,结果英军死伤无数。      林蒙对这些类似神话的小道消息一笑置之,他相信,再怎么凭借神威 魔法,都敌不过英人的洋枪洋炮。倒是荷露分外地担心,劝林蒙不要再到 中国海域港湾行船,力主林蒙就在岛上寻求发展。      岛上的交通工具只有轿子和独轮车。皇后大道部分修通,跟孟卖的大 
… 页面 24…

马路差不多宽。荷露的养父是马车夫,马匹与马车均是主人从英国侮运而 来。荷露主张林蒙做马车载客生意,把船开到印度去,去买人家淘汰的马 匹马车。      林蒙执意不肯,他说:“我从做水手那一天起,就属于大海的儿子。” 其后的一年,有人从马尼拉运来马匹,往返于铜锣湾与西营盘之间。这时 林蒙说:“说不定我们还没在印度买到马车,别人已抢先干了起来。”      林蒙设想的新事业离不开海,中国开放上海等四个口岸的消息传来, 林蒙立即着手筹划在香港造船。他相信,香港的海运必有一个大的发展。                                     造船先河      1843年,林蒙在铜锣湾东角,开设了香港第一家造船厂。说是造船厂, 没有一点厂的架势,仅是一块布满乱石的海滩,连葵叶工棚也没有。离林 蒙船厂数步之遥,是渣甸码头,船进船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尤其是 那尊古炮,威风凛凛,成为香港的一大景观。      林蒙拿到船厂的执照,开始为场地、资金与订单奔彼。他与渣甸有过 一些交往,曾替他运过鸦片和原棉。林蒙来到春园街的一座别致的巴洛克 式建筑,游说渣甸大班。      渣甸听后便摇头,说:“林蒙船长,要我借钱给你买船跑海运倒可以, 要我投资你的船厂,我大概会一毛不拔。因为我资助你造船是害了你,现 在海运繁忙,你为何要把一艘新船闲置在那里呢?”      林蒙又提出,希望渣甸给他一份跑近海的小船订单,渣甸笑了起来:“正 像你一样,我订造船只从来都是去利物浦。除了欧洲北美,其他地方只配 修船。你坚持要放弃海运,我劝你还是从修船于起。”      渣甸没给林蒙资金订单上的扶植,却给了林蒙使用渣甸码头的便利, 允许林蒙建一个船坞,等有了赢利,再适当给一些场地租金。渣甸常做这 样的事情,对尚未发迹,但具有潜力的人给一些小小帮助。即使来年得不 到回报,也会为渣甸赢得商界圣人的声誉。      早在前两年,西营盘至铜锣湾的海滩,除留以公用的外,早已给大洋 行瓜分完毕。正是因为渣甸给予林蒙场地的便利,香港的第一座造船厂, 才能设立在闹市区的海滩。      当时,林蒙并不认为渣甸给的便利有多么了得。除靠九龙的北面海岸, 东、西、南三面的海岸港湾全是空着的,只需很低的价值就能弄到一大片。 林蒙已看好南岸的石排湾,只差没向港府交钱。      荷露坚持未来的船厂设在北岸,她认为南岸的荒凉之地是海盗出没的 地方。林蒙在东角海滩打下船厂的招牌,因是寄人篱下,林蒙就没亮出林 蒙船厂的牌子,而是写上:渣甸码头船坞——算是林蒙船厂的厂址吧。      这样一来,很多人产生误会,以为是隶属渣甸洋行或该行参股的船厂。 有人间渣甸,渣甸说:“是我叫林蒙把厂址选在这里的。”都知道渣甸买下 的海滩,除建码头,大半都空在那里。曾有几家洋行想租海滩建码头,遭 渣甸的拒绝,渣甸只允许他们借用他的码头。      另有一次,渣甸去俱乐部,有人问他:“渣甸先生,你真的要做香港的 斯温奈尔 (利物浦造船大王)?”渣甸道:“我可没这个野心,怎好与斯温 奈尔先生比。不过,真要投资造几艘小船。还不是从绵羊身上拔一根毛。” 
… 页面 25…

     渣甸这些模棱两可的话,使人信以为真。这也是渣甸的精明狡诈之处。 他确实想在林蒙为难之时拉他一把,又不想出资冒险。他知道,他的渣甸 洋行,就是信用的保障。      这时,林蒙驾船从印度孟买回来,雇用造船工匠,购置造船工具,把 积蓄投掷殆尽。下一步该如何走,林蒙一片渺茫。      船泊靠后,就有好消息等他。一个名叫塞拉苏的美国船商,喝得醉醺 醺的,给了林蒙一份80吨桅船的订单,预支订金1/3。      林蒙马上去马尼拉运造船木材,随后在海滩搭起简易旱坞。林蒙在利 物浦学过造船,并且描摹过好几类船的草图。林蒙很快就画出图纸,亲任 造船监工”工匠除了孟买来的英国人与印度人,还有来港打工的华人。林 蒙是航海家出身,工匠都叫他林蒙船长。      生活基地设在荷露号上,荷露负责做饭。      船的框架还没拼拢,资金告馨,连买米的钱都没有。林蒙想起他的恩 主渣甸,可渣甸离开了香港。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德忌利士洋行大班德忌利士·拉伯勒主动上门, 以很低的利息借钱给林蒙。本来,德忌利士完全可以趁人之危,狠狠敲林 蒙一下。德忌利士有心投资造船业,他不急于合股,因为林蒙船厂前途未  卜。他先借出钱,万一船厂倒闭,至少可把做抵押的荷露号弄到手。若是 合股,倒闭了将会血本难回。      船造好,塞拉苏远航回来。这时他已知道,林蒙船厂并非渣甸洋行的 子公司。木已成舟,看来这个舟(船)还不错。塞拉苏、林蒙。德忌利士 一道登船试航。塞拉苏痛痛快快地把船款给了林蒙,将塞拉苏号开走。      林蒙还清德忌利上的钱,给齐工匠的工钱,勉强保持个亏。若林蒙不 造船,靠自己的船跑海运,准能成为小富翁。      林蒙的意义在于:他开创了香港的重工业,是香港开埠史上第一位造 船家。                                     荷露船坞      林蒙对造船兴趣陡增,很快就成为一位造船行家,他造的第二艘船比 第一艘更漂亮,受到香港船商的普遍赞誉。      德忌利士与渣甸,都有心投资造船业,同时,也都看好林蒙船厂的能 力,但他们迟迟不肯迈步。其根本原因是:香港的前景仍不光明。      依据 《南京条约》,上海口岸于1843年11月正式开放。上海扼守整个长 江流域的出海口,处于中国沿海的中部,黄浦江水深江阔,是天然船港。 再来远东发展的洋商,不再看好香港。而是直航上海。香港的众洋商,也 纷纷将资产分散到以上海为主的四大新口岸。      香港的洋商人心浮动。据当时英国 《泰晤士报》报道:“香港的商业地 位已大为下降。今年以来,已有两家老商行倒闭,两家决定迁册出香港, 又有两家步其后尘,仅留下一名文书,处理货运或邮件。”      1847年5月4日,渣甸洋行大班马地臣爵士,在英廷下议院警告说:“要 不是在殖民地初期投下了巨资,建筑了住宅货仓,如今,又舍不得抛弃那 些物业的话,全体英商都要把香港放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人敢轻率地投资不易迁移的制造业。在最初几 
… 页面 26…

年,林蒙船厂仍是原始的造船作坊。所幸的是,四大新口岸的开通刺激了 船舶的需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