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郎登时收起心中几分轻视,低吼一声,红缨枪和盘龙棒向交,发出一声巨响。杨二郎顺着反弹之力,红缨枪盘着身子转了一圈,红缨枪再次吐出。这次杨二郎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刺了,手臂运力一振,红缨枪宛如绽放的梅花,红光中隐藏着枪花。
“龙吐水!”赵禳大吼一声,身形一矮,手中盘龙棒蓦然自下而上刺出,叫人防不胜防。
不过杨二郎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人你来我往的打的好不兴奋。
杨二郎的枪法胜在奇,每一招都变化多端。不过赵禳学习的乃是三戒和尚教导的伏魔杖法,每一招一式都带着堂堂正正,宛如大山压下的气势,杨二郎每次进攻,往往被赵禳硬生生的化解了。
当然,赵禳也并非没有吃亏的,伏魔杖法很吃力气,也亏赵禳自小就锻炼筋骨,内服外用的珍贵药物更是不知道用了凡几。
过了二三十招,两人都没有力气了。
不过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赵禳也对这杨二郎多了几分好感了,两人躺在湖畔的草地上,一边喘气,一边不服气的争吵着。表示自己刚才多么厉害,想在语言上压到对方一头。
蓦然,赵禳问道:“对了,我还没有知道你叫什么呢!”
“那你呢?”杨二郎反问道。
赵禳不想吐露真名,不过也不想骗杨二郎,主要是赵禳怕杨二郎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下次比试就束手束脚。眼珠子一转,赵禳有办法了,笑道:“我叫赵元卫!”
元卫是赵禳自己刚刚起的字,‘禳’多用于祈祷,又有去除灾难的意思。除的反义自然是卫了。好比古代名人刘过,字改之一样。
杨二郎不知道赵禳骗他,这个时代的孩子还是比较单纯的,毕竟信息传播不多。“我叫杨文广!”
“什么?你叫杨文广?”赵禳大为诧异。
“是啊?这又怎么样了?七郎你未免太过大惊小怪了!难道我很出名?”杨文广不以为然的说道。
赵禳怔了怔,这才回过神来,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杨家将,杨文广更只是一个小屁孩。想到这里,赵禳心中就禁不住讪讪然的,脸上发烫。
“对了,七郎,你是干什么的?你姓赵,是不是那怪王爷的侍卫?还是书童?”杨文广拔了一根青草,叼在嘴上,转过身来,一脸好奇的看着赵禳。
你妹的!怪王爷这诨号我是知道,但你也别当着我脸叫出来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儿。
“七郎你这脸色是怎么样了?”杨文广虽然嫩了一点,但那只是没有社会经验而已,他可不傻。
赵禳黑着脸说道:“我乃王爷的书童和侍卫,你这厮在我面前如此的称呼王爷,你道我应该作何脸色?笑哈哈的应你吗?”
杨文广这才醒悟过来,悻悻然的伸手挠了挠后脑,干笑着想掩饰过去,只是话到了嘴边,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禳虽然恼,但也没有太过在意。摆了摆手道:“下次别在我面前再说如此的话便好了,对了,你明天也来和我比武吗?”
杨文广想也不想的点头道:“自然!我们还没有分出胜负呢!”
不过旋即杨文广霍然坐起来,一拍大腿道:“哎呀!不行啊!”
赵禳恼了,也坐了起来,骂道:“你这厮真的好不实诚,应了后,转头却说不行!这是把我当猴子耍了?”
杨文广一脸歉意的看着赵禳,双手宛如蝴蝶一般摆着。“七郎并非是我戏弄你,实在是明天要到国子监上学。”
说到这里,杨文广很是无奈的说道:“家中大郎和三郎都不愿意去,父子都到家中告状了,我这不是被推了出去!”
赵禳哑然失笑,杨文广黑着脸不说话。
这个时候的国子监可不是后世明清时候的国子监,宋朝因为学风开放,有名的学校反而是私立学校。当然,这个时代的不叫学校,而是叫书院。
最有名的便是四大书院,他们教授的学子散播天下,就连外国也对此闻名。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应天书院,近年来也是应天书院最为兴旺的时候。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便是出身应天书院,除此之外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人都在应天书院任教或者学习。
私学繁荣,自然造成官学落魄了。而且这个应天书院便是现代的商丘,汴梁城是现代的开封,两者距离不过是二百五十里!快马赶路,两天足以从开封到商丘。
朝中文官多半都把自家子弟送到应天书院学习,要不然就是自己教导或者招个大儒来一对一教导。而武官的子弟,自然喜欢习武,喜欢习文的虽然也有,但又有几个喜欢到国子监的?国子监自然是门可罗雀,据赵禳所知,国子监号称监生二百,每天到的,都没有没有超过一百人。
京中勋贵子弟不少人都背地里戏言国子监是发配的地方。
赵禳一脸同情的看着杨文广,说道:“二郎,你好好学习!”
杨文广一脸不爽,赵禳虽然一脸同情,但怎么听那语气仿佛幸灾乐祸一样的?
杨文广眼珠子一转,想到一个办法了。“嘻嘻!”
“干什么?”赵禳一脸警惕的看着杨文广。
杨文广笑着说道:“我去了国子监,可没有办法和七郎你比武,七郎你不感觉这样日子过的很无聊的吗?”
赵禳警惕的看了杨文广一眼,这才微微颌首,不过没有说话。
“这就对啊!”杨文广拳头一拍手掌。“我明天可以叫我家大哥来和你比武!”
“哦!”赵禳反应依旧平淡。
杨文广心中暗暗郁闷,这厮是怎么了?不过杨文广还是把目的说了出来。“如果你输了,要和我去国子监读书一天!”
看着杨文广一脸的坏笑,赵禳冷哼道:“你道我会中计吗?”
第30章结党
杨文广立刻用上激将法。“怎么了?不敢就直接说吧!”
赵禳心头冒火,刚想应下来。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咳嗽一声说道:“二郎,你是不是认识不少将门子弟?”
杨文广看了赵禳一眼,不满的说道:“我是认识不少,不过你连比武都不敢,我和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好!我答应了!”赵禳出奇的爽快答应下来。
这下子叫杨文广惊疑不定了,他看得出赵禳这家伙不好对付,怎么现在乖乖的进了自己挖的坑里面呢?
“七郎,我怎么感觉你这厮有问题的!”杨文广惊疑不定的看着赵禳,目光认真得紧,仿佛想从赵禳脸上找出一颗芝麻。
赵禳不满的说道:“什么有问题啊?我是这样的人吗?我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称得上学生二字!”
杨文广讪讪然的笑了笑,不过心里面总是感觉不妥。
赵禳唯恐杨文广再问下去,发现自己的小心思,连忙岔开话题,说着一些在杂书上看到的奇闻故事。
回到府中,赵禳立刻让人找了小玄子来,目前赵禳手头上人手不多,所以曹飞良也忙了起来,每天关注赵氏正店的事情。而宋兴则每天当管账,计算钱粮出入。反倒是平时服侍赵禳的小玄子算是比较空闲,当然,这个空闲是相对的。
小玄子每天现在算是王府的大总管,小小年纪就要管着不少事情。
“王爷,你叫奴婢来有什么事情?”小玄子急匆匆的赶来。
赵禳从书案上抬起头来,将一张写满字的白纸递给小玄子,道:“你去宋兴那里支些钱粮,去买这些,明天我就要用,今天得给我办好!”
小玄子对于赵禳的忠心是没有的说,也不看是什么东西,二话不说就应诺下来。
过了半响,宋兴赶来求见。赵禳思索一番,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让婢女带宋兴进来。
宋兴今日没有了‘财神爷’的意气风发了,一脸怨妇的样子。“王爷,你也太过大手大脚了,光是买那些东西,可是支了一百八十七贯……”
赵禳不等宋兴说完,已经感觉头痛了。“好了,我知道这要花不少钱,不过我有用着呢!”
宋兴哭丧着脸说道:“王爷,光是买一匹河西骏马,这便费钱五千(贯)钱了,还有其他的呢!百炼钢刀一柄,这可是而二十千钱!王爷你居然一口气就买两柄,还有其他弓箭的,何必费这冤枉钱呢?”
赵禳本来不想说的,不过见宋兴这个样子,知道不说出自己的目的是不行的。沉吟半响,赵禳开口说道:“你说如果花费这些钱财,便可以结一党!你认为如何?”
宋兴登时打了个激灵。“王爷,结…结…党!?”
宋兴可是被结党吓怕了,要不然因为宗社党的事情,赵禳何至于如此?
宋兴霍然跪下来,语带呜咽的说道:“王爷,万万不可啊!此事如果再次被那些言官知道了,恐怕无法善了!”
赵禳摇了摇头,冷笑道:“当初本王不过是戏耍,今日不同!至于结党,哼,你道满朝上下,便没有党派之分吗?范希文(即范仲淹)也算是一时才杰了,为什么先被重用,后来被贬谪?他离开的时候多少人到十里长亭送别?这朝廷便有太后党和皇帝党了。”
顿了顿,赵禳接着说道:“还有张元弼(张耆),你倒他真的完全靠当初为大行皇帝金屋藏娇,得到大娘娘信任,才当上今日枢密使之位?如果张元弼手下无人帮衬,你认为可能张元弼真的坐得稳西府吗?如果我无人相助,怎么能够登上高位?怎么能够……哼!”
宋兴已经呆住了,他的心胸并不大,赵禳目前这一番话,已经叫宋兴懵了。宋兴一咬牙,道:“王爷,宋兴不过一介书童,不知道王爷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的。但既然王爷主意已定,宋兴唯有全力相助。只是不知道王爷准备如何结党?”
赵禳露出满意的笑容,道:“我明早约了天波府的杨家兄弟比武,你说如果比武有些天头,再以天波府的影响力,寻上几家将门子弟比武。以武会友,时间一长自然关系便好。再以利益诱之,可扭成一条绳索!”
“以何利益呢?”宋兴登时感觉钱袋子收缩起来,连忙关切的问道。
赵禳知道宋兴的心思,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不是用你的钱袋子就可以了。”
宋兴见赵禳不说用何利益,虽然心中依旧好奇,但也没有追问。
第二天,赵禳见到了杨文广的哥哥了,除了长子外,还有杨文广的三弟(注)。
(注:历史上对于杨文广到底是次子还是三子都很有争议,各有证据。木木这里取自宋史为证,杨文广为次子。)
他们的老爹不是杨家将里面的杨宗保,赵禳也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杨宗保,反正杨文广都是杨延昭的儿子。
“七郎!”见到赵禳,杨文广率先打起招呼。
赵禳看了看杨文广身边的两人,笑道:“二郎可早,这两位是?”
杨文广顺势给赵禳介绍自己的兄长和弟弟,虽然赵禳已经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些繁文缛节却是不得不做的。
杨文广指着年纪虽然不大,但下巴已经长了一圈铁须,显得不怒自威的兄长道:“这是我兄长,讳传永,现于殿前司虎翼军任职。”
杨传永高傲的朝赵禳点下头,道:“赵侍卫也算是殿前司的吧?说起来我们也算半个同僚啊!”
赵禳登时皱了皱眉头,赵侍卫?还什么半个同僚,这不是炫耀吗?
杨文广脸色也微微一变,心中埋怨大哥做事太过骄傲了。
唯恐赵禳发作,杨文广连忙岔开话题,对赵禳介绍自己的弟弟。“这是三郎,讳政德。也是在殿前司虎翼军任职,不过未够岁数,暂居家中。”
对于年纪轻轻,已经当上公务员的杨德政赵禳并没有奇怪。这是宋朝的特殊情况,宋朝对于官员子弟都比较照顾,往往官员死了后,都看他功劳大小,录其子侄为官,如果岁数不足,都会挂个名,等年纪够了,就去上任。现在杨文广和杨德政都是这个情况。
第31章汴梁论剑
相对于杨传永的高傲,大概十二三岁的杨德政道是纯真多了,一脸好奇的朝赵禳拱手。赵禳也还了一礼。
杨文广再给杨传永和杨德政二人例行公事一般介绍了一下赵禳,便告罪离开。杨文广还得赶去国子监上学,虽然说国子监现在被私学压得很落魄,但怎么说也好,现在国子监理论上还是宋朝最高学府,有些规矩还得遵守的。
“呵呵!听闻赵侍卫在王爷那里任职,不知道官居何职?”杨传永一脸高傲的说道。
赵禳实在难以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爹生的,杨文广兄弟三人差距那么大呢?不过仔细一想,赵禳心中禁不住哑然失笑了。自己都是被后世杨家将所误导了,杨传永这个姿态虽然叫人恶心,但严格的来说,也不过的汴梁城内的寻常纨绔子弟。严格的来说,在勋贵子弟当中,算不上下品,自己都把杨家将神化了。
正所谓龙生九子,杨延昭是英雄,但儿子是狗熊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比较有名的便是秦朝的秦始皇和秦二世胡亥了,胡亥还创建了一个至今还常用的名词——“二世祖”。三国还有刘备和刘禅等。
调整了心态,赵禳也没有太过在意杨传永的态度,冷静的想出应对杨传永之策。
赵禳露出一抹有些矜持,却带有三分高傲的微笑。道:“现在为王爷的侍卫领,挂职殿前司御龙直副都头!实在惭愧,现在官阶不过是诸司副使,实在惭愧!”
杨传永的脸色立刻变了,自然不是恼羞成怒之类的,而是多了几分震惊,旋即化为谄媚。
宋朝官制非常复杂,武将方面相对简单一些,当然,仅仅是简单一些而已。官职分为“职”和“散官”、“武选官(官阶)”。职就是职业,散官类似于爵位,不过不是世袭的,有点寄禄官的味道。武选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阶,一共三十二转,如果没有战功,一般是每三年评一次,如果评好,自然转一转。
因为武选官官阶多,所以宋人又按照待遇,将之分为殿直、横班、诸司使、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殿侍七个。其中殿直是最牛逼的,节度使什么的,都是这个级别。横班则是宋朝广大武将的追求,因为殿直什么的,太过困难了,相当于现代的元帅、上将,而横班则不同,可以盼望,努力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而赵禳年纪轻轻便已经身居诸司副使,相当于中级军官,哪怕赵禳能力再平庸,只要不犯大错,有生之年当上横班完全不是问题!如果运气不错,在临老之前,说不定转上殿直。
比较势利的杨传永自然是立刻转了态度了。“想不到元卫兄年纪轻轻,便已经如此有才华!算是某家半个上官了!这武艺,某家看,怕是不如元卫兄了!”
赵禳心中又好气又好笑,这杨传永果然够厚脸皮,未战先败。只是从这话里面,已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