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改天再说。对了,我看柜子里有很多画卷,哪些是你画的?”
阮彦真的脸色就一下子变了,似乎想起了什么很不开心的事情,情绪明显低落下来。
阮绵绵见他似乎不愿意回答,反而越发想要知道,便故意以退为进地道:“我是想着如果爹能告诉我更多的东西,说不定我回想起来也能更快,不过要是爹实在不愿意讲,那就算了。”
话是这么说,口气中却带着无限失望,为增加效果,还垂下了眼睛。
阮彦真脸上现出挣扎之色,对于有些东西,他是真的不想说,可女儿现在受伤失忆,对待自己已经像外人一样了,要是再因此而产生什么隔阂……想了想,阮彦真终究还是苦笑了一下,回答了这个问题:“柜子里那些画……都是爹画的,只是有些是早年画的,有些是近年所作。”
这下轮到阮绵绵吃惊了:“那个黄粱梦客和文山子都是你?”
阮彦真落寞地点了点头。
“可是为什么?”她虽然是个外行人,可也看得出那两批画的档次可是完全不同啊,怎么会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且根据落款的年月,明显是佳书在前,劣作在后,这水平再跌也不会跌到这个份上吧?
阮彦真低头避开她的诧异,默默地动手将桌椅回归远处。
阮绵绵也不催促,只是仍站在楼梯中间不动,以行动表明她非要知道答案不可。半响后,才听到阮彦真低声地回答了一句:“文山子是我十年前的号,直到你娘不在了……”
后面的他再也没有说下去,直接走到自己的床前,背对着阮绵绵,俯身去抱起她盖过的那床新被子,手臂可疑地往脸颊上蹭了一下。待转过身来,脸上已换上了勉强的笑容:“绵绵,石相公送的这被子还挺暖和的,你把原来的换一换吧?”
说着,便依然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向楼梯走来,脚步却明显沉重。
原来她的母亲已经不在了,难怪……阮绵绵怔了怔,明白这话题显然是刺到了他的伤心处,气归气,却也有些歉意,便含糊的嗯了一声继续上楼,然后让到一边。
阮彦真抱着被子走上二楼,目光扫到那打开的书柜,心底又隐隐作痛,迅速转过头将被子放在床上,然后又对阮绵绵强笑了笑:“差不多该去熬药了,绵绵你在楼上好好休息,小心别撞到了头。”
看着他仿佛一下子有些佝偻的身形一步步走下楼,阮绵绵不由地坐下沉思。
十年前这身子的母亲就不在了,难怪醒来后都没听他提及过。只是,古代人不是都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他怎么一直都没续弦呢?要说是因为贫穷,可他既然有一手好画技,只要他愿意,应该也穷不到哪里去吧?怎么偏偏就自甘堕落,不但没心思画画还经常买醉?甚至还把女儿许给郝氏那样的人家呢?
越想越觉得疑团重重,阮绵绵不觉地走向书柜,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一会那些画,越发想不通这其中的原有,不过有一点倒是个希望,那就是阮彦真看似落魄无能,实际上也不是真的一点用都没有的。当然,前提是他得重新振作起来,才能改善这个家的家境。
正想着,忽然听到楼下传来向巧依的声音:“阮叔叔,煎药呀?”
“是啊,巧依姑娘,真是麻烦你啦!”
“阮叔叔说什么话呀,绵绵是我妹妹,我为她洗几件衣服有什么麻烦的。”
“巧依姐!”阮绵绵下了几步楼梯,弯腰去看,却见向巧依正好将篮子脸盆放下,里头除了棒棰等一件衣服都没有,不由地很是诧异。
向巧依应了一声,看到她的视线,笑着道:“妹妹家没有院子,不方便晒衣服,所以你的衣服一般都是晒在我家的。”
原来如此,阮绵绵想一想这蜗居里果然是没有晒衣服的地方,不由黑线了又黑线,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找新房子搬家的念头。
接下来的两三天,由于一场浙浙沥沥的春雨不期而至,将左家桥整日都浸在朦朦的雨雾之中,打开窗子,感觉呼吸一口空气都是湿漉漉的。为免阮绵绵伤体未愈又染上风寒,大家都不支持她出门。
阮绵绵无奈,只好乖乖地呆在家中养伤,跟着向巧依学着适应这个时代和生活环境,活动范围也仅限于顺着青石板路去带了向巧依家坐坐,或稍微沿着运河走一走。
至于阮彦真的秘密,倒不急着打探。因为自从触及那个伤心话题后,这个便宜阿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瞧在他没了老婆又失去了真正女儿的份上,阮绵绵也不想逼他太紧,毕竟终究是要一起生活的,将来退婚也还要他出面。
只是,比起现代来,古代的生活实在是有太多的不习惯和不便,样样都要自己动手,虽说现在有向家母女帮忙,可将来这些活总要自己做的。
而且,按照习惯,一般人家都只吃两顿饭,辰时早饭,申时晚饭,就算有三顿的那也是因为夜上还要做生意才加餐的,让阮绵绵很不习惯。
这也就罢了,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正常就用点心来补,倒也饿不着。
最讨厌的是如厕问题,居然连个茅房都没有,只能用马桶,阮绵绵只用了几次,怨念就十分深重。
虽说这城市还有一种专门收这些污物的职业,可那些被称为倾脚头的清洁工都是天不亮就来的,阮绵绵少不得也要跟着早起,毕竟衣服可以让人家帮忙洗,自个儿用的马桶总不能叫人家倒吧!
还好,除却生活上的不适应,日子倒也算过的平静。阮彦真和向家母女都变着法子给她补身子,郝氏也没来找过茬,郝宝更是不见踪影,据说当天就被郝氏给强行送回冶炼坊做工去了。
那冶炼坊是挂在皇家名下的,郝家托了很多关系才把儿子塞了进去。先前不知道儿子请假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郝氏自然不会允许再发生第二次。
不过,郝宝虽然人来不了了,却悄悄地托别人送来一些吃食,只可惜如今的阮绵绵早已不是以前的绵绵妹妹,这番心意注定要落空了。
第二十一章 古今同一湖
春雨一连下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上午,天色终于放晴了。
看着媚人的春光,阮绵绵决定今天死缠烂打也要进城去瞧瞧真正的杭州府是什么样的?还有那西湖水呀我的泪呀,她都惦记多时了。
向巧依被她撒娇的无奈,只好笑着应允:“再等个一个时辰,等我把这点活计做好了再陪你一起去,不然下午可就没法按时交货了。”
向巧依这几天虽然都在陪她,不时忙着忙那,但从喜铺子里接的绣活却没放下,一有空闲就一边刺绣一边和阮绵绵聊天。阮绵绵知道轻重,而且反正几天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两个时辰,便拿了一本千字经打发无聊。
好不容易等到向巧依做完了事情,还没将绣书收拾好,就忽然听到楼下有个清脆的女声在唤:“请问这是阮家小娘子的家么?”
阮绵绵和向巧依同时探身一望,见一个穿着粉色上衣葱绿裙子的少女正在抬手叩门,旁边还停着一顶轿子。
你认识么?阮绵绵用眼神询问向巧依,向巧依摇了摇头,示意先下去问问再说。
那少女见到两人,便笑盈盈地福了福:“小女子碧柳,是济民堂欧阳郎中的婢女,我家夫人今日本想上门来看小娘子,不巧临时有事脱不开身,便让婢子来接小娘子去夫人家中复诊。”
她一提欧阳郎中阮绵绵便想起来了:“哦,你是那天和夫人一起来的姐姐吧?”
碧柳含笑:“正是婢子。”
“碧柳姐姐请屋里坐,”阮绵绵高兴地道,“我吃了夫人配的药,这两天好多了,现在还劳烦夫人派人来接,多不好意思。”
早在开门时,碧柳便已一眼瞧见屋中的拥挤和昏暗,面上却不露声色地仍是微笑:“多谢小娘子,我就不进去了,夫人嘱咐我要早些接小娘子过去呢!”
阮绵绵也是两世为人了,自然不会强求,便客客气气地道:“好的,姐姐稍等,我马上就下来。”
说着,便和向巧依上楼,换了套浅红色褙子配白色百褶裙的衣裳,虽说已经半旧不新,但胜在颜色还嫩,倒也不显得寒碜。
待下楼锁门,碧柳淡笑着看了一眼向巧依:“这位小娘子也一起去么?还请稍等片刻,我再去叫顶轿子来。”
“不用不用!”听她的口气这轿子竟然是为阮绵绵准备的,而不是她自己乘坐,向巧依忙谢绝道,“多谢姐姐了,只是我平素里走路走惯了,也坐不来轿子,会晕。”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碧柳也不坚持,向着阮绵绵道,“请小娘子上轿。”
“不敢当不敢当,我也走路好了。”阮绵绵也忙摇头,人家特地来接她去看病已经够好了,哪能自己坐轿还让人家走路。
“小娘子无需客气,这是夫人亲口吩咐的,小娘子如今伤还没好,应多多休息不可劳累。”碧柳笑道,“小娘子若是不肯坐,婢子回去是要受责罚的,还望小娘子体恤婢子则个。”
话都这样说了,阮绵绵只好接受,但表示要先去一下转角胡同的向家一趟,待两人将绣书交给向母并告之去向后,阮绵绵这才上轿。只是碧柳和向巧依都走路,只有她一个人坐在轿子里不免不好意思,便有意地和碧柳闲聊起来。
话题自然是围着欧阳夫人转的,问些无伤大雅的济民堂在哪里?欧阳夫人平时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爱好灯灯,并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对其医术医德的尊敬和仰慕。
碧柳显然很以自家夫人为傲,加上她上次是随同主人一起来的,多少知道阮绵绵一些病情,哪里想得到阮绵绵的八分真诚外还藏着两分套近乎的小心机,脸色越发和悦,基本上都是有问有答的。
轿子向西行了两刻钟左右,穿过一片小树林之后,眼前豁然是一片开阔的湖水。
岸边垂柳依依,湖中波光涟涟,舟舫点点,远处群山青青隐隐,近处游人如织,真是阅不尽的湖光山色,说不尽的惬意风流。
“西湖!”阮绵绵忍不住叫了起来,满脸的激动。
虽说这片水域的风光和前世的记忆相比难免有所出入,沿湖再没有一座座大商场大酒店,而都是些古香古色的小楼房,内城的风景也被长长的城墙遮去大半,可是看那断桥白堤看那苏堤宝塔,分明就是真正的西湖。
许是她太过激动了,正招手唤船家的碧柳不由回头莞尔一笑:“是啊,这就是西湖,小娘子是否受伤后就一直没来过玩过?”
“我早就想来玩着,可是我爹和巧依姐都不让,说这里风大,等我养好伤再来也不打紧,其实,我伤口裹得这么严严实实,一点点风那里吹得着?”阮绵绵鸡啄米似地点头,目光贪婪地环目四顾,兴奋地不得了。
都说沧海桑田世事多变,感谢老天,还能留下这片西湖这片贯连古今的碧波可供她怀念那已遥远的前世,让她不至于感觉完全的孤单。
西湖啊西湖,想当年,我曾围绕这你多少遍,而今,你依然能陪着我啊!
待上了船,荡漾在清清的湖水之中,遥想着前生的种种,阮绵绵的眼眶不由湿润了起来,唬的向巧依忙问:“妹妹你怎么啦?”
“没什么,我就是觉得这里的景色好美啊!又有山又有水,像仙境似地,而且,这些房子都好漂亮啊!”阮绵绵连忙掩饰地指着湖滨的那些建筑道。
“这就算仙境啦?”碧柳扑哧一笑,“这西湖谁都能来,顶多也就是个赏景的好去处,真要说仙境,太上太皇住的德寿宫才是真正的仙境哩!”
“姐姐怎么知道德寿宫才是仙境?莫非曾亲眼见过?”阮绵绵一边好奇地发问,一边享受着小舟的微微摇摆,觉得这几日在那蜗居中闷出来的闲气都疏散了好几分。
“自然是亲眼见过才知,”碧柳得意地道,“德寿宫的贤太妃曾患头疾,就是我家夫人治好的,婢子有幸,跟随夫人进过一次宫。”
“哇!”向巧依面皮本薄文静,一路来也不敢和碧柳多搭腔,此刻听闻,却是难掩羡慕之色,惊声而呼。
“姐姐真了不起,居然进过皇宫。”阮绵绵也极感兴趣地睁大了眼,“碧柳姐姐,求你快跟我们讲讲太上太皇住的宫殿都是什么样子的吧?”
“是我家夫人才了不起,不然我一届奴婢哪有这等福分?”碧柳显然也很乐意说起这段引以为傲的经历来,谦逊了一句就说了起来。
在她的描绘下,内中有个独立小西湖的德寿宫确实不亚于蓬莱仙境。栏杆台阶是玉石砌的,器皿用具都是水晶做的,就连一树一石一花一草也都是珍奇无比,简直是赏不尽的美景,闻不尽的芳香。就连随随便便一个宫女的穿戴都比富人家的小姐强百倍,那模样身段恐怕连天上的仙女也比不了,更别说那些尊贵无比的太妃们。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认为皇族天生就是至高无上的普通百姓,向巧依平时哪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望着碧柳的目光里顿时充满了崇拜,就仿佛那个被特地请进宫的郎中是碧柳似地,小脸更是激动地满是红晕。
感受到向巧依的无限羡慕,碧柳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几乎恨不得她所见的每样东西都细致无比的描述出来,当然,其中少不了增加了不少虚夸和吹牛就是了。
阮绵绵也露出一脸的仰慕相,心中却早在最初的好奇过后就明白这个碧柳所说的也应该不尽然是。如果德寿宫真的全是按照她所描写的样子,那可就是真正的天上仙境了。
第二十二章 相逢犹如在梦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难忘的初恋,每个人都渴望一份能相守永远的真情,希望在2011年的这个中秋佳节,我的读者们都能拥有一份好心情,月圆人更圆!)
……
哗啦啦……随着一阵阵悦耳的船桨划动声,小船在春波中不疾不徐地飘荡。
头顶是明媚温暖的姣姣春阳,身边是俯首可饮的纯净湖水,入目的片片古香古色的建筑和连绵的青山,就连鼻中呼吸春风都带着香甜的百花芬芳,阮绵绵渐渐地放开了忧伤的心事,慢慢地沉醉在这大好的春光之中。
摇橹的是个四五十岁的船娘,带了顶竹笠,两只袖子利落地挽起,个头看起来并不强壮,远不能和郝氏相比,可力气却不小,一大段路下来,始终不急不喘。性子也很健谈,听三人聊的开心,也时不时地来打个腔,说是她也曾载过几回清客,听他们提及过皇宫,确实如同碧柳所说的,凡人难能一见。
这样一路边聊便欣赏风景,不觉间,小船已经快要接近南岸,只差数十米的距离就可以上岸。忽然间,一艘精美的画舫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