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女帝妖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女帝妖娆-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此他忽然福至心灵,他拿贺云阳是没办法的,如果想在贺云阳身上复仇恐怕是下辈子的事了。但是可以打一打陈天景的主意,如果真的可以致这位大渊女皇于死地,也许比直接报复贺云阳更能使其痛苦。

打定了这个主意,方如海索性迁来大渊暂居,开始图谋陈天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陈勉秋和陈勉睿兄弟。这二人欣赏方如海的学识和见识,常常请他到王府中做客,宾主相谈甚欢。方如海不止一次用言语试探,发现这二人对陈天景颇有怨怼之心,主要是因她来历不明的身份,尤其还是个女子,一个本非陈氏的女子高居皇位,他们两个正统的陈氏皇族男子反而要对她三拜九叩,岂能心平意和!

但这兄弟二人只有不平的心,没有造反的胆。对陈天景的怨怒只停留在口头上。方如海几番挑唆也没有效果,这兄弟两个反而有些疏远了他。

就在方如海以为这兄弟二人也不能为他所用之时,一个大好的契机从天而降,那就是凌尧帝对大渊的全面裁军。

天景对全国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军,但听了贺云阳的话,没动陈勉秋和陈勉睿封地一带州府的地方军,以便钳制他二人。这样的安排正好让方如海所用,大做了一篇文章。把天景的用意肆意扩大,让陈勉秋和陈勉睿相信那个堂妹已经有意对他们动手,他们若再不下决断,性命就难保了。

陈氏兄弟因此决意要反,但他们没什么深远的谋略,遂把一切都交给方如海安排。于是,在方如海的安排下,兄弟两个用一月时间把手上可调用的十万兵马秘密地集于琦州,并在方如海的劝说下提前起兵。方如海的理由是现在陈天景病重,朝廷人心不稳,又忙于皇储大婚,各方面都有诸多疏漏,是起兵的大好时机。

方如海所以要集兵于琦州,是因琦州后面就是延绵漫长的岳凌山脉,穿过这片山脉,再行五十里,就进入了祁鸣山的最后一段,出了祁鸣山,离昀城就只有三百里。经过裁军后,这三百里对十万大军来说几乎没有阻滞,他们只需要一天便可兵至昀城城下,此时昀城的守卫力量也就三万有余,且毫无准备,措手不及,再加皇上病重,皇储根基未稳。拿下昀城,最慢也不过两、三天时间。

三人引着军队走进了岳凌山脉,方如海看着在苍茫夜色里被火把照亮的山景,胸中腾起一股快意。他向陈氏兄弟所献得这条穿山突袭之计,就是当年贺云阳把谢午华引入陈天景圈套的的计策。他让谢午华趁锦阳帝出巡之际穿祁鸣山突袭昀城造反,而那一边,陈天景早就做好了准备,谢午华攻城失手反被陈天景击败,成了陈天景登上帝位的一块垫脚石。

方如海想着往事,不禁一声哀叹。这些伎俩他当时就看出来了,可是为情所困的百里容珏怎么也不肯相信,反而找尽一切借口为贺云阳开脱辩护,口口声声云阳绝不会如此,云阳绝不会做此事……

百里容珏,说到底,是死在了一个“痴”字上!

方如海又是一声叹息,心中默想:百里,你在天有灵就好好看着吧。看我用当年贺云阳陷害谢午华的计谋去突袭陈天景。贺云阳让你的一片痴念落空,我此番要让陈天景死于战乱之中,贺云阳必痛苦终生,这是比杀了他还要彻底的复仇。

为宁朝,为百里,为我这无国无家的流亡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齐朝睿奉七年十一月初十,这一天和往日也没有什么不同,天气也很好。可贺云阳从早起就莫名地心慌意乱,怎样调息也平复不下心跳,吃早饭时,拿起筷子来,手居然都有些抖。他对这种情形很是诧异,自己平素遇事都不慌,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怎么会慌成这样?

直到坐在朝堂上,他依然心绪难平,烦乱中还有一丝恐慌。他不由得想到天景,该不会是她的病情突然恶化了吧?但也不太可能呀,前天晚上自己才去看过她,为她渡的真力足够她三天不用缩在被子里发抖的,情况突然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下朝以后还是去看看她吧!

贺云阳心不在焉在坐在上面,阶下朝臣们对各项事情的呈奏听得恍恍惚惚,心乱,也拿不出具体的决策,只是说些“嗯。好。朕知道了。就这么办吧。”这类的话来暂时敷衍。

朝臣们何等精滑,也最善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皇上今天非常地不在状态,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对他们的汇报只是敷衍而已。他们又看贺云祥,见他摇头疑惑也不知就里,而御座上的皇上自顾自地发呆,心都不知飘向了何处。臣子没了工作热情,索性也开了小差,一边低声议论着皇上今天是怎么了?下了朝之后一起找个地方喝花酒怎么样?一边暗暗盼望发呆的皇上赶紧下令散了这无聊的朝吧!

这时,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人大步上了这元露殿,打破了君臣一起无聊的局面。那人在御阶前单膝跪下,沉声道,“皇上,臣有要事禀奏。”

贺云阳看了眼那人,原来是“鹞”组中的一人,一直派驻在大渊那边的。看到此人,他的心里又是一阵狂跳,声音都颤了,“可是大渊那边出了什么事吗?”

那人点头,“昨夜,属下在大渊祁鸣山中发现了一支军队,是大渊的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领军,人马庞大,依属下目测,数量不会在五万之下,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大渊的都城昀城。

贺云阳心中“咯噔“一声。陈勉秋和陈勉睿终于是反了,可是天景毫无准备,她根本就不知道。他曾调查过这兄弟俩的实力,这二人,每人手里都有五万左右的兵马。他也曾告诫过天景,让陈氏兄弟手握如此重兵恐会生变,可天景不以为然,说她和两位堂兄相处和睦,再说这二人已经年过五旬,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心。

天景既如此说,他也不好多言。天景是个要强的女子,他二人的好是在感情上,至于政务,他向来不多做干涉,免得她不高兴。再说,对这二人他是详细调查过的,他们确是那种贪图安逸,没什么野心的人,再说,他二人膝下无子,只有几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就算造反得了天下也无人继承,这两个老男人何苦来着。

贺云阳深吸一口气,他现在的心情反而沉稳下来了。虽然陈氏兄弟是突袭昀城,而且可能带上了他们的全部人马,大约十万。但是他二人从来没打过仗,手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将。根本不足为虑。昀城墙高城坚,城里大概有四万守备人马,如果防备得当,坚持个四、五天不成问题,一会儿他就让小吱去告诉天景,再次开放大渊边境让他进兵,他即刻引三万骑兵,从南境入大渊,星夜兼程,全速前进,四日内定能抵达昀城,到时和城里的守备军队合兵一处,胜那十万军队也不是难事。

此时已近中午,贺云阳正要吩咐兵部尚书速去集结三万精骑,他要带兵前往大渊救援。忽然又有一人奔上了元露殿,匆匆一跪道,“皇上,“鸽组有信报,今日凌晨四更末时,大渊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引兵十万至昀城城下,他们军阵中还有两千普通百姓,他们正在和城上守军相恃,要求凌尧帝上城答话,否则他们就要命那两千百姓攻城。”

刚站起身的贺云阳腿一软,又坐了下去。他把陈氏兄弟看得太简单了,他们或许是不精通打仗,但确是精通攻心计的。此举结结实实打到了天景的弱点。如果他们是派人出阵叫骂,天景才不在意,她是最识时务的,从不会因争这一时的意气而冒险。

但天景不会忍心让百姓为她送死。她不上城头陈氏兄弟就会让百姓攻城,而守城的士兵当然不会放任百姓们爬上城来,那两千百姓肯定一个也活不了。

天景一定会上城去的。以贺云阳对她的了解,如果从五更时叛。军就已到城下,开始挑衅胁迫,那么现在,天景应该早就上了城,用她一人的命,换那两千百姓的命。

贺云阳撑着御案,才总算站了起来。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绝望。绝望得浑身无力。他刚才还计划着有四天时间可以去救她,而现在,估计连四个时辰也没有了。以她眼下的身体状况,只要在风雪凛冽的城头上站两个时辰,便是神仙也难救她了。

阶下的贺云祥想着嫂子此刻的处境,也是说不出的难过。但哥哥怔怔无言的样子更让他担心,哥哥那么喜欢嫂子,现在听到她身处险境,性命就在呼吸之间,自己却无力救援。心里该有多难受。不,不是哥哥无力救援,而是没有时间了,骑兵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在几个时辰之内奔袭三千里去救援嫂子。

“贺云祥!”

旁边一个官员用力推他,贺云祥才意识到哥哥在叫他,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弟在,皇兄有何吩咐?”

贺云阳认真看着他,语声沉稳,“如果明晚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在后日早晨即位,你就是齐朝第十六位皇帝,好好治理这片疆土,别辜负了我打下它的辛苦!”

贺云祥大惊,他明白哥哥要做什么,他要自己救嫂子,不,他是要去和嫂子死在一起。

“哥哥……”

“皇上……”

他叫了一声,臣子们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准备劝解皇上的疯狂决定,贺云阳却不理,负手走下御阶,走过一众臣子的身边,只抛下一句话,“朕决定了的事,不要拦!拦了,是会死人的!”


第三百零五章:去找贺云阳暨一生只一战



天景得知陈勉秋和陈勉睿起兵造反的消息时,十万叛军还在三百里外。天景因前日被贺云阳输了很多真力,精神恢复了一些,再者允炆大婚时日渐近,她为这孩子操心惯了,哪里能安心休息。时间已近深夜二更了,她还拉着允炆和几位礼部的大臣在商量婚礼事宜。

正商量着,就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这几个人中,那几个礼部官员立刻吓得抖作一团,允炆毕竟才十六岁,也吓得愣住了。只有天景在大惊后即刻恢复镇静,心里暗骂着,“贺云阳这个乌鸦嘴,说不好的事,说一件应一件。”

虽然提前了一个时辰得知,但是现在布置城防已经来不及了,她所想的也不是如何布置城防,她一把拉了还在愣神的允炆,叫道,“跟姑姑走!”

她掌心的冰冷激得允炆打了一下寒战,终于回魂,身不由己地跟着她走了。

“姑姑,我们去哪儿?我们现在不是应该立刻召集官员上开会,商议如何御敌吗?”陈允炆现在恢复了正常的思维,发现天景正带着他往后宫的方向走,不知她是何意,就用力想从姑姑手里挣脱,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别乱动,跟姑姑走就是了!”天景一声厉喝,允炆就不敢再动了,乖乖跟着天景七拐八绕地在宫里走。

他们在漱宁宫的后边的小花园里停下,天景打开花园左边的一扇小门,道,“允炆,你从这里出去,就可以安全离宫了……”

“什么,姑姑,在这个时候,你让我逃?我不走……”

“你听话!”天景说着,从怀里掏出寄思帕交给允炆,“你去找贺云阳,把这个交给他,告诉他,告诉他我……告诉他我说的,让他助你复国。”

“姑姑,我不去找他,你去找他吧!我是男子,又是皇储,我要留下来抵抗叛。军。姑姑,你为大渊做得够多了,你走吧,去找贺云阳,这里的事就交给我!”

天景笑了,把帕子塞在他怀里,“允炆,你能这么勇敢,姑姑很高兴,你师傅知道了也会高兴的。你一直不知道,其实,贺云阳就是交了你十三年武功的师傅。”

“什么?齐朝的皇帝贺云阳是我师傅?”陈允炆不敢置信。

“是啊,你刚满周岁,贺云阳就答应了姑姑,在你三岁时他会收你为徒,传授给你他毕生所学,他向来说话算数,这次也不例外。他那个人就是脾气怪一些,其实他很喜欢你的。你去找他吧,听话。姑姑是大渊皇帝,没有权力离开,哪有皇帝一听到叛军打来,就吓得逃走的。姑姑就在这里,与昀城共存亡。”

天景说着,把允炆揽进怀里,紧紧地抱了一下,用力把泪忍回去,“孩子,从小到大,姑姑都不能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也常对你发脾气,但是姑姑真是疼爱你的,你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

“姑姑,姑姑……”允炆双手拉住花园的门,不让天景把他推出去,哭道,“你一定不可以死,姑姑,我会带了人马回来救你的,你一定不可以死!”

天景不理他,用尽全力把他推出去,把门口重新锁好,转身就走。当着允炆一直没有流的泪落了下来,她知道她不可能等到允炆回来,等到贺云阳带人来救她了,不可能了!

就在天景送允炆离开的时候,宫门前的警世钟被撞响了。一声,两声,三声……皇宫门前的警惕钟只有万分危急时才会撞响,钟声一响,昀城皆闻,住在城中的所有官员都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宫上待命。

天景回到景璃殿,立刻召开保卫昀城的大朝会,临时调集守城弩是来不及了,再说,面对十万人马,几架守城弩亦是杯水车薪。

天景分派调动着城中近四万的守卫力量,恍惚想起她十八岁那年打的那场昀城保卫战。那一场仗她赢得漂亮,但其实也是作弊了的。她早就知道谢午华会来,她有父皇周密的安排,她有贺云阳贴身的保护,她还有师傅送的威力强大的剑符,所以她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可今天她除了手中这四万兵什么也没有。父皇走了,贺云阳不在。这满堂面色惶惶的臣子们还都在指望她呢,她深吸一口气,道,“虽然叛军突袭令我们措手不及,但是大渊立国近三百载,昀城还从未被攻破过,朕有信心守住昀城,望列位臣工也要努力。朕和列位在大渊史册里留下的是美名还是骂名,就看今日之战了,朕在此,拜托各位了。”

言毕,她离了御座,对着阶下群臣深深一揖。

臣子们一怔,忙一起还礼。尽管大家都被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突袭吓住了,但皇上的一番话还是挺有鼓励作用,何况还有她这深深一礼,在场的都是男人,对她这近乎恳求的语气尤其不忍心,这女子已经快死了,还有守城的勇气,他们若是害怕退缩,岂不是白做了男人。

于是群臣齐呼请皇上放心,臣等必和皇上一起誓死守城,臣等在,昀城必不破!

四更末,陈勉秋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