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横扫六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世之横扫六合-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з教匾庠耘嗟木樱恳桓鍪勘加辛肆镀诘男尬;痪浠八担庑┚又忻恳桓龀稍狈懦鋈ザ际俏淞指呤郑饷炊嘌盗酚兴氐奈淞指呤郑芄槐⒊龅恼蕉妨ψ匀豢梢韵胂蟆�

这几支军队都是当初于禁一手训练出来的,于禁在祖龙金人中跟随十二铜人苦练数月,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练兵能力上更是翻倍的增长,由他重新操练这些军队,顿时都是脱胎换骨的蜕变。有灵级五谷这种奇物固本培元滋养气血,再有于禁高明的训练手段,这些军队想不变强都不可能。

大秦国的精锐士兵日常训除了基础的剑术格斗,全都是弩箭的使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精锐士兵不知道用坏了多少具机弩,早已经将机弩射击的每一个步骤熟烂于胸,端起机弩,不说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而且,这些士兵往往都是同时齐射,箭雨泼出去。遮天蔽地,只听密密麻麻的“夺夺夺”,目标处立刻就成了密密麻麻的黑森林。

正在大秦国士兵努力苦练的时候,一种新式的机弩被分发到他们手中。

以往他们训练使用的连弩虽然构造精妙。可是为了保证射程和杀伤力,都是只装填一根弩箭,发射一次就要装填一次,虽然在平日训练的时候大家都十分注重装填的速度,可是仍旧无法达到弓的速度,弓箭手中,屠林一眨眼能够射出十几支箭,而用弩的高手射出一根弩箭要好几个呼吸的时间。

是以。虽然这些士兵全都在练习机弩的使用,可是仍旧有一小部分人跟随屠林学习射箭,保持着用弓作战。

可是,这次带来的新式机弩不同。据说,这种新式连弩的射箭速度能够赶超弓,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次能够发射十支弩箭。每一根弩箭都杀伤力巨大,十张水牛皮叠在一起,能够一贯而过。大魏国最新式的铠甲面对十支弩箭的连贯射击,第六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碎裂。十支箭射完,大魏国的铠甲咔嚓炸裂。竟然被弩箭中蕴含的力道硬生生摧毁。

这种新式的机弩刚一亮相就震住了大秦国的精锐们,他们从没想到。一根弩箭都能发出刀砍斧凿的力道,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最令人惊叹的还是这种新式机弩的装填方式和装填速度。

以往,士兵训练时都是随身携带一个箭筒,里面全是一根根弩箭,射出去一支,就扳起机括,装填进去一支新的弩箭,弩箭强悍的杀伤力全在扳起机括的力道上,这一个动作最是费时费力,即便久经训练的高手也无法消除这个时间段上的差距。

不过这种新式机弩将十支弩箭装在一个特制的匣子中,装填的时候,直接将匣子安在机弩上,扳起机括,一弩十发,打空之后直接换一个新的匣子。虽然依旧无法比得上弓箭的速度,但是一弩一发和一弩十发耗用的时间没有任何区别,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种慢上十倍。

“这是我们大秦国墨门高人发明的诸葛连弩,至于功效,刚才已经给你们演示过了,一弩十发,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们训练所用的武器统一换成诸葛连弩,给你们半刻钟的时间,赶紧熟悉自己的新武器。”

随着于禁的话语,一张张诸葛连弩被分发下去,诸葛连弩与其他机弩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是一个弩身和两只弩臂,唯一的异处就是它的弩身上结构有些复杂,装填弩箭的凹陷槽换成了一个装填匣子的机关。

匣子中,一排闪烁着冷光的弩箭整齐排列,匣子扣在弩身的机关上,立刻响起咔嚓的脆响,士兵近乎本能的一扳机括,随着一声声机关转动驽筋咯吱,这些精锐们已经本能的端起机弩,瞄向远方的靶场。

于禁深吸一口气,随后令旗一挥,所有士兵同时扣动机括,铮铮铮的声音不绝于耳,诸葛连弩强劲的后坐力令士兵手臂轻轻颤抖,不过刻苦的训练令他们一个个身如青松,不摇不晃。

黑压压如同蝗群般的弩箭呼啸而过,夺夺夺的钉入箭靶周围。好在这些士兵平日里训练的都是整体齐射,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正中靶心,只要射到目标周围就行。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箭靶都被密密麻麻的弩箭钉着,原本坚固的靶体竟然被弩箭强横的力道摧断根基,直接断裂,随后被密密麻麻的弩箭钉死在墙上,如果换做是人的血肉之躯,只怕骨头渣子都被这力道震碎了。

嘶……

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众多士兵都被眼前这场景惊呆了。

原本他们还对修炼机弩这种武器不屑一顾,脑海中还固执的认为大刀长矛才是战场上的主流王道,可是经历过这种机弩霸道淋漓的射击,他们终于明白过来,这才是真正的杀伐之器,真正为屠戮而生的利器。

你剑法练的再好又如何,刀法修的再高明又如何,你根本近不了我的身就被打成了筛子,就算有再高明的武功也没有施展的机会,这简直就是秀才遇见兵的翻版啊。

于禁也被眼前这一幕吓住了。他上一世就见过诸葛连弩的威力,不过那时候的诸葛连弩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十分有限。虽然一弩十发很吓人,可是实际威力并不算大,根本不能成为战场主力,充其量也就是打打埋伏做做骚扰。这一世。诸葛连弩被改进增强了不少,有了质的飞跃,于禁方才也见过了这种武器发射时候的场景,可是只看一只机弩终究体会不到那种万箭齐发的场景,而真正看到成千上万的弩箭下雨般的射出去,于禁不由感慨,神器啊!

远处,嬴战、墨武、诸葛亮和黄月英看到士兵们使用诸葛连弩的样子。脸上都扬起了笑意。这武器的威力绝对超乎他们的想想,最重要的是,它体型不大,重量也十分轻。可以带兵携带,唯一的不足就是对弩箭的消耗太大了,好在弩箭是百炼钢打造,不易损毁,发射后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士兵闲时装填箭匣,战时直接射箭。

“这种诸葛连弩做工复杂么?能不能大批量生产,武装?”

黄月英有些怯场的低下头,低声说道:“阿丑刚刚接触机关术。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等阿丑学会了那些高深的知识。还能继续提升机弩的威力。”

墨武也点了点头,这个小名叫阿丑的姑娘实在是万年不遇的天才。墨门中诸多高层都被她那惊采绝艳的天分所惊叹,无论哪一个领域的机关术,她都能短时间内融会贯通,并且举一反三,墨门中那么多高人,包括炼制北斗七星在内的那几个老家伙,最多也就给她当三天的老师,三天之后就无物可授,只能又喜又气的吹胡子瞪眼。

黄月英的天分是一方面,她的勤奋与刻苦才是最让人看重的。墨门历时几QB5,见过的天才如过江之鲫,可是光有天分没有毅力,绝对难成大器,而黄月英就是那既有天分又有韧性的人,为了诸葛连弩的改进,她这段时间翻阅了上万册机关类的书籍,向墨门数千人请教,诸葛连弩虽小,却是黄月英汲取数千人,上万册书籍的智慧所成,绝对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君上,眼前这个诸葛连弩是纯粹用世俗中的手段制作,没有融入半点修炼者的手段,所发挥的威力也完全是机括等物,所以,还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嬴战一愣,没想到这种威力巨大的机弩竟然是世俗中就能制造的东西,没有半点修炼者的手段,也就是说,这纯粹是一个木匠铁匠的作品,而不是修炼者的法宝。可是如果在其中融入修炼者的手段,比如,用炼器的手段淬炼每一个零件,在弩身和弩臂上刻画阵法,令出箭的速度和威力都数十倍增长,如果再在弩箭上雕镂阵法,镶嵌符篆,让其拥有各种各样的术法威力。再则,用须弥芥子的手法炼制箭匣,令其能够装载更多的弩箭……

意淫!意淫啊!

跟这些比起来,AK47什么的都弱爆了,难怪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仅仅是将其当做烟花爆竹,因为中国人有更强大的手段,火药跟其比起来就只是娱乐的手段罢了。只可惜,地球上天地灵气衰落,术法越来越凋零,种种炼器手段一一失传,山中没老虎,原本仅仅用于娱乐的火药开始称大王,并且成了主流。

“主公,阿丑现在刚刚开始修炼,对于机关阵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等阿丑修炼出真气,学会了机关阵法,就能够用炼器的手段去提升诸葛连弩了。”

嬴战恍然,原来不是黄月英不努力,而是黄月英刚刚接触修炼,还没有修炼出真气,自然不能用修炼者的手段去设计和铸造诸葛连弩。

“不不,眼前这种纯粹用工匠手段制作的诸葛连弩不但不能抛下,还得继续钻研。”

墨武有点不明白,不由问道:“君上,这种诸葛连弩在世俗界看来是够强大了,可是面对真正的高手,还是稍显薄弱,有些不足啊。”

嬴战笑了笑,“钜子,我虽然不懂得机关术,可是我也明白,功能越多,构造也就越复杂,战争中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如果士兵的机弩出了故障,难道还送回墨门让你们去修缮么?”

黄月英一点就会,立刻醒悟道:“主公的意思是,让士兵自己就能用工匠手段修理机弩,即便发生什么故障也不会影响战斗力。”

“对!”嬴战点了点头,“我并不是让你们放弃研究更高深的机弩,眼前这个机弩就很好,还有继续钻研的价值。今后你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就是尽量简化机弩的构造,力求至简至美,让普通人都能够自己动手修理。”

嬴战将简单就是美的理念灌输给黄月英。地球上的AK枪械之所以流通全球,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简单,正因为简单,简单到路边的小铁匠铺都能手工打造,这种枪械生命力无比顽强。一边是故障少,一边是任何故障都能自主排除,自然有很多人乐意使用。如果黄月英能够将诸葛连弩也钻研到那种至简至美的境界,相信这种武器将是大秦帝国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也是流传后世的不变经典。

趁着这个机会,嬴战又将零件统一标准化的概念灌输给黄月英。所有诸葛连弩的零部件都使用统一的标准,即便一把诸葛连弩彻底报废不能修理,也能将其中有用的零件抠下来,用到其他诸葛连弩上,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士兵手中的诸葛连弩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减轻后勤的压力。

这个理念让黄月英双眼中光芒连闪,就连一旁的墨武也激动得直拍大腿,“如果我们早听到君上教诲,当年的北斗七星也不会损毁六个,只存其一了……唉……”

嬴战毕竟是穿越者,有着纵观历史的优势,将后世某些理念说给墨武和黄月英的时候,无疑就是圣人传道,虽然嬴战对这些也是一知半解,可是道理这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古人发明不出枪支弹药,只能说他们没想到这一茬,如果有人点拨一下,只要当时的生产力允许,火器时代也不是梦想。而现在,墨门有着完善的基础,嬴战所说的种种道理他们都有能力实现,嬴战所做的就是随手将种子抛撒出去,而墨门这块土壤立刻就孕育出茁壮的树苗参天的大树。(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进取精神

随着黄月英的到来,让嬴战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中国历史上被埋没的人才太多了,生不逢时的人实在数不胜数。黄月英分明有着令墨门上下惊叹的才华,却偏偏出生在术法式微的三国时期,在那种贫瘠的土壤上都能留下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这两样近乎传说的事物,她在墨门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又能成长到什么地步呢?

嬴战不知道黄月英的止境,但是嬴战知道,黄月英已经展现出了她那惊世绝艳的才华,第一代的诸葛连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月英吸取嬴战的教导,又和墨门中诸多前辈高人合力完善提升,将工匠手段的诸葛连弩发掘到极致,也简化到极致,真正达到至简至美的地步。这种诸葛连弩铸造时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不是寻常小作坊就能完成,但是拿着现成的零件拼装修理却是受过培训的工匠就能胜任。

那些使用诸葛连弩的精锐士兵只是花了半天的功夫,就了解了诸葛连弩中的每一个构件,更是能够熟练的拼装拆卸,而且,这些士兵发现,所有诸葛连弩的零件竟然都是通用的,同样部位的零件竟然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区别。一时间,所有士兵都激动不已,对眼前这种武器更加热爱。

只有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能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如果战事不利,后勤困难,士兵手中的机弩全都出现了故障,有的人机括损坏。有的人弩身破裂,有的人弩臂断裂,而且全都因某个部件损毁不能使用。如果是其他国家的机弩,只怕全部都要报废。射不出一根弩箭。可是换了这种同一型号的诸葛连弩,就能将所有完整无损的部件拆卸下来组装,十架报废的诸葛连弩还能够拼装出七八架完好无损的诸葛连弩来。

不要小看了这种细节,历史上很多惊天逆转都是从小细节引发的。

虽然构造简单,可这个简单是对于拼装来说的,而不是制造,实际上,这几个零件都复杂无比。对于各方面的工艺要求都十分高,许多材料甚至都是特殊手法熔炼出来的,而这些熔炼的手法,只有墨门知道。外界想要凭借几件模型仿制,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诸葛连弩定型之后,墨门开始发挥起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一批批诸葛连弩被生产出来,通过墨门修建的大路发送到大秦国各个部队中。镇守北疆的蒙恬大军首先换装,原本的弓弩手全都开始使用这种诸葛连弩,等到士兵能够熟练掌握之后,蒙恬带领大军在草原中寻找匈奴部族。几番决战之后,匈奴以往仗以逞凶的骑射本领根本没有半点用武之地。面对诸葛连弩那恐怖的火力,只有吃草的份。根本不等他们近前就被射成了刺猬。

弓的有效杀伤距离150米;匈奴人的骑射本领出众,能够再提高一些,不过诸葛连弩的有效杀伤距离达到了四百米,是匈奴骑兵的两倍还多,而且一弩十发,箭雨铺天盖地,连大魏国那种钢甲面对诸葛连弩都不能完好无损,更何况匈奴人这种皮革的铠甲,绝对是沾到就死,碰到就亡。

草原上,身穿黑衣黑甲手端诸葛连弩的大秦国士兵有条不紊的排成横列,面对匈奴人的集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